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定量评价离体海马脑片缺糖/缺氧损伤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严乐勤 魏尔清 +3 位作者 胡海涛 张纬萍 王梦令 沈建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评价离体脑片缺糖 /缺氧损伤的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方法 :离体海马脑片缺糖 /缺氧不同时间后以 2 % 2 ,3,5 -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 ,用乙醇∶二甲亚砜 (5 0∶ 5 0 )抽提 TTC红色结晶产物 ,分光光度法测定 ...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评价离体脑片缺糖 /缺氧损伤的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方法 :离体海马脑片缺糖 /缺氧不同时间后以 2 % 2 ,3,5 -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 ,用乙醇∶二甲亚砜 (5 0∶ 5 0 )抽提 TTC红色结晶产物 ,分光光度法测定 OD490 值 ,并与 LDH释放率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缺糖 /缺氧时间的延长 ,TTC染色 (OD490 值 )逐渐下降 ,而 LDH释放率逐渐上升 ,两结果呈负相关 (r=- 0 .933,P<0 .0 1) ,提示脑片缺血性损伤。尼莫地平、地塞米松和氯胺酮可减轻脑片缺血性损伤 ,但 ONO- 10 78无效。结论 :TTC染色法简单易行 ,且客观灵敏 ,可用于离体脑片损伤的评价及药物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OGD 分光光度法 定量评价 动物实验 脑片缺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拥军 王祥瑞 +4 位作者 吴兴军 陈红专 赵延华 苏殿三 潘志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损伤组(OGD)、芬太尼50μg.L-1组(F50)、芬太尼500μg.L-1组(F500)。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 目的探讨高浓度芬太尼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损伤组(OGD)、芬太尼50μg.L-1组(F50)、芬太尼500μg.L-1组(F500)。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组化、电镜评价高浓度芬太尼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片胞内钙变化。结果不同浓度芬太尼(50、500μg.L-1)抑制脑片OGD损伤所致的TTC染色降低;减少LDH释放;减轻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OGD损伤增加bax和bc l-2蛋白表达,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同浓度芬太尼(50、500μg.L-1)进一步上调bc 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同时抑制胞内钙离子浓度。与芬太尼500μg.L-1相比,芬太尼50μg.L-1作用较强。结论高浓度芬太尼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缺氧缺糖损伤导致的大鼠脑片神经元损伤及其凋亡过程,且芬太尼对于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随着芬太尼的剂量增加,其保护作用减弱,但在临床应用的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脑片 凋亡 胞内钙 缺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的激活参与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志萍 张永华 +2 位作者 夏鹏 江山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观察ERK1/2的激活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细胞外记录海马CA1区的顺向群锋电位(OPS);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方法分析脑片损伤程度。结果用4%... 目的观察ERK1/2的激活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细胞外记录海马CA1区的顺向群锋电位(OPS);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方法分析脑片损伤程度。结果用4%七氟醚预处理海马脑片,可延迟OPS的消失时间,提高复氧后OPS的恢复程度和恢复率。以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50μmol.L-1)预处理海马脑片,可以取消七氟醚的作用。单独使用PD98059对OPS无明显影响。七氟醚预处理组组织损伤百分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结论ERK1/2的激活参与了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1/2 七氟醚 海马脑片 缺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缺氧缺糖损伤大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新华 王亮 +1 位作者 张在军 于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缺氧缺糖(OGD)损伤大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探讨TMP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原代大脑皮层神经元OGD模型,利用MTT法和LDH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毒性;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缺氧缺糖(OGD)损伤大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探讨TMP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原代大脑皮层神经元OGD模型,利用MTT法和LDH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毒性;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的含量;实时-PCR检测细胞内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mRAN(PGC-1α,TFAM)的表达量.结果:经OGD损伤4 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释放的LDH含量升高;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明显,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ROS含量增加,同时PGC-1α和TFAM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TMP预保护后,可以明显提高OGD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的释放,改善细胞核形态变化,并且减少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提高PGC-1α和TFAM的表达.结论:TMP对OGD损伤的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凋亡和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因子(PGC-1α,TFAM)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原代大脑皮层神经元 缺氧模型 活性氧自由基 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eptin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匡重伸 张育才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生理学和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研究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eptin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片SD大鼠海马脑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calpeptin组。