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修饰的重组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康震 Burnette W N +1 位作者 Kaslow H R Yilma T D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154,共4页
目的:对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经多种信号序列修饰的天然和变异百日咳毒素(PT)S1亚单位(rS1)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作出评价。方法:应用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技术与方法对这些rS1的酶活性、分泌性和免疫原性等做了系统鉴定。结... 目的:对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经多种信号序列修饰的天然和变异百日咳毒素(PT)S1亚单位(rS1)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作出评价。方法:应用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技术与方法对这些rS1的酶活性、分泌性和免疫原性等做了系统鉴定。结果:rS1变异子无可检出的酶活性;所有rS1均不能由细胞分泌,可从细胞膜组分中大量检出,但不能从可溶性胞浆蛋白组分或细胞培养上清中检出;rS1分子内部含有3个疏水性区域;rS1虽不能与B寡聚体结合形成PT全毒素,但均能诱导抗PT免疫应答。结论:这些rS1极可能以膜蛋白形式存在,其非分泌性与分子内部的疏水性区域有关;所有rS1均保持其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S1亚单位 生物学特性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分子修饰及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康震 Burnette WN +3 位作者 Kaslow HR Mar VL Ahmad S Yilma TD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百日咳毒素既是百日咳杆菌的主要毒性因子,又是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其S1亚单位具有ADP核糖转移酶活性和免疫保护性决定簇。为高效表达前构建的一个丧失酶活性但仍保持保护决定簇的S1变异子,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添加... 目的:百日咳毒素既是百日咳杆菌的主要毒性因子,又是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其S1亚单位具有ADP核糖转移酶活性和免疫保护性决定簇。为高效表达前构建的一个丧失酶活性但仍保持保护决定簇的S1变异子,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添加人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信号序列或嵌膜序列的方法,对天然和变异S1亚单位基因片段作了遗传学修饰。然后使用重组杆状病毒技术使这些S1亚单位在昆虫细胞和昆虫幼虫中实现了高水平表达。结果:这些重组S1的表达水平介于每万个昆虫卵细胞018~193μg或每只昆虫幼虫046~498mg之间。天然信号肽和HA信号肽均可完整表达,但后者的切割效率(61%~81%)比前者(16%~19%)更高。所有带信号肽的S1亚单位均呈异质性表达(双带)。结论:重组S1亚单位的表达是高效和正确的,表达的异质性是由于信号肽切割不完全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S1亚单位 重组杆状病毒 分子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激动剂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涉及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机制
3
作者 陆源 胡爱萍 +3 位作者 单绮娴 沈岳良 夏强 黄德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百日咳毒素(PTX)敏感的G蛋白是否介导κ阿片激动剂的心脏效应。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灌流模型观察κ阿片激动剂U50488H的心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50488H... 目的:探讨百日咳毒素(PTX)敏感的G蛋白是否介导κ阿片激动剂的心脏效应。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灌流模型观察κ阿片激动剂U50488H的心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50488H可导致心律失常、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量和冠脉流量;MR2266和百日咳毒素(PTX)预处理后,可取消U50488H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但不能取消其降低心肌收缩力量和冠脉流量的作用。结论:结果提示κ阿片激动剂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涉及PTX敏感的G蛋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 阿片激动剂 心律失常 百日咳毒素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4
作者 徐颖华 孟淑芳 +2 位作者 张庶民 侯启明 雷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59,63,共3页
