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ELISA检测种鸡白血病病毒群特异性抗原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克昌 司树晖 祝俊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群 种鸡 特异性抗原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编辑chNHE1基因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抗性研究
2
作者 王震 陈运通 +5 位作者 魏天悦 陈洪岩 王旭光 高玉龙 夏长友 孟庆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3,共7页
鸡Na^(+)/H^(+)离子交换蛋白-1(chNHE1)是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细胞受体,是ALV-J感染的细胞靶点。为了探索鸡抗禽白血病的育种目标,试验构建了定点编辑chNHE1基因的CRISPR/Cas9腺病毒系统,并对编辑后细胞抗ALV-J感染能力进行评价... 鸡Na^(+)/H^(+)离子交换蛋白-1(chNHE1)是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细胞受体,是ALV-J感染的细胞靶点。为了探索鸡抗禽白血病的育种目标,试验构建了定点编辑chNHE1基因的CRISPR/Cas9腺病毒系统,并对编辑后细胞抗ALV-J感染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使用CRISPR/Cas9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sODNs同源重组方案可以在chNHE1中引入突变,其中36%单克隆细胞株存在W38缺失;T37缺失的细胞对ALV-J感染具备极显著的抗性;W38缺失的细胞对ALV-J感染具有完全抗性,同时具有E35A替换、P36缺失、T37缺失的细胞对ALV-J感染也具有完全抗性。研究表明,CRISPR/Cas9腺病毒载体可以有效地编辑鸡DF-1细胞,W38缺失或E35A替换P36、T37缺失都可以使DF-1对ALV-J感染具有抗性,该方案为培育抗ALV-J感染的基因编辑鸡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白血病病毒 鸡Na^(+)/H^(+)交换蛋白-1 病毒载体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对清远麻鸡感染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影响
3
作者 徐慧娟 邝智祥 +4 位作者 左珂菁 吴承洋 郑泓昊 谢青梅 陈伟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57,共7页
【目的】探究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tva c.3G>A对清远麻鸡感染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的影响。【方法】利用直接测序方法对清远麻鸡不同品系tva c.3G>A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式细... 【目的】探究tva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突变tva c.3G>A对清远麻鸡感染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的影响。【方法】利用直接测序方法对清远麻鸡不同品系tva c.3G>A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和RT-qPCR检测RCASBP(K)-EGFP荧光报告病毒和ALV-K GD1601病毒感染清远麻鸡tva c.3G>A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s)的情况。利用RT-qPCR检测ALV-K GD1601病毒感染清远麻鸡tva c.3G>A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雏鸡的情况。【结果】tva c.3G>A突变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杂合突变基因型tva c.3G/A和纯合突变基因型tva c.3A/A存在于清远麻鸡K、M品系,tva c.3G/A频率分别为0.183、0.133,tva c.3A/A频率分别为0.116、0.033。流式细胞术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tva c.3G>A突变位点野生型tva c.3G/G CEFs对RCASBP(K)-EGFP和ALV-K GD1601病毒易感,而纯合突变基因型tva c.3A/A CEFs有效抗RCASBP(K)-EGFP和ALV-K GD1601病毒的感染,表明tva c.3G>A突变导致清远麻鸡体外抗ALV-K的感染。ALV-K攻毒试验结果表明,tva c.3G>A突变导致清远麻鸡体内抗ALV-K的感染。【结论】tva c.3G>A突变引起清远麻鸡体外、体内抗ALV-K的感染,该突变位点可作为清远麻鸡ALV-K抗性选育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麻鸡 K亚白血病病毒 tva受体基因 突变 遗传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不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比较
4
作者 赵方钰 崔慧珍 +4 位作者 王一新 常爽 任志浩 崔文平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9,共8页
为了比较6种不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以更好地实施禽白血病净化和鸡苗洁净度评估。本试验首先将ALV-J参考株以卵黄囊接种感染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构建雏鸡携带ALV-J模型,对出壳雏鸡逐一采集胎粪和抗凝血,... 为了比较6种不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以更好地实施禽白血病净化和鸡苗洁净度评估。本试验首先将ALV-J参考株以卵黄囊接种感染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构建雏鸡携带ALV-J模型,对出壳雏鸡逐一采集胎粪和抗凝血,随后分别将胎粪滤液和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传代(DF-1)细胞进行病毒培养,维持7 d时收取细胞上清,以A、B、C三家公司的ALV p27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以及商品化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分别对胎粪、不同稀释度胎粪样品、胎粪病毒分离细胞上清和血浆病毒分离细胞上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种不同试剂盒对胎粪、胎粪病毒分离细胞上清和血浆病毒分离细胞上清的检测结果判定总体一致,其中以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读数判定最为直观,其阳性样品与阴性样品的读值区分明显、易于判断。对不同稀释度胎粪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以A公司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相对灵敏,可检出低滴度病原。结果表明,不同检测方法对ALV-J检测的整体判定差异不显著,但针对低滴度样品检测时不同方法的检出率有差异,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白血病病毒(ALV-J) P27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胶体金试纸条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喻华英 曾婷婷 +8 位作者 杨宗维 王粲 牙侯勋 万丽君 罗思思 李孟 谢芝勋 于美玲 谢丽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5,共9页
