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生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学军 张明徽 +3 位作者 弭静 曹雪涛 楼国良 吕书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100ng/ml)或GM-CSF(100ng/ml)+rhIL-4(500U/ml)体外培养14天,并于培养结束前3天加人TN-α(100ng/ml).结果表明,GM-CSF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并从幼稚状态逐渐分化成熟,表达高水平的CD45分子,其中部分为CD14^+的单核细胞,部分为CDla^+的DC(M3DC);培养后期加入TNF-α,可以促进DC生成,约占35%;以GM-CSF+IL-4培养也诱导了幼稚细胞的成熟,2周后DC约占10%,但较少单核细胞生成,培养至3周时DC约占60%;而在培养后第11天加入TNF-α则可以加速DC生成,3天后生成的白血病型DC达90%.电镜观察到M3DC具有与单核细胞来源的DC相似的超微结构,但具有的突出特征是部分细胞存在少量胞浆颗粒;M3DC高表达HLA-DR、B7-2、CD40、CD54分子,体外可以强烈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此类由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DC可被用于体内外诱导生成肿瘤特异性CTL,在APL的免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导分化 急性 细胞 生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胆汁酸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增殖抑制及分化诱导作用(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任蕴芳 卢涌泉 +1 位作者 李秀森 唐佩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猪胆汁酸钠不仅是人工牛黄的主要成分,而且有广泛的临床用途.近年来,文献报道已经在实验大鼠证实口服少量牛磺胆酸可以克服长期摄入维生素A酸(retinoic acid,RA)或其衍生物所引起的副作用.鉴于RA是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生理性诱导剂,临... 猪胆汁酸钠不仅是人工牛黄的主要成分,而且有广泛的临床用途.近年来,文献报道已经在实验大鼠证实口服少量牛磺胆酸可以克服长期摄入维生素A酸(retinoic acid,RA)或其衍生物所引起的副作用.鉴于RA是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生理性诱导剂,临床试用表明口服R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有较满意疗效,我们设想胆汁酸与RA联合用药可能对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是有意义的.本文报道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药用猪汁酸钠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IC_(50) 400μg/ml)并诱导HL-60细胞向终末方向分化.诱导后的HL-60细胞具有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某些形态及细胞化学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细胞周期分析表明猪胆汁酸钠阻断细胞从G_0+G_1期进入S期.小鼠急性中毒试验测定其LD_(50)为:腹腔注射LD_(50)462±SD 35 mg/kg,灌胃LD_(50)>1 g/kg。药用猪胆酸钠体外试验对粒系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分化诱导作用以及体内试验对某些小鼠白血病的作用正在进一步观察.我们认为进一步研究猪胆汁酸钠和RA的联合应用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胆汁酸 HL-60 诱导 分化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酸诱导白血病肝癌肺癌细胞的分化和抗肺癌细胞侵袭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炜 黄济群 +2 位作者 朱文渊 张东方 廖兆全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桂皮酸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 6 0 )、人肝癌细胞 (BEL 740 2 )、人肺癌细胞 (PGCL3)分化和抗PGCL3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各种癌细胞分化的形态学表现 ;用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试验定量测定HL 6 0... 【目的】探讨桂皮酸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 6 0 )、人肝癌细胞 (BEL 740 2 )、人肺癌细胞 (PGCL3)分化和抗PGCL3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学方法观察各种癌细胞分化的形态学表现 ;用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试验定量测定HL 6 0细胞的机能分化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 (RIA)测定肝癌细胞AFP分泌量 ,用酶学方法测定该细胞的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OCT)、酪氨酸 α 酮戊二酸转氨酶 (TAT)、碱性磷酸酶 (ALP)和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的比活力 ;用层粘连蛋白粘附测定法、纤粘蛋白趋化迁移测定法和重建基底膜侵袭测定法测定肺癌细胞的粘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结果】 1mmol/L和 2 5mmol/L桂皮酸处理使HL 6 0细胞形态向成熟方向分化 ,NBT反应显著增强 (P <0 0 1和P <0 0 5 )。 1mmol/L和 3mmol/L桂皮酸处理使BEL 740 2和PGCL3细胞出现分化改变 ,使BEL 740 2细胞AFP分泌量和γ GT比活力显著下降 (P <0 0 5和P <0 0 1) ,反映肝癌细胞分化的OCT、TAT和ALP 3种酶的比活力则显著升高 (P <0 0 1和P <0 0 5 ) ,使PGCL3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下降 ,细胞的粘附能力下降 (3mmol/LP <0 0 1) ,运动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 (P <0 0 0 1)。【结论】桂皮酸具有诱导HL 6 0、BEL 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皮酸 白血病 细胞 诱导分化 肿瘤浸润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A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竺 孙关林 +1 位作者 陈赛娟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S001-S004,共4页
关键词 全反式维A酸 诱导 分化 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分化治疗前后血清IL-2受体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国胜 孙关林 +2 位作者 陈淑蓉 吴文 李秀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ELISA 法检测2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PL)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APL 患者血清sIL-2R 高于正常对照(P<0.01),经维甲酸治疗后逐渐降低,但治疗中期患者血清sIL-2R 仍高于正常和治疗后(缓解期)患者血清sIL-2R(... ELISA 法检测2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PL)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APL 患者血清sIL-2R 高于正常对照(P<0.01),经维甲酸治疗后逐渐降低,但治疗中期患者血清sIL-2R 仍高于正常和治疗后(缓解期)患者血清sIL-2R(P<0.05)。治疗后血清sIL-2R 虽略高于正常对照。却已恢复正常范围(P<0.05)。同时发现治疗中WBC 却明显升高,治疗后又下降,L-CFU 数随治疗逐渐降低并与病情同步变化。