目的制备抗百日咳毒素(PT)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按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PT的mAb,并对其特异性、相对亲和力及中和活性等进行了鉴定。结果获得7株分泌抗PT的mAb的杂交瘤细胞。7株mAb的Ig亚类(型)均为IgG1(κ),并能特异性识别PT,与... 目的制备抗百日咳毒素(PT)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按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PT的mAb,并对其特异性、相对亲和力及中和活性等进行了鉴定。结果获得7株分泌抗PT的mAb的杂交瘤细胞。7株mAb的Ig亚类(型)均为IgG1(κ),并能特异性识别PT,与百日咳丝状血凝素及C型肠毒素无交叉反应。其中2株mAb1D4和3E4有中和抑制PT聚集CHO细胞的活性。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2D7、5F9、5F8、1D4和2C25株mAb,均能识别PT抗原的S1亚单位蛋白,mAb1B8可识别S2亚单位蛋白,mAb3E4可识别S3亚单位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抗PT的mAb,经鉴定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为研制定量检测PT的ELISA试剂盒提供了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MAB ELISA 日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4分子调节百日咳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钟玉霞 葛睿 +2 位作者 吴丽媛 戴钰 张学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CD24分子对百日咳毒素诱导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百日咳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模型,观察anti-CD24中和抗体(200μg/mouse)和百日咳毒素(200 ng/mouse)联合注射组小鼠的生存率,H&E染色观察... 目的:探讨CD24分子对百日咳毒素诱导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百日咳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模型,观察anti-CD24中和抗体(200μg/mouse)和百日咳毒素(200 ng/mouse)联合注射组小鼠的生存率,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血清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的生化指标,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分析anti-CD24中和抗体对百日咳毒素诱导小鼠kupffer细胞(存在于肝脏中的巨噬细胞,KC)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一定剂量的anti-CD24中和抗体和百日咳毒素联合注射组(实验组)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E染色观察实验组小鼠肝出血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ALT、AST等肝功能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检测实验组小鼠血清中TNFα-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anti-CD24中和抗体导致小鼠kupffer细胞坏死百分数增加。结论:CD24分子抑制百日咳毒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4分子 百日咳毒素 急性肝损伤 枯否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和百日咳毒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中的不同作用
6
作者 陈杰 孙卫民 +4 位作者 宋斗 张超雄 王金泉 徐晓 陶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3-598,共6页
背景 研究表明,使用百日咳毒素(PTX)诱导的传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模型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与人类葡萄膜炎的发病环境有明显差异,且PTX本身可影响免疫应答.我们先前的研究已成功建立了内毒素——脂多糖(LPS)诱... 背景 研究表明,使用百日咳毒素(PTX)诱导的传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模型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与人类葡萄膜炎的发病环境有明显差异,且PTX本身可影响免疫应答.我们先前的研究已成功建立了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EAU模型,但PTX与LPS在EAU模型中的不同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比较在不同免疫阶段注射PTX和LPS对EAU诱导的不同影响,探讨LPS和PTX在葡萄膜视网膜炎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SPF级6~8周龄C57BL/6(H-2 b)小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0 d-PTX-EAU组、7 d-PTX-EAU组、0 d-LPS-EAU组和7 d-LPS-EAU组,分别于人类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多肽片段1-20(IRBP 1-20)及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小鼠后即刻或第7天在小鼠足底注射10 g/L LPS 30 μl或腹腔内注射1.0 mg/L PTX 0.5 ml,分别建立PTX和LPS诱导的EAU模型.于免疫后第19天,耳廓皮内分别注射IRBP 1-20,48 h测量模型鼠耳廓厚度,比较两种模型小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制备小鼠脾脏细胞匀浆,用3H脱氧胸苷(3H TdR)掺入法比较各组小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生反应;收集小鼠视网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的炎症表现并参照Caspi标准进行炎症评分,对不同模型组小鼠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0 d-PTX-EAU组和7 d-LPS-EAU组小鼠均出现典型的葡萄膜视网膜炎病理损害,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视网膜皱褶和脱离及视网膜全层结构排列紊乱,0 d-PTX-EAU组小鼠玻璃体炎和肉芽肿反应略重于7 d-LPS-EAU组;而7 d-PTX-EAU组小鼠仅见视网膜血管轻度扩张,0 d-LPS-EAU组小鼠可见少量视网膜血管扩张和个别区域的视网膜折叠.0 d-PTX-EAU组和7 d-LPS-EAU组小鼠的EAU评分明显高于7 d-PTX-EAU组和0 d-LPS-EA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 