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日咳杆菌毒素S_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一步纯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波 程继忠 +3 位作者 皇甫永穆 海涛 戴五星 王建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究了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S1)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并一步纯化了重组GST-S1。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度为560bp的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 研究了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S1)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并一步纯化了重组GST-S1。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度为560bp的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DNA片段。该片段比原编码S1蛋白的DNA片段在其3′端缺失了138个碱基,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克隆入质粒pGEX中GST基因的3′端,构成GST-S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GEX-S1。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可见所表达的GST-S1融合蛋白存在于细菌上清,为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为49ku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带。用谷胱甘肽(GSH)亲和层析系统,一步纯化出GST-S1融合蛋白。最后经凝血酶的消化,得到23ku的重组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杆菌毒素 S1亚单位 基因表达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百日咳杆菌毒素蛋白S_3亚基基因 被引量:1
2
作者 尹一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基因重组技术通过百日咳毒素S_3亚基基因和高表达质粒pMAL-C构建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S_3)亚基蛋白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MBP-S_3)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产...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基因重组技术通过百日咳毒素S_3亚基基因和高表达质粒pMAL-C构建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S_3)亚基蛋白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MBP-S_3)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产率占细胞总蛋白含量的25%,并且能用蛋白酶因子Xa将融会蛋白切开,得到MBP(42KD)和S_3亚基蛋白(21.87KD).该方法表达式效率高。纯化过程简单,为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该毒素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杆菌毒素 大肠杆菌 融合蛋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百日咳和百白破疫苗中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 被引量:7
3
作者 龙珍 卫辰 +6 位作者 郭志谋 马霄 李月琪 姚劲挺 冀峰 李长坤 黄涛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TCT)是一种引起百日咳及百日咳相关疫苗不良反应的毒性糖肽。尽管各国药典均规定了百日咳疫苗产品中TCT的含量限度,但均没有推荐TCT的含量测定方法。该研究发展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TCT的含量测定。实... 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TCT)是一种引起百日咳及百日咳相关疫苗不良反应的毒性糖肽。尽管各国药典均规定了百日咳疫苗产品中TCT的含量限度,但均没有推荐TCT的含量测定方法。该研究发展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TCT的含量测定。实验优化了包括色谱柱类型和流动相组成在内的TCT色谱条件。虽然TCT在反相色谱模式和亲水作用色谱(HILIC)模式下均具有较好的保留,但HILIC模式与蛋白质沉淀的前处理方法兼容性更好,因此采用HILIC模式分离TCT。优化所得的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76~369 ng/L),良好的重复性(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9%),各种基质中均有较好的回收率(96.4%~102.5%),且定量限是药典要求的TCT最高限量的1/1 279。将本方法用于共纯化百日咳疫苗、组分百日咳疫苗、共纯化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组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中TCT的检测,所有产品均未检出TCT,表明被检样品具有较好的工艺条件可避免TCT在产品中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质谱 百日咳杆菌气管细胞毒素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荆小袁 陆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91,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儿童血清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anti-pertussis toxin IgG,抗-PT IgG)水平检测,初步评估百白破三联疫苗(DTP)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评估疫苗接种质量和强化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72名0~18岁儿童的...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儿童血清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anti-pertussis toxin IgG,抗-PT IgG)水平检测,初步评估百白破三联疫苗(DTP)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评估疫苗接种质量和强化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72名0~18岁儿童的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清抗-PT IgG水平。在近1年内未接种百白破无细胞疫苗(DTaP)或含DTaP疫苗的情况下,以受试者的抗-PT IgG水平≥30IU/mL为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接触过百日咳鲍特杆菌;抗-PT IgG水平≥100IU/mL提示急性感染。结果在372名受试者中,血清抗-PT IgG平均水平为16.21IU/mL,其中42例(11.29%)呈抗体阳性表现。<3岁组血清阳性率最高(18.60%),平均水平21.82IU/mL;其次为10~12岁组(11.43%),平均水平21.16IU/mL;阳性率最低的年龄组为3~5岁组(7.46%),而平均水平在6~9岁组(9.74IU/mL)最低。结论不典型百日咳鲍特杆菌感染在中国儿童中普遍存在,以10~12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作为百日咳感染的高发人群和引起婴幼儿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对其进行强化疫苗接种可能有助于显著降低各年龄段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患儿血清PT-IgG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甘川 吴小英 许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百日咳患儿血清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住院治疗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程、百日咳疫苗接种剂次、发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百日咳患儿PT-IgG水... 目的探讨影响百日咳患儿血清百日咳毒素抗体(PT-IgG)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住院治疗的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程、百日咳疫苗接种剂次、发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百日咳患儿PT-IgG水平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38例患儿,其中未接种组313例,男177例、女136例,中位年龄78.0(52.0~125.0)天;接种组325例,男163例、女162例,中位年龄232.0(144.0~483.0)天。未接种组患儿不同采样时病程(≤14 d、15~21d、>21 d)组间不同PT-IgG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21 d组PT-IgG≥80 IU/mL的比例较高。接种组患儿不同采样时病程组间不同PT-IgG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15~21d组和>21 d组PT-IgG≥80 IU/mL的比例较高。不同疫苗接种剂次组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疫苗接种剂次增加,PT-IgG水平逐渐增高。未接种组中,无论重症组还是普通组,不同采样时病程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中,普通组不同采样时病程之间PT-Ig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百日咳鲍特菌急性感染期患儿PT-IgG不高,59.9%低于20 IU/mL;PT-IgG水平受到疫苗接种剂次及采样时病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疫苗 百日咳杆菌毒素抗体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