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百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女性形象建构机制与历程 |
黄晓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
|
中国式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学表达及其叙事话语建构 |
徐俊六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丁子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4
|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
方仪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5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失语、母语、双语及杂语诸问题 |
刘大先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0
|
|
6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和少英
和光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7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
杨红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8
|
|
8
|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的表达 |
陈祖君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生态之思: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价值论 |
崔荣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0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建构 |
聂章军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1
|
走进文学评论 走近文化艺术——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评论卷)》 |
肖尧轩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2
|
从女性视角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 |
孟高旺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寻找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广阔视域——评姚新勇《文化民族主义视野下的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欧阳可惺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0 |
|
14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
汤君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5
|
少数民族文学:走向自身与面向市场──转型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
王炜烨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6
|
论少数民族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选》序 |
王松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17
|
与历史共同成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纵论 |
李晓峰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8
|
西南边地少数民族与中国现代文学 |
彭兴滔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9
|
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
邱婧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20
|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冯军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