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细胞分化与皂苷合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美萍
王义
+1 位作者
孙春玉
李向高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研究了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细胞生长曲线 ,观察了细胞形态结构和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 ,在延滞期愈伤组织细胞无分化 ,皂苷含量低 ;对数生长期细胞刚刚开始分化 ,皂苷开始积累 ;到直线生长期 ,培养物细胞导形成较多 ,皂苷大量积...
研究了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细胞生长曲线 ,观察了细胞形态结构和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 ,在延滞期愈伤组织细胞无分化 ,皂苷含量低 ;对数生长期细胞刚刚开始分化 ,皂苷开始积累 ;到直线生长期 ,培养物细胞导形成较多 ,皂苷大量积累 ;到静止期 ,皂苷积累达到高峰 ,此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物 ,皂苷含量为 3.2 0 8% ,Rg1、Re、Rb1、Rc、Rb2 、Rd含量分别为 0 .0 2 %、0 .2 8%、1 .1 6%、0 .1 6%、0 .1 6%和 0 .2 2 % ,说明西洋参皂苷合成与细胞分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物
细胞分化
皂苷合成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芦笋不同采收模式下产量、皂苷含量及皂苷合成基因HMGS,FPPS和SS表达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宇龙
郝昆
+4 位作者
李学梅
刘正杰
董玉梅
林春
毛自朝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3-439,共7页
为研究不同采收模式对芦笋产量、皂苷量及其皂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对弥勒三年生芦笋(泽西骑士),进行白芦笋、光头绿芦笋、留母茎绿芦笋3种芦笋采收方式的小区试验,测定小区产量并收集芦笋样品;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为研究不同采收模式对芦笋产量、皂苷量及其皂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对弥勒三年生芦笋(泽西骑士),进行白芦笋、光头绿芦笋、留母茎绿芦笋3种芦笋采收方式的小区试验,测定小区产量并收集芦笋样品;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设计引物,RT-PCR克隆皂苷合成中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Ao HMGS)、发尼烯合酶(Ao FPPS)和沙烯合酶(Ao SS)全长编码序列,并检测这些基因在不同采收模式和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表明:相对于白芦笋,光头采绿芦笋与留母茎采绿芦笋获得较高产量,后者采收芦笋含有最高总皂苷与薯蓣皂苷元。q-RT-PCR分析表明:不同采收模式芦笋Ao HMGS、Ao FPPS和Ao SS的表达与总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而同一模式、同一嫩茎不同部位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可能与留母茎采收过程中,母茎中合成薯蓣皂苷元及总皂苷能部分转运至商品笋中有关。该研究确定留母茎芦笋采收具有较好的皂苷含量,是值得推广的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皂苷合成
皂
苷
含量
薯蓣
皂
苷
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患子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
6
3
作者
徐圆圆
赵国春
+3 位作者
郝颖颖
翁学煌
陈仲
贾黎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0-89,共10页
无患子根、茎、叶、花和果皮均含有生物活性物质三萜皂苷,为了解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需要筛选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无患子根、茎、叶、芽、雄花、雌花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为材料,根据无患子转录组数据,选择Sm1...
