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下免疫和皮下免疫治疗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的长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马燕 刘业海 +2 位作者 里晓红 邱建新 方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AR)应用单一过敏原舌下免疫治疗和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多重致敏AR纳入开放性对照研究,皮内试验或体外实验显示粉尘螨合并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分为两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AR)应用单一过敏原舌下免疫治疗和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多重致敏AR纳入开放性对照研究,皮内试验或体外实验显示粉尘螨合并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应用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另一组应用单一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连续治疗3年,于治疗前、治疗第1、2、3年运用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进行鼻部症状评分。结果多种过敏原SCIT和单一过敏原SLIT免疫治疗第1、2、3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症状评分以及鼻部症状总评分(包括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T和SLIT免疫治疗2年、3年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年与第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IT治疗第1、2、3年总有效率(60.0%~66.7%)均高于SLIT(40.0%~56.7%),SCIT显效率(10.0%~33.3%)均高于SLIT(3.3%~23.3%),但两组鼻部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致敏AR运用多重致敏原SCIT和单一粉尘螨SLIT,在免疫治疗第1、2、3年均有效,在免疫治疗第2年时治疗效果趋于稳定,多重致敏原皮下免疫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一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多重致敏原皮下免疫治疗可能优于单一致敏原舌下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多重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过敏皮下免疫治疗相关性全身不良反应高危儿的早期识别
2
作者 黄木营 刘楚 +1 位作者 刘家漫 王智聪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9期3065-3071,共7页
目的探讨在免疫治疗前识别尘螨皮下免疫治疗相关全身不良反应(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SARs)的高危患儿。方法对发生SARs的患者在免疫治疗启动前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自2021年4月至2025年1月接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的尘螨... 目的探讨在免疫治疗前识别尘螨皮下免疫治疗相关全身不良反应(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SARs)的高危患儿。方法对发生SARs的患者在免疫治疗启动前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自2021年4月至2025年1月接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的尘螨过敏性鼻炎患儿当中发生SARs的患儿40例为观察组,以没有发生SARs的患儿5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酸性粒细胞数、多重致敏、多系统损害,总IgE(tIgE)、尘螨特异性IgE(sIgE)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在多重致敏、多系统损害,tIgE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两组多重致敏的比率分别为70.0%、48.1%(P=0.034),多系统损害的比率分别为55.0%、22.2%(P=0.001),高水平tIgE(tIgE≥327.8 IU/mL)比率分别为82.5%、62.1%(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系统损害[OR=4.278,95%CI:1.749~10.461]是变应原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发生S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多系统损害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做AIT时,常规预防SARs的效果较差,他们很可能仍会发生SARs,需要更强的预防SARs的措施,从而提高AIT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皮下免疫治疗 尘螨特异性IgE 奥马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蛋白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勇 徐博怀 +2 位作者 汤继元 余璐洁 张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3-738,743,共7页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过敏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募集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60例,随访1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治疗后1年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根据治疗疗...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过敏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募集接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60例,随访1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治疗后1年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根据治疗疗效分为好转组和未好转组。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 MGB探针技术对表面活性蛋白A基因上的9个标签(rs1059047、rs1136450、rs1136451、rs1059057、rs4253527、rs1059046、rs17886395、rs1965407、rs1965708)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共119例患者完成随访,好转组81例,未好转组38例,好转率68%。-50C>G位点(rs1136450)CC基因型患者免疫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223A>C位点(rs1965708)AC基因型患者免疫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A型患者(P<0.05),其余位点基因型(rs1059047、rs1136451、rs1059057、rs4253527、rs1059046、rs17886395、rs1965407)与免疫治疗有效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表面活性蛋白A可能是与SCIT治疗效果有关联的易感基因,-50C>G位点(rs1136450),-223A>C位点(rs1965708)多态性可能与过敏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表面活性蛋白A 基因多态性 皮下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盛誉妍 何美霞 +7 位作者 游普云 张迎娜 贺笑笑 沈童 方华 崔新征 高峰 张清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索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SCIg)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的疗效。