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皮下脂肪组织miRNA的鉴定与分析
1
作者 丁维芹 孙永刚 +2 位作者 韩银仓 刘亚倩 靳生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35,共9页
为鉴定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s(miRNAs),本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皮下脂肪组织中的miRNAs进行筛选,运用DESeq分别鉴定出自然放牧18月龄(G18) vs (从自然放牧18月龄开始舍饲育肥6个月至24... 为鉴定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s(miRNAs),本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皮下脂肪组织中的miRNAs进行筛选,运用DESeq分别鉴定出自然放牧18月龄(G18) vs (从自然放牧18月龄开始舍饲育肥6个月至24月龄)F24、G18 vs (自然放牧至24月龄)G24和F24 vs G24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对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在9个牦牛皮下脂肪组织中共鉴定出1158个miRNAs,其中已知miRNAs 731个,新预测miRNAs 427个。在G18 vs F24中有43个差异miRNAs,预测到的靶基因2436个;在G18 vs G24中有68个差异miRNAs,预测到的靶基因3559个,在F24 vs G24中有31个差异miRNAs,预测到的靶基因1456个。对预测到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其主要富集到了脂肪酸代谢过程、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脂肪酸生物氧化、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过程和脂肪细胞分化调节等。因此,枯草期对牦牛进行补饲有利于牦牛皮下脂肪组织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皮下脂肪 MIRNA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疾病易感猪皮下脂肪功能障碍分子病理机制解析
2
作者 徐塽 杜娟 +4 位作者 张凯艺 苗佳坤 杨宇 王彦芳 杨述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38-4949,共12页
旨在了解代谢性疾病易感猪皮下脂肪功能障碍的分子病理机制,探究皮下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紊乱与表观调控的相关性。本研究选用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野生型雄性巴马猪个体及转基因制备的代谢性疾病易感猪,经高脂高糖饮食(high-fat ... 旨在了解代谢性疾病易感猪皮下脂肪功能障碍的分子病理机制,探究皮下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紊乱与表观调控的相关性。本研究选用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野生型雄性巴马猪个体及转基因制备的代谢性疾病易感猪,经高脂高糖饮食(high-fat high-sugar diet,HFHSD)诱导3个月或12个月后,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饮食诱导3个月的野生型组(WT-3,n=5)、饮食诱导12个月的野生型组(WT-12,n=5)、饮食诱导3个月的转基因组(TG-3,n=8)和饮食诱导12个月的转基因组(TG-12,n=4)。首先对试验动物进行血清学评价,检测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瘦素和脂联素浓度;然后对试验动物进行组织学病理评价,并且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代谢紊乱的分子特征及富集的信号通路;随后通过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关键基因、代谢物及表观修饰进行检测。血清生化测定结果及病理组织学评价表明,转基因及饮食诱导均能引起脂肪组织功能障碍,转基因联合饮食诱导组的病理损伤更严重;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典型的特征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脂肪组织糖脂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功能下降;qPCR结果显示,TG-12组中线粒体编码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WB结果显示,TG-12组中调节糖脂代谢的关键基因ACLY、ACSS2和FASN显著下调;ELISA结果显示,关键的中间代谢物乙酰辅酶A含量降低;且经WB验证,在基因表达中具有广泛调控作用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可能是脂肪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利用代谢性疾病易感猪揭示了皮下脂肪线粒体功能降低通过下调乙酰辅酶A含量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经表观修饰发挥广泛的基因表达抑制作用,为人类肥胖相关皮下功能障碍疾病治疗提供了模型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猪 皮下脂肪组织 转录组 线粒体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不同饲养方式下牦牛皮下脂肪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丁维芹 孙永刚 +2 位作者 刘亚倩 韩银仓 冯培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3,共11页
【目的】旨在探究牦牛冬季自然放牧和舍饲条件下皮下脂肪转录表达差异。【方法】以9头18月龄体质量相近、背部皮下脂肪差异不显著的牦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于试验初期(10月)选取对照组(G18)牦牛进行屠宰,试验组1(G24)继续放牧6个月... 【目的】旨在探究牦牛冬季自然放牧和舍饲条件下皮下脂肪转录表达差异。【方法】以9头18月龄体质量相近、背部皮下脂肪差异不显著的牦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于试验初期(10月)选取对照组(G18)牦牛进行屠宰,试验组1(G24)继续放牧6个月,试验组2(F24)舍饲6个月分别屠宰,采集3组背部皮下脂肪进行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以及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获得了9个cDNA文库,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G18vsF24中检测到上调基因160个,下调基因249个,其中有309个差异基因富集到262个通路中,主要有PPAR信号通路、甘油酯代谢、AMPK信号通路等;在G18vsG24中检测到上调基因615个,下调基因361个,其中有735个差异基因富集到317个通路中,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在F24vsG24中检测到上调基因161个,下调基因91个,其中有188个差异基因富集到249个通路中,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甘氨酸、丝氨酸及苏氨酸代谢等。【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饲养方式基因差异表达、富集通路信息的不同,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牦牛皮下脂肪的分子调控以及对牦牛脂肪沉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皮下脂肪 转录组测序 自然放牧 舍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评估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
4
