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支聪聪 张宝玺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85-288,共4页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 临床应用 联合化疗方案 白血病细胞 形态学方法 治愈率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翀 关明 +2 位作者 何妙侠 蒋黎敏 郑建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8-180,189,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ALL预后的价值。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 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ALL预后的价值。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复发率、5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建立了正常骨髓细胞分布的分析模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18例MRD阳性患儿的白血病复发率为55.6%(10/18)、15例MRD阴性患儿复发率为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44%和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结论监测MRD对于B-ALL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瑞东 吴敏媛 +3 位作者 张永红 马晓莉 周翾 郑胡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监测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60例T-ALL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患儿的临床特... 目的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监测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60例T-ALL患儿在治疗不同时间点进行追踪监测,分析不同MRD水平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诱导治疗第33 d MRD≥1×10-4组患儿易复发,P=0.03;诱导治疗第33 d MRD<1×10-4组患儿预计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100%,而MRD≥1×10-4组患儿5年EFS为(62.5±7.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结论监测T-ALL患儿MRD水平在评估早期治疗反应、监测复发以及估计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 白血病 T淋巴细胞性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卫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8期110-113,共4页
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直接决定AL复发和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MRD的检测,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流式细胞术(FCM)、质谱技术,其预测疾病复发、评估预后等临床价值... 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水平直接决定AL复发和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MRD的检测,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流式细胞术(FCM)、质谱技术,其预测疾病复发、评估预后等临床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可为AL的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 荧光原位杂交 聚合酶链式反应 流式细胞术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宁玲 刘芝璋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6年2月~2005年3月在我科正规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用外周血,利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进行MRD的检测,并动态随访。结果在...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MRD)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6年2月~2005年3月在我科正规治疗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采用外周血,利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技术进行MRD的检测,并动态随访。结果在已停药的14例患儿中,7例MRD持续阴性或由阳转阴,7例由阴性转阳性,其中2例复发;在维持治疗的16例中,缓解后MRD持续阴性者6例,缓解时MRD阳性者8例(其中2例分别于缓解后3月、8月复发,4例经治疗后转阴),缓解时MRD可疑阳性2例(其中1例转阳性)。结论诱导治疗能杀死大量的白血病细胞,但尚未彻底清除MRD;缓解期一定时间内的病人MRD阳性不一定复发;维持治疗的后期或停药后MRD持续阳性,则有可能复发,MRD持续阴性的患儿预后较好。因此,连续监测MRD对指导临床治疗、早期预测直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儿童 微小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涛 乔振华 +2 位作者 王宏伟 朱镭 张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 (MRD) ,为临床MRD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3 3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均接受 4~ 6周诱导化疗 ,获得完全缓解后 ,进行巩固化疗。在...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的微小残留病 (MRD) ,为临床MRD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MRD的临床意义。方法  3 3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均接受 4~ 6周诱导化疗 ,获得完全缓解后 ,进行巩固化疗。在诱导化疗结束时 ,巩固化疗第 12、2 4、3 6周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以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特异分化抗原为标志监测MRD。结果 初诊时FCM检测 3 3例患者骨髓均有淋巴系分化抗原表达 ,在诱导化疗结束时 ,巩固化疗第 12、2 4、3 6周 ,FCM检测MRD检出率分别为 42 4%、3 1 3 %、13 8%、12 5 %。在按年龄 (以 18岁为界 )、性别、初发病时白细胞计数 (5 0×10 9/L为界 )、Ph染色体、My表达、CNSL等因素分别分组中 ,各个时间段MRD的检出率均无差别。MRD阳性及白细胞计数大于 5 0× 10 9/L(P <0 10 )为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 ①白细胞分化抗原可作为免疫学标志用FCM方法检测ALL患者的MRD。②MRD与临床复发高度相关。③MRD可能为ALL患者一个独立的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 应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方法、标本选择、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丁超 单建芝 +1 位作者 吕娅 曾云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缓解后复发与体内微小残留病(MRD)有关。ALL患者MRD检测的常用方法有多参数流式细胞仪(FCM)、PCR、二代测序(NGS):FCM测量速度快,可多参数测量; ALL患者MRD可出现抗原漂移导致FCM结果呈假阴性; PCR包括实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缓解后复发与体内微小残留病(MRD)有关。ALL患者MRD检测的常用方法有多参数流式细胞仪(FCM)、PCR、二代测序(NGS):FCM测量速度快,可多参数测量; ALL患者MRD可出现抗原漂移导致FCM结果呈假阴性; PCR包括实时荧光定量RCR(q PCR)、逆转录PCR(RT-PCR)两种,检测MRD的灵敏度均较高,但结果易出现假阴性; NGS又称高通量测序、深度测序,检测MRD时灵敏度高于FCM、PCR法,但具有需要DNA总量高、生物学信息复杂、费用昂贵等问题。临床上检测MRD的首选标本为骨髓,但T-ALL患者的外周血可作为MRD检测标本。ALL患者检测MRD可对患者并进行危险分层,指导后续规范化治疗。ALL患者检测MRD可帮助患者判断预后。ALL患者检测MRD可作为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ALL效果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 染色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CR DNA指纹图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允鸿 仲惟昆 胡姣荣 《中国小儿血液》 1998年第6期241-245,259,共6页
