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多糖1可增强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22
1
作者 侯进 李汾 +2 位作者 李新华 梅其炳 弥曼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0-783,788,共5页
目的研究百合多糖1(LP1)对二甲双胍的抗乳腺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加入(0.5、1.0)mg/m L LP1和(5、10、20、50)mmol/L的二甲双胍,MTT法检测LP1和二甲双胍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 目的研究百合多糖1(LP1)对二甲双胍的抗乳腺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乳腺癌细胞,加入(0.5、1.0)mg/m L LP1和(5、10、20、50)mmol/L的二甲双胍,MTT法检测LP1和二甲双胍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含量。结果 1 mg/m L LP1可以增强二甲双胍的抗增殖作用、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LP1处理增强二甲双胍对Bcl-2蛋白的下调和Bax蛋白的上调作用,但不影响二甲双胍对MAPK通路的激活作用。结论 LP1增强二甲双胍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凋亡蛋白Bcl-2和Bax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 百合多糖1(lp1)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多糖对人肝癌HePG2细胞CyclinD1和COX-2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典 弥曼 +3 位作者 姜凤良 黄黎 李新华 梅其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2-584,共3页
目的:研究百合多糖(L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培养HePG2细胞,用LPS刺激8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百合多糖,应用MTT法检测百合多糖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中Cycli... 目的:研究百合多糖(L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培养HePG2细胞,用LPS刺激8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百合多糖,应用MTT法检测百合多糖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中CyclinD1和COX-2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0 mg/L LPS可诱导HePG2细胞明显增殖(P<0.01),细胞中CyclinD1和COX-2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大剂量(1 g/L)、中剂量(0.5 g/L)百合多糖干预后,明显抑制LPS诱导的HePG2细胞增殖(P<0.01),促使HePG2细胞G0/G1比例明显增加,细胞中CyclinD1明显降低(P<0.01,P<0.05),而对COX-2无影响。结论:百合多糖可能通过降低CyclinD1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多糖 细胞周期蛋白D1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鸡巨噬细胞炎症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晓梦 高超 +6 位作者 陶新磊 李小方 吕晓萍 高雪丽 赵一 李亚楠 刘超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1-2080,共10页
【目的】探究鸡巨噬细胞(HD11)在脂多糖(LPS)诱导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和线粒体功能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试验以HD1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LPS作用于细胞,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筛选LPS最佳作... 【目的】探究鸡巨噬细胞(HD11)在脂多糖(LPS)诱导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和线粒体功能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试验以HD1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LPS作用于细胞,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筛选LPS最佳作用浓度;同时在最佳LPS作用浓度下,筛选LPS最佳作用时间。将HD1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加入最佳作用浓度LPS培养,对照组加等量的完全培养液,按照LPS最佳作用时间培养后,提取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HIF-1α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水平变化。【结果】LPS诱导的HD11细胞炎症模型中最适条件为1μg/mL LPS培养12 h,以此条件成功建立了细胞炎症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共检测到206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19个上调,744个下调。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免疫系统应答、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50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HIF-1α等信号通路。其中有13个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集中在HIF-1α相关信号通路,包括Toll样受体4(TLR4)、NF-κB、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等。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F-κB p65、HIF-1α、VEGF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下降(P<0.0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LPS诱导鸡巨噬细胞炎症模型,HIF-1α与NF-κB信号通路相互串扰共同参与LPS诱导的细胞炎症过程。同时,细胞线粒体功能下降,导致ROS生成增多,进而促进HIF-1α的表达,共同加重了炎性反应和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巨噬细胞 多糖(lpS) HIF-1Α 炎症反应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激活LRG1/ROCK1信号轴调控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巧 韩欣 +6 位作者 袁博慧 张雪娇 华慧 程万鹏 秦苏萍 周峰 刘晓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目的 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调控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α-2 glycoprotein 1, LRG1)/Rho相关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ROCK1)信号轴在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1μmol/L全反式维... 目的 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调控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α-2 glycoprotein 1, LRG1)/Rho相关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ROCK1)信号轴在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和12.5 mL/L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联合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72 h和96 h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变化。