根据人工脑脊液中calpeptin的浓度,再细分为1μmol.L-1组... 目的通过观察电生理学和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研究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eptin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片SD大鼠海马脑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calpeptin组。根据人工脑脊液中calpeptin的浓度,再细分为1μmol.L-1组、10μmol.L-1组、100μmol.L-1组和200μmol.L-1组,每组8片脑片。采用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calpeptin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在缺氧无糖条件下顺向群峰电位(orthodromicpopulationspikes,OPS)及缺氧损伤电位(hypoxicinjurypotential,HIP)变化的影响,采用TUNEL法观察缺氧无糖损伤后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及calpeptin对它的影响。结果10μmol.L-1组、100μmol.L-1组和200μmol.L-1组HIP出现率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凋亡细胞数减少,OPS恢复率和OPS恢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提高。而10μmol.L-1组、100μmol.L-1组和200μmol.L-1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0~200)μmol.L-1calpeptin可以减轻大鼠海马脑片的缺氧无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calpeptin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蛋白酶 缺氧损伤 海马脑片 顺向群峰电位 缺氧损伤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洪泉 王英 张爱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1-497,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法培养新生大鼠皮层NSCs,对NSCs进行缺糖-缺氧结合复糖-复氧处理。实...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法培养新生大鼠皮层NSCs,对NSCs进行缺糖-缺氧结合复糖-复氧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缺糖-缺氧结合复糖-复氧组和GBE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DAPI染色检测原代培养细胞的凋亡,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传代细胞的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组相比,GBE明显提高了细胞的活性、存活率(P<0.05),同时降低了LDH漏出率和凋亡率(P<0.01)。DAPI染色显示:GBE可明显逆转缺糖缺氧导致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双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组明显抑制了细胞Nestin/BrdU和Nestin/Tuj-1的表达;而与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组相比,GBE可显著促进细胞Nestin/BrdU和Nestin/Tuj-1的表达。结论:GBE能够增强皮层NSCs活性,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提示GBE能够通过有效调节NSCs凋亡相关基因和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进而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皮层NSCs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皮层 银杏叶提取物 缺氧-复复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脑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储晓英 薛庆生 +1 位作者 于布为 陈红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脑片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损伤组(缺氧缺糖损伤10min)、吸入麻醉药+损伤组、印防己毒碱(GABAA受体拮抗剂)+吸入麻醉药+损伤组。通过脑片病... 目的探讨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脑片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损伤组(缺氧缺糖损伤10min)、吸入麻醉药+损伤组、印防己毒碱(GABAA受体拮抗剂)+吸入麻醉药+损伤组。通过脑片病理切片、HE染色和TTC染色、定量比色测定吸光度A值,观察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程度。结果1.0MAC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处理30min后,皮层脑片神经细胞的病理损伤较损伤组明显减轻。1.0MAC和2.0MAC的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明显提高损伤所致脑片的低A值(P<0.01)。50μmol/L的印防己毒碱完全抑制了2.0MAC安氟醚的作用(P<0.01),部分抑制了2.0MAC异氟醚的作用(P<0.01),但不影响2.0MAC七氟醚的效果(P>0.05)。结论1.0MAC和2.0MAC的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大鼠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GABAA受体参与了安氟醚和异氟醚的脑缺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安氟醚 异氟醚 七氟醚 皮层脑片缺氧缺糖损伤 GABAA受体拮抗剂 大鼠脑 吸入麻醉药 TTC染色 mol/L 病理切片 HE染色 比色测定 损伤程度 病理损伤 神经细胞 印防己 对照组 吸光度 A值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丹参酮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振荣 朱剑骞 +3 位作者 戴屹东 陈华 CHEN Hua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64-66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丹参酮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缺氧缺糖损伤组、丹参酮20mg·L-1组和丹参酮200mg·L-1组。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丹参酮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缺氧缺糖损伤组、丹参酮20mg·L-1组和丹参酮200mg·L-1组。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组化、电镜评价不同浓度丹参酮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片胞内钙变化。结果:不同浓度丹参酮(20、200mg·L-1)抑制脑片OGD损伤所致的TTC染色降低,减少LDH释放,减轻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OGD损伤增加bax和bcl2蛋白表达和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同浓度丹参酮(20、200mg·L-1)进一步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同时抑制胞内钙离子浓度。