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霞
李永涛
+5 位作者
魏海霞
周健
王振猛
杨庆山
李长贵
刘德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4,80,共6页
在山东省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的12年生白蜡人工林内(山东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定位观测样地),设有25 m综合梯度观测塔(包含森林小气候观测系统),在高度1.5、3.5、11.0、13.0 m处分别设置4层气象传感器(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在山东省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的12年生白蜡人工林内(山东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定位观测样地),设有25 m综合梯度观测塔(包含森林小气候观测系统),在高度1.5、3.5、11.0、13.0 m处分别设置4层气象传感器(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传感器),在高度3.5、11.0 m处设有两层四分量辐射传感器。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每个月份选择3个晴天代表日,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24 h不间断采集数据,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一年中,冠层内太阳辐射始终低于冠层上,冠层内年均太阳辐射可降低84.91%;林冠层在4月份表现出一定的保温作用,7月份表现出一定的负作用;一年中,观测塔高度3.5 m处的湿度基本高于观测塔高度11.0、13.0 m处的湿度,且4个月(4、7、10月份和次年1月份)的日变化特征显示林冠层夜间增湿作用明显;不同高度的风速,从大到小依次为13.0 m高处、11.0 m高处、1.5 m高处、3.5 m高处,林冠层年均可降低风速7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白蜡人工林
气象因子
小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被引量:
7
2
作者
沈运扩
董智
+2 位作者
王丽琴
张志鹏
邵水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71-77,共7页
以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旷野裸地为对照,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白蜡人工林的动力、热力和水文等小气候效应,以期为滨海盐碱地人工造林的生态影响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林内太阳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明显低...
以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旷野裸地为对照,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白蜡人工林的动力、热力和水文等小气候效应,以期为滨海盐碱地人工造林的生态影响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林内太阳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明显低于旷野;空气相对湿度林内显著高于旷野;而林内空气温度春季高于旷野,夏秋季则低于旷野.林带防风效应和遮荫效应在夏季发挥最好,分别可达77.87%和67.50%,气温最高可降低0.40℃,空气相对湿度可增加7.59% ~ 18.61%.林内不同小气候因子间极显著相关,且气温和土温的相关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动力效应
热力效应
水文效应
滨海盐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空气PM_(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永涛
王霞
+4 位作者
王晓磊
魏海霞
周健
王莉莉
杨庆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94-99,共6页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的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3月~翌年2月期间白蜡林内、外的PM_(2.5)数据和相关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林内、外PM_(2.5)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同时对特殊天气下PM_(2.5)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的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3月~翌年2月期间白蜡林内、外的PM_(2.5)数据和相关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林内、外PM_(2.5)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同时对特殊天气下PM_(2.5)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内、外空气PM_(2.5)浓度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均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四季PM_(2.5)浓度的日变化近似呈双峰型曲线,变化趋势为夜间>日间、上午>下午;除冬季外,林内PM_(2.5)浓度普遍低于林外空地的;大风、降雨和降雪均有利于空气颗粒物的消除,且随着风力的增强和降雨量的增加,清除效果更好;在3种特殊天气下PM_(2.5)浓度均表现为林内>林外;春季和冬季的空气PM_(2.5)浓度与温度、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PM2.5
季节性变化
日变化
典型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光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振猛
李永涛
+3 位作者
魏海霞
王莉莉
刘德玺
杨庆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影响不同冠层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叶片的光量子效率(α)表现为上冠层(U...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影响不同冠层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叶片的光量子效率(α)表现为上冠层(U)>中冠层(M)>下冠层(L),最大光合速率(Pn_(max))、光饱和点(I_(sat))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而光补偿点(I_(c))变化相反,说明冠层越往上光适应范围越大;暗呼吸速率表现为冠层U>冠层L>冠层M。冠层U和冠层M的Pn呈双峰曲线变化,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首峰出现时间均为上午10时,次峰时间分别为14时和16时;冠层L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时。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冠层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正向、负向影响,但不同冠层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且因子间存在互作效应。总之,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上冠层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这为白蜡人工林经营管理中改善其空间结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光合特征
冠层
光响应曲线
黄河三角洲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霞
李永涛
魏海霞
周健
王振猛
杨庆山
李长贵
刘德玺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4,80,共6页
基金
林业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补助项目(2016-LYPT-DW-054)
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2012CX90303)
文摘