经相关分析,L-CFU 与血清sIL-2R 成正向相关(r=0.737)(P<0.01),而与WBC总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导分化 细胞介素2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氏威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与PML/RARα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国平 齐振华 +2 位作者 蹇在伏 王光平 陈方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研究鲍氏威酸(BC4)诱导不同融合基因PML/RARα基因型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分化的能力及对APL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myc的表达影响,探讨鲍氏威酸诱导分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APL细胞PML/RARα的基因型;运用骨髓干... 目的:研究鲍氏威酸(BC4)诱导不同融合基因PML/RARα基因型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分化的能力及对APL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myc的表达影响,探讨鲍氏威酸诱导分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APL细胞PML/RARα的基因型;运用骨髓干、祖细胞集落培养技术分析各基因型APL细胞分别在生理盐水(NS)对照组,鲍氏威酸(BC4)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培养体系中增殖与分化能力,测定各组集落与丛的形成率,形态分化率,NBT还原率以及粒细胞吞噬率,培养前后各组APL细胞c-myc表达阳性率。结果:与NS对照比较,BC4和ATRA均使PML-RARα+组APL细胞丛形成率明显增高(P<0.01),而集落形成率无明显变化(P>0.05),3项细胞分化指标增高(0.01<P<0.05),c-myc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BC4对PML/RARα+(L型)诱导分化作用强于PML-RARα+(S型)APL,BC4对部分ATRA治疗后复发耐药病例有诱导分化能力。BC4及ATRA对PML/RARα-APL细胞的各项诱导分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BC4对APL具有诱导分化作用,下调c-myc基因表达,其诱导分化能力与PML/RARα-基因型有关,并能诱导部分ATRA耐药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威酸 诱导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细胞分化 PML-RARΑ C-MYC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体外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如俊 张明华 +1 位作者 严烽 倪奕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用体外短期液体培养技术,观察RA和不同来源的造血调控因子对HL-60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作为观察各种试剂对HL-60细胞增殖作用的指标;以NBT还原反应和细胞形态变化作为分化成熟的指标。结果是R... 用体外短期液体培养技术,观察RA和不同来源的造血调控因子对HL-60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作为观察各种试剂对HL-60细胞增殖作用的指标;以NBT还原反应和细胞形态变化作为分化成熟的指标。结果是RA、PHA-LCM单用时对HL-60细胞均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PWM-SCM、LP3-CM仅部分抑制增殖,而FGF、Hu-CSF和EPO等无效。各种造血生长因子分别与RA合用时,能加强RA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的有FCF、PWM-SCM、PHA-LCM和Hu-CSF等;LP3-CM仅增强抑制增殖:EPO未显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 细胞 诱导分化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对大鼠急性髓系白血病R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分化诱导作用
8
作者 张纪岩 任蕴芳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2-264,共3页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可抑制大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R2细胞的体外生长(IC50100ng/L),并在10ng/L~1μg/L的剂量范围内诱导R2细胞向终末方向分化。诱导后的R2细胞具有单核巨噬细胞的...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可抑制大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R2细胞的体外生长(IC50100ng/L),并在10ng/L~1μg/L的剂量范围内诱导R2细胞向终末方向分化。诱导后的R2细胞具有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且非特异性酯酶(NSE)及酸性醋酸酯酶(ANAE)的活性增强,而过氧化物酶(POX)的活性却一直很低。经典型的DNA梯状条带及凋亡小体证实,≥1μg/LrhIL-6亦可诱导R2细胞凋亡。我们认为,R2细胞是研究IL-6信号转导通路及AML细胞分化机制的一个很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ML R2细胞增殖 细胞介素6 分化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基因表达与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及增殖受抑的相关性
9
作者 袁跃传 沈素芸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8-50,共3页
采用0.5%~1.0%低血清培养法较好地模拟了小剂量rhTNF-α(50U/ml)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殖抑制效应,但未发现促分化作用,对细胞株c-myc基因的表达亦无明显影响;而TNF(50μ/ml)具有诱导HL-60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采用0.5%~1.0%低血清培养法较好地模拟了小剂量rhTNF-α(50U/ml)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殖抑制效应,但未发现促分化作用,对细胞株c-myc基因的表达亦无明显影响;而TNF(50μ/ml)具有诱导HL-60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且显著抑制其c-myc癌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myc基因表达减低主要与TNF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分化相关,并非细胞增殖受抑的结果,对癌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可能是小剂量TNF发挥分化诱导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表达 白血病 细胞分化 诱导 增殖受抑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1089对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
10
作者 宋亮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EB1089是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的新型类似物。以新近建立的一株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为模型研究发现,在悬浮培养体系中,EB1089可以明显地抑制HIMeg细胞的增殖过程,... EB1089是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的新型类似物。以新近建立的一株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为模型研究发现,在悬浮培养体系中,EB1089可以明显地抑制HIMeg细胞的增殖过程,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特点,其效应明显强于1,25(OH)2D3。克隆增殖实验表明,即使在极低浓度(10-10~10-13mol/L)时,EB1089也可明显抑制HIMeg细胞的克隆增殖。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对照组只有约2%的细胞表达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但经EB1089或1,25(OH)2D3处理4d后分别有90%和50%的细胞表达GPⅡb/Ⅲa。