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树干皮层光合作用--生理生态功能和测定方法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蔡锡安
曾小平
陈远其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909-6922,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36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10451065005004290)
-
文摘
大部分植物的树干(枝条)等部位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组织,树皮叶绿素含量最高可达750 mg/m2。这些绿色组织能够再固定树干内部的CO2(来源于自身组织呼吸或者木质部液流运输),使树干向大气排放的CO2量减少60%—90%皮层光合作用是树干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树干呼吸和液流速率之间均有密切关系,对植物的碳平衡有重要作用。概述了皮层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功能;介绍了皮层光合作用测定和计算方法;讨论了皮层光合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入皮层光合作用的测量修正质量平衡法,以减少树干呼吸测定的不确定性。建议综合运用稳定碳同位素示踪、CO2和O2微传感器、树干液流技术等,准确地区分树干内部CO2的来源及比例,分析各个组分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同时,在微观上揭示皮层光合作用的基因组调控功能,在宏观上探讨尺度扩展、模型模拟,并与涡度协方差技术和遥感技术相融合以提高区域尺度估算的精度。
-
关键词
皮层光合作用
树干呼吸
CO2释放
树干液流
测定方法
-
Keywords
corticular photosynthesis
stem respiration
CO2 efflux
sap flow
measurement
-
分类号
Q945.11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白梭梭枝干光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冯晓龙
刘冉
马健
徐柱
王玉刚
孔璐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博格达生态环境监测站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784-9795,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21,U1903301)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西部青年学者”项目(2020-XBQNXZ-013)
“天山雪松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后备人选(2019XS11)。
-
文摘
植物枝干光合(P_(g))固定其自身呼吸所释放的CO_(2),有效减少植物向大气的CO_(2)排放量。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优势木本植物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仪与特制光合叶室(P-Chamber)相结合,观测白梭梭叶片、不同径级枝干的光响应及光合日变化特征;同时监测环境因子(大气温湿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等)与叶片/枝干性状指标(叶绿素含量、含水量、干物质含量、碳/氮含量等),揭示叶片/枝干光合的主要影响因子;采用破坏性取样,量化个体水平上叶片与枝干的总表面积,阐明枝干光合对植株个体碳平衡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白梭梭叶片叶绿素含量是枝干叶绿素含量的12—16倍,各径级枝干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2)枝干光饱和点低于叶片,枝干不同径级(由粗至细),暗呼吸速率和枝干光合逐渐减小;(3)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温湿度是影响叶片光合的主要因子,对枝干光合无显著影响;(4)枝干光合可以固定其自身呼吸产生CO_(2)的73%,最高可达90%,枝干光合固定CO_(2)约占个体水平固碳量的15.4%。研究结果表明,忽视枝干光合的贡献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生态系统碳过程,可能存在根本性缺陷,并且在估算枝干呼吸时,需要考虑枝干是否存在光合作用,以提高枝干呼吸的准确性。
-
关键词
枝干光合
皮层光合作用
树皮光合
枝干呼吸
叶绿素含量
白梭梭
-
Keywords
stem photosynthesis
cortex photosynthesis
bark photosynthesis
stem respiration
chlorophyll content
Haloxylon persicum
-
分类号
Q945.11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