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期主题:百家争鸣
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5年第3期76-79,共4页
在春秋战国这一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争辩不断。代表各阶级、各派别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和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 在春秋战国这一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期,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争辩不断。代表各阶级、各派别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和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和墨子等。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文明 著书立说 春秋战国 争辩 充满活力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家争鸣新论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景坛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百家争鸣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各种学派因政治思想上的分歧而展开的学术争论和思想斗争。人们过去对百家争鸣的认识存在着一系列的偏差或错误。百家应以政治思想上的分歧为标准来划分,主要包括儒、孝、德、礼、法、墨、术等家,《五经》也... 百家争鸣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各种学派因政治思想上的分歧而展开的学术争论和思想斗争。人们过去对百家争鸣的认识存在着一系列的偏差或错误。百家应以政治思想上的分歧为标准来划分,主要包括儒、孝、德、礼、法、墨、术等家,《五经》也不完全是儒家经典。争鸣的性质不是封建领主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的反映,争鸣始于春秋孔子创办私学,终于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划分标准 争鸣性质 百家合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架中华传统体育精神体系的崭新力作——读《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卫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王京龙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是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近日翻检品读,颇有味道。
关键词 体育精神 百家争鸣 构架 传统 中华 战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民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家争鸣的来龙去脉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志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7-141,共5页
关键词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 双百方针 学术派别 《汉书》 六家要旨 《史记》 文化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87年第1期53-58,共6页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那里的论争可以说是战国百家争鸣的缩影。但是,我认为学术界对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研究还不够,尤其对争鸣过程中所出现的百家相互影响和融合几乎缺乏研究。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一...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那里的论争可以说是战国百家争鸣的缩影。但是,我认为学术界对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研究还不够,尤其对争鸣过程中所出现的百家相互影响和融合几乎缺乏研究。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学术界的老前辈和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相互影响 孟子 诸子百家 稷下学宫 黄老之学 法家 荀子 汉书·艺文志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先秦诸子的繁盛与两汉诸子的衰落 被引量:1
6
作者 巩玉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48-49,共2页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诸子之学在经历了先秦空前的繁盛之后,于两汉走向没落。诸子学之所以衰落于汉代,统治阶级的好尚与子学的盛极必衰是主要原因,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qu...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诸子之学在经历了先秦空前的繁盛之后,于两汉走向没落。诸子学之所以衰落于汉代,统治阶级的好尚与子学的盛极必衰是主要原因,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个方面上的刺激,最终导致了诸子之学不可挽回的没落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独尊儒术” 诸子 繁盛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百家争鸣”看文化的繁荣、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范琴雯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学派"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学派"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梳理、回顾"百家争鸣"的历史成因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很好的现实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文字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是“百家争鸣”的理想形态
8
作者 李衍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6,共3页
对话本身有着丰富的含义,它的建立不是没有条件的。 对话在历史上首先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出现的,它与辩证法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真正的对话应自觉地遵循对立统一规律。既承认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又承认事... 对话本身有着丰富的含义,它的建立不是没有条件的。 对话在历史上首先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出现的,它与辩证法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真正的对话应自觉地遵循对立统一规律。既承认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又承认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承认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又承认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因此,它不同于是——是、否——否的直线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双向运动过程。对话双方各自具有独立性,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话的正常进行,首先是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同时自己也应该获得独立性。在对话人之间,第一、要尊重对方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如果像赵太爷对阿Q那样,就构不成对话;第二,要充分尊重对方存在的价值,尽管对方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片面性,但对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贡献和创造,要充分地予以重视,尽最大可能吸取其合理的、有用的成分;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毛泽东 对立统一规律 邓小平 资产阶级 学术交流 世界观改造 独立性 百花齐放 自由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高和众 百家争鸣——读《红楼梦百家汇评本》
9
作者 唐富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4-836,共3页
关键词 《红楼梦》 百家争鸣 长江文艺出版社 普及与提高 教学工作 陈文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稷下学“熔炉”与地区文化圈——论“百家争鸣”的特点和规律
10
作者 胡家聪 《管子学刊》 1990年第3期25-26,共2页
齐文化的发展,应作纵向与横向的分析。从纵向来说,自姜太公封齐到桓公、管仲改革,又到晏婴为政,再到田氏代姜,而到田齐变法兴办稷下之学,这时齐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从横向而言,稷下学宫这个“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各学派兼容并包,... 齐文化的发展,应作纵向与横向的分析。从纵向来说,自姜太公封齐到桓公、管仲改革,又到晏婴为政,再到田氏代姜,而到田齐变法兴办稷下之学,这时齐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从横向而言,稷下学宫这个“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各学派兼容并包,其学术文化来自各个地区文化圈(如鲁、楚、秦、三晋、吴越、燕赵、巴蜀等),经过“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文化 百家争鸣 学术文化 齐文化 学术思想 学术中心 学派 法家 三晋 文化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家争鸣”及其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11