LPS诱导dHL-60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活化,q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LRG1、ROCK1以及炎性因子的转录和分泌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HL-60细胞活化后LRG1、ROCK1的蛋白表达;使用重组蛋白LRG1和ROCK1抑制剂Y-27632处理dHL-60细胞,qPCR检测ROCK1和炎性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 在LPS刺激下,中性粒细胞活化,LRG1、ROCK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伴随炎性因子转录水平明显升高;使用重组蛋白LRG1体外刺激dHL-60细胞,ROCK1及炎性因子的转录显著上调;使用ROCK1抑制剂Y-27632,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LPS可激活LRG1/ROCK1信号轴促进中性粒细胞炎性因子的生成,加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lpS) 中性粒细胞 LRG1 ROCK1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LPS)对小鼠Raw 264.7细胞Irak1bp1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谈志丽 王迎迎 +5 位作者 何玉 钟欢 施青青 杨雪 徐国荣 刘亮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4-498,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IL-1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L-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1,Irak1bp1)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2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IL-1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L-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1,Irak1bp1)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2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LPS刺激组。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6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及Irak1bp1mRNA水平;采用ELISA分析培养上清液中IL-6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rak1bp1蛋白质水平。结果LPS刺激组炎症因子IL-6mRNA及蛋白质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Irak1bp1mRNA及总蛋白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胞质内Irak1bp1蛋白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胞核内Irak1bp1蛋白质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LPS能够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Irak1bp1表达,且该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细胞的炎性因子释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细胞 多糖(lpS) IL-1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rak1bp1) IL-6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波酯联合脂多糖诱导THP-1炎症细胞模型的优化及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邹明月 席磊 +3 位作者 饶菁菁 景一娴 廖飞 杨晓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6-1461,共6页
目的优化条件建立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炎症细胞模型,评价其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抗炎剂咯利普兰的响应。方法 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脂多糖(LPS)刺激,ELISA检测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 目的优化条件建立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炎症细胞模型,评价其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抗炎剂咯利普兰的响应。方法 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脂多糖(LPS)刺激,ELISA检测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考察PMA和LPS剂量及其作用时间获得较优模型;于LPS同时加入咯利普兰考察此THP-1炎症细胞模型对抗炎作用的响应。结果 THP-1单核细胞经PMA诱导分化24 h呈巨噬细胞形态,延长至48 h细胞形态不变,诱导的细胞经LPS刺激产生显著升高的TNF-α和IL-6。PMA在100 ng/mL较50 ng/mL诱导分化THP-1经LPS刺激所产生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随LPS剂量增加而增加并在LPS达0.2μg/mL后趋于恒定;IL-6在PMA 100 ng/mL及LPS≥1μg/mL时释放明显。100 ng/mL PMA联合0.5μg/mL LPS相较于0.1μg/mL LPS刺激THP-1产生TNF-α被咯利普兰抑制更显著。结论 100 ng/mL 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在LPS刺激下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100 ng/mL PMA联合不低于0.2μg/mL LPS刺激THP-1细胞可获较优炎症细胞模型,此模型对抗炎剂作用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细胞 佛波酯(PMA) 多糖(lpS)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活化的单核细胞对人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慧 任英 +4 位作者 朱平 陈丽娜 吕明华 樊春梅 王彦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拟建立体外人外周血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脂多糖(LPS)活化的单核细胞,在联合或不联合抗CD3 mAb、不同浓度和时间条件下对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T细胞与CD14... 目的:拟建立体外人外周血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脂多糖(LPS)活化的单核细胞,在联合或不联合抗CD3 mAb、不同浓度和时间条件下对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T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在两者共培养体系中分别单加LPS或抗CD3 mAb、抗CD3 mAb刺激下添加不同浓度LPS刺激培养3 d或同时加入LPS和抗CD3 mAb刺激培养3 10 d。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胞内细胞因子IL-17及IFN-γ,确定各种刺激培养条件下,诱导生成的Th17及Th1等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单独采用LPS或抗CD3 mAb刺激,分别仅能诱导(1.30 0.19)%、(1.10 0.21)%CD4+T细胞分泌表达IL-17,而采用LPS联合抗CD3 mAb刺激显著增加Th17频率,可达(2.01 0.46)%(P<0.05)。在抗CD3 mAb刺激条件下,LPS浓度分别为0.1μg/mL,1μg/mL,10μg/mL时,诱导生成Th17细胞频率依次为(1.92 0.21)%、(1.300.37)%、(1.01 0.25)%,随LPS浓度增加,Th17细胞生成显著减少(P<0.05)。LPS体外刺激3 d可诱导(2.130.32)%Th17细胞生成,随时间推移,Th17细胞减少(P<0.05),Th1细胞在6 d达最高频率(17.45 3.04)%,10 d时下降到(11.34 1.29)%。结论:低剂量LPS联合抗CD3mAb活化的单核细胞可在短时间内诱导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所建立的共培养体系更加贴近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体内异常免疫应答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lpS) TH17 TH1 单核/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模型用于IDO1抑制剂药效动力学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施磊 郭磊磊 +1 位作者 杨丹 杨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目的构建急性炎症小鼠模型用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抑制剂的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给予小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IDO1活性上调的急性炎症小鼠模型。