与丹参酮20mg·L-1相比,丹参酮200mg·L-1作用较强。结论:不同浓度丹参酮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缺氧缺糖损伤导致的大鼠脑片神经元损伤及其凋亡过程,且丹参酮对于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脑片 凋亡 胞内钙 缺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细辛醚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晓丽 董妙先 +3 位作者 徐天娇 李成冲 孙辑凯 李晓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缺糖缺氧再灌注诱导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JNK和Bcl-2的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缺糖缺氧再灌注诱导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JNK和Bcl-2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Bcl-2和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JNK蛋白表达和caspases-3 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组比较,不同剂量β-细辛醚预处理组抑制了这些指标的改变(均P<0.05)。结论:β-细辛醚通过抑制JNK介导的线粒体通路抑制缺糖缺氧再灌注诱导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Β-细辛醚 海马 神经元 缺氧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缺糖缺氧损伤的SH-SY5Y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秋 许治良 +4 位作者 周军 李娜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94-999,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YXETNZ)对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OGD损伤4 h后,与药物一起复氧1 h,然后测定细胞存活率(CCK-8法)、caspa...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YXETNZ)对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OGD损伤4 h后,与药物一起复氧1 h,然后测定细胞存活率(CCK-8法)、caspase-3/7酶活力、细胞质中核小体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p-Akt、p-PKA、p-Bad蛋白量的变化。结果 OGD明显提高SH-SY5Y细胞caspase-3/7酶活力和细胞质中核小体含量,明显降低细胞的存活率。YXETNZ能明显提高OGD损伤的SH-SY5Y细胞的存活率,抑制caspase-3/7酶活性,减少细胞核核小体的释放量,上调p-Akt、p-PKA和p-Bad激酶蛋白量,提高Akt和PKA活性,保护神经细胞。结论 YXETNZ对OGD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I3K/Akt/Bad/caspase-3/7、c AMP/PKA/Bad/caspase-3/7细胞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缺氧损伤 细胞凋亡 PKA Akt B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在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对大鼠皮质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长波 黄家贵 +3 位作者 张黎黎 刘舒 徐兰 杨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8-713,共6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对大鼠皮质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缺糖处理150min,随即恢复正常培养24h。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在缺氧缺糖前加入白藜芦醇干预24h)...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对大鼠皮质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缺糖处理150min,随即恢复正常培养24h。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在缺氧缺糖前加入白藜芦醇干预24h)、造模时处理组(从缺氧缺糖开始加入白藜芦醇干预直至再灌注损伤后24h)、造模后处理组(从缺氧缺糖后加入白藜芦醇干预直至再灌注损伤后24h)和全程处理组(从缺氧缺糖前24h开始加入白藜芦醇干预直至再灌注损伤后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免疫荧光检测观察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移位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元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苯醌氧化还原酶(NQO-1)蛋白表达。结果培养至第6天,神经元立体感及折光性强。与模型组比较,在白藜芦醇全程处理组中,各浓度(10、20、40、60、80μmol/L)白藜芦醇均可升高神经元SOD活性(P<0.05),降低NO含量(P<0.05),其中以4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最佳;在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不同时间窗内给予白藜芦醇干预,均能减轻缺氧缺糖再灌注导致的细胞损伤,促进Nrf2蛋白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上调Nrf2、HO-1和NQO-1蛋白的表达,其中全程处理组作用最佳,其次为预处理组。结论白藜芦醇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元有剂量依赖性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而且全程处理组作用最佳,预处理组次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进而上调抗氧化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氧化性应激 缺氧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在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家贵 张黎黎 +3 位作者 沈长波 刘舒 徐兰 杨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内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皮质神经元缺糖缺氧处理150 min,随即恢复正常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造模时处理组、造模后处理组和全程...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窗内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皮质神经元缺糖缺氧处理150 min,随即恢复正常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造模时处理组、造模后处理组和全程处理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化学比色法测定LDH活性和GSH含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在白藜芦醇全程处理组中,各浓度白藜芦醇均可降低培养上清液LDH活性,升高细胞内GSH含量(P<0.05),其中以40μmol·L-1白藜芦醇作用最佳。