作者 王诚明 徐志锋 +1 位作者 熊伟翔 杨云竣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36-740,共5页
目的 应用定量CT评估腹部内脏脂肪(VAT)及皮下脂肪(SAT),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经病理确诊的10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作为腺瘤组,又将腺瘤分为早期腺瘤(n=36)和进展... 目的 应用定量CT评估腹部内脏脂肪(VAT)及皮下脂肪(SAT),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经病理确诊的10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作为腺瘤组,又将腺瘤分为早期腺瘤(n=36)和进展型腺瘤(n=64),之后收集我院同期的无腺瘤健康人群158例作为正常组,收集基本临床资料并运用定量CT测量腹部L2/3椎间隙水平的VAT及SAT面积。分别比较腺瘤组与正常组、不同病理类型腺瘤组的脂肪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VAT、SAT与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腺瘤组的VAT面积高于正常组(P=0.015),而SA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腺瘤组VAT面积高于早期腺瘤(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脂、BMI、VAT及VAT肥胖为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4、1.325、1.147、1.895、2.185,P<0.05)。结论 VAT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病存在一定联系,VAT越高,发生腺瘤的风险可能也越高,也更有可能演变成进展期腺瘤,而SAT与腺瘤的发生则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结直肠腺瘤 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瘀散结方联合红外线疗法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疗效观察
5
作者 汤似韫 刘璇 +1 位作者 潘金秋 付佳闻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观察消瘀散结方联合红外线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胰岛素注射方法指导,治疗组使用消瘀散结方联合红外线疗法治疗,对照组仅... 目的:观察消瘀散结方联合红外线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胰岛素注射方法指导,治疗组使用消瘀散结方联合红外线疗法治疗,对照组仅作随访,观察60天后2组患者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剂量、皮下脂肪增生面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剂量及皮下脂肪增生面积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结论:消瘀散结方联合红外线疗法在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红外线治疗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能量水平对肥育猪肌内脂肪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海军 都文 +7 位作者 李亚君 汤文杰 刘志强 谭碧娥 孔祥峰 黄瑞林 刘玉兰 印遇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9-1027,共9页
以添加豆油方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研究其对肥育猪肌内脂肪(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36头杜长大母猪(平均体质量约40 kg)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能量水平(DE=12.82、14.24、15.66 MJ.kg-1,主要以添加豆油来提... 以添加豆油方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研究其对肥育猪肌内脂肪(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36头杜长大母猪(平均体质量约40 kg)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能量水平(DE=12.82、14.24、15.66 MJ.kg-1,主要以添加豆油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的日粮。达到屠宰体质量(约90 kg)时每组屠宰5头,采取背最长肌和背部皮下脂肪,测定背最长肌IMF含量、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IMF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肌内和皮下脂肪的大部分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大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IMF中PUFA(包括C18∶3n6、C20:0、C20∶4n6、C22∶5n3)和C24∶1的含量与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肌内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大部分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而少数脂肪酸(包括C18∶3n6、CLA-c9t11、C20:0、C20:4n6、C22:5n3和C24:1)在2个组织中没有显著相关性;总体上看,2组织中的SFA、M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PUFA呈显著负相关,PU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以添加豆油的方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以在不降低IMF含量的前提下改善猪肉的脂肪酸组成,从而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而不降低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能 豆油 亚油酸 肌内脂肪 皮下脂肪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与SDE法对金华火腿皮下脂肪气味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笑生 刘建斌 +3 位作者 刘梦雅 何聪聪 杨政茂 宋焕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0-46,共7页
通过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系统(SAFE)和同时蒸馏提取技术(SDE)与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联机法(GC-O-MS)结合,对已发酵18个月的金华火腿皮下脂肪气味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感官评价.SAFE和SDE法分别检测并嗅闻到40种和22种气味活性化合物,... 通过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系统(SAFE)和同时蒸馏提取技术(SDE)与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联机法(GC-O-MS)结合,对已发酵18个月的金华火腿皮下脂肪气味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感官评价.SAFE和SDE法分别检测并嗅闻到40种和22种气味活性化合物,对脂肪气味贡献度较大的10种关键性化合物分别是:己醛、庚醛、二异丙基二硫醚、辛醛、反-2-辛烯醛、3-甲基丁酸、反,反-2,4-癸二烯醛、γ-癸内酯、γ-十一内酯和苯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FE SDE 金华火腿皮下脂肪 气味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火腿中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闫文杰 李兴民 江玉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提取成熟金华火腿中的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 ,分离并测定了其中甘油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肌间脂肪含量为 12. 