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夏秋用日系灰黑蛾品种574和576的育成及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的选配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德辉 吴福泉 +10 位作者 石凉 秦凤 肖阳 刘新涛 童晓琪 李庆荣 张彦 黄浩 余建国 李庆宝 张远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4-640,共7页
将家蚕蛾体色暗化基因(mln)导入现行中系或日系实用品种,组配体质强健、多丝量、能提高杂交率的新品种杂交组合。用培育的家蚕蛾体色暗化型(mln)品种517分别与2个抗性强、耐粗放饲养的实用家蚕日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育成了日系灰黑蛾... 将家蚕蛾体色暗化基因(mln)导入现行中系或日系实用品种,组配体质强健、多丝量、能提高杂交率的新品种杂交组合。用培育的家蚕蛾体色暗化型(mln)品种517分别与2个抗性强、耐粗放饲养的实用家蚕日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育成了日系灰黑蛾品种574、576,并与中系强健性白蛾品种513和515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该四元杂交组合在繁育中可利用对交品种的蛾体色差异,达到99%以上的杂交率,有利于蚕种轻简化生产和蚕种质量的提高。2013—2014年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家蚕新品种审定的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体质强健好养、龄期较短、眠起齐、耐粗放饲养等饲养性状优势,并且还有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茧丝长1 058.0 m,解舒率73.10%,解舒丝长776.5 m,茧丝纤度2.904 dtex,洁净95.18分。新品种杂交组合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夏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皖广三号 蛾体色暗化型 强健性 多丝量 杂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家蚕品种皖广三号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凤 石凉 +5 位作者 张彦 童晓琪 黄浩 肖阳 吴福泉 黄德辉 《中国蚕业》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皖广三号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皖广三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表明:皖广三号体质强健,耐... 皖广三号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皖广三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表明:皖广三号体质强健,耐粗食,适合粗放型省力化饲养,解舒好,丝质优,尤其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夏秋季饲养;该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过程中,可利用日系暗化型(mln)灰黑蛾品种与中系常规白蛾的蛾色识别纯对,使杂交率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皖广三号 夏秋用 杂交率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冲击对家蚕抗性相关性状的影响
3
作者 秦凤 石凉 +2 位作者 童晓琪 张彦 黄德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295,共3页
高温是影响家蚕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家蚕体内保护酶系统中相关酶活及其经济性状的高低。对常温下家蚕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并研究高温冲击后家蚕血液中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结果表明,常温下皖广三号的经济性状高于对照品... 高温是影响家蚕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家蚕体内保护酶系统中相关酶活及其经济性状的高低。对常温下家蚕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并研究高温冲击后家蚕血液中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结果表明,常温下皖广三号的经济性状高于对照品种薪杭×白云,高温冲击后皖广三号的抗性相关性状均高于对照种。皖广三号体质强健、抗逆性强,对高温、多湿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适于长江流域夏、秋季饲养的优良家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家蚕 保护酶 皖广三号 抗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