作者 董连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诸子是极具文化传承与创新实力的群体,他们创立的各种学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发扬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就要正确评价儒、道、墨、兵、阴阳、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各家的学说,认识各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诸子是极具文化传承与创新实力的群体,他们创立的各种学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发扬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就要正确评价儒、道、墨、兵、阴阳、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各家的学说,认识各家思想观点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当前的形势、工作、任务、目标等,借鉴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事业进行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 群体 百家争鸣 各家学派 借鉴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晋古文化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
12
作者 孙开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11,共5页
晋国公室内乱频繁,造成卿大夫中大批非姬姓的新贵族或军功贵族出现。“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所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少,他们对旧制度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滋生法治的萌芽。在春秋时即有“铸刑书”、“铸刑鼎”的重大举... 晋国公室内乱频繁,造成卿大夫中大批非姬姓的新贵族或军功贵族出现。“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所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少,他们对旧制度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滋生法治的萌芽。在春秋时即有“铸刑书”、“铸刑鼎”的重大举措,战国初魏文侯的礼贤变法,更为法家产生创造子条件,是促使儒家向法家完成转化的楔机。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西河讲学,成为西河之学的首领,是儒家向法家转化的过渡性人物,子夏的弟子李悝则是法家的始祖。三晋不仅是法家的摇篮,而且也是名家和纵横家产生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 三晋 法家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流水迎知音 百家争鸣竞风流——首届“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大会综述
13
作者 尚永娜 《黄河之声》 2012年第16期32-33,共2页
近日,首届"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大会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他们是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1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和学生,其中包括118名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 近日,首届"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大会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他们是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1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和学生,其中包括118名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大会开幕式上,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会前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课程培训 高山流水 百家争鸣 中国音乐学院 知音 综述 风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稷下学研究的力作──读《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
14
作者 刘成有 《管子学刊》 1999年第2期79-81,共3页
最近,三联书店在其享有很高声誉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第五辑中,推出了一部国学研究的重要著作——《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读到这部书后,觉得久存于心的一些学术难题与谜团找到了近乎合理的... 最近,三联书店在其享有很高声誉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第五辑中,推出了一部国学研究的重要著作——《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读到这部书后,觉得久存于心的一些学术难题与谜团找到了近乎合理的答案,于是萌发了将感想写出来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学 思想自由 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 《黄帝四经》 《管子》 理论模式 黄老之学 阳儒阴法 综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10年中国音乐美学高层论坛鋻专题笔会综述
15
作者 徐娟 《北方音乐》 2011年第2期51-51,共1页
2010年11月18、19日我们在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迎来了为期两天的音乐美学高层论坛专题笔会,届时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会议的第一天上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浙江师范... 2010年11月18、19日我们在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迎来了为期两天的音乐美学高层论坛专题笔会,届时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会议的第一天上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浙江师范大学校长,中央音乐学院的张前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 百家争鸣 2010年 高层论坛 百花齐放 专题 浙江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7年“百家争鸣”转变为“两家争鸣”的原因探析
16
作者 付新红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5-88,共4页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开始和不断扩大,"百家争鸣"变为"两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原初理论设想以及毛泽东与知识分子的认识分歧...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开始和不断扩大,"百家争鸣"变为"两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原初理论设想以及毛泽东与知识分子的认识分歧是从"百家争鸣"转变为"两家争鸣"的主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两家争鸣 主观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三维目标 实现有效教学——例说《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文群 《教师》 2014年第7期50-51,共2页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教育界对它的评价很高。它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全过程的控制者,在陈述方面,由过去的教师中心--“教师教”,教授中心--“为了教”,教科书中心--“教教科书”,课堂讲授中心“千篇一律的教”,转变...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教育界对它的评价很高。它使教学目标成为教学全过程的控制者,在陈述方面,由过去的教师中心--“教师教”,教授中心--“为了教”,教科书中心--“教教科书”,课堂讲授中心“千篇一律的教”,转变为现在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行为主体是学,行为动词明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也有人认为三维目标太虚,任务太多,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所以,它只是新课改中理论上的亮点。在这里,就三维目标的落实与有效教学的关系,以具体的实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目标 有效教学 儒家思想 百家争鸣 学生发展 新课程改革 教学目标 课堂讲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看百家争鸣:读《中国哲学史大纲》
18
作者 杨晨宇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11期34-37,共4页
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把方法问题置于哲学史的中心地位,这是胡适先生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书中充分运用了证明的方法、... 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把方法问题置于哲学史的中心地位,这是胡适先生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书中充分运用了证明的方法、裁剪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和系统的方法,使人真正有史的感觉,有发展的脉络可循,哲学史才真正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大纲》 百家争鸣 系统研究 近代以来 学术方法 方法问题 中心地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孔子儒学的研究应坚持百家争鸣
19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共1页
《光明日报》94年10月6日在《五洲学者纪念孔子诞长2545年》的报导中.引述“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谷收的话说;对孔子,儒家学说的研究,必须坚持“百家争鸣”
关键词 孔子儒学 百家争鸣 精神文明 儒家学说 文化素质 研究与建设 民风民俗 现实问题 道德水平 自由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家争鸣才是盛世景象
2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百家争鸣 知识分子问题 读书人 专家学者 国主义 反侵略 同义语 表达出 盲目的 萧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