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简述明清皇史宬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钟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9-180,F0003,共3页
-
文摘
"皇史宬"是明清两代用以存放皇家史册和重要资料的皇家档案馆,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七月。皇史宬先后收藏过明清两代各朝的实录、圣训、玉碟、《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及经略、大将军印信等。明代皇史宬由司礼监管理;清代由礼部管理,设守尉、守吏,负责守卫和管理。
-
关键词
皇史宬
皇家档案馆
实录
圣训
-
Keywords
Huang Shi Cheng
royal archives
memoir
holy teachings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79.29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皇史宬的石台与金匮
- 2
-
-
作者
王金龙
-
机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87,共2页
-
文摘
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是依中国传统“石室金匮”理念建造的皇家档案库房。它历时两年建成,后来专门存放明清诸帝的圣训和实录等皇家重要档案。皇史宬正殿建筑不用一钉一木,皆以砖石建造,是名副其实的“石室”。为了更有效保护其中贮存的档案,殿内筑有石台,石台上置有外裹鎏金铜皮、内用木制箱体的金匮,圣训和实录便储藏于这些金匮中。
-
关键词
圣训
档案库房
皇史宬
十三年
名副其实
石台
-
分类号
B96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皇史宬建筑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英成
-
机构
郑州铁路局
-
出处
《档案管理》
1993年第Z1期79-82,共4页
-
文摘
我国古代的档案库房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少数的完全封闭的石室金匮式档案库;另一种是多数的机关内部使用的砖木结构式档案库房。举世闻名的皇史宬就是属于前一种档案库房。它座落在北京紫禁城东南南池子口内,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四周石室,中藏金匮”,“宝笈琅函,依次排列”。自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成起,虽经历4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仍然岿然不动,成为我国历史上仅存的一座石室金匮式的典型档案库房,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它的历史渊源值得探讨。一、石室金匮建筑的历史渊源何谓石室金匮?“金匮,犹金滕也。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金滕。
-
关键词
石室金匮
皇史宬
档案库房
南池子
北京紫禁城
砖木结构
内部使用
左顺门
明孝宗
丘浚
-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皇史宬重整开放记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拯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5,共2页
-
文摘
故宫东华门外,游客们脚步匆匆,只为一睹金瓦红墙内的皇家气象。南池子大街136号院,却是常常在途中被忽略的地方之一。甚至连许多北京人也不知道,虽然毗邻故宫,但这座名为“皇史宬”的院子,曾经有何用途。如今,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的主持修缮下,时隔21年,皇史宬重新对外开放,并且在壬寅虎年来临之际,借助互联网成功“出圈”,在市民网友的投票中摇身一变,成为新年里北京城新晋的第一批“网红”。推开朱红色院门,这座拥有488年历史的古建筑终于褪去神秘,真正意义上走入公众视野。
-
关键词
南池子
皇史宬
朱红色
互联网
公众视野
古建筑
一史馆
-
分类号
G279.2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皇史宬修缮一期工程实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马翔宇
-
机构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47,共2页
-
文摘
皇史宬建于1534年,曾收藏明清两朝皇家珍档秘籍,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皇史宬总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主要由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御碑亭及宬门五部分组成。1982年,皇史宬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史宬距今已有近490年的历史,虽历经数次修缮,但古建各方面均已有不同程度的残损。为加强文物古建保护、加快皇史宬对外开放进程、配合北京市中轴线申遗,2020年10月—2021年11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对皇史宬古建筑群内部分文物建筑进行修缮并开展水电及办公用房改造。修缮完成后,已正式面向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系统、高校等团体开放参观。
-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档案系统
办公用房
古建筑群
明清两朝
占地面积
皇史宬
一期工程
-
分类号
G279.2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中国档案库建设的传统类型及其启示
- 6
-
-
作者
王金玉
-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档案管理》
1993年第4期41-42,共2页
-
文摘
在人们研究中国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赞叹石室金匮皇史宬的时候,容易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档案库都是这种建筑模式吗?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建立的档案库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少数的,完全封闭的,石室金匮式档案库;另一种是多数的,政府机关内部使用的,砖木结构式档案库。前者存放皇帝特别贵重的档案,后者存放政务档案。这两种档案库的建筑模式,大约形成于西周时期,世代相传,对中国档案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关键词
石室金匮
中国档案事业
皇史宬
建筑模式
档案工作
砖木结构
内部使用
黄册
明孝宗
架阁库
-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成就展览》在京开幕
- 7
-
-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12,共1页
-
文摘
8月1日,由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成就展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严济慈副委员长等剪彩下正式开展。在金碧辉煌的皇史宬,展览共分四部分介绍了我国档案事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关键词
中国档案事业
中国档案学会
中央级档案馆
皇史宬
国家档案局
皇史成
市委副秘书长
严济慈
历史档案
科技研究
-
分类号
G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