在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不同时间内给予白藜芦醇,均较模型组增强神经元活力,减少神经元凋亡,上调Bcl-2蛋白、下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全程处理组作用最佳,其次为预处理组。结论白藜芦醇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元有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而且全程处理组作用最佳,预处理组次之。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至少部分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神经元 缺氧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 保护作用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甙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梨 吴芹 +2 位作者 蒋青松 周岐新 石京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359-361,共3页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缺氧缺糖损伤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乳鼠皮质神经元,在缺氧缺糖4、6、8 h时检测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淫羊藿甙处理组的神经元细胞噻唑蓝、乳酸脱氢酶(LDH)病理学指标变化。结果 模型组在... 目的 探讨淫羊藿甙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缺氧缺糖损伤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乳鼠皮质神经元,在缺氧缺糖4、6、8 h时检测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淫羊藿甙处理组的神经元细胞噻唑蓝、乳酸脱氢酶(LDH)病理学指标变化。结果 模型组在缺氧缺糖4、6、8 h后噻唑蓝值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LDH漏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淫羊藿甙组与相应模型组比较,可提高缺氧缺糖的神经元生长能力,使噻唑蓝值有所上升;LDH漏出率有所下降;改善细胞形态。 结论 淫羊藿甙对体外原代培养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淫羊藿甙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甙 原代培养 神经元缺氧损伤 保护作用 检测 血性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缺氧缺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林蓉 刘俊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槲皮素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细胞培养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新生大鼠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洁 李光勤 +1 位作者 王莉 余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81-1283,40,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济实用的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选出生8~10d的SD乳鼠,分离大脑海马.切成400μm厚的脑片,转至带有Millicel微孔膜插件的培养皿中。分别培养7d、14d、20d和30d,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碘化丙啶(Prop... 目的:介绍一种经济实用的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选出生8~10d的SD乳鼠,分离大脑海马.切成400μm厚的脑片,转至带有Millicel微孔膜插件的培养皿中。分别培养7d、14d、20d和30d,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脑片活力。充入氮气于不同时相点观察脑片缺氧状况。结果:①培养7d和14d的脑片中所有细胞PI染色呈阴性,培养30d时脑片中部分神经元PI染色阳性,细胞变性坏死。②充入氮气时间越长.海马脑片的死亡细胞越多。⑧充入氮气1.5h后正常培养24h可观察到海马脑片CA1、CA3、DG均出现强荧光显色。结论:脑片存活时间约30d.充入氮气1.5h可建立稳定的缺氧缺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脑片培养 缺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K调控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志鑫 崔应麟 +2 位作者 李彦杰 任锟 邢若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探讨抑制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对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10只SD怀孕大鼠(190~230 g,胎龄16 d)胎鼠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并用MAP2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建立缺氧... 目的探讨抑制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对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10只SD怀孕大鼠(190~230 g,胎龄16 d)胎鼠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并用MAP2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建立缺氧/缺糖损伤的体外模型,caspase-3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q RT-PCR检测SYK和凋亡相关的原癌基因Fra-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YK、Bcl-2和Fra-1蛋白的表达。Control组:无转染处理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SYK siRNA组:转染SYK siRNA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SYK-Fra-1 siRNA组:同时转染SYK siRNA和Fra-1 siRNA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non-specific siRNA组:转染non-specific siRNA的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结果 MAP2免疫荧光鉴定为神经元细胞。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神经元SYK表达(P<0.01),RNA干扰抑制SYK表达后caspase-3活性(P<0.05)和细胞凋亡(P<0.01)均显著降低,但是Fra-1 m RNA(P<0.01)和蛋白(P<0.05)表达量明显上升。用RNA干扰技术同时抑制SYK和Fra-1后,caspase-3活性(P<0.01)显著上升但Bcl-2蛋白表达(P<0.01)显著降低。结论 Fra-1介导了SYK对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为脑卒中所致的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K Fra-1 缺氧/损伤 大脑皮质神经元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x蛋白在NRs抗体预处理后缺氧缺糖海马脑片CA_1区的表达变化
17