4 % ,甘油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分别占 77. 3%、11 .2 %和 10 . 9% ;皮下脂... 提取成熟金华火腿中的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 ,分离并测定了其中甘油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肌间脂肪含量为 12. 4 % ,甘油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分别占 77. 3%、11 .2 %和 10 . 9% ;皮下脂肪含量为 90 .7% ,相应的 3部分分别占 88.7%、0 . 2 %和 10 .4 %。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都以C16:0 、C18:1、C18:2 为主要成分。甘油酯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其在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中的含量 ,而磷脂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在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 游离脂肪 含量 磷脂 分析 甘油酯 不饱和脂肪 肌间脂肪 主要成分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绵羊皮下脂肪沉积与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常彦飞 罗海玲 +3 位作者 张玉伟 李丽 陈勇 矫丽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作者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I。E)对绵羊皮下脂肪沉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健康、断奶后20~30d、初始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LE... 作者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I。E)对绵羊皮下脂肪沉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健康、断奶后20~30d、初始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LE;试验I~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2000、3000、4000mg/kgLE。试验期120d,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并测定滩羊皮下脂肪重、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及皮下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Ⅳ组的皮下脂肪重分别降低了20.16%、14.40%、18.11%、20.16%;添加3000mg/kgLE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效果最明显,LE对总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LE显著降低皮下脂肪组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P〈0.05),其中添加3000mg/kgLE降低G6PDH活性的效果最佳,对脂肪酸合成酶(FAS)、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和6-磷酸脱氢酶(6PGDH)活性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LE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皮下脂肪重的趋势,其中添加3000mg/kgLE的降脂作用最好,甘草提取物主要通过下调脂肪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活性来抑制绵羊皮下脂肪沉积,但甘草提取物调控滩羊皮下脂肪代谢关键酶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绵羊 皮下脂肪代谢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人群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表达减低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勇 张万星 +3 位作者 宋光耀 郭怀斌 张明明 杨秀红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胰岛素抵抗人群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表达,探讨脂肪动员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选则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55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 目的通过检测胰岛素抵抗人群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表达,探讨脂肪动员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选则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55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敏感组27例和胰岛素抵抗组28例。在手术过程中取皮下脂肪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组织中ATGL、HSL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脂肪组织中ATGL、HSL蛋白的表达。结果胰岛素抵抗组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空腹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高于胰岛素敏感组,体质量指数25.31±1.54 vs 23.11±1.03,腰臀比0.98±0.24 vs 0.75±0.15,甘油三酯(1.98±0.56)mmol/L vs(1.04±0.24)mmol/L,空腹胰岛素(25.87±14.21)mU/Lvs(11.15±4.67)mU/L,游离脂肪酸(1.35±0.46)mmol/L vs(0.66±0.23)mmol/L(P<0.01)。胰岛素抵抗组皮下脂肪组织中ATGL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胰岛素敏感组,0.92±0.13 vs 2.03±0.21、1.03±0.08 vs1.98±0.11(P<0.01);HSL mRNA和蛋白表达也均明显低于胰岛素敏感组,1.35±0.21 vs 1.64±0.12、1.25±0.09 vs 1.42±0.15(P<0.01)。ATGL的蛋白表达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游离脂肪酸呈负相关(r=-0.235、-0.356和-0.214,P<0.01或<0.05);HSL的蛋白表达与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和腰臀比呈负相关(r=-0.185、-0.246和-0.145,P<0.01或<0.05)。结论胰岛素抵抗状态时皮下脂肪组织中ATGL和HSL的表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皮下脂肪 胰岛素抵抗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仫佬族儿童少年皮下脂肪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秀峰 黄昌盛 +1 位作者 黄海珊 周善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皮下脂肪厚度 儿童少年 仫佬族 体质人类学 皮褶厚度 营养状况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苗族学生 达斡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脂肪组织本构模型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世海 段海彤 +3 位作者 李海岩 贺丽娟 吕文乐 阮世捷 《汽车工程学报》 2019年第4期277-284,共8页