为满足基层实验室对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检测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RPA-LFD)的ALV-K快速检... 为满足基层实验室对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K,ALV-K)检测需求,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cation-lateral flow dipstick,RPA-LFD)的ALV-K快速检测方法。试验首先通过细胞培养分离鉴定出一株ALV-K,并以此分离株的前病毒DNA作为建立检测方法的模板;其次,针对ALV-K gp85基因保守位置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的引物浓度、探针浓度和反应温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预试验并以预试验检测限优化反应时间;最后,以优化反应时间进行敏感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及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ALV-K RPA-LFD反应体系在引物浓度为0.45 mmol/L,探针浓度为0.14 mmol/L,39℃条件下反应21 min,其检测限为4.86×10^(2) copies/反应的ALV-K DNA,并且不与其他常见禽类病原体核酸发生非特异扩增反应;30份临床病料中有14份ALV-K阳性,与单重PCR方法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ALV-K RPA-LFD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仪器,能够直观地观察结果的优点,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ALV-K,特别是实验室条件有限的检测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K亚白血病病毒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和J亚群混合感染引起雏鸡腺胃炎的病理学诊断
6
作者 关昕睿 谢泽鑫 +2 位作者 何慧 刘晓丽 谷长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98,共6页
为了明确湖北省某鸡场疑似腺胃炎病鸡发病原因,本试验对病鸡进行解剖,观察各组织病变情况;对腺胃、肝脏、法氏囊、胸腺等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腺胃石蜡切片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腺胃匀浆进行病原检... 为了明确湖北省某鸡场疑似腺胃炎病鸡发病原因,本试验对病鸡进行解剖,观察各组织病变情况;对腺胃、肝脏、法氏囊、胸腺等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腺胃石蜡切片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腺胃匀浆进行病原检测和ALV-p27抗原检测;将过滤除菌后的腺胃匀浆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分离病毒,并进行ALV亚群鉴定。结果显示,剖检可见病鸡的腺胃肿大,腺胃壁增厚,质软,腺胃乳头扁平消失;腺胃黏膜下层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腺小管上皮增生,腺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其他器官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腺管上皮胞质内出现p27抗原阳性信号。腺胃匀浆中扩增出ALV的特异性条带,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为p27抗原阳性。DF-1细胞培养物的ALV亚群鉴定为A亚群(ALV-A)和J亚群(ALV-J)共感染。结果表明,该鸡场鸡只是由ALV-A和ALV-J共同引起的腺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炎 病理变化 p27 白血病病毒A亚 白血病病毒J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FBXL8对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复制的影响
7
作者 郑诗龄 陈雪阳 +3 位作者 刘晶 方春 梁雄燕 杨玉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6-1705,共10页
【目的】制备鸡E3泛素连接酶FBXL8多克隆抗体,探究鸡源FBXL8对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A,ALV-A)在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内复制的影响。【方法】以DF-1细胞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FBXL 8基因,构建鸡源FBXL8原... 【目的】制备鸡E3泛素连接酶FBXL8多克隆抗体,探究鸡源FBXL8对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A,ALV-A)在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内复制的影响。【方法】以DF-1细胞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FBXL 8基因,构建鸡源FBXL8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FBXL8,将其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RIL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将表达产物His-FBXL8免疫10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分别检测抗体特异性及效价;针对已公布的FBXL 8基因序列设计过表达引物及靶向FBXL 8基因的干扰序列,构建过表达质粒psi-flag-FBXL8及干扰质粒pLKO.1-FBXL8-shRNA,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表达效果。将构建成功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转染DF-1细胞,24 h后感染ALV-A,通过半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LV-A的结构蛋白P27、GP85表达水平。【结果】PCR成功扩增出大小为1182 bp的FBXL 8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FBXL8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FBXL8,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His-FBXL8大小为43 ku。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FBXL8兔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外源蛋白,且抗体效价为1∶64000。成功构建了FBXL8过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其在DF-1细胞中能够实现对FBXL8的过表达和敲低。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FBXL8可抑制ALV-A复制,而敲低FBXL8则促进其复制。【结论】本研究制备的FBXL8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特异性及反应性;在DF-1细胞中,FBXL8负向调控ALV-A复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究FBXL8生物学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揭示FBXL8抗ALV-A感染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XL8 A亚白血病病毒(ALV-A) 多克隆抗体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感染鸡组织中细胞受体chNHE 1的表达分析
