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期主题:百家争鸣 |
|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
2025 |
0 |
|
2
|
百家争鸣新论 |
孙景坛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14
|
|
3
|
构架中华传统体育精神体系的崭新力作——读《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 |
刘卫
|
《管子学刊》
CSSCI
|
2014 |
2
|
|
4
|
百家争鸣的来龙去脉 |
朱志敏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5
|
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 |
孙开泰
|
《管子学刊》
|
1987 |
2
|
|
6
|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先秦诸子的繁盛与两汉诸子的衰落 |
巩玉丽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7
|
从“百家争鸣”看文化的繁荣、传承与发展 |
范琴雯
|
《黄河之声》
|
2013 |
1
|
|
8
|
对话是“百家争鸣”的理想形态 |
李衍柱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9
|
曲高和众 百家争鸣——读《红楼梦百家汇评本》 |
唐富龄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稷下学“熔炉”与地区文化圈——论“百家争鸣”的特点和规律 |
胡家聪
|
《管子学刊》
|
1990 |
0 |
|
11
|
“百家争鸣”及其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
董连祥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2
|
论三晋古文化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 |
孙开泰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3
|
高山流水迎知音 百家争鸣竞风流——首届“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大会综述 |
尚永娜
|
《黄河之声》
|
2012 |
0 |
|
14
|
稷下学研究的力作──读《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 |
刘成有
|
《管子学刊》
|
1999 |
0 |
|
15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10年中国音乐美学高层论坛鋻专题笔会综述 |
徐娟
|
《北方音乐》
|
2011 |
0 |
|
16
|
1957年“百家争鸣”转变为“两家争鸣”的原因探析 |
付新红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7
|
落实三维目标 实现有效教学——例说《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石文群
|
《教师》
|
2014 |
1
|
|
18
|
再看百家争鸣:读《中国哲学史大纲》 |
杨晨宇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2 |
0 |
|
19
|
对孔子儒学的研究应坚持百家争鸣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20
|
百家争鸣才是盛世景象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