对急性白血病AP-PCRDNA指纹图改变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诊断中的应用为本文研究目的。方法:以3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取其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先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白血病细胞,以自身正常中性粒细胞... 对急性白血病AP-PCRDNA指纹图改变及其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诊断中的应用为本文研究目的。方法:以3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取其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先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白血病细胞,以自身正常中性粒细胞为对照,分别选用3种引物AP1、AP2、AP3进行AP-PCR扩增,每例标本均重复一次,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显色,分析结果。结果:(1)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所有标本均扩增出清晰条带,并且有很好的重复性;(2)58.1%(18/31)可见白血病细胞相对于成熟粒细胞的指纹图改变。图谱改变包括新增带、带缺失\带密度改变。(3)AP1、AP2、AP3对所有31例标本异常检出率分另。1为41.9%、35.5%、38.7%,三种引物共检出18例异常,总检出率为58.1%。结论:AP-PCR是一种重复性好、简便易行的DNA指纹图技术,具有检出白血病细胞基因组微小改变的能力。有望成为检测微小残留病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微小残留 DNA指纹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微小残留病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9
作者 邓绍阳 旷文勇 +3 位作者 张本山 何姗 宋娜 郑敏翠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微小残留病阳性(MRD+)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7月—2023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16例MRD+B-ALL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8例患... 目的观察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微小残留病阳性(MRD+)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7月—2023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16例MRD+B-ALL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8例患者诱导缓解后MRD持续阳性,1例骨髓复发治疗后MRD+,7例MRD转阳。8例完成1个疗程贝林妥欧单抗治疗,8例仅使用15-21天。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MRD转阴率87.5%。11例患儿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位随访时间5.7(3.6-18.7)个月,16例患儿均存活且MRD均为阴性。不良反应有发热1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皮疹5例,贫血3例,肝损害3例,胃肠道反应3例,血小板下降2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2例,予相应对症处理后均消退,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MRD+B-ALL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较轻,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提高MRD+B-ALL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林妥欧单抗 儿童 微小残留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步或跨系表达抗原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清 李戈 +2 位作者 张剑波 黄建鸣 张熔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到两组四色抗体,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CD45/CD19/CD10/CD13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到两组四色抗体,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CD45/CD19/CD10/CD13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CD45/CD19/CD22/CD34,对20例完全缓解后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MRD定期检测。同时以非白血病患儿为对照,探讨CD45/SSC设门,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检测MRD的有效性。结果20例B-ALL患儿中,90%患儿初诊时存在CD45、CD34、CD19、CD10表达量的异常。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表达以≥0.03%为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5/CD19/CD10/CD34、CD45/CD19/CD10/CD13、CD45/CD19/CD22/CD34三组抗体组合发生频率最高,分别为40%、35%和30%。结论CD45/SSC设门,CD45/CD10/CD34可作为B-ALL患儿MRD检测的有效抗体组合。根据B-ALL患儿初诊异常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至两组四色抗体组合,再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用于检测MRD,既能使检测个体化又可避免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 免疫表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常英军 赵晓甦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6期581-584,共4页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FCM)是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RD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讨论了FCM检测AML MRD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微小残留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栾春来 孟君霞 +4 位作者 何孜岩 张晓南 唐广 陈杰甫 武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于完全缓解的CD7+AML患者,将其他多种髓系抗体与CD7构成组合,进行MRD检测;对于CD7-AML完全缓解患者,根据初发免疫表型进行多种髓系抗体组合,进行MRD检测。以MRD≥1.0×10^(-4)者计为阳性,MRD<1.0×10^(-4)计为阴性,跟踪随访3~24个月,记录MRD值、是否复发及骨髓确诊复发时间。结果 186例AML患者中检测出51例CD7+患者,对达完全缓解的33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检测到26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1例骨髓复发,7例阴性患者中的3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63.6%。CD7-组135例,对达完全缓解的90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到35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0例复发,55例阴性患者中的17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22.2%。CD7+组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比CD7-组MRD阳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D7+AML患者MRD检测中,CD7抗原与其他髓系抗原组合能够很好区分正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CD7抗原可以作为AML-MRD检测的重要指标,为调整AML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小残留 CD7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检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蕾 吴敏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检测 临床价值 应用 联合化疗方案 生存率 长期生存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精准诊治
14
作者 郑金娥 薛维 +1 位作者 杜雯 黄士昂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各种生物学技术,如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质谱等的飞速发展及应用,人们对于AML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更新了AML的疾病诊断分类,欧洲白血病网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各种生物学技术,如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质谱等的飞速发展及应用,人们对于AML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更新了AML的疾病诊断分类,欧洲白血病网也修订了AML的遗传危险度分层建议。与此同时,针对AML患者治疗后可检测残留病的监测、治疗方案的分层设计及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AML进入了更加精准的诊治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精准诊治 危险度分层 检测残留 分子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识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具有类似表型的再生细胞