方法:采用皮下多点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主动免疫C57BL/6雌性小鼠,成功构建EAMG模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EAMG组4只、泼尼松组4只、SCIg低剂... 目的:探索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SCIg)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的疗效。方法:采用皮下多点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主动免疫C57BL/6雌性小鼠,成功构建EAMG模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EAMG组4只、泼尼松组4只、SCIg低剂量组5只、SCIg高剂量组5只。另取5只未造模的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及EAMG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d灌胃,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9 mg/(kg·d)灌胃,共灌胃2周。SCIg低剂量组:每周2次皮下多点注射IgG,两周剂量均为2.25 mg/g;SCIg高剂量组:每周2次皮下多点注射IgG,第1、2周剂量分别为2.25、4.50 mg/g。第1次加强免疫后每隔1周测肌力,进行Lennon评分。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血测血清AChR-Ab水平和IgG含量(ELISA法)。治疗2周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淋巴细胞计数(LYMPH),计算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取腓肠肌行电镜观察。结果:SCIg组治疗后血清AChR-Ab水平和Lennon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CIg高剂量组降低程度大于低剂量组(P<0.05)。与EAMG组相比,SCIg高剂量组血清IgG含量、NEUT及NLR均降低(P<0.05)。EAMG组骨骼肌肌纤维间隙相对增宽,肌丝紊乱,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出现云絮状病变及空泡化;SCIg低剂量组肌纤维结构较清晰完整;SCIg高剂量组线粒体嵴致密度相对均匀,结构较为清晰,排列较规律。结论:皮下注射SCIg能够有效缓解EAMG小鼠的肌无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 乙酰胆碱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基因免疫可诱导机体抗病毒细胞免疫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全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89-89,共1页
以往的实验表明,横纹肌可通过直接注射DNA表选质粒后转基因并有效表达产物。但横纹肌内不含有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而不能提呈抗原并激活免疫系统。由于皮肤及牯膜的特殊解剖位置是许多抗原免括一些病毒首先接... 以往的实验表明,横纹肌可通过直接注射DNA表选质粒后转基因并有效表达产物。但横纹肌内不含有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而不能提呈抗原并激活免疫系统。由于皮肤及牯膜的特殊解剖位置是许多抗原免括一些病毒首先接触的部位,表皮及真皮下突含的淋巴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将抗原捕捉后,处理井提呈给T细胞,激括免疫系统。皮下注射DNA后,转染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基因免疫 诱导 抗病毒细胞 免疫反应 免疫细胞
全文增补中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鸣 赵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于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却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于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却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高安全性和可靠疗效,渐渐成为AR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针对近年来流行的两种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的产生背景、机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 舌下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海穴免疫与常规免疫奶牛乳腺炎三联灭活苗的效力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丙蕾 王长法 +4 位作者 高运东 杨少华 杨宏军 仲跻峰 赵宏坤 《中国奶牛》 2007年第S1期156-159,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奶牛乳腺炎三联灭活苗在后海穴注射免疫与常规注射免疫的效力比较,寻找更为有效、方便的免疫途径。本试验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后海穴、臀肌和皮下接种乳腺炎灭活疫苗,比较其免疫效力,结果显示后海穴免疫首先...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奶牛乳腺炎三联灭活苗在后海穴注射免疫与常规注射免疫的效力比较,寻找更为有效、方便的免疫途径。本试验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后海穴、臀肌和皮下接种乳腺炎灭活疫苗,比较其免疫效力,结果显示后海穴免疫首先能节省疫苗用量,同时还可以提前产生免疫力,显著提高(P<0.01)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其次接种疫苗时因针刺穴位的作用,显著提高了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增强了免疫细胞的功能;最后显著降低(P<0.01)乳汁中的体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免疫途径 后海穴免疫 臀肌免疫 皮下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海穴免疫与常规免疫奶牛乳腺炎三联灭活苗的效力比较
8
作者 曹丙蕾 赵宏坤 +4 位作者 王长法 高运东 杨少华 杨宏军 仲跻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95-199,共5页
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后海穴、臀肌和皮下接种乳腺炎灭活疫苗,比较其免疫效力,结果显示后海穴免疫首先能节省疫苗用量,同时还可以提前产生免疫力,显著提高血清中的抗体水平(P<0.01);其次,接种疫苗时因针刺穴位的作用,显著... 以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后海穴、臀肌和皮下接种乳腺炎灭活疫苗,比较其免疫效力,结果显示后海穴免疫首先能节省疫苗用量,同时还可以提前产生免疫力,显著提高血清中的抗体水平(P<0.01);其次,接种疫苗时因针刺穴位的作用,显著提高了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增强了免疫细胞的功能;最后显著降低乳汁中的体细胞数(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免疫途径 后海穴免疫 臀肌免疫 皮下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不同途径疫苗免疫接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9
作者 蒲敬伟 《新疆农垦科技》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家禽 疫苗 免疫接种 饮水免疫 滴眼滴鼻免疫 皮下注射免疫 气雾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抗体
10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11期47-51,共5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细胞生长 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培养 皮下注射免疫 微载体培养 肺炎球菌疫苗 抗肺炎球菌 脾细胞 骨髓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