d-PTX-EAU组和7 d-PTX-EAU组小鼠耳廓厚度分别为(62.600±3.362) μm和(60.000±2.345) μm,均明显高于0 d-LPS-EAU组的(30.400±1.817) μm和7 d-LPS-EAU组小鼠的(32.800±1.643) μm,4个组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59.751,P=0.000).0 d-PTX-EAU组和7 d-PTX-EAU组小鼠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克隆数显著增加,其3H TdR掺入值(cpm)分别为(16 150.000±799.218)/min和(16 120.000±729.383)/min,均明显高于0d-LPS-EAU组的(8 348.000±258.979)/min和7 d-LPS-EAU组的(8 540.000±81.548)/min,4个组间小鼠淋巴细胞增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16.978,P=0.000). 结论 免疫的同时注射PTX和免疫后第7天注射LPS均可诱导典型的EAU,LPS在EAU中的作用与PTX不同,主要作用于免疫的效应阶段,可能与血-眼屏障的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视网膜炎 免疫 获得性免疫 自身免疫 毒素 百日咳毒素 小鼠 C57BL 6(H-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缺失分子的构建及其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7
作者 李庆雷 于康震 +1 位作者 马丽英 王孝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为探明校基端疏水区对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分泌性的影响,试图构建缺失羧基端疏水区的S1亚单位。方法:应用PCR技术构建了6种不同信号序列修饰的缺失羧基端疏水区的S1亚单位编码基因,并使用重组杆状病毒(rBV)技术... 目的:为探明校基端疏水区对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分泌性的影响,试图构建缺失羧基端疏水区的S1亚单位。方法:应用PCR技术构建了6种不同信号序列修饰的缺失羧基端疏水区的S1亚单位编码基因,并使用重组杆状病毒(rBV)技术实现了这些缺失S1亚单位(tS1)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结果:这些缺失S1亚单位的表达量为每万个昆虫细胞1.01~2.25ug。细菌信号肽和流感病毒HA信号肽均能完整表达和正确剪切,但HA信号肽在昆虫细胞中的处理效率更高。结论:tS1亚单位缺失羧基端疏水区后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提高,这些tS1亚单位的异源性表达是由于信号肽剪切不全所导致,tS1分子表观分子量的漂移并不意味着信号肽剪切不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S1亚单位 重组杆状病毒 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菌培养过程中通气量的变化对百日咳毒素(PT)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君 邢林 +7 位作者 杨丽华 王华 田宝成 杨彤 徐郢欣 王学平 刘戈 魏自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培养过程 产量 通气量 免疫效果 分子生物 培养技术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毒素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贤军 吴清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92-95,共4页
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是百日咳杆菌的毒性复合物成分,主要成分为外膜蛋白.它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ADP-磷酸核糖基转移作用(ADP-R)、白细胞增多促进活性(LP)、胰岛激活作用(IA)、组胺致敏活性(HS)、T细胞有丝分裂促进作用(TM... 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是百日咳杆菌的毒性复合物成分,主要成分为外膜蛋白.它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ADP-磷酸核糖基转移作用(ADP-R)、白细胞增多促进活性(LP)、胰岛激活作用(IA)、组胺致敏活性(HS)、T细胞有丝分裂促进作用(TM)、血凝活性(HA)、渗透性增加作用(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百日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毒素对腺苷心脏效应的调节
10
作者 王淑燕 徐江 孙继文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腺苷是 ATP 的代谢产物,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生理性调整作用。在多种哺乳类动物包括豚鼠、大鼠、兔、狗及人的心脏,腺苷具有负性变时效应,即减慢窦性心率;负性变导效应,即抑制房室结传导;负性变力效应,即减弱心房收缩力。
关键词 腺苷 百日咳毒素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杆菌毒素S_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一步纯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波 程继忠 +3 位作者 皇甫永穆 海涛 戴五星 王建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究了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S1)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并一步纯化了重组GST-S1。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度为560bp的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 研究了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S1)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并一步纯化了重组GST-S1。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度为560bp的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DNA片段。