8
作者 张莉 于蒙蒙 +7 位作者 王颖 王素艳 许壮壮 刘鹏 陈运通 祁小乐 李留安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31-3639,共9页
旨在研究鸡钠氢交换蛋白1(chicken 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 isoform 1,chNHE1)在不同类型鸡组织内的表达情况,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的组织嗜性及ALV-J感染后组织chNHE1的mRNA变化情况。本研究... 旨在研究鸡钠氢交换蛋白1(chicken 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 isoform 1,chNHE1)在不同类型鸡组织内的表达情况,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的组织嗜性及ALV-J感染后组织chNHE1的mRNA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qPCR技术,检测了商品肉鸡、商品蛋鸡和SPF鸡脏器内的chNHE1转录量,ALV-J感染鸡后各组织的病毒载量及组织chNHE1的转录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hNHE1在3种类型鸡的心、肝、脾、肺、肾、盲肠扁桃体、胸腺和法氏囊中均能检测到,但转录量高低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免疫器官内的chNHE1转录量相对较高;SPF鸡接种ALV-J后,心、脾、肾和盲肠扁桃体中的病毒载量相对较高,而肝、肺、胸腺和法氏囊中的病毒载量相对较低;ALV-J感染后,脾、肾和盲肠扁桃体中的chNHE1转录量明显上调,但心中的转录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分析了3种类型鸡chNHE1的组织转录特点及ALV-J感染对组织内chNHE1转录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探究受体chNHE1的转录与ALV-J的组织嗜性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白血病病毒 鸡钠氢交换蛋白1 组织表达 转录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血液核酸筛查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欣怡 李锦群 +2 位作者 陈钦玺 廖明 曹伟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5-1126,共12页
为缩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检测周期,进一步加快禽白血病净化进程,本研究结合SYBR GreenⅠqPCR和混样检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低ALV-J流行率场景下的快速筛检ALV-J的血液核酸筛查技术(ALV-J blood ... 为缩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检测周期,进一步加快禽白血病净化进程,本研究结合SYBR GreenⅠqPCR和混样检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低ALV-J流行率场景下的快速筛检ALV-J的血液核酸筛查技术(ALV-J bloo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LV-J-B-qPCR)。根据GenBank中ALV-J pol及env基因序列,设计ALV-J的特异性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ALV-J SYBR GreenⅠqPCR检测方法。以ALV-J病毒分离为阳性的鸡抗凝血为实验材料,分别制备抗凝血DNA、血细胞DNA、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和血浆cDNA 5类血液检测模板进行ALV-J的PCR检测,筛选最佳检测模板;进一步比较蒸馏水破裂红细胞法提取混合血液DNA的混样方法,血液混样总体积为200μL的混样方法,血液混样总体积为10μL的混样方法共3种混样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筛选最佳混样方法。综合上述qPCR方法、检测模板与混样方法,成功建立了ALV-J-B-qPCR。运用ALV-J-B-qPCR分别进行预期流行率为1%~2%、4%~5%场景下的模拟筛查试验,并与病毒分离法比较。q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显示,该方法仅特异性扩增ALV-J,对标准质粒的最低检测限度为1×10^(2)copies·μL^(-1),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均<1%。对90份临床送检血液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qPCR方法对ALV-J的检出率(15.6%)高于p27抗原ELISA和普通PCR的检出率(12.2%)。检测模板筛选试验中,抗凝血DNA最符合检测准确度高、操作复杂度和成本低的要求,为最佳检测模板。混样方法摸索试验中,混样总体积为10μL(混样规模<12份)的混样方法检测准确性最高,为最佳混样方法。在样本数为400份,预期流行率为4%~5%场景的模拟筛查中,ALV-J-B-qPCR检出率为6.25%,比病毒分离法高2.00%;在样本数为400份,预期流行率为1%~2%场景的模拟筛查中,ALV-J-B-qPCR检出率为2.25%,比病毒分离法高0.75%。本研究建立的ALV-J-B-qPCR技术具有灵敏性高、检测快速和节约成本的优势,为种禽场加快ALV净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白血病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混样检测 筛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鸡内皮血管瘤病例相关的禽白血病病毒K亚群分离及其gp85基因演化分析
10
作者 梁灿新 郑小雪 +3 位作者 舒雪利 周婉怡 廖明 曹伟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7-1136,共10页
