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1
作者 王俊锋 陶梦筱 +5 位作者 付荣顺 连慧香 赵云焕 刘英丽 刘佳 朱凤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2-6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8%和1.0%的茶蛋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于31日龄时进行代谢试验,分析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代谢率。结果表明: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5 mol/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75℃、液料比50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率为51.09%。饲粮添加0.8%、1.0%茶蛋白皖南三黄鸡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及磷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0.8%~1.0%的茶蛋白,可以提高皖南三黄鸡对饲粮养分的表观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茶渣 碱溶酸沉淀法 茶蛋白 皖南三黄鸡 养分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三军 李俊营 +4 位作者 戚仁荣 马瑞钰 刘伟 万意 詹凯 《家禽科学》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夏秋茶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产蛋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08只62周龄皖南三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GTP 0)、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 本试验旨在探究夏秋茶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产蛋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08只62周龄皖南三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GTP 0)、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分别饲喂含0.5%、1.0%和1.5%绿茶粉的基础日粮。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GTP 1.0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和GTP 1.5组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而料蛋比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脂率随着GTP添加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GTP 1.5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血液总胆固醇(T-C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血液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绿茶粉可以改善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和降低腹脂率,但同时也降低了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绿茶粉 产蛋性能 屠宰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与炭黑复合物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煬 朱月 +6 位作者 马明琪 胡心茹 张成 张巍 汪志强 陈兴勇 陈贤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7-1363,共7页
【目的】旨在研究蒙脱石与炭黑复合物(MMT-CB)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0周龄皖南三黄鸡6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6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MMT-CB1组和MMT... 【目的】旨在研究蒙脱石与炭黑复合物(MMT-CB)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0周龄皖南三黄鸡648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6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MMT-CB1组和MMT-CB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添加0.1%MMT-CB1和0.1%MMT-CB2的饲粮。试验期56 d。【结果】(1)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提高了蛋鸡产蛋率(P<0.05),对平均蛋重、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28~56 d阶段的料蛋比有降低的趋势(P<0.10)。(2)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提高了鸡蛋蛋白高度(28 d、56 d)、哈氏单位(28 d、56 d)和浓蛋白比重(28 d,P<0.05),显著降低了28 d鸡蛋稀蛋白比重(P<0.05);此外,MMT-CB1显著降低了56 d鸡蛋蛋壳厚度(P<0.05)。(3)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添加MMT-CB1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水平(P<0.05)。(4)饲粮中添加MMT-CB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结论】皖南三黄鸡饲粮中添加MMT-CB可改善料蛋比和蛋品质,且对机体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及抗氧化能力具有有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炭黑 皖南三黄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抗氧化能力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福利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媛媛 任蕾蕾 +5 位作者 张学芳 刘峰 朱杰 李朝木 郭兴 姜润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研究笼养与地面平养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以及福利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周龄体重相近的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各300只,按照饲养方式随机分成笼养和地面平养两组,每组公、母各150只。5~13周龄,每2周全群个体称重。13周龄时,从两... 为研究笼养与地面平养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以及福利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周龄体重相近的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各300只,按照饲养方式随机分成笼养和地面平养两组,每组公、母各150只。5~13周龄,每2周全群个体称重。13周龄时,从两组中分别取各组公、母鸡平均体重附近的公鸡与母鸡各30只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福利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地面平养相比,笼养极显著提高皖南三黄鸡公鸡13周龄体重(P<0.01)。笼养公鸡胸肌率显著低于地面平养公鸡(P<0.05),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公鸡(P<0.01)。