该片段比原编码S1蛋白的DNA片段在其3′端缺失了138个碱基,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克隆入质粒pGEX中GST基因的3′端,构成GST-S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GEX-S1。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可见所表达的GST-S1融合蛋白存在于细菌上清,为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为49ku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带。用谷胱甘肽(GSH)亲和层析系统,一步纯化出GST-S1融合蛋白。最后经凝血酶的消化,得到23ku的重组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杆菌毒素 S1亚单位 基因表达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百日咳和百白破疫苗中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龙珍 卫辰 +6 位作者 郭志谋 马霄 李月琪 姚劲挺 冀峰 李长坤 黄涛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TCT)是一种引起百日咳及百日咳相关疫苗不良反应的毒性糖肽。尽管各国药典均规定了百日咳疫苗产品中TCT的含量限度,但均没有推荐TCT的含量测定方法。该研究发展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TCT的含量测定。实... 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TCT)是一种引起百日咳及百日咳相关疫苗不良反应的毒性糖肽。尽管各国药典均规定了百日咳疫苗产品中TCT的含量限度,但均没有推荐TCT的含量测定方法。该研究发展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TCT的含量测定。实验优化了包括色谱柱类型和流动相组成在内的TCT色谱条件。虽然TCT在反相色谱模式和亲水作用色谱(HILIC)模式下均具有较好的保留,但HILIC模式与蛋白质沉淀的前处理方法兼容性更好,因此采用HILIC模式分离TCT。优化所得的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76~369 ng/L),良好的重复性(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9%),各种基质中均有较好的回收率(96.4%~102.5%),且定量限是药典要求的TCT最高限量的1/1 279。将本方法用于共纯化百日咳疫苗、组分百日咳疫苗、共纯化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组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中TCT的检测,所有产品均未检出TCT,表明被检样品具有较好的工艺条件可避免TCT在产品中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质谱 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13
作者 荆小袁 陆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91,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儿童血清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anti-pertussis toxin IgG,抗-PT IgG)水平检测,初步评估百白破三联疫苗(DTP)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评估疫苗接种质量和强化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72名0~18岁儿童的...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儿童血清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anti-pertussis toxin IgG,抗-PT IgG)水平检测,初步评估百白破三联疫苗(DTP)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评估疫苗接种质量和强化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72名0~18岁儿童的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清抗-PT IgG水平。在近1年内未接种百白破无细胞疫苗(DTaP)或含DTaP疫苗的情况下,以受试者的抗-PT IgG水平≥30IU/mL为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接触过百日咳鲍特杆菌;抗-PT IgG水平≥100IU/mL提示急性感染。结果在372名受试者中,血清抗-PT IgG平均水平为16.21IU/mL,其中42例(11.29%)呈抗体阳性表现。<3岁组血清阳性率最高(18.60%),平均水平21.82IU/mL;其次为10~12岁组(11.43%),平均水平21.16IU/mL;阳性率最低的年龄组为3~5岁组(7.46%),而平均水平在6~9岁组(9.74IU/mL)最低。结论不典型百日咳鲍特杆菌感染在中国儿童中普遍存在,以10~12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作为百日咳感染的高发人群和引起婴幼儿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对其进行强化疫苗接种可能有助于显著降低各年龄段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百日咳杆菌毒素蛋白S_3亚基基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一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基因重组技术通过百日咳毒素S_3亚基基因和高表达质粒pMAL-C构建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S_3)亚基蛋白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MBP-S_3)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产...