本研究在华南地区某规模化种禽场调查中发现其部分花鸡品系头部鸡冠下缘及眼睑上缘部位出现白色、质地坚硬且形状不规则的肿块,为了解患病鸡的发病特征及致病因子而开展了实验室诊断及相关病原研究。结果表明该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发病鸡... 本研究在华南地区某规模化种禽场调查中发现其部分花鸡品系头部鸡冠下缘及眼睑上缘部位出现白色、质地坚硬且形状不规则的肿块,为了解患病鸡的发病特征及致病因子而开展了实验室诊断及相关病原研究。结果表明该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发病鸡群为父母代花鸡,发病率约为2%,剖检无其他肉眼表观病变,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内皮血管瘤。RT-PCR检测肿瘤组织表明为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K)感染,无其他禽肿瘤性病毒感染。对患病鸡的血浆样品(32份)、肿瘤组织匀浆(6份)及脑组织匀浆(6份)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成功从脑组织样品中分离到4个ALV-K毒株(GXJL01~GXJL04)。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GXJL01~GXJL04的env基因并测序,在与华南地区其他5个规模化种禽场中分离获得的7个ALV-K流行株的gp85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中表明,GXJL01~GXJL04与日本的Km5844、Sp53等神经胶质瘤毒株(fowl glioma-inducing virus, FGV)及具有神经组织嗜性的ALV-K毒株JS15SG01同一进化分支上,与本研究其他7个ALV-K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同时在针对ALV-K的gp85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分析中发现,GXJL01~GXJL04存在多个与FGV和JS15SG01参考株相似的氨基酸位点突变。本研究首次把地方黄羽鸡品种花鸡头部的肿块诊断为内皮血管瘤,且ALV-K为内皮血管瘤的主要相关病原,分离株GXJL01~GXJL04区别于现行华南地区ALV-K流行株且与FGV、JS15SG01等神经组织嗜性的毒株高度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鸡内皮血管瘤 K亚白血病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免疫抑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利 刘青 +3 位作者 王晓伟 王峰 陈洪博 成子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98-1202,共5页
本研究人工接种1日龄及7日龄SPF雏鸡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模拟先天感染及早期感染,检测ALV-J不同感染时间对机体的影响。对感染鸡体质量、免疫器官质量、组织病理学、血细胞、CD4+及CD8+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ALV-J对免... 本研究人工接种1日龄及7日龄SPF雏鸡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模拟先天感染及早期感染,检测ALV-J不同感染时间对机体的影响。对感染鸡体质量、免疫器官质量、组织病理学、血细胞、CD4+及CD8+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ALV-J对免疫器官抑制显著,尤其是中枢免疫器官,1日龄感染组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7日龄感染组。免疫器官的抑制是产生体质量抑制的根源。病理学观察发现,1日龄感染组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流失严重,间质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而7日龄感染组在3周前表现为免疫细胞增殖,在3周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坏死流失,其他器官主要表现炎性浸润及出血,未见肿瘤增生灶。血细胞检测发现,ALV-J感染组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均有下降,但对粒细胞的影响更加明显,1日龄感染鸡更为严重。对胸腺和脾脏CD4+及CD8+T淋巴细胞检测发现,CD4+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而CD8+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说明机体的免疫抑制和这两种细胞的变化高度相关。无论是1日龄还7日龄感染,均在4周龄时达到免疫抑制最低值,因此可以确定ALV-J感染在体内潜伏期约为3~4周的时间。ALV-J造成机体免疫力极其低下,为肿瘤的形成及混合感染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J亚 免疫抑制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麻鸡感染A亚群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诊断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培坤 秦丽莉 +3 位作者 毕玉彧 邹广珍 彭昊 韦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8,共3页
对疑似患有禽白血病的广西麻鸡进行病理剖检、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及对细胞培养上清进行p27抗原检测、细胞培养物进行PCR扩增,并对分离到病毒的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该病鸡同时分离到了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 对疑似患有禽白血病的广西麻鸡进行病理剖检、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及对细胞培养上清进行p27抗原检测、细胞培养物进行PCR扩增,并对分离到病毒的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该病鸡同时分离到了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ZS14-A株、ZS14-J株。对ALV-A gp85、ALV-J gp85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ZS14-A与6株国内外A亚群参考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6.3%~87.8%,其中与国外株MAV-1同源性最高,为87.8%。ZS14-J与7株国内外J亚群参考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3.4%~96.1%,其中与J亚群原型株HPRS103同源性最高,为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亚白血病病毒 J亚白血病病毒 共感染 广西麻鸡 gp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鸡临床血管瘤病例中分离出A亚群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培坤 毕玉彧 +3 位作者 秦丽莉 邹广珍 彭昊 韦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广西鸡群中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临床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的三黄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从1只病鸡同时分离到了一株A亚...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广西鸡群中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临床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的三黄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从1只病鸡同时分离到了一株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与一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HG01-A株和HG01-J株。ALV-A gp85与7株A亚群氨基酸同源性为85.8%-87.5%,与A亚群美国株MQNCSU同源性最高为87.5%,与A亚群原型株RSA同源性为86.9%。而ALV-J gp85与7株毒株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4.0%-93.8%,与广东株XX2-08以及四川株SCSM01同源性最高为93.8%,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同源性为90.2%。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HG01-A与各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远,HG01-J与SCSM01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首次从同一只广西三黄鸡中同时分离到ALV-A及ALV-J,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感染 A亚白血病病毒 J亚白血病病毒 gp85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晓平 钱琨 +4 位作者 秦爱建 王平平 沈海玉 邵红霞 金文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1-355,共5页