实验结果表明,EB1089对HIMeg细胞具有比1,25(OH)2D3更强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由于EB1089的钙磷代谢调节作用甚弱,因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1089 诱导分化 白血病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An7845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奎 何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在体外对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实验 ,MTT实验 ,集落培养实验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对K5 6 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细胞形态学及DNA片段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在体外对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实验 ,MTT实验 ,集落培养实验观察抗氧化剂An784 5对K5 6 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细胞形态学及DNA片段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浓度的An784 5 (5× 10 8~ 5× 10 5mol/L)对K5 6 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经An784 5 (5× 10 7mol/L)处理后 ,K5 6 2细胞在形态学上可见明显凋亡细胞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谱可见DNA梯形带。结论 :抗氧化剂An784 5能抑制K5 6 2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An7845 K562白血病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诱导活性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核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后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差别显示和克隆
12
作者 韩建中 戴建新 +4 位作者 林文 李川晟 童书鹏 程涛 陆德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克隆巨核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后表达变化的mRNA,从中寻找对诱导分化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最终揭示巨核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人巨核白血病细胞HIMeg经13-顺式维甲酸处理4d后,收集细胞总RNA,进行... 目的:克隆巨核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后表达变化的mRNA,从中寻找对诱导分化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最终揭示巨核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人巨核白血病细胞HIMeg经13-顺式维甲酸处理4d后,收集细胞总RNA,进行mRNA差别显示、cDNA片段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5个差示cDNA片段,经RNA点杂交分析后发现其中3个为假阳性,1个因没有杂交信号而无法确定,只有1个cDNA片段得到证实,其对应的mRNA在诱导分化后表达下降。该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已在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为AF026526。结论:克隆到一个未知基因的cDNA片段,其全长cD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 白血病 诱导分化 克隆 基因表达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对K562红白血病细胞系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秦建平 蒋纪恺 +1 位作者 张彦 王霞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1-151,150,共2页
以K562人类红白血病细胞系为实验模型,在体外观察了苦参促进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表明,苦参可使K562细胞产生明显的形态学上的分化,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
关键词 白血病 苦参 细胞 诱导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出现的特殊征象——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杨志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取得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成功,除了 RA 诱导分化作用的本身,使阻滞于早幼粒细胞阶段的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核型趋于正常之外,还取决于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高白细胞白血病 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作用 细胞 细胞毒化疗药物 柔红霉素 细胞百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对L_(833)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志强 王绮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9-56,共8页
本文通过连续传代的方法建立纯化的成纤维细胞层,观察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F-CM)对L_(833)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对F-CM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活性鉴定。结果提示:成纤维细胞对L_(83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条件培... 本文通过连续传代的方法建立纯化的成纤维细胞层,观察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F-CM)对L_(833)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对F-CM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活性鉴定。结果提示:成纤维细胞对L_(83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条件培养液有刺激L_(833)细胞增殖并部分诱导分化作用;成纤维细胞对L_(83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混合基质细胞;F-CM促分化效应强于F_0-CM及rmGM-CSF。经琼脂隔离后的成纤维细胞对L_(83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 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 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与hTERT,c-myc和bcl-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立德 陈元仲 +1 位作者 李乃农 吴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5-399,共5页
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HL 60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与hTERT ,c myc和bcl 2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复制HL 60细胞的诱导分化模型 ,在分化前和分化过程中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PCR ELISA方法测定端粒酶活性 ,采用RT PC... 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HL 60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与hTERT ,c myc和bcl 2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复制HL 60细胞的诱导分化模型 ,在分化前和分化过程中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PCR ELISA方法测定端粒酶活性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hTERT ,c myc和bcl 2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在ATRA诱导HL 60细胞分化过程中 ,端粒酶活性水平逐渐下降 ,hTERTmRNA表达下调的同时c myc和bcl 2mRNA表达亦下调 ,且hTERTmRNA下调早于端粒酶活性水平下降。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HL 60细胞分化过程与端粒酶活性降低和hTERT ,c myc及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维甲酸 端粒酶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c—myc bcl—2 细胞分化 HTERT 活性 表达水平 白血病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HI-Meg)诱导前后sis和mye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建林 李牧 +3 位作者 万景华 张淑靖 冯敏 宋玉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1-64,共4页