脂肪组织的本构模型和力学性能对研究肥胖人群的碰撞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但往往不同文献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及材料属性仍有待深入研究。从脂肪组织的压痕试验、拉伸与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力学试验方面... 脂肪组织的本构模型和力学性能对研究肥胖人群的碰撞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但往往不同文献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及材料属性仍有待深入研究。从脂肪组织的压痕试验、拉伸与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力学试验方面综述了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介绍了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脂肪组织材料本构模型,分析了脂肪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脂肪组织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组织 力学性能 生物力学 本构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指数、腰臀比及皮下脂肪厚度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慧 苏冠明 +4 位作者 曹光 胡淑国 常湛 高丽娟 杨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腰臀比及皮下脂肪厚度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42例分为三组,即肥胖组(BMI>28 kg/m2)、超重组(BMI为24~28 kg/m2)及正常组(BMI<24 kg...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腰臀比及皮下脂肪厚度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42例分为三组,即肥胖组(BMI>28 kg/m2)、超重组(BMI为24~28 kg/m2)及正常组(BMI<24 kg/m2)。空腹12 h后取血,对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等指标进行检查,测定微量白蛋白(UMA),并行眼底检查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检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皮下脂肪厚度(SFT)水平。结果三组FBG、Hb A1c、TG、TC、HDL-C、LDL-C、BUN、Cr、U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最高,超重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BMI、WHR及SFT值最高,超重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MI、WHR及SFT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r=0.081、0.138、0.08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SFT是糖尿病肾病的显著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 BMI、WHR及SFT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腰臀比 皮下脂肪厚度 糖尿病肾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香猪FoxO 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皮下脂肪前体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成娟 许厚强 +3 位作者 段志强 陈伟 赵佳福 周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68-2276,共9页
本研究旨在克隆从江香猪FoxO 4基因编码区序列,对FoxO 4基因功能进行初步探究。采用qRT-PCR技术对从江香猪(6月龄)不同组织中FoxO 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PCR扩增FoxO 4基因CDS区,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FoxO 4;利用脂质体法将... 本研究旨在克隆从江香猪FoxO 4基因编码区序列,对FoxO 4基因功能进行初步探究。采用qRT-PCR技术对从江香猪(6月龄)不同组织中FoxO 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PCR扩增FoxO 4基因CDS区,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FoxO 4;利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EGFP-N3-FoxO 4瞬时转染从江香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通过qRT-PCR方法,检测FoxO 4、PPARγ、LPL、FAS、ACC、ATGL、HSL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oxO 4基因在从江香猪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FoxO 4在从江香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中成功表达,与对照组相比,LPL、FAS、ACC、ATGL、HS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综上表明,FoxO 4对脂质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是影响从江香猪猪肉品质的重要候选基因,为进一步了解从江香猪脂肪沉积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4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皮下脂肪前体细胞 从江香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注射胰岛素对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公慧 王茂桂 李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1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方法注射胰岛素对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的影响及结果。方法将64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9例,实验组3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胰岛素方法,实验组采用垂直进针法。结果实验组的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 目的探讨2种不同方法注射胰岛素对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的影响及结果。方法将64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9例,实验组3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胰岛素方法,实验组采用垂直进针法。结果实验组的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的注射胰岛素方法降低了皮下脂肪萎缩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索 注射技术 皮下脂肪萎缩 皮下硬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方早期干预对营养缺乏性亚健康儿童食量和皮下脂肪厚度等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铃 孙远岭 +1 位作者 蒋丽蓉 冯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5-76,共2页