为了解商品蛋鸡群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流行情况和病毒特性,本实验对感染血管瘤与髓细胞瘤混合型ALV-J的商品海兰褐蛋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对2个分离株的致瘤关键基因序列LTR与gp85进行了测定,并与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这... 为了解商品蛋鸡群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流行情况和病毒特性,本实验对感染血管瘤与髓细胞瘤混合型ALV-J的商品海兰褐蛋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对2个分离株的致瘤关键基因序列LTR与gp85进行了测定,并与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株病毒的LTR及gp85均存在显著的变异。在这两个基因的遗传进化树中均形成一个单独的分支:LTR的U3序列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低至89.7%~92.4%,而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0.7%~99.6%,这两株病毒的U3区变异产生了一个与肿瘤形成与转移间接相关的调控元件TCF11(Transcription Factor11),但Y box、TATA box、CArG box都很保守;两株病毒的gp85氨基酸序列均在第179位缺失一个Lys,两个毒株的gp85蛋白序列与肉鸡分离毒株之间的同源性很低,为86%~89%,而与参考蛋鸡分离毒同源性相对较近,为89.2%。本研究证实从多种肿瘤类型并发的蛋鸡自然发病病例中分离到ALV-J病毒,其关键序列发生了显著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蛋鸡 J亚白血病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征英 张伟华 +1 位作者 李冰 常维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96-1102,共7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ALV-J)在家禽体内各个器官的分布。根据ALV-J NX0101毒株基因5 258—5 510bp的碱基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反应,扩增产物为253bp,将该产物连接T载体作为Real-time PC... 本研究旨在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ALV-J)在家禽体内各个器官的分布。根据ALV-J NX0101毒株基因5 258—5 510bp的碱基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反应,扩增产物为253bp,将该产物连接T载体作为Real-time PCR反应的标准品,利用SYBR Green I染料进行Real-time PCR反应,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行反应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然后用已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ALV-J的SPF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腺、法氏囊、腺胃进行3次重复检测,将Ct值带入标准曲线公式得出各个组织的病毒拷贝数。试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R值均为0.991 4,检测极限约为81拷贝质粒DNA,比RT-PCR灵敏100倍以上;特异性分析表明只有ALV-J能检测到特异性的熔解度峰值;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通过比较数值以得出胸腺ALV-J基因含量是最高的,肺脏、脾脏、法氏囊含量也比较高,心脏拷贝数最低。自然感染发病鸡各器官ALV-J基因均高于人工感染ALV-J的基因含量。本研究所建立的ALV-J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周期短,初步探讨了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在畜禽体内各个器官的病毒分布。这为以后禽白血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J亚 荧光定量PCR 病毒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诱导蛋鸡群多种肿瘤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洪博 于琳琳 +5 位作者 姜艳萍 王玥 王峰 王晓伟 王桂花 成子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1-1496,共6页
2009年8月,山东泰安某海兰褐商品蛋鸡场,开产后产蛋率只有60%~70%,31周龄时,死亡率突然增加,最高达20%。患病鸡经大体剖检、病理组织学、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送检鸡除了髓细胞瘤外,还存在明... 2009年8月,山东泰安某海兰褐商品蛋鸡场,开产后产蛋率只有60%~70%,31周龄时,死亡率突然增加,最高达20%。患病鸡经大体剖检、病理组织学、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送检鸡除了髓细胞瘤外,还存在明显的纤维肉瘤、组织肉瘤、腺癌和血管内皮瘤等肿瘤。纤维肉瘤单独存在,组织肉瘤、腺癌和血管内皮瘤分别和髓细胞瘤混合存在,本文详细描述了各肿瘤的组织学特点。ALV-J从肉种鸡传向商品蛋鸡后引起肿瘤谱扩展的原因和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毒J亚(ALV-J) 商品蛋鸡 肿瘤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腺胃炎的蛋用型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7
17
作者 孙淑红 柴家前 +3 位作者 王波 孙洪磊 王晓云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4,共4页