模型小... 目的构建急性炎症小鼠模型用于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抑制剂的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给予小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IDO1活性上调的急性炎症小鼠模型。模型小鼠灌胃给予IDO1抑制剂L-1-甲基色氨酸(L-1-methyl-tryptophan,L-1-MT)或TQ016,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HPLC检测小鼠血清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和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含量,计算Kyn/Trp比值。采用IDO1活性上调引起的Trp浓度降低、Kyn浓度升高及Kyn/Trp比值增大,来评价IDO1抑制剂L-1-MT和TQ016对急性炎症小鼠血清中上调的IDO1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尾静脉注射0.66 mg/kg LPS或腹腔注射5 mg/kg LPS均显著上调小鼠血清中IDO1活性。100 mg/kg L-1-MT在灌胃给药4 h后显著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上调的IDO1活性。100 mg/kg TQ016在灌胃给药1、6、12、24和30 h后均显著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上调的IDO1活性。TQ016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上调的IDO1活性。结论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模型适用于IDO1抑制剂的药效动力学评价。IDO1抑制剂TQ016具有良好的IDO1活性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O1抑制剂 多糖(lpS) 急性炎症 小鼠模型 药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1b激动剂leukadherin-1通过促进髓源性抑制细胞聚集和活化缓解小鼠内毒素休克发病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潇颖 董冠军 +6 位作者 朱玉贞 闫风连 张惠 戴军 李学慧 熊化保 司传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968,共8页
目的研究CD11b激动剂白细胞黏附素1(LA1)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聚集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A1 (40μg/g),12 h和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M... 目的研究CD11b激动剂白细胞黏附素1(LA1)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聚集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A1 (40μg/g),12 h和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MDSC及其亚型粒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G-MDSC)和单核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的比例。取C57BL/6雌性小鼠股骨及胫骨,体外诱导MDSC,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LA1处理对其免疫抑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NADPH氧化酶1 (NOX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 mRNA水平的影响。用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PBS组、LA1组、PBS联合LPS组和LA1联合LPS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G-MDSC及M-MDSC的比例及巨噬细胞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HE染色检测肝肺组织病理损伤,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小鼠死亡率反映小鼠病情的严重程度。通过以上检测指标分析LA1对内毒素休克小鼠体内MDSC的聚集及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LA1处理12、48 h,均显著上调小鼠脾脏中MDSC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LA1处理12 h可显著上调G-MDSC的比例;体外实验发现,LA1可诱导MDSC中IL-10、NOX1及i NOS高表达;体内实验中,与PBS联合LPS组相比,LA1联合LPS组脾脏MDSC及G-MDSC的比例显著增加,肝、肺组织损伤减轻,死亡率下降,巨噬细胞活化程度显著降低。结论 CD11b激动剂LA1可通过促进MDSC的聚集及其免疫抑制相关因子的表达缓解内毒素休克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粒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G-MDSC) CD11B 多糖(lpS) 白细胞黏附素1(leukadher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信号激活核因子κB(NF-κB)参与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介质释放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洪伟 车楠 +2 位作者 黄超 姜今植 李良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0-1315,共6页
目的观察Notch1信号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介质表达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给予100 ng/m L LPS处理小鼠RAW264.7细胞8 h,反转录PCR观察RAW264.7细胞Notch1和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mRNA表达;LPS处理前给予Notch1信... 目的观察Notch1信号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介质表达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给予100 ng/m L LPS处理小鼠RAW264.7细胞8 h,反转录PCR观察RAW264.7细胞Notch1和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mRNA表达;LPS处理前给予Notch1信号抑制剂10μmol/L(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预处理1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反转录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加氧酶2(COX-2)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COX-2、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的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水平。结果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明显提高细胞Notch1和Hes1 mRNA水平,DAPT明显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TNF-α、IL-1β、IL-6、NO和PGE2的表达。DAPT阻断Notch1信号后明显降低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iNOS和COX-2 mRNA和蛋白水平,DAPT能够抑制LPS诱导的IκBα磷酸化和NF-κBp65核转位。结论 Notch1通过激活NF-κB参与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介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NOTCH1 多糖(lpS) 核因子κBp65(NF-κB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聪 赵坤 +2 位作者 张景良 张英杰 王洪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1-1379,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血管炎症的干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H组、钙蛋白酶1(Calpain-1)抑制剂组、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抑制剂组、低剂...