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百脉根在云南省迪庆州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向丽 任健 +4 位作者 赵雁 唐敏 毕玉芬 许文花 陈兴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选育和推广适宜云南省高寒地区种植的百脉根品种。【方法】选取野生中甸百脉根和帝国百脉根为材料,对其在云南省迪庆州高寒地区的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帝国百脉根自然高度、拉直高度、叶长... 【目的】选育和推广适宜云南省高寒地区种植的百脉根品种。【方法】选取野生中甸百脉根和帝国百脉根为材料,对其在云南省迪庆州高寒地区的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帝国百脉根自然高度、拉直高度、叶长、叶宽、地上部分以及地下部分的鲜重干重均显著高于中甸(P<0.05),而茎叶比显著低于中甸(P<0.05)。生理分析表明:帝国百脉根根部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中甸(P<0.05),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中甸(P<0.05)。二者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帝国百脉根植株更高大,茎叶比小,牧用经济性高,适应性更强。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试验基地或者在与其相似的地域和气候环境中种植,帝国百脉根的产量和适应性优于中甸百脉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甸百脉根 帝国百脉根 生物量 酶活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百脉根叶片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丽梅 代微然 +3 位作者 任健 马向丽 欧阳青 毕玉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2,共6页
以栽培型和野生型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4,8,12,16 d和复水处理下4,8 d百脉根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 以栽培型和野生型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4,8,12,16 d和复水处理下4,8 d百脉根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复水后,各指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但POD的活性明显仍低于对照(P<0.05);从MDA含量变化来看,复水后细胞膜受到的伤害仍然没有修复。干旱胁迫处理下,栽培型和野生型材料的生理生化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说明来自湿润环境中的野生百脉根的耐旱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干旱胁迫 复水 抗氧化酶系统 LOTUS corniculatus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农杆菌快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建利 张占路 +3 位作者 吴燕民 唐益雄 郭蔼光 陈两桂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28-131,共4页
以百脉根品种“里奥”作为受体材料,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遗传转化的几种因素及表面活性剂(PEG 4000)、真空处理和乙酰丁香酮对提高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快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 以百脉根品种“里奥”作为受体材料,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遗传转化的几种因素及表面活性剂(PEG 4000)、真空处理和乙酰丁香酮对提高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快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基因抗性苗。结果表明,以子叶(带叶柄)为外植体,在OD600为0.5的菌液中,加入150 mg/L的PEG 4000,真空度6×10-2Pa,抽真空12 min,共培养3 d,转入含卡那霉素50 mg/L和羧苄青霉素300 mg/L的分化培养基中,约20 d后,50%的外植体分化不定芽,生根成苗。PCR初步检测表明有83%的植株为GUS阳性,转化率约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遗传转化 癌农杆菌 GU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20-氧化酶基因转化豆科牧草百脉根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振霞 储成才 符义坤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97-100,共4页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外源目的基因GA20-氧化酶(GA20-oxidase)和NPTII基因导入,经筛选分化、再生,得到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植物。在卡那霉素筛选浓度的选择中,25mg/L是百脉根较为适宜的筛选浓...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外源目的基因GA20-氧化酶(GA20-oxidase)和NPTII基因导入,经筛选分化、再生,得到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植物。在卡那霉素筛选浓度的选择中,25mg/L是百脉根较为适宜的筛选浓度。头孢霉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好于羧卞霉素。转基因植物移栽大田后生长良好。PCR检测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20-氧化酶 基因转化 豆科牧草 百脉根 癌农杆菌 植物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离子束辐照百脉根的当代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杜艳 李文建 +5 位作者 余丽霞 刘青芳 陈刚 刘瑞媛 骆善伟 周利斌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5-32,共8页
利用初始能量为80 MeV/u的碳离子束辐照百脉根(生态型:MG20)干种子,通过对M1代植株株高,干鲜重,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及DNA指纹图谱分析来研究高LET碳离子束辐照对百脉根M1代的相关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碳离子束辐照对百脉根的干鲜重、... 利用初始能量为80 MeV/u的碳离子束辐照百脉根(生态型:MG20)干种子,通过对M1代植株株高,干鲜重,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及DNA指纹图谱分析来研究高LET碳离子束辐照对百脉根M1代的相关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碳离子束辐照对百脉根的干鲜重、株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b的含量则表现出随剂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运用RAPD技术对辐照后百脉根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总多态性为15.483%,各辐照处理组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710-0.863之间,各处理组间的相似性系数与辐照剂量无明显的规律性,但是对照组与辐照组之间存有一定的差异性。综合分析表明:碳离子辐照百脉根干种子,具有明显的当代损伤效应,高LET辐照对百脉根具有严重的抑制生长效果,同时也对百脉根基因组DNA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分子多态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离子束 百脉根 生物学效应(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单株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崔亚飞 曹致中 马乐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6,160,共5页