作者 王玉兰 徐铁军 +2 位作者 樊红彬 张凤真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运用海马脑片培养技术、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观察用 NMDA受体亚单位抗体预处理后再缺氧缺糖的海马脑片 CA1 区 Bcl-2和 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以探究其亚单位与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性损伤的关系。结果... 运用海马脑片培养技术、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观察用 NMDA受体亚单位抗体预处理后再缺氧缺糖的海马脑片 CA1 区 Bcl-2和 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以探究其亚单位与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性损伤的关系。结果显示 ,各实验组海马脑片 CA1 区均有不同程度 Bcl-2、Bax蛋白表达和细胞缺失形成的空洞。 Bcl-2蛋白在 NR1+ OGD组、NR2 A+ OGD组和 NR2 A + NR2 B+ OGD组 CA1 区的表达均明显弱于 OGD组 (3组均 P<0 .0 5 ) ;其在 NR2 B+ OGD组和HOTC组的表达则强于 OGD组 (两者 P<0 .0 5 )。 Bax蛋白在 NR1+ OGD组、NR2 A+ OGD组和 NR2 A+ NR2 B+ OGD组的表达均强于 OGD组 (NR2 A+ OGD组 P<0 .0 5 ) ;在 NR2 B+ OGD组和 HOTC组其表达则明显弱于 OGD组 (后者 P<0 .0 5 )。结论 :单纯缺氧缺糖可引起海马脑片 CA1 区锥体细胞的迟发性损伤 ,同时引起 Bcl-2蛋白和 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预加 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抗体和 NR2 A+ NR2 B抗体可以加重缺氧缺糖性海马脑片 CA1 区细胞损伤程度 ;预加 NR2 B抗体则可减轻其损伤程度。提示 NMDA受体亚单位成分的变化可以调节 Bcl-2和 Bax蛋白在缺氧缺糖性海马脑片 CA1 区的表达 ,从而调节C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X蛋白 NRs 抗体 海马脑片 CAl区 表达 缺氧 NMDA受体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新生大鼠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
18
作者 朱洁 李光勤 +1 位作者 王莉 余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30-32,40,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济实用的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选出生8~10d的SD乳鼠,分离大脑海马,切成400μm厚的脑片,转至带有Millicel微孔膜插件的培养皿中。分别培养7d、14d、20d和30d,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碘化丙啶(Propidium... 目的:介绍一种经济实用的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选出生8~10d的SD乳鼠,分离大脑海马,切成400μm厚的脑片,转至带有Millicel微孔膜插件的培养皿中。分别培养7d、14d、20d和30d,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脑片活力。充入氮气于不同时相点观察脑片缺氧状况。结果:(1)培养7d和14d的脑片中所有细胞PI染色呈阴性,培养30d时脑片中部分神经元PI染色阳性,细胞变性坏死。(2)充入氮气时间越长,海马脑片的死亡细胞越多。(3)充入氮气1.5h后正常培养24h可观察到海马脑片CA1、CA3、DG均出现强荧光显色。结论:新生大鼠海马脑片存活时间约30d,充入氮气1.5h可建立稳定的新生大鼠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脑片培养 缺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与川芎有效成分配伍对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万浩宇 杜成昊 +3 位作者 何昱 杨洁红 丁志山 周惠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8-1303,共6页
目的 研究黄芪与川芎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藁本内酯、川芎嗪、阿魏酸)配伍对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以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建立缺氧缺糖损伤模型,MTT法确定... 目的 研究黄芪与川芎有效成分(黄芪甲苷、藁本内酯、川芎嗪、阿魏酸)配伍对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以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建立缺氧缺糖损伤模型,MTT法确定药物安全浓度。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配伍组,比色法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早期凋亡率。结果 不同剂量黄芪与川芎配伍能有效减轻乳鼠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损伤,增强SOD、GSH-Px活性,降低NO水平、LDH活性、caspase-3活性、早期凋亡率。最优组合为川芎嗪200μg/mL,黄芪甲苷5μg/mL,阿魏酸20μg/mL,藁本内酯5μg/mL。结论 黄芪与川芎有效成分配伍能有效保护缺氧缺糖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川芎 有效成分 配伍 乳鼠海马神经元 缺氧损伤 抗氧化 抗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对SH-SY5Y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琼 越茂松 +2 位作者 季秋虹 王进京 季煜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95-1400,共6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建立SH-SY5Y细胞不同时间(1、2、4、6和8 h)...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建立SH-SY5Y细胞不同时间(1、2、4、6和8 h)持续性OGD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评估持续性OGD损伤对SH-SY5Y细胞的损伤程度。继而观察TSA(10、20、40、80 nmol·L-1)对OGD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指标如下: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TSA对细胞活性的影响,Propidium iodide(PI)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情况,荧光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on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变化。结果 OGD损伤2 h,模型组的细胞活性和MM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随OGD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越明显。而ROS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oechst和PI双染检测也发现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并随OGD时间的延长,凋亡和坏死细胞的数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40 nmol·L-1TSA能明显提高OGD诱导的神经元的活性,降低细胞内ROS含量,以及提高MMP水平。结论TSA对OGD诱导SH-SY5Y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及维持MMP的高能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SH—SY5Y细胞 缺氧 损伤 氧化 应激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