无患子根、茎、叶、花和果皮均含有生物活性物质三萜皂苷,为了解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需要筛选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无患子根、茎、叶、芽、雄花、雌花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为材料,根据无患子转录组数据,选择Sm18S,SmACT,SmTBCC,SmEF-1α,SmRPL1,SmRPS26,SmUBC12,SmUBP等8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这些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并利用geNorm、NormFider和BestKeeper三个软件及RefFinder在线分析工具评价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在所有样本间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个软件筛选出的最佳内参基因略有不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mACT、SmRPL1和SmUBP表达较为稳定,SmEF-1α稳定性最差;以SmACT、SmACT+SmRPL1组合和SmACT+SmRPL1+SmUBP组合为内参对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8个候选基因进行校准所得的表达量基本上保持一致,且相对表达量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表明SmACT、SmACT+SmRPL1组合和SmACT+SmRPL1+SmUBP组合可作为无患子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同时也可以为无患子及近缘植物的其他生物学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三萜
皂
苷
生物
合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细胞分化与皂苷合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美萍
王义
孙春玉
李向高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 0 0C2 6N2 2 10 13 8)
文摘
研究了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细胞生长曲线 ,观察了细胞形态结构和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 ,在延滞期愈伤组织细胞无分化 ,皂苷含量低 ;对数生长期细胞刚刚开始分化 ,皂苷开始积累 ;到直线生长期 ,培养物细胞导形成较多 ,皂苷大量积累 ;到静止期 ,皂苷积累达到高峰 ,此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物 ,皂苷含量为 3.2 0 8% ,Rg1、Re、Rb1、Rc、Rb2 、Rd含量分别为 0 .0 2 %、0 .2 8%、1 .1 6%、0 .1 6%、0 .1 6%和 0 .2 2 % ,说明西洋参皂苷合成与细胞分化呈正相关。
关键词
西洋参
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物
细胞分化
皂苷合成
组织培养
Keywords
Panax quinquefolium L
callus culture
cell differentiation
saponin formation
分类号
S567.5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芦笋不同采收模式下产量、皂苷含量及皂苷合成基因HMGS,FPPS和SS表达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宇龙
郝昆
李学梅
刘正杰
董玉梅
林春
毛自朝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3-4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085)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2014Y199)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FB143)
文摘
为研究不同采收模式对芦笋产量、皂苷量及其皂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对弥勒三年生芦笋(泽西骑士),进行白芦笋、光头绿芦笋、留母茎绿芦笋3种芦笋采收方式的小区试验,测定小区产量并收集芦笋样品;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设计引物,RT-PCR克隆皂苷合成中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Ao HMGS)、发尼烯合酶(Ao FPPS)和沙烯合酶(Ao SS)全长编码序列,并检测这些基因在不同采收模式和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表明:相对于白芦笋,光头采绿芦笋与留母茎采绿芦笋获得较高产量,后者采收芦笋含有最高总皂苷与薯蓣皂苷元。q-RT-PCR分析表明:不同采收模式芦笋Ao HMGS、Ao FPPS和Ao SS的表达与总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而同一模式、同一嫩茎不同部位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可能与留母茎采收过程中,母茎中合成薯蓣皂苷元及总皂苷能部分转运至商品笋中有关。该研究确定留母茎芦笋采收具有较好的皂苷含量,是值得推广的生产模式。
关键词
芦笋
皂苷合成
皂
苷
含量
薯蓣
皂
苷
元
Keywords
asparagus
saponin biosynthesis
saponin content
diosgenin
分类号
S644.60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患子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
6
3
作者
徐圆圆
赵国春
郝颖颖
翁学煌
陈仲
贾黎明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无患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0-8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93)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0803)。
文摘
无患子根、茎、叶、花和果皮均含有生物活性物质三萜皂苷,为了解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需要筛选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无患子根、茎、叶、芽、雄花、雌花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为材料,根据无患子转录组数据,选择Sm18S,SmACT,SmTBCC,SmEF-1α,SmRPL1,SmRPS26,SmUBC12,SmUBP等8个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这些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并利用geNorm、NormFider和BestKeeper三个软件及RefFinder在线分析工具评价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在所有样本间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个软件筛选出的最佳内参基因略有不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SmACT、SmRPL1和SmUBP表达较为稳定,SmEF-1α稳定性最差;以SmACT、SmACT+SmRPL1组合和SmACT+SmRPL1+SmUBP组合为内参对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8个候选基因进行校准所得的表达量基本上保持一致,且相对表达量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表明SmACT、SmACT+SmRPL1组合和SmACT+SmRPL1+SmUBP组合可作为无患子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同时也可以为无患子及近缘植物的其他生物学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无患子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三萜
皂
苷
生物
合成
表达分析
Keywords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reference gene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triterpenoid saponin biosynthesis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洋参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细胞分化与皂苷合成关系的研究
张美萍
王义
孙春玉
李向高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芦笋不同采收模式下产量、皂苷含量及皂苷合成基因HMGS,FPPS和SS表达研究
王宇龙
郝昆
李学梅
刘正杰
董玉梅
林春
毛自朝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患子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徐圆圆
赵国春
郝颖颖
翁学煌
陈仲
贾黎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