通过对百脉根单株的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长度(X2)、分枝节间数(X3)、分枝茎粗(X4)、侧枝数(X6)、侧枝长度(X7)、侧枝节间数(X8)、侧枝茎粗(X9)对单株产量(Y)的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枝数(X1)、自然高度(X11)与单株产... 通过对百脉根单株的11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长度(X2)、分枝节间数(X3)、分枝茎粗(X4)、侧枝数(X6)、侧枝长度(X7)、侧枝节间数(X8)、侧枝茎粗(X9)对单株产量(Y)的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枝数(X1)、自然高度(X11)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而分枝叶柄长度(X5)、侧枝叶柄长度(X10)则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分枝长度(1.121 6)>分枝节间数(0.346 3)>侧枝长度(0.114 6)>分枝数(0.106 4)>分枝茎粗(0.084 6)>侧枝节间数(0.034 2)>侧枝茎粗(0.028 9)>侧枝数(0.021 6)>侧枝叶柄长度(-0.043 6)>分枝叶柄长度(-0.065 4)>自然高度(-0.748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逆转录因子在百脉根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陶飞 马江涛 +4 位作者 唐益雄 李京生 卢运明 徐秉良 吴燕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0-258,共9页
为提高豆科牧草百脉根抗旱方面的能力,从沙生植物胡杨和铃铛刺中克隆了4个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从中筛选了2个具有抗旱特性的基因PeDREB2a和HhERF2,构建了以磷酸甘露糖异构酶为筛选标记的单、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百脉根Le... 为提高豆科牧草百脉根抗旱方面的能力,从沙生植物胡杨和铃铛刺中克隆了4个抗逆转录因子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从中筛选了2个具有抗旱特性的基因PeDREB2a和HhERF2,构建了以磷酸甘露糖异构酶为筛选标记的单、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百脉根Leo品种,结果表明,转录因子基因明显改善了百脉根的抗旱特性,经过抗旱复水试验证明转基因百脉根成活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转录因子 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 抗旱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百脉根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宪萍 李晓晓 +2 位作者 李雅轩 蔡民华 胡英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457-6459,共3页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4D21克隆。通过GENSCAN分析及序列拼接得到日本百脉...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4D21克隆。通过GENSCAN分析及序列拼接得到日本百脉根"γTMT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的登陆号为DQ013360。用该序列对GenBank中的est-others进行相似性搜索,获得了44条日本百脉根的EST序列,经拼接后发现与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是真实存在和表达的。该cDNA序列长为1 077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1~1 077 bp)。推测编码蛋白为358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与大豆、水稻、小麦、拟南芥、油菜、苜蓿和衣藻等物种的-γTMT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分析,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百脉根 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 电子克隆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总RNA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永红 孙艳香 马小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351-10353,共3页
[目的]为百脉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百脉根叶片为材料,比较异硫氰酸胍法、SDS-LiCl法及SDS-LiCl改进法提取总RNA的效果并探讨活性炭、抗坏血酸对RNA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异硫氰酸胍法所提取的百脉根总RNA降解严重... [目的]为百脉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百脉根叶片为材料,比较异硫氰酸胍法、SDS-LiCl法及SDS-LiCl改进法提取总RNA的效果并探讨活性炭、抗坏血酸对RNA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异硫氰酸胍法所提取的百脉根总RNA降解严重,盐类去除不充分,该方法不适合百脉根总RNA的提取;SDS-LiCl法提取的总RNA有一定程度降解,加入液体抗坏血酸会降低百脉根RNA的提取质量;SDS-LiCl改进法提取的总RNA较为完整,有较高的纯度,在研磨过程中加入固体抗坏血酸能够提高百脉根总RNA的提取质量。活性炭对百脉根总RNA的提取无影响。[结论]研磨时加入固体抗坏血酸的SDS-LiCl改进法能提取出高质量的百脉根总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总RNA 异硫氰酸胍法 SDS-LiCl改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载体构建与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雪 王彬 孙艳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778-17780,共3页