在山东省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的12年生白蜡人工林内(山东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定位观测样地),设有25 m综合梯度观测塔(包含森林小气候观测系统),在高度1.5、3.5、11.0、13.0 m处分别设置4层气象传感器(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传感器),在高度3.5、11.0 m处设有两层四分量辐射传感器。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每个月份选择3个晴天代表日,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24 h不间断采集数据,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一年中,冠层内太阳辐射始终低于冠层上,冠层内年均太阳辐射可降低84.91%;林冠层在4月份表现出一定的保温作用,7月份表现出一定的负作用;一年中,观测塔高度3.5 m处的湿度基本高于观测塔高度11.0、13.0 m处的湿度,且4个月(4、7、10月份和次年1月份)的日变化特征显示林冠层夜间增湿作用明显;不同高度的风速,从大到小依次为13.0 m高处、11.0 m高处、1.5 m高处、3.5 m高处,林冠层年均可降低风速73.54%。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白蜡人工林
气象因子
小气候特征
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delta
Fraxinus chinensis plantation
Meteorology factors
Microclimat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16.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被引量:
7
2
作者
沈运扩
董智
王丽琴
张志鹏
邵水仙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71-77,共7页
基金
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SEAP-JC-2)
文摘
以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旷野裸地为对照,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白蜡人工林的动力、热力和水文等小气候效应,以期为滨海盐碱地人工造林的生态影响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林内太阳辐射、风速、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明显低于旷野;空气相对湿度林内显著高于旷野;而林内空气温度春季高于旷野,夏秋季则低于旷野.林带防风效应和遮荫效应在夏季发挥最好,分别可达77.87%和67.50%,气温最高可降低0.40℃,空气相对湿度可增加7.59% ~ 18.61%.林内不同小气候因子间极显著相关,且气温和土温的相关性最好.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动力效应
热力效应
水文效应
滨海盐碱地
Keywords
Fraxinus chinensis plantation
dynamic effect
thermal effect
hydrological effect
coastal saline-alkali soil
分类号
S716.3 [农业科学—林学]
P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空气PM_(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永涛
王霞
王晓磊
魏海霞
周健
王莉莉
杨庆山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山东省东营市城市管理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94-99,共6页
基金
山东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抗逆抗盐观赏植物良种选育与示范"
"困难立地人工林大型评价与调控技术"
+1 种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GNC11113)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7CXGC0314)
文摘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的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3月~翌年2月期间白蜡林内、外的PM_(2.5)数据和相关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林内、外PM_(2.5)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同时对特殊天气下PM_(2.5)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内、外空气PM_(2.5)浓度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均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四季PM_(2.5)浓度的日变化近似呈双峰型曲线,变化趋势为夜间>日间、上午>下午;除冬季外,林内PM_(2.5)浓度普遍低于林外空地的;大风、降雨和降雪均有利于空气颗粒物的消除,且随着风力的增强和降雨量的增加,清除效果更好;在3种特殊天气下PM_(2.5)浓度均表现为林内>林外;春季和冬季的空气PM_(2.5)浓度与温度、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PM2.5
季节性变化
日变化
典型天气
Keywords
Fraxinus chinensis plantation
PM2.5
Seasonal variation
Diurnal variation
Typical weather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光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振猛
李永涛
魏海霞
王莉莉
刘德玺
杨庆山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国家林业局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GNC106133)。
文摘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影响不同冠层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叶片的光量子效率(α)表现为上冠层(U)>中冠层(M)>下冠层(L),最大光合速率(Pn_(max))、光饱和点(I_(sat))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而光补偿点(I_(c))变化相反,说明冠层越往上光适应范围越大;暗呼吸速率表现为冠层U>冠层L>冠层M。冠层U和冠层M的Pn呈双峰曲线变化,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首峰出现时间均为上午10时,次峰时间分别为14时和16时;冠层L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时。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冠层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正向、负向影响,但不同冠层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且因子间存在互作效应。总之,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上冠层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这为白蜡人工林经营管理中改善其空间结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白蜡人工林
光合特征
冠层
光响应曲线
黄河三角洲
相关分析
Keywords
Fraxinus pennsylvanica plantati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Canopy
Light response curve
Yellow River Delta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792.41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
王霞
李永涛
魏海霞
周健
王振猛
杨庆山
李长贵
刘德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沈运扩
董智
王丽琴
张志鹏
邵水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空气PM_(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李永涛
王霞
王晓磊
魏海霞
周健
王莉莉
杨庆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不同冠层光合特征研究
王振猛
李永涛
魏海霞
王莉莉
刘德玺
杨庆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