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专制性及其与宪政税制的根本区别——兼论中西税制的法理差异对各自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毅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5期174-190,共17页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西方宪政税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法理基础不同。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法理基础是“编户齐民”制度 ,否认庶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私有权 ,“衣服饮食 ,悉自于皇恩” ,百姓纳税服役是报答“皇恩” ,所以无论是赋税或...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西方宪政税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法理基础不同。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法理基础是“编户齐民”制度 ,否认庶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私有权 ,“衣服饮食 ,悉自于皇恩” ,百姓纳税服役是报答“皇恩” ,所以无论是赋税或劳役 ,都根据皇家的需要 ,具有专制性和掠夺性。西方宪政税制的法理基础是承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国家制税权的取得必须遵循一套法律程序 ,具有严格的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皇权社会 赋税制度 专制性 宪政税制 法理差异 “编户齐民”制度 政体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治乱循环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基于租金耗散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树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9,共10页
本文用租金耗散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由于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官僚集团的寻租活动盛行所导致的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国家开支不断增大,税负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社会全面崩溃的过程,并用大量的经济史、人口史资料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验证。认为,皇... 本文用租金耗散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由于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官僚集团的寻租活动盛行所导致的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国家开支不断增大,税负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社会全面崩溃的过程,并用大量的经济史、人口史资料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验证。认为,皇权至高无上不受约束、国民的财产权和人身自由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法权结构是导致中国皇权社会治乱循环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皇权社会 租金耗散一般均衡模型 治乱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至清皇权专制社会说的经济史论证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振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共19页
秦至清皇权专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是皇权对国土上的一切物产具有不容置疑的绝对支配权力。在二千年的帝制时代,"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不是观念性的虚言,而是一种确定不移的事实,天下一切都被打上了皇权的印记。经济制度与经... 秦至清皇权专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是皇权对国土上的一切物产具有不容置疑的绝对支配权力。在二千年的帝制时代,"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不是观念性的虚言,而是一种确定不移的事实,天下一切都被打上了皇权的印记。经济制度与经济法令一出于皇帝之口,无论是经济制度的制定,还是具体经济政策的发布,都可以看到皇权的随意性、皇帝意志的绝对性,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帝王随意滥施赏赐,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皇权专制的重要论据。皇权对土地、盐铁等特殊经济资源的刻意控制,出于制造臣民对之生存依赖的险恶目的,是《管子》"利出一孔"经济专制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帝制时代只存在一般状况的财产私有制,臣民对私有财产的财产权,主要表现为占有权和使用权,是有条件的所有权,不是完全所有权或无条件的支配权。皇权支配天下财富的独断性,赐予的随意性,所有权的专属性,都体现着专制权力的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至清皇权专制社会 经济专制 绝对皇权 赌产所有权 帝王赏赐 盐铁专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议中国前近代社会形态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天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0,共10页