[目的]探讨百脉根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LcGST)的作用。[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将LcGST与中间表达载体pGN连接。[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GN-LcGST。[结论]pGN-LcGST载体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异源植物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百脉根 GST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结瘤因子受体NFR5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春芬 朱辉 +2 位作者 杨绮 朱浩 张忠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的m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到1.0kb结瘤因子受体5(nod factorreceptor NFR5)蛋白激酶结构域的DNA片段(nfr5-pk),并将该片段克隆到酵母双杂交BD载体pGBKT7上。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接种根瘤菌的百脉根AD-cDNA...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的m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到1.0kb结瘤因子受体5(nod factorreceptor NFR5)蛋白激酶结构域的DNA片段(nfr5-pk),并将该片段克隆到酵母双杂交BD载体pGBKT7上。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接种根瘤菌的百脉根AD-cDNA酵母双杂交文库,从文库中分离到与nfr5-pk相互作用的221个阳性克隆。从这些阳性克隆酵母中分离AD质粒经反复验证,对26个确定阳性克隆的外源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鉴定出小G蛋白Rop6等6个与NFR5-PK相互作用的不同蛋白,为进一步研究NFR5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NFR5 小G蛋白Rop6 百脉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志忠 刘法涛 +1 位作者 张清斌 加拉提 《草食家畜》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作者通过对百脉根的多年研究 ,根据其独特的性能 ,总结出了一套适宜种植的栽培技术 。
关键词 百脉根 栽培技术 牧草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在草业生产中的利用前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法涛 杨志忠 +2 位作者 条了汉 杜雷全 哈的别克 《草食家畜》 1996年第S1期81-83,共3页
在准噶尔盆地北部平原区,土壤pH8.45的生境条件下,通过9年豆科牧草引种试验和建立百脉根种子基地过程中的研究,证明了百脉根在抗热、抗病虫害、耐涝性和寿命方面优于其它豆科牧草,并具有青绿期长,再生性和适口性好以及耐践踏等特点.证... 在准噶尔盆地北部平原区,土壤pH8.45的生境条件下,通过9年豆科牧草引种试验和建立百脉根种子基地过程中的研究,证明了百脉根在抗热、抗病虫害、耐涝性和寿命方面优于其它豆科牧草,并具有青绿期长,再生性和适口性好以及耐践踏等特点.证实了自然繁衍力强并具有防止草场退化的作用.提出了用其补播改良草场简单易行,适宜牧区当前生产条件,在我国南北方适宜地区推广,具有广阔的前景,建议进一步完善种子基地和重视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自然繁衍 补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代培养对转基因百脉根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胡科 宋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以B2、B5及B8 3个转ChIFN-α基因百脉根株系为材料,通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ChIFN-α基因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探讨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在无性继代培养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2代后,整合于百脉根基因组中的外... 以B2、B5及B8 3个转ChIFN-α基因百脉根株系为材料,通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ChIFN-α基因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探讨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在无性继代培养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2代后,整合于百脉根基因组中的外源ChIFN-α基因序列仍保持稳定,未出现序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百脉根 继代培养 外源基因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百脉根■牛儿基■牛儿基氢化酶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15
作者 李晓晓 李蕊 +2 位作者 李雅轩 蔡民华 胡英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145-6147,6150,共4页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拟南芥牛儿基牛儿基氢化酶(GGH)基因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搜索GenBank中的HTGs数据库,找到一个与之高度匹配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6M09,用GENSCAN软件分析该序列得到...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拟南芥牛儿基牛儿基氢化酶(GGH)基因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搜索GenBank中的HTGs数据库,找到一个与之高度匹配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6M09,用GENSCAN软件分析该序列得到一个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的基因。以此基因序列BLAST检索GenBank中的est-others数据库获得了同源的EST片段。进行EST拼接后得到该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013361,由1 389 bp核苷酸组成,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推测编码蛋白为462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截形苜蓿、烟草、拟南芥、小麦、水稻的牛儿基牛儿基氢化酶基因氨基酸序列的一致率分别为91%、89%、84%、81%7、3%、74%。该基因与叶绿素等的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百脉根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氢化酶(GGH) 电子克隆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花粉管引导和胚珠败育研究
16
