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对照研究
1
作者 孙李凌 付亚如 周利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晚期TNBC患者按照其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晚期TNBC患者按照其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1 a生存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53、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FACT-B总分及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心脏毒性、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TNBC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卡瑞利珠单抗 白蛋白紫杉醇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及顺铂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刘凯 吴向天 钱海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4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在局部晚期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中应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抽取72例进行临床资... 目的:分析在局部晚期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中应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抽取72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白蛋白紫杉醇+顺铂,n=35)和B组(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n=37),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A组(P<0.05)。A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B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92%,两组比较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中应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良好,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且联合信迪利单抗并未明显增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白蛋白紫杉醇 顺铂 术前 新辅助治疗 局部晚期食管癌 微创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或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血清CA724、CA19-9、PG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陈莹 卞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或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晚期胃癌患者122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 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或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晚期胃癌患者122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白蛋白紫杉醇)和研究组(61例,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比较两组血清CA724、CA19-9、PG水平,炎性因子,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A724、CA19-9、PGⅠ、PGⅡ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CA724、CA19-9、PGⅠ、PGⅡ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CRP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ORR、DCR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手足综合征、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感觉异常、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相比较,铂类联合信迪利单抗可更有效降低血清CA724、CA19-9、PG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 铂类 信迪利单抗 晚期胃癌 糖类抗原724 糖类抗原19-9 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腹腔热灌注治疗胃癌的近远期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艳丽 王瑞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白蛋白紫杉醇腹腔热灌注治疗胃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安顺市通用医疗三〇二医院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常规组静脉滴注给... 目的:分析白蛋白紫杉醇腹腔热灌注治疗胃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安顺市通用医疗三〇二医院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常规组静脉滴注给药,试验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短期、远期疗效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神经系统毒性、手足综合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蛋白紫杉醇腹腔热灌注治疗胃癌的短期、远期疗效均较为理想,可以实现对疾病症状的积极控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白蛋白紫杉醇 静脉化疗 腹腔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6
5
作者 陈维英 净卫娟 +2 位作者 辛玉珍 杨秀丽 刘世珍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Ⅳ期NSCLC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62~83(73.27±4.89)岁;临床分型为腺癌43例、鳞癌19例、大细胞癌9例、肉瘤样癌7例... 目的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Ⅳ期NSCLC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62~83(73.27±4.89)岁;临床分型为腺癌43例、鳞癌19例、大细胞癌9例、肉瘤样癌7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分49例,1分29例;吸烟31例,不吸烟47例;PD-L1表达阳性20例,表达阴性58例。患者均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和不良情况发生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点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78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8例、疾病稳定23例、疾病进展15例,客观缓解率为51.28%,疾病控制率为80.77%。不同性别、不同ECOG评分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PD-L1阴性表达与阳性表达,吸烟与不吸烟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毒性、肝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经对症处理后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影响联合治疗方案正常实施。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NSCLC患者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可控;PD-L1阴性表达或不吸烟NSCLC患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帕博利珠单抗 白蛋白紫杉醇 卡铂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与FOLFIRINOX治疗晚期胰腺癌真实世界研究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志敏(评价) 谢德荣(评价) 赖晓嵘(文献合成) 《循证医学》 2019年第5期264-266,270,共4页
1文献来源Chiorean EG,Cheung WY,Giordano G,et al.Real world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nab Paclitaxel plus Gemcitabine versus FOLFIRINOX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Ther Adv Med Oncol,2019 Ma... 1文献来源Chiorean EG,Cheung WY,Giordano G,et al.Real world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nab Paclitaxel plus Gemcitabine versus FOLFIRINOX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Ther Adv Med Oncol,2019 May 19;11:1758835919850367.doi:10.1177/1758835919850367.2证据水平2a。3背景晚期胰腺癌(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aPC)的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约为3%。单药吉西他滨是aP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已证实疗效不如联合化疗方案如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nab Paclitaxel/Gemcitabine,nab P/G)与FOLFIRIN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社区治疗中肿瘤科医师对瘦弱的转移性胰腺癌(metastasis pancreatic cancer,mPC)患者倾向于选用nab P/G作为一线治疗,而对年轻男性患者倾向于选用FOLFIRINOX。然而,选择nab P/G或FOLFIRINOX的依据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白蛋白紫杉醇 FOLFIRINOX 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子红 陈文彰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6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为观察... 目的:探讨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SIRT1和DBC1表达的阳性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3.66%)、临床控制率(85.3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31.71%)、临床控制率(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贫血、脱发、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IRT1表达的阳性率、DBC1表达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IRT1表达的阳性率、DBC1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者SIRT1及DBC1表达的阳性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白蛋白紫杉醇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柔比星及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义法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乳腺癌(BC)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9月就诊的111例B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EC组(58例)和PEC组(53例),其中TEC组给予表柔比...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乳腺癌(BC)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9月就诊的111例B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EC组(58例)和PEC组(53例),其中TEC组给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化疗,PEC组给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EC组总有效率为79.25%,高于TEC组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C组和TE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9%和22.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BC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白蛋白紫杉醇 多西他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云玲 《北方药学》 2022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对比... 目的:探究分析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近期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肌痛、皮疹、过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癌患者中采取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联合化疗安全性更高,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效果改善患者多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面保障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 卡铂 化疗 卵巢癌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单抗辅助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口腔癌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刘愉 陈剑 温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单抗辅助白蛋白紫杉醇+顺铂(Albuminpaclitaxel pluscisplatin,TP)化疗在口腔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在萍乡赣西肿瘤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60例,按简...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单抗辅助白蛋白紫杉醇+顺铂(Albuminpaclitaxel pluscisplatin,TP)化疗在口腔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在萍乡赣西肿瘤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6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参考组和联合组,各30例。参考组采用TP化疗,联合组在以上基础给予PD-1单抗治疗。比较治疗前及4w后的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毒副作用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PD-1单抗辅助TP化疗在口腔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毒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 白蛋白紫杉醇 顺铂 临床效果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FF1 TK1与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及预后