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基因重组技术通过百日咳毒素S_3亚基基因和高表达质粒pMAL-C构建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S_3)亚基蛋白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MBP-S_3)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产率占细胞总蛋白含量的25%,并且能用蛋白酶因子Xa将融会蛋白切开,得到MBP(42KD)和S_3亚基蛋白(21.87KD).该方法表达式效率高。纯化过程简单,为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该毒素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杆菌毒素 大肠杆菌 融合蛋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患儿血清PT-IgG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甘川 吴小英 许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百日咳患儿血清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住院治疗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程、百日咳疫苗接种剂次、发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百日咳患儿PT-IgG水... 目的探讨影响百日咳患儿血清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住院治疗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程、百日咳疫苗接种剂次、发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百日咳患儿PT-IgG水平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38例患儿,其中未接种组313例,男177例、女136例,中位年龄78.0(52.0~125.0)天;接种组325例,男163例、女162例,中位年龄232.0(144.0~483.0)天。未接种组患儿不同采样时病程(≤14 d、15~21d、>21 d)组间不同PT-IgG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21 d组PT-IgG≥80 IU/mL的比例较高。接种组患儿不同采样时病程组间不同PT-IgG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15~21d组和>21 d组PT-IgG≥80 IU/mL的比例较高。不同疫苗接种剂次组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疫苗接种剂次增加,PT-IgG水平逐渐增高。未接种组中,无论重症组还是普通组,不同采样时病程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中,普通组不同采样时病程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百日咳鲍特菌急性感染期患儿PT-IgG不高,59.9%低于20 IU/mL;PT-IgG水平受到疫苗接种剂次及采样时病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疫苗 百日咳杆菌毒素抗体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磷酸鞘氨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葛敬岩 赵春燕 +3 位作者 张文杰 赵明 孙亚芹 钟国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研究 1-磷酸鞘氨醇 (S1P)对心室肌细胞膜钙离子通道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L angendorff离体心脏逆向灌流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 ,随机选取心室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S1P0 .1、 1.0和 10 .0 μmol· L- 1 剂量组以及百日咳毒素... 目的 :研究 1-磷酸鞘氨醇 (S1P)对心室肌细胞膜钙离子通道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L angendorff离体心脏逆向灌流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 ,随机选取心室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S1P0 .1、 1.0和 10 .0 μmol· L- 1 剂量组以及百日咳毒素 (PTX) 0 .1m g· L- 1 +S1P1.0 μm ol· L- 1 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各组心室肌细胞 Ca2 + 电流。结果 :1.0 μmol· L- 1 的 S1P使豚鼠心室肌细胞 Ca2 + 电流从给药前的 (0 .2 5 6± 0 .0 30 ) m V增加到(0 .36 7± 0 .0 90 ) m V (P<0 .0 5 ) ,10 .0 μm ol· L- 1 的 S1P使 Ca2 + 电流从给药前的 (0 .2 4 2± 0 .0 30 ) m V增加到(0 .36 4± 0 .0 6 0 ) m V (P<0 .0 1) ,而加入 G-蛋白耦联受体阻断剂 PTX后 ,S1P对 Ca2 + 通道电流的作用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1P通过与 G-蛋白耦联的细胞膜受体介导促进豚鼠心室肌细胞 Ca2 + 通道的开放 ,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膜片钳术/方法 心室肌细胞 钙通道 百日咳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肽受体激活抑制内皮素-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有关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玲 冀建伟 +3 位作者 李桃英 赵继玲 李志业 杨育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2-847,共6页