作者 王晓娟 黄利春 张树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目的】豆科牧草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异花授粉,胚珠败育现象显著,种子实际产量远低于理论产量,但有关其授粉后的花粉管引导和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基础数据缺乏。【方法】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对3种豆科牧草花粉管引导和胚胎发育进行荧光显... 【目的】豆科牧草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异花授粉,胚珠败育现象显著,种子实际产量远低于理论产量,但有关其授粉后的花粉管引导和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基础数据缺乏。【方法】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对3种豆科牧草花粉管引导和胚胎发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结合田间数据进行胚珠败育统计分析。【结果】3种牧草柱头授粉最佳时期为花药开裂阶段,柱头角质层是其花粉管穿入花柱的机械屏障;苜蓿授粉2 h后花粉萌发,8 h后花粉管生长并到达胚珠,24 h后75%的胚珠处有花粉管到达;小冠花和百脉根花粉管萌发生长到达胚珠的时间比苜蓿快,授粉4 h后即观察到花粉管生长到达胚珠,8 h后2种牧草96%和100%的胚珠处均有花粉管分布。进一步的荚果结实观察发现:苜蓿、小冠花和百脉根授粉后胚珠败育严重,平均败育率分别为87.67%、78.00%和81.33%,荚果内败育胚珠的位置具有随机性。以上结果表明:授粉后不同牧草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速率明显不同,尽管小冠花和百脉根的花柱比苜蓿长,其花粉管生长引导速度比苜蓿快;从到达胚珠的花粉管数量来看,3种牧草花粉数量均可满足其胚珠受精需要。【结论】3种豆科牧草胚珠败育并非由于受精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引导限制,而是和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受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小冠花 百脉根 授粉 花粉管 胚珠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CYS20基因在百脉根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17
作者 柯丹霞 彭昆鹏 +1 位作者 张孟珂 贾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41,共10页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参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过程。克隆了大豆的1个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GmCYS20,基因编码区全长为291bp。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大豆GmCYS20蛋白与野生大豆cystatin蛋白相似性高达99%。构建Gm...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参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过程。克隆了大豆的1个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GmCYS20,基因编码区全长为291bp。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大豆GmCYS20蛋白与野生大豆cystatin蛋白相似性高达99%。构建GmCYS20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发状根转化法获得转GmCYS20基因复合体植株,利用GUS染色和RT-PCR方法鉴定阳性发状根。复合体植株接种根瘤菌4周后,转GmCYS20基因植株结瘤数目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结瘤指示基因的转录水平也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接种10d复合体植株中根瘤菌的侵染表型进行统计发现,过量表达GmCYS20基因并不影响根瘤菌的侵染过程,而是在根瘤起始与发育阶段发挥正调控作用。结果表明:GmCYS20基因通过促进根瘤的起始与发育,从而参与调控共生结瘤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揭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互作机制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百脉根 共生结瘤 瘤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园多年种植百脉根生草覆盖效应
18
作者 贺尔华 俞小秋 丁玉川 《山西果树》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19,共2页
山楂园多年种植百脉根生草覆盖效应贺尔华,俞小秋,丁玉川(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山西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太原030031)百脉根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矮生,半匍匐,无明显主茎,分枝多而柔软,茎叶纵横交错,... 山楂园多年种植百脉根生草覆盖效应贺尔华,俞小秋,丁玉川(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山西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太原030031)百脉根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矮生,半匍匐,无明显主茎,分枝多而柔软,茎叶纵横交错,在地面能形成重叠致密的叶幕覆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园 百脉根 牧草 生草覆盖 山楂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脉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9
作者 杨志忠 张清斌 +1 位作者 贾纳提 刘法涛 《草食家畜》 2001年第3期46-47,共2页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百脉根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种子生产环节的栽培技术要点 ,并就百脉根在国内外种植情况及种子田延长使用年限的有效措施加以阐述 ,可供我区南北疆百脉根种子生产使用。
关键词 百脉根 种子生产 播种 田间管理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牧草百脉根
20
作者 俞小秋 李鸿翔 贺尔华 《山西果树》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1-22,共2页
百脉根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一种优良牧草。它原产欧亚温暖地区,19世纪开始栽培,目前欧、美、澳、南亚都有大面积种植,也适应在我国南方、西北、华北地区。引入我省后,在晋中、晋东南、吕梁等地表现良好。一、植物学特征百脉根lotus cor... 百脉根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一种优良牧草。它原产欧亚温暖地区,19世纪开始栽培,目前欧、美、澳、南亚都有大面积种植,也适应在我国南方、西北、华北地区。引入我省后,在晋中、晋东南、吕梁等地表现良好。一、植物学特征百脉根lotus corniculotus L.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豆科的直根系,主根深长,侧根多而发达,又有类似禾本科的须根群,簇拥在根颈下方0—25厘米的土层中,为一般豆科根系所少见。在细根和须根上,根瘤密布。根瘤球形,单生或并生,呈粉红色。经测定,1—3年生百脉根0—20厘米土层内粗、中、细根分布均占到全剖面同类根量的7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百脉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