营养缺乏性亚健康是指因早期营养缺乏形成的体质量低于正常,但尚未达到营养不良程度的状态。儿童营养缺乏性亚健康(低体质量儿童)是儿童亚健康的主要类型,是营养不良患儿早期必定要经过的阶段,对儿童健康危害甚大[1]。
关键词 运脾方 营养缺乏性亚健康 儿童 皮下脂肪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皮下脂肪瘤的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习俊 徐晓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232-123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皮下脂肪瘤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42例患皮下脂肪瘤者进行检查与诊断,经手术切除后病检来证实。结果皮下脂肪层内见高回声、中高回声、低回声或混合性肿块,大小不等,边界较清,高回声肿块较小,多发,内部回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皮下脂肪瘤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探头对42例患皮下脂肪瘤者进行检查与诊断,经手术切除后病检来证实。结果皮下脂肪层内见高回声、中高回声、低回声或混合性肿块,大小不等,边界较清,高回声肿块较小,多发,内部回声均匀,低回声肿块较大,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内可见线状或短线状高回声,极大脂肪瘤,多呈混合性。上述肿块后方回声无衰减,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或周边见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组织的分辨率高、敏感性好,操作简单、便捷经济无创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豆片外敷对胰岛素注射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的疗效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茵 张晓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土豆片外敷对胰岛素注射导致的皮下脂肪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外敷组和对照组。外敷组进行一般护理+健康课程+土豆片外敷... 目的探讨土豆片外敷对胰岛素注射导致的皮下脂肪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糖尿病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外敷组和对照组。外敷组进行一般护理+健康课程+土豆片外敷,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健康课程。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间及组内干预前和干预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观察土豆片外敷干预措施对皮下脂肪的疗效。结果最终共有78例完成本研究,其中外敷组38例,对照组40例。干预后,两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的疗效观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疼痛及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同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保证,土豆片贴敷能有效治疗因胰岛素注射导致的皮下脂肪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下脂肪增生 土豆片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清原满族成人皮下脂肪的发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素伟 温有锋 +1 位作者 阎文柱 姜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2-403,407,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体脂发育水平及年龄变化特征。方法:对390名(男192名,女198名)满族成人的6项皮褶厚度(面颊、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腓肠肌皮褶厚度)及体脂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男、女... 摘要目的:探讨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体脂发育水平及年龄变化特征。方法:对390名(男192名,女198名)满族成人的6项皮褶厚度(面颊、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棘、腓肠肌皮褶厚度)及体脂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男、女性皮褶厚度值分别在4.01~16.05mm之间和8.15~28.96rnrn之间,满族成人躯干部皮下脂肪发育优于四肢,以背部皮下脂肪最厚;随年龄的增长,男性6项皮褶厚度变化不大,女性20岁组最小(腓肠肌皮褶仅次于60岁组),30岁组最大(髂前上棘皮褶40岁组最大),达到高峰后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男、女同年龄组比较,女性皮褶厚度值和体脂百分含量均高于男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我国部分人群皮褶厚度比较,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皮下脂肪比较发达,体脂百分含量较高,身体偏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 满族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206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璇 顾以韧 +10 位作者 杨雪梅 梁艳 何志平 钟志君 杨跃奎 曾凯 陈晓晖 王言 龚建军 应三成 吕学斌 《养猪》 2020年第1期47-48,共2页
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206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藏猪miR-206相对表达量最高,成华猪次之,青峪猪最低;藏猪miR-206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内江猪(P<0.05),极显著高于... 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206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藏猪miR-206相对表达量最高,成华猪次之,青峪猪最低;藏猪miR-206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内江猪(P<0.05),极显著高于丫杈猪和青峪猪(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6 荧光定量PCR 背部皮下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