目的讨论κ-阿片肽受体(kappa-opioid receptor,κ-OR)激活后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对内皮素-1(vascular endothelin-1,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ET-110 nmol·L^(-1)诱导心肌细... 目的讨论κ-阿片肽受体(kappa-opioid receptor,κ-OR)激活后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对内皮素-1(vascular endothelin-1,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ET-110 nmol·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κ-OR激动剂(U50488H)1μmol·L^(-1)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并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1μmol·L^(-1)、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50 nmol·L^(-1))、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5 mg·L^(-1)、κ-OR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1μmol·L^(-1))存在时,κ-OR的激活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心肌细胞的体积应用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细胞的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mRNA相对表达利用RT-PCR法测定;心肌细胞ERK1/2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ET-1可以使心肌细胞体积增大,ANPmRNA表达增多,ERK1/2表达增多;与ET-1(10 nmol·L^(-1))组相比,U50488H(1μmol·L–1)可明显使ET-1诱导的心肌细胞体积变小,ANPmRNA表达减少,ERK1/2表达减少,U0126(1μmol·L^(-1))、Ro-31-8220(50 nmol·L^(-1))与其抑制程度相似,三者差异无显著性;当用U0126(1μmol·L^(-1))、Ro-31-8220(50 nmol·L^(-1))预处理时U50488H(1μmol·L^(-1))的抑制现象部分消失,但当用PTX(5 mg·L^(-1))、NOR-BNI(1μmol·L^(-1))(κ-OR受体拮抗剂)预处理时U50488H(1μmol·L^(-1))的抑制现象基本消失。结论κ-OR激动剂U50488H能抑制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能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上游元件PKC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Κ-阿片受体 内皮素-1 百日咳毒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801和Nimodipine对感染性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立华 杨于嘉 +4 位作者 袁贤瑞 刘运生 曹美鸿 陈翔 陶永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和方法:观察百日咳菌液诱导的感染性脑水肿不同时间大鼠脑含水量和伊文思兰(EB)含量的变化,以及MK-801预处理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感染性脑水肿脑含水量和EB含量的影响。结果:感染性脑水肿在注菌后... 目的和方法:观察百日咳菌液诱导的感染性脑水肿不同时间大鼠脑含水量和伊文思兰(EB)含量的变化,以及MK-801预处理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感染性脑水肿脑含水量和EB含量的影响。结果:感染性脑水肿在注菌后30min,脑含水量和EB含量已明显升高,应用MK-801预处理或nimodipine治疗后,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毒素 脑水肿 尼莫地平 MK-8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X和EGS对α_(2B)受体预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安国 王平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PTX和EGS对α_(2B)受体预结合的影响。方法使用细胞培养、膜制备和处理、同位素结合实验等。结果PTX处理含α_(2B)受体的细胞膜增加了3H-RAU结合的Bmax,降低了Kd值;存在Na+和Gpp(NH)p时处理比未处理膜的Bmax更高,减少了R/... 目的研究PTX和EGS对α_(2B)受体预结合的影响。方法使用细胞培养、膜制备和处理、同位素结合实验等。结果PTX处理含α_(2B)受体的细胞膜增加了3H-RAU结合的Bmax,降低了Kd值;存在Na+和Gpp(NH)p时处理比未处理膜的Bmax更高,减少了R/G复合物的亲和力;增加的Bmax反映了预结合的程度。EGS通过交互联结形成R/G复合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少了’H-RAU的Bmax,此作用可为Gpp(NH)和Na+所逆转。结击至少40%以上的α_(2B)受体与G蛋白预结合成R/G复合物,因而不能与3H-RAU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B受体 亚乙基二醇-双-(琥珀酰亚胺基)琥珀酸 百日咳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关系
20
作者 何凤慈 唐汝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5-89,共5页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在炎症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机体的主要防御机能之一。钙是Neu刺激一分泌偶联中不可缺少的离子,某些影响钙代谢的药物都有调节Neu功能的药理作用。因此,了解细胞内(外)钙的动态是研究Neu生理功能和...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在炎症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机体的主要防御机能之一。钙是Neu刺激一分泌偶联中不可缺少的离子,某些影响钙代谢的药物都有调节Neu功能的药理作用。因此,了解细胞内(外)钙的动态是研究Neu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的基础。维持Neu钙平衡的机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粒细胞 药理作用 磷酸肌醇代谢 百日咳毒素 细胞内钙 功能 二酰基甘油 呼吸爆发 胞浆膜 钙代谢 体外实验 体外试验 NADPH 磷脂酶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