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血管炎症的干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H组、钙蛋白酶1(Calpain-1)抑制剂组、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抑制剂组、低剂量APS组(400 mg·kg^(-1)APS)和高剂量APS组(800 mg·kg^(-1)APS),每组10只。采用60 mg·kg^(-1)MCT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PAH模型。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总直径的百分率(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率(W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Calpain-1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PAH组比较,低和高剂量APS组及Calpain-1抑制剂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降低(P<0.05)。HE染色,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形态正常,细胞无脱落、增生,未见炎性细胞浸润;PAH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脱落,平滑肌细胞严重增生,肺泡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低和高剂量APS组、Calpain-1抑制剂组和NLRP3抑制剂组大鼠肺小动脉内皮轻度脱落,平滑肌细胞增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PAH组比较,低和高剂量APS组、Calpain-1抑制剂组及NLRP3抑制剂组大鼠RVSP和RVHI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PAH组比较,低和高剂量APS组及Calpain-1抑制剂组大鼠肺组织中Calpain-1表达量降低;与PAH组比较,低和高剂量APS组及Calpain-1抑制剂组大鼠肺组织中Calpain活性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PAH组比较,低和高剂量APS组、Calpain-1抑制剂组及NLRP3抑制剂组大鼠肺组织中Bax、NLRP3、Caspase-3、ASC、Caspase-1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APS对MCT诱导的PAH大鼠肺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S影响PAH大鼠肺组织中Calpain-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肺动脉高压 百合 钙蛋白酶1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C1自噬通路研究二氢杨梅树皮素对损伤A549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海滨 曾春晖 +6 位作者 唐木兰 池鑫宇 邓浩健 李雨君 方静 徐浩亮 杨柯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75-180,共6页
为研究二氢杨梅树皮素(APS)对脂多糖(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MPK/mTORC1自噬通路的影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S高中低浓度组(80、40、20μg/m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30μg/mL LPS诱导8 h构建A549细胞损伤模... 为研究二氢杨梅树皮素(APS)对脂多糖(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MPK/mTORC1自噬通路的影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PS高中低浓度组(80、40、20μg/m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30μg/mL LPS诱导8 h构建A549细胞损伤模型,APS干预24 h后,MTT法检测A549细胞存活率、荧光法检测上清液LDH漏出量、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含量、MDC法细胞检测自噬体形成情况、自噬双标mRFP-GFP-LC3检测细胞自噬流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p-mTOR/mTOR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蛋白表达水平。AMPK抑制剂(CC)干预验证试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PS+APS组、LPS+CC组、LPS+APS+CC组,APS与CC共培养时间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p-mTOR/mTOR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PS使LPS损伤的A549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LDH漏出量、TNF-α含量明显减少,细胞内自噬体明显增加,自噬溶酶体明显增加,P62蛋白、p-mTOR/mTOR表达明显下调,LC3-Ⅱ/LC3-Ⅰ表达明显上调;用CC抑制AMPK/mTORC1自噬通路后,APS能够明显上调P62蛋白、p-AMPK/AMPK、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mTOR/mTOR蛋白表达。APS通过激活AMPK/mTORC1自噬通路促进自噬,增强自噬流,发挥对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树皮素(APS) 多糖(lpS) A549细胞 自噬 AMPK/mTORC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6
13
作者 袁静 从人愿 +2 位作者 夏金婵 孙颖 冯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该作用与肺巨噬细胞M1/M2表型极化及其介导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LPS组、(10、50、100)mg/kg黄芩苷联合LPS处理组、地塞米松(DEX)处...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该作用与肺巨噬细胞M1/M2表型极化及其介导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LPS组、(10、50、100)mg/kg黄芩苷联合LPS处理组、地塞米松(DEX)处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滴注LPS建立ALI模型,造模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双侧的肺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变情况,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含量;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68阳性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表达,确定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NOS、IL-1β、精氨酸酶1(Arg1)、CD20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iNOS、Arg1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可明显减轻ALI大鼠肺部病变,减少肺部含水量,降低BALF中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的分泌水平,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黄芩苷能明显抑制ALI大鼠肺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促进向M2表型极化;M1表型分子IL-1βmRNA及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M2表型分子CD206 mRNA、Arg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结论黄芩苷抑制大鼠肺巨噬细胞向M1表型的极化,促进向M2表型的极化,降低M1/M2比例,从而减轻LPS诱导的ALI大鼠肺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急性肺损伤 多糖(lpS) 巨噬细胞M1/M2表型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