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陆时运 赵晓红 +1 位作者 周仲昊 王智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商品名:特比澳)治疗各类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以来确诊的经化疗初次缓解后巩固化疗的各类急性白血病45例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商品名:特比澳)治疗各类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以来确诊的经化疗初次缓解后巩固化疗的各类急性白血病45例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rh-TPO15 000U,每日1次,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检测≤20×109/L,可选择输注单采血小板。动态监测血小板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病例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100×109/L的持续天数及血小板输注次数,观察特比澳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100×109/L早于对照组;减轻了化疗后血小板的下降程度;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化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轻微,仅个别出现发热、寒战、肌肉酸痛或头晕。结论: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洪毅 崔中光 +1 位作者 王伟 吴少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 化疗 临床观察 治疗 巨核祖细胞增殖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陆时运 赵晓红 +1 位作者 周仲昊 王智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巨和粒)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以来确诊的常规化疗的恶性血液病30例,化疗后加用rh-IL11作为治疗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35例...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巨和粒)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以来确诊的常规化疗的恶性血液病30例,化疗后加用rh-IL11作为治疗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血小板(PLT)下降程度、PLT≤100×109/L的持续天数及血小板输注次数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加用rh-IL11治疗能够明显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减少严重出血症状的发生及血小板悬液的输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rh-IL11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论:rh-IL11是治疗细胞毒药物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在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恶性血液病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和粒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血小板减少的体会
4
作者 王璇 矫晓玲 于惠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 巨和粒 患儿 化疗 治疗 皮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道生 《北方药学》 2014年第9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4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应用rhIL-11皮下注射,剂量为50μg/kg,1次/d,BPC≥50×109/L持续2d或BPC≥...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4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应用rhIL-11皮下注射,剂量为50μg/kg,1次/d,BPC≥50×109/L持续2d或BPC≥100×109/L时停止给药;余18例未接受rhIL-11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快,血小板计数在化疗后第4d至24d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治疗组BPC≤30×109/L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4d(P<0.05),BPC≤50×109/L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5d(P<0.05);治疗组化疗后输注血小板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8±1.6U vs.2.8±2.0U,P<0.01)。结论:rhIL-11可应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化疗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和粒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
6
作者 崔中光 汪洪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化疗 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 疗效观察 白细胞介素-11 患者 效果明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益气健脾解毒化瘀方联合艾曲泊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梅婷 孙小力 +1 位作者 齐淑静 魏广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138-142,共5页
目的 探讨自拟益气健脾解毒化瘀方联合艾曲泊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78例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自拟益气健脾解毒化瘀方... 目的 探讨自拟益气健脾解毒化瘀方联合艾曲泊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78例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自拟益气健脾解毒化瘀方联合艾曲泊帕治疗)和对照组(艾曲泊帕治疗),每组39例。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因子[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79.49%(31/39)(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0、TNF-α、PF4、TPO、vWF水平及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LT高于治疗前,PT、APTT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LT高于对照组,PT、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益气健脾解毒化瘀方联合艾曲泊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能够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恶性肿瘤 自拟益气健脾解毒化瘀方 艾曲泊帕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小板生成素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肖庆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运城市第三医院进行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运城市第三医院进行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法将其分为血小板生成素组(n=16)与白细胞介素组(n=16)。在两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时,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白细胞介素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1个月内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化疗后的1个月内,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高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其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短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升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血小板计数,缩短其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化疗 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9
作者 李海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强烈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rhIL-11组于化疗结束后24h皮下注射rhIL-1150μg/(kg·d),连用10-14d;对照组不用rhIL-11,观察两组血小板减低...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强烈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rhIL-11组于化疗结束后24h皮下注射rhIL-1150μg/(kg·d),连用10-14d;对照组不用rhIL-11,观察两组血小板减低持续时间、血小板输注量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IL-11组患者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血小板减低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输注量减少。不良反应以乏力、水肿和注射部位疼痛为主。结论rhIL-11对急非淋强烈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微,与化疗联?可减少出血并发症,使化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L-11 血小板减少 化疗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刘越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注血小板,研究组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输注血小板,研究组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可以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有效恢复,临床中重组人白介素-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化疗 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白介素-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迢 任昌明 +4 位作者 罗文达 郭群依 冯长伟 郭宗明 张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 疗效观察 治疗 化疗 2003年8月 急性白血病 200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1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延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181-182,共2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1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白血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照组患者进行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白介素-11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白血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照组患者进行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小板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的最低值与恢复的最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血小板不足50×109/L的持续时间、恢复到70×109/L与125×109/L所需要的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血病 化疗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病人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志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皮...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治疗,观察外周血小板的变化。结果:白血病患者实施化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下降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实施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的最高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低于50×109/L延续时间,恢复到75×109/L或100×109/L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介素-11 白血病化疗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在肿瘤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伴脾大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4
作者 戴简吉 邓旖 +3 位作者 鲁军 李刚 王佳敏 胡晓钢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5期706-707,710,共3页
目的评估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伴脾大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接受PSE治疗的CIT伴脾大且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主要终点为PSE后至少继续接受1次化... 目的评估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伴脾大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接受PSE治疗的CIT伴脾大且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主要终点为PSE后至少继续接受1次化疗。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SE治疗(栓塞比例约60%),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且6例患者出现腹痛,未发现其他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达到主要终点,PSE后平均化疗次数为(6.4±4.8)次。与术前血小板计数比较,PSE后3 d、14 d血小板计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E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下降(P=0.004)。结论对于CIT伴脾大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脾功能亢进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PSE可有效增加血小板计数,使患者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部分脾栓塞 门静脉高压 脾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