笼养母鸡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地面平养母鸡(P<0.05),而屠宰率、腿肌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母鸡(P<0.01)。笼养鸡肉色L*值、b*值显著高于地面平养鸡(P<0.05)。在福利指标方面,笼养鸡脚垫评分极显著低于地面平养鸡(P<0.01),而羽毛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地面平养鸡(P<0.05),跗关节损伤、步态评分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鸡(P<0.01)。研究结果提示:笼养与地面平养对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因性别而异,与地面平养饲养方式相比,笼养可以降低胸肌率、增加腹脂率,降低皖南三黄鸡母鸡屠宰率与半净膛率,而地面平养皖南三黄鸡在肉色和福利状况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饲养方式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福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三黄鸡生长规律与产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田超 张效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8S期132-132,共1页
皖南三黄鸡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研究测定并分析皖南三黄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产蛋性能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1.5~2.0kg。个体生长速度变异较大,需进一步选育;该鸡种性成熟早,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2%~73%,60周... 皖南三黄鸡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研究测定并分析皖南三黄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产蛋性能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1.5~2.0kg。个体生长速度变异较大,需进一步选育;该鸡种性成熟早,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2%~73%,60周总产蛋量150枚左右,产蛋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生长速度 产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三黄鸡S3品系连产性状及其遗传参数估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政昆 陈兴勇 +4 位作者 陈玉飞 彭锦洲 于士棋 常鹏辉 朱晓秀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5-31,41,共8页
【目的】未经系统选育的地方鸡,常常表现出较低的繁殖性能。本研究通过评估地方鸡皖南三黄鸡产蛋相关性状的遗传力,为皖南三黄鸡繁殖性状选育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皖南三黄鸡S3品系为对象,记录连续3个世代23~42周龄产蛋鸡的产蛋量... 【目的】未经系统选育的地方鸡,常常表现出较低的繁殖性能。本研究通过评估地方鸡皖南三黄鸡产蛋相关性状的遗传力,为皖南三黄鸡繁殖性状选育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皖南三黄鸡S3品系为对象,记录连续3个世代23~42周龄产蛋鸡的产蛋量、连产长度、连产间隔等产蛋信息,进行遗传力估测及表型相关分析。【结果】皖南三黄鸡S3品系连产性状遗传力较低,产蛋数遗传力0.189,平均连产长度遗传力0.091,最大连产长度遗传力0.098,平均连产间隔遗传力0.035,最大连产间隔0.035。产蛋数与平均连产长度和最大连产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连产间隔和最大连产间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周龄段连产长度主要分布在1~6 d,随着世代选育和产蛋周龄增加,连产长度延长,产蛋率增加显著(P<0.05)。28~32周龄产蛋数与连产长度和连产间隔的遗传力和表型相关均较高。【结论】皖南三黄鸡S3品系连产性状的遗传力较低,可将28~32周龄作为皖南三黄鸡产蛋量早选周龄,其最大连产长度可作为产蛋性状的间接选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产蛋数 连产长度 连产间隔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三黄鸡若干种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海林 李华静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79-80,共2页
对皖南三黄鸡的外貌、体型、生长发育规律、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等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外观呈现三黄特征(黄羽、黄肤、黄胫)、体态结构匀称;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生长速度高峰在6周龄前后,1... 对皖南三黄鸡的外貌、体型、生长发育规律、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等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外观呈现三黄特征(黄羽、黄肤、黄胫)、体态结构匀称;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生长速度高峰在6周龄前后,12周龄后公母鸡相对生长速度均显著较低;公、母鸡增重速度差异显著,40周龄成年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 657.8 g和1 498.5 g。公鸡5-6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130-160枚,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3.5%,年平均产蛋率为48.4%;平均蛋重为53 g,蛋壳黄褐色、较厚,蛋黄色泽较深;种蛋平均受精率为94.8%,受精蛋的平均孵化率为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外貌 体重 产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3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俊营 詹凯 +4 位作者 刘伟 颜小露 许月英 孙建武 钟国发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淮南麻黄鸡、皖南三黄鸡和五华鸡3个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5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个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96,杂合度为0.2920,多态信息含量为0.4156。3个地方品种中,淮南麻黄鸡遗传多样性最低...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淮南麻黄鸡、皖南三黄鸡和五华鸡3个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5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个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96,杂合度为0.2920,多态信息含量为0.4156。3个地方品种中,淮南麻黄鸡遗传多样性最低,五华鸡遗传多样性最高。根据5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群体遗传一致度和标准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生树,五华鸡与皖南三黄鸡遗传关系最近,皖南三黄鸡与淮南麻黄鸡最远。研究结果与这些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育成历史相一致,同时也佐证了微卫星标记是研究鸡群体遗传关系的一个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五华 淮南麻黄 皖南三黄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