从表现腺胃炎的尼克珊瑚粉商品代蛋鸡中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将病料或鸡白细胞接种于CEF,培养12 d,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10只鸡中有9只鸡分离到ALV-J,其中有4只鸡还存在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从表现腺胃炎的尼克珊瑚粉商品代蛋鸡中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将病料或鸡白细胞接种于CEF,培养12 d,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10只鸡中有9只鸡分离到ALV-J,其中有4只鸡还存在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共感染。通过PCR扩增gp85基因,与已发表的20株ALV-J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与来自白羽肉鸡的HPRS103的同源性为97.8%,而与来自蛋用型鸡的SD07LK1株的同源性为93.0%。本研究发现,在某些仅仅发生腺胃炎的鸡也可能普遍存在ALV-J感染,再次显示了腺胃炎病料中病毒感染的多样性。ALV-J可能成为致腺胃炎的病原之一,但其致病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炎 蛋用型鸡 J亚-禽白血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亚群与E亚群禽白血病自然重组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超男 高玉龙 +4 位作者 高宏雷 祁小乐 景龙 潘伟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78-981,共4页
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养鸡场禽白血病病毒(ALV)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具有典型血管瘤病变的禽白血病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J亚群ALV(ALV-J)命名为JL0901,并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将该序列与已发表的ALV-J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研... 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养鸡场禽白血病病毒(ALV)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具有典型血管瘤病变的禽白血病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J亚群ALV(ALV-J)命名为JL0901,并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将该序列与已发表的ALV-J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JL0901基因组的gag和pol基因相对保守,而env基因和3'端非编码区(3'UTR)的变异较大。对JL0901的env基因核苷酸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其gp85基因和gp37基因交界位置发生J亚群和E亚群ALV重组现象。本研究证实国内鸡群中存在J亚群和其他亚群ALV的自然重组现象,并表明国内ALV已出现新的变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白血病病毒 血管瘤 全基因序列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瘤相关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ZH-08株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小桃 史伟伟 +4 位作者 刘红波 张贺楠 廖明 辛朝安 曹伟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病例的广东某肉种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ZH-08。利用ELISA抗原检测、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都呈阳性。依据ALV-J原型株HPRS-103前病毒全... 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病例的广东某肉种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ZH-08。利用ELISA抗原检测、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都呈阳性。依据ALV-J原型株HPRS-103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采用分段扩增的方法完成了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全长7 597 bp,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序列大小比较略有差异,但符合典型的复制完全型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序列中不含已知致癌基因。将该分离株的亚群特异性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各参考株相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ZH-08与YZ9901株相似性最高(93.7%)。基于gp85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H-08株与SD07LK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该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J亚白血病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 gp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羽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及gp85基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孝成 赵瑞宏 +5 位作者 胡晓苗 沈学怀 周学利 戴银 侯宏艳 张丹俊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4,共4页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黄羽鸡中的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送检疑似禽白血病的黄羽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自黄羽鸡分离到2株J亚群禽白血病...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黄羽鸡中的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送检疑似禽白血病的黄羽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自黄羽鸡分离到2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AHaq01和AHaq02,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8%,与ALV-J参考毒株序列同源性为91.1%~99.8%,其中与ALV-J原型毒株HPRS-103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和98.1%,与分离株AHaq01和AHaq02同源性最高的分别是WN100404(95.0%)和SD09TA04 (99.8%).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2个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为来源不同的ALV-J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白血病病毒 GP85基因 分离 黄羽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