讨论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前提是确认前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近大半个世纪以来的流行说将中国前近代认定为"封建社会",此说不符"封建"的古义("封土建国"),也不符"封建"(feudalism)的西义(封土... 讨论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前提是确认前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近大半个世纪以来的流行说将中国前近代认定为"封建社会",此说不符"封建"的古义("封土建国"),也不符"封建"(feudalism)的西义(封土封臣、人身依附),并且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观相悖反。中国前近代社会形态的表述应为"宗法专制社会"。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所立足的历史前提为此,而不同于西欧、日本的"封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近代 社会形态 宗法封建社会 宗法皇权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的农业伦理学诠释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继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不违农时是中华民族对农业伦理的本初认知。时是中国农业伦理观的重要元素。时在农业伦理系统中演绎为时序、时段、时宜等符号,并最后升华为际会。时序表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序的时间状态,有间断、延续和连缀,农业的时序社会趋同性形成节... 不违农时是中华民族对农业伦理的本初认知。时是中国农业伦理观的重要元素。时在农业伦理系统中演绎为时序、时段、时宜等符号,并最后升华为际会。时序表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序的时间状态,有间断、延续和连缀,农业的时序社会趋同性形成节日。时段是表述某一时的区限内所发生的农业事件的片段,是农事的阶段,是新旧伦理观的演替过程。新的伦理观应包含旧伦理观的合理基因。时宜是农事的时间契合点,是农事活动效果的保证。际会表达事物在从发生到消亡这一过程中,与周围事物的相对坐标的契舍,是时、空、事件的三维耦合过程。际会常有而不常驻。中国农业时序可分为氏族社会、封建社会与皇权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农业时宜伦理观。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30年内匆忙走完了发达国家300年的工业化道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热衷于GDP,农业伦理严重缺失。当前应聚焦生产与生态兼顾,尊重自然,持续发展,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伤痕。遵循农事活动的常态性原则、生态保护原则、农业地带性原则、服务市场原则等原则系列,在偿还巨额生态赤字的同时,建立符合后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中国农业理论系统的全新时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 际会 氏族社会 封建社会 皇权社会 后工业化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绪山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普被中国的泛化封建观,将秦至清的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这既脱离了“封建”的本义与西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原论。冯天瑜先生新著《“封建”考论》辨析泛化封建观,在综观东西洋“封建”观念基础上,以中国... 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普被中国的泛化封建观,将秦至清的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这既脱离了“封建”的本义与西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原论。冯天瑜先生新著《“封建”考论》辨析泛化封建观,在综观东西洋“封建”观念基础上,以中国学者的学问视角,对中国传统“封建”概念近百年演化历程的清理和总结,拨开了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然其对误用“封建主义”本义的秦至清的中国社会进行的重新命名,建议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名之,试图从各主要方面(社会组织形态、经济特点、政治制度特征)来概括这个历史阶段,显示了他对历史思考的周密,但这样概括出来的名称所显示的弱点是过于繁复。秦至清的中国社会似可名之为“皇权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皇权社会 泛化封建观 社会形态共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唐时期的“给户”
7
作者 李文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7-199,共13页
汉唐时期的“给户”,是指受国家指派或差遣,而在庙宇、祠堂、陵园、冢墓等场所承担洒扫守护工作的人户,以其所“给”场所的不同而被称为祠户、庙户、陵户(墓户、冢户)。“给户”所任事务的性质属于徭役,一旦选充“给户”,非有特殊情况,... 汉唐时期的“给户”,是指受国家指派或差遣,而在庙宇、祠堂、陵园、冢墓等场所承担洒扫守护工作的人户,以其所“给”场所的不同而被称为祠户、庙户、陵户(墓户、冢户)。“给户”所任事务的性质属于徭役,一旦选充“给户”,非有特殊情况,必须终身服役于所“给”场所。“给户”并非贱口,仍属国家编户齐民,身份性质和社会地位也不低于普通的编户齐民,甚至某些时候还享受到优于一般编户齐民的待遇。“给户”渊源于早期祖宗神灵崇拜的祭祀礼仪,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秦国的“甸人”;进入“皇权—吏民社会”后,“给户”大量出现。汉唐作为成熟的“皇权—吏民社会”时代,皇帝直接划拨编户齐民到庙宇祠堂、陵园冢墓等场所充当“给户”,表明编户齐民的所有权属于皇帝。汉唐“给户”制的普遍实行,是皇权掌控吏民的一种突出表现,体现皇权对“吏民”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给户 编户齐民 皇权—吏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封建制在帝制时代的生存形态
8
作者 郭发喜 杨学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205-211,共7页
封建制度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曾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原始封建制度具有完整的政权体系、地方区域自治和多样化的权力来源等主要特征。秦汉之后,封建制度之所以能够"局部复活",是由制度惯性、文化传统、统治需... 封建制度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曾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原始封建制度具有完整的政权体系、地方区域自治和多样化的权力来源等主要特征。秦汉之后,封建制度之所以能够"局部复活",是由制度惯性、文化传统、统治需要等一系列因素所共同决定的。虽然原始封建制度经过了改造后逐步适应了新的政治环境,但是由于诸侯国自身的分裂属性和分权要求与专制政体的高度集权之政治主张截然对立,这决定了封建制度保障下的王权必然会受到专制皇权的防范和压制。与商周时期相比,专制皇权成为封建王权的唯一来源,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且在命运上相互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制度 原始属性 皇权专制社会 生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