15
作者 范桥珍 康蕊 张婷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716-727,共12页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鉴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具有类似表型的正常细胞。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利用MFC检测的AML患者MRD骨髓标本157例次,识别容易被误认为是MRD的正常细胞。结果...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鉴别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具有类似表型的正常细胞。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利用MFC检测的AML患者MRD骨髓标本157例次,识别容易被误认为是MRD的正常细胞。结果AML患者治疗后再生的骨髓样本中会出现如下易误判为MRD的正常细胞群:CD117 dim CD56^(+)CD7^(+)CD45^(str)自然杀伤(NK)细胞、CD19 dim CD56^(+)CD7^(+)CD45^(str) NK细胞、CD300e^(+)HLA-DR^(+)CD14^(part) CD64^(part)非经典单核细胞;这些细胞群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的中位值分别是0.084%(范围:0~0.6200%)、0%(范围:0~0.2134%)、0.1549%(范围:0~2.0940%)。结论MFC检测AML患者MRD过程中,应避免将治疗后骨髓再生的正常细胞,误判为残留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微小残留 正常细胞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检测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张丽 郭群依 +2 位作者 冯长伟 郭宗明 罗文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7,共2页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50例成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M R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ALL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骨髓M RD分别为(5.9462±4.8964)%和(0.5845±0.201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50例成人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M R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ALL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骨髓M RD分别为(5.9462±4.8964)%和(0.5845±0.201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ALL持续缓解与复发者的骨髓M RD分别为(4.1436±1.6125)%和(42.3514±20.645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诱导缓解至治疗3个月时M RD阳性患者复发率高,预后不良。提示对B-ALL患者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缓解后M RD检测,有利于其复发预测及早期个体化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B细胞 流式细胞术 微小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异常表达与微小残留病检测(附17例报告)
17
作者 罗文达 陈葆国 +1 位作者 张丽 李伯利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4期384-38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 追踪检测 异常表达 种抗原 流式细胞术 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免疫表型分析 分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
18
作者 田卫伟 罗建明 《内科》 2007年第6期960-962,共3页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重链 基因重排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骨髓涂片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19
作者 吴南海 吕善根 朱平 《中国小儿血液》 1997年第3期114-115,共2页
In this article, a improved PCR method of detec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 was reported, in which, the DNA templates for PCR amplification were extracted from bone marrow smears. The course of DNA extractio... In this article, a improved PCR method of detec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 was reported, in which, the DNA templates for PCR amplification were extracted from bone marrow smears. The course of DNA extraction wa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ime-saving. Of 60 cases, adequate DNA was obtained in 57 cases. The DNA from 2 to 3 slides could be used for 3 to 4 PCR amplifications. With this method, we detected MRD in 9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fter therapy. 4 out of the 9 patients were MRD-positive, and 2 MRD-positive patients relapsed soon after detection, otherwise, the 5 MRD-negative patients didn’t relapse. We suggest that this improved MRD-PCR method could be widely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微小残留 骨髓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对适合强化疗中低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的影响
20
作者 赵雅静 陶千山 +1 位作者 沈元元 董毅 《临床荟萃》 2025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对适合强化疗中低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适合强化疗中低危AML患者107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地西他...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对适合强化疗中低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适合强化疗中低危AML患者107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地西他滨维持治疗意愿分为维持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48)。维持治疗组根据预后分层分为低危组(n=32)和中危组(n=27),根据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分为MRD阳性组(n=20)和MRD阴性组(n=39)。维持治疗组给予地西他滨15mg/(m^(2)·d),静滴,d1~5,为1个疗程,每2个月治疗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6个疗程,对照组仅定期检测。收集并比较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随访截至2024年10月,维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RFS分别为40个月(95%CI:11.427~68.573)与19个月(95%CI:9.085~28.915),中位OS分别为46个月(95%CI:21.538~70.462)与32个月(95%CI:19.318~40.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维持治疗的低危组与中危组AML患者中位RFS和中位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前MRD阳性组中位RFS为23个月(95%CI:11.712~34.288)、中位OS为28个月(95%CI:22.336~33.664),而阴性组中位RFS和OS均未达到(P<0.001)。进一步分析维持治疗组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发现调节T细胞水平下降,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强化疗的中低危AML患者可以通过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延长生存期,同时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可改善AM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微小残留 地西他滨 维持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