我们对巨核细胞分化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HI-Meg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经维甲酸诱导后,该细胞向成熟巨核细胞方向分化。我们检测了C-myc及C-sis两种癌基因在诱导前后的HI-Meg细胞中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在诱导后... 我们对巨核细胞分化与癌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HI-Meg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系,经维甲酸诱导后,该细胞向成熟巨核细胞方向分化。我们检测了C-myc及C-sis两种癌基因在诱导前后的HI-Meg细胞中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在诱导后的巨核细胞中,sis表达下降3.82倍,myc表达下降4.54倍,但这两个癌基因表达仍高于在正常淋巴细胞中的水平。本文讨论了这一结果对研究巨核细胞分化与调控及白血病发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白血病细胞 诱导分化 维甲酸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前后增殖性抗原的表达研究
18
作者 郑胡镛 胡亚美 +3 位作者 赵全 耿兰增 石慧文 巩文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用免疫荧光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对TPA和rIL-2体外诱导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诱导前后的CD25,CD34,CD71,Ki-67和PCNA等细胞增殖性抗原的表达检测,发现CD25和CD71的表达改变不明显,CD34,Ki-67和PCNA在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中,其表... 用免疫荧光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对TPA和rIL-2体外诱导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诱导前后的CD25,CD34,CD71,Ki-67和PCNA等细胞增殖性抗原的表达检测,发现CD25和CD71的表达改变不明显,CD34,Ki-67和PCNA在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中,其表达率明显降低。我们认为TPA和rIL-2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增殖活力的降低,对其增殖性抗原CD34,Ki-67和PCNA的检测是观察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的敏感性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诱导分化 细胞增殖性抗原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诱导试验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19
作者 辜梅新 黄铮人 苏健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7期702-702,共1页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其特征是外周血、骨髓及组织中出现具有胞浆周边不规则呈锯齿状或伪足状突起,有时为细长毛发状伸出的单个核细胞,国内不多见,自1976~1986年共报告50余例,本院近10年仅见3例。前2例为形态学...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其特征是外周血、骨髓及组织中出现具有胞浆周边不规则呈锯齿状或伪足状突起,有时为细长毛发状伸出的单个核细胞,国内不多见,自1976~1986年共报告50余例,本院近10年仅见3例。前2例为形态学诊断,本例除形态学外,还经TPA诱导试验(咐醇-12-O-十四酰-13乙酸酯)TRAP试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等进一步证实,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毛细胞白血病 TPA诱导 诱导试验 形态学诊断 足状突 锯齿状 幼稚细胞 骨髓检查 单克隆抗体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源于未缓解白血病患者的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素芳 郭晓玲 +3 位作者 张娜娜 张静楠 任金海 郭晓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4-629,共6页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缓解期及未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比较两者的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及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提取2013年4月2...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缓解期及未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比较两者的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及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提取2013年4月25日至2014年1月17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复发难治未缓解期白血病患者(7例)和缓解期患者(7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按常规方法诱导产生DC-CIK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检测细胞增殖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细胞涂片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前后CD34+白血病细胞比例,CCK-8法检测两组DC-CIK细胞对K562细胞及患者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来源的DC-CIK细胞均以相似的速度快速增殖,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均随培养时间延长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15天时,非缓解组DC-CIK细胞涂片检测未见CD34+原始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D34+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降低[(0.1±0.05)%vs(8.3±3.1)%,P〈0.05]。效靶比在5∶1~20∶1范围内时,缓解组与未缓解组DC-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缓解组DC-CIK对患者单个核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缓解组(P〈0.05),并且显著高于未缓解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P〈0.05)。结论:未缓解期白血病患者来源的DC-CIK细胞在增殖活性、CD3+CD8+和CD3+CD56+表达水平和对K562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活性方面与缓解期患者来源的DC-CIK细胞均相似,但对患者单个核细胞的杀伤具有更强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生物学活性 白血病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