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的检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浦江畔
唐佳雯
朱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皮下神经纤维密度(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IENFD)进行检测。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HS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4周+链脲佐菌素STZ(120 mg/kg)单...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皮下神经纤维密度(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IENFD)进行检测。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HS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4周+链脲佐菌素STZ(120 mg/kg)单次注射;H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4周+缓冲液注射;S组普通饲料喂养24周+STZ(120 mg/kg)单次注射;C组普通饲料喂养24周+缓冲液注射。四组小鼠均以24周为实验终点,测定随机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机械痛阈和IENFD。结果第24周时HS组随机血糖、HOMA-IR明显高于H、S、C组(P<0.01),机械痛阈明显低于H、S、C组(P<0.05),IENFD明显低于S组和C组(P<0.05);H组随机血糖、HOMA-IR明显高于C组(P<0.01),机械痛阈与S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ENFD与H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中等剂量STZ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小鼠皮下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
神经
病变
小鼠模型
皮下神经纤维
密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纤维的神经功能评估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朝生
程超
+5 位作者
徐刚
刘莎莎
唐维桢
许洁
李文
许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79-188,193,共11页
目的:采用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和皮肤活检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神经功能和形态进行评估。方法:120位T6节段病人和30位志愿者进行了CPT测试。对15位不同病程病人的最痛点和参考点进行皮肤活检,分别...
目的:采用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和皮肤活检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神经功能和形态进行评估。方法:120位T6节段病人和30位志愿者进行了CPT测试。对15位不同病程病人的最痛点和参考点进行皮肤活检,分别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免疫组化。结果:痛区5、250和2 000 Hz三种频率CP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4,0.80和0.87。确定高于60、79和200可鉴别出异常的神经功能变化。秩和检验显示不同病程痛点与参考点CPT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30天较HN-15天组3个频率的CPT比有明显增高(P<0.05)。250 Hz和2 000 Hz的CPT比在不同疼痛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害性感受器兴奋型或小纤维失神经支配型组病人3个频率的CPT比值与中枢整合型或无激惹型组病人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区有丰富(34.2IENF/mm)的PGP9.5阳性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和少量的GAP-43阳性纤维(4.2IENF/mm)表达。不同病程PGP9.5和GAP-43阳性纤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N-15天组病人PGP9.5阳性轴突肿胀明显,GAP-43阳性纤维数较正常皮区显著增高(8.5IENF/mm,P<0.05);HN-30天组GAP-43阳性IENF最高(21.7IENF/mm);HN>90天组PGP-9.5和GAP-43阳性IENF均较HN-90天组明显减少(P<0.05)。通过CPT和皮肤病理结果提示发病15~30天是HN的转换期,即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病理性疼痛演变。结论:本研究属于初步报告,表明CPT可反映痛区皮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CPT比值对无髓纤维的异常敏化,即激惹型和混合型疼痛有一定的协助诊断作用。而GAP-43免疫组化结合IENFD可反映皮下神经纤维的损伤状态,结合CPT和皮肤病理可确定发病15~30天是HN的关键转换期,皮下纤维的功能和可塑性改变达到高峰,提示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从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损伤性疼痛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
神经
痛
电流感觉阈值
皮下神经纤维
皮肤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的检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浦江畔
唐佳雯
朱涛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6-1010,共5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项目基金资助(134119b2700)
文摘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皮下神经纤维密度(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IENFD)进行检测。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HS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4周+链脲佐菌素STZ(120 mg/kg)单次注射;H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4周+缓冲液注射;S组普通饲料喂养24周+STZ(120 mg/kg)单次注射;C组普通饲料喂养24周+缓冲液注射。四组小鼠均以24周为实验终点,测定随机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机械痛阈和IENFD。结果第24周时HS组随机血糖、HOMA-IR明显高于H、S、C组(P<0.01),机械痛阈明显低于H、S、C组(P<0.05),IENFD明显低于S组和C组(P<0.05);H组随机血糖、HOMA-IR明显高于C组(P<0.01),机械痛阈与S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ENFD与H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中等剂量STZ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小鼠皮下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
神经
病变
小鼠模型
皮下神经纤维
密度检测
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ouse model
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density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纤维的神经功能评估
被引量:
10
2
作者
周朝生
程超
徐刚
刘莎莎
唐维桢
许洁
李文
许纲
机构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79-188,193,共11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16401934900)
上海市卫计委资助项目(20134320)
文摘
目的:采用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和皮肤活检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神经功能和形态进行评估。方法:120位T6节段病人和30位志愿者进行了CPT测试。对15位不同病程病人的最痛点和参考点进行皮肤活检,分别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免疫组化。结果:痛区5、250和2 000 Hz三种频率CP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4,0.80和0.87。确定高于60、79和200可鉴别出异常的神经功能变化。秩和检验显示不同病程痛点与参考点CPT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30天较HN-15天组3个频率的CPT比有明显增高(P<0.05)。250 Hz和2 000 Hz的CPT比在不同疼痛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害性感受器兴奋型或小纤维失神经支配型组病人3个频率的CPT比值与中枢整合型或无激惹型组病人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区有丰富(34.2IENF/mm)的PGP9.5阳性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和少量的GAP-43阳性纤维(4.2IENF/mm)表达。不同病程PGP9.5和GAP-43阳性纤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N-15天组病人PGP9.5阳性轴突肿胀明显,GAP-43阳性纤维数较正常皮区显著增高(8.5IENF/mm,P<0.05);HN-30天组GAP-43阳性IENF最高(21.7IENF/mm);HN>90天组PGP-9.5和GAP-43阳性IENF均较HN-90天组明显减少(P<0.05)。通过CPT和皮肤病理结果提示发病15~30天是HN的转换期,即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病理性疼痛演变。结论:本研究属于初步报告,表明CPT可反映痛区皮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CPT比值对无髓纤维的异常敏化,即激惹型和混合型疼痛有一定的协助诊断作用。而GAP-43免疫组化结合IENFD可反映皮下神经纤维的损伤状态,结合CPT和皮肤病理可确定发病15~30天是HN的关键转换期,皮下纤维的功能和可塑性改变达到高峰,提示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从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损伤性疼痛演变。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
神经
痛
电流感觉阈值
皮下神经纤维
皮肤病理
Keywords
Herpetic neuralgia
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
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Skin biopsy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型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的检测
浦江畔
唐佳雯
朱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纤维的神经功能评估
周朝生
程超
徐刚
刘莎莎
唐维桢
许洁
李文
许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