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百年前共一家”靠得住吗?——谈古人的“以大父为姓”及封建宗法制度
1
作者 叶九如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6期16-17,共2页
“小朋友,你姓什么?” “我姓王。” “你为什么姓王?” “因为我爸爸姓王”,机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 “为什么你爸爸姓王,你就一定也要姓王呢?” “……”。对这个问题,恐怕再机敏的孩子也难以讲得明白了。就是有知识有文化... “小朋友,你姓什么?” “我姓王。” “你为什么姓王?” “因为我爸爸姓王”,机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这样回答。 “为什么你爸爸姓王,你就一定也要姓王呢?” “……”。对这个问题,恐怕再机敏的孩子也难以讲得明白了。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人,恐怕也对回答。 其实,从姓氏的形成,或者说从姓氏的来源说来,儿子并不一定要随父亲的姓,古人就有“以大父为姓”的规矩。所谓“大父”,是指祖父。一般说来,祖父的姓,应当就是父亲的姓,而孙子倘不依父姓却随祖父的姓,岂不是一回事?问题是“以大父为姓”,并不是依祖父的姓为姓,而是以祖父名或字中的某个字为姓,这一来,孙子的姓可完全不同于父祖两辈的姓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宗法制度 嫡长子 百世不迁 大父 姓氏 公子 《左传》 一夫多妻 祖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徽州宗族制度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华富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0-55,79,共7页
有些学者对徽州宗族的祠堂神主递迁、祭祖种类、女祠建造目的和神主供奉所持观点 ,值得商榷。历史文献和社会调查证明 :一、朱熹《家礼》的祠堂规制 ,不论始祖抑或先祖的神主均“亲尽则迁”。明清时期宗祠神龛中 ,始祖及以下四世祖先神... 有些学者对徽州宗族的祠堂神主递迁、祭祖种类、女祠建造目的和神主供奉所持观点 ,值得商榷。历史文献和社会调查证明 :一、朱熹《家礼》的祠堂规制 ,不论始祖抑或先祖的神主均“亲尽则迁”。明清时期宗祠神龛中 ,始祖及以下四世祖先神主、爵德兼隆神主、有功祠祖神主“百世不迁” ,其他支丁(不论长辈或晚辈 )的祖先均高、曾、祖、考四世设主 ,“五世则迁”。二、徽州宗族祭祖 ,从时令看主要有春祭、秋祭、冬祭 ,从祭祀场所讲有祠祭、墓祭和家祭 ,许多宗族成立的“会”是各种祭祀组织 ,不是“会祭”。三、徽州女祠是为男女生则异室、死应异寝而建 ,不是专为贞节妇女而设。除少数被剥夺入祠权利者 ,一般妇女的神主均可以进入女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世不迁 祭祖种类 女祠建造 女祠神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法辨疑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9,共9页
宗法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前代学者对它的解释和研究很多,但所留下的问题也不少。其中分歧最大而至今犹在争论者,大概首推君统与宗统是否一致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以就正于有道。
关键词 宗子 宗法 百世不迁 公子 诸侯 庶子 君统 经学 国君 辨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