11
作者 李静 杨庚武 +2 位作者 李颖 王志芬 刘峥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1期1356-136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三叶因子1(TFF1)、胸苷激酶1(TK1)与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7例晚期ILC患者纳入ILC组,以同期我院诊治的70例女性乳腺... 目的研究血清三叶因子1(TFF1)、胸苷激酶1(TK1)与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7例晚期ILC患者纳入ILC组,以同期我院诊治的70例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良性对照组,70例健康体检的女性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TFF1、TK1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ILC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血清TFF1、TK1表达对晚期IL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ILC组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高于良性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肿瘤最大径>4 cm的ILC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肿瘤最大径≤4 cm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化疗后疗效分为有效组51例,无效组46例。无效组患者组织学分级Ⅲ级比例、血清TFF1、TK1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Ⅲ、血清TFF1、TK1水平是影响ILC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85、1.716、1.205;P<0.001、0.017、0.011)。TFF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19%(19/43),72.22%(39/54);TK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3.48%(20/46),74.51%(38/51)。TFF1、TK1高表达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TFF1、TK1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ILC患者血清TFF1、TK1水平升高,两者水平升高是影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且与晚期I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浸润性小叶癌 蛋白结合型紫杉 三叶因子1 胸苷激酶1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宫颈癌患者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
12
作者 林佳 王丹丹 +2 位作者 林庆纯 陈斌 庄梅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94-98,共5页
目的 分析晚期宫颈癌患者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10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定治疗方案同步放化疗,研究组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顺铂化疗治疗,... 目的 分析晚期宫颈癌患者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10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定治疗方案同步放化疗,研究组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溶剂型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程度、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指标[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2年内病情恶化、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病情总缓解率66.00%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EA(8.05±1.19)U/ml、SCC-Ag(1.86±0.41)ng/ml、CYFRA21-1(8.11±1.52)ng/ml、CA125(26.32±2.86)U/ml均低于对照组的(8.86±1.38)U/ml、(2.13±0.49)ng/ml、(9.03±1.85)ng/ml、(27.64±3.1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年内的病情恶化率46.00%低于对照组的66.00%,生存率8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恶化时间(1.15±0.54)年、死亡时间(1.48±0.46)年均晚于对照组的(0.91±0.52)、(1.23±0.4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晚期宫颈癌患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可增加病灶缓解程度,减少胃肠道反应,降低治疗后短期内的病情恶化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宫颈癌 蛋白结合型紫杉 顺铂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分别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吉西他滨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红叶 林明珠 +2 位作者 李丹 师宇 张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比较信迪利单抗分别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吉西他滨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sq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2例接受信迪利单... 目的比较信迪利单抗分别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吉西他滨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sq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2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的患者纳入T组,44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纳入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用药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治疗后,G组和T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PFS、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组和T组患者SCC、CYFRA21-1、CE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G组和T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血钠减少、免疫相关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组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信迪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sqNSCLC的临床效果相似,但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肝肾功能不良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 蛋白结合型紫杉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14
作者 沙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对食管癌患者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则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对食管癌患者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则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59.3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3%低于对照组的53.13%(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分别为(90.76±4.35)、(88.25±3.97)、(85.35±3.97)、(83.58±4.68)分,高于对照组的(80.69±4.35)、(78.43±2.75)、(76.12±3.36)、(75.67±4.57)分(P<0.05);观察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分别为(28.10±1.54)U/ml、(18.97±1.42)U/ml、(1.42±0.15)ng/ml,低于对照组的(29.25±2.06)U/ml、(20.15±2.14)U/ml、(1.74±0.26)ng/ml(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患者生活水平的提升,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蛋白结合型紫杉 放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类耐药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15
作者 李秀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3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铂类耐药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5例铂类耐药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依据住院号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 目的观察铂类耐药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5例铂类耐药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依据住院号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iR-31、诱骗受体3(DcR3)、Survivin、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56.25%)和疾病控制率(83.33%)高于对照组(27.66%、61.70%)(P<0.05)。治疗后,两组miR-31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DcR3、Survivin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iR-31(0.72±0.15)高于对照组的(0.61±0.18),DcR3(66.59±10.23)pg/ml、Survivin(76.17±10.25)ng/ml低于对照组的(72.49±11.53)pg/ml、(81.79±11.36)ng/ml(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癌因性疲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KPS评分(85.18±3.14)分高于对照组的(80.33±2.85)分,癌因性疲乏评分(26.66±2.53)分低于对照组的(28.07±2.60)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铂类耐药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miR-31、DcR3及Survivin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 蛋白结合型紫杉 阿帕替尼 诱骗受体3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达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吴艺根 高毅哲 +2 位作者 高木火 陈纶华 李占清 《北方药学》 2024年第9期176-178,共3页
目的:研究奈达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奈达铂联... 目的:研究奈达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痛程度和睡眠质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痛程度和睡眠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以奈达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奈达铂 蛋白结合型紫杉 肿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黄青云 林建生 +2 位作者 关军 郑新阳 郑欢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患者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患者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35%高于对照组46.9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方案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D-1抑制剂 蛋白结合型紫杉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18
作者 邵文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应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卡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应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卡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卡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血清指标[人附睾蛋白4(HE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脊椎蛋白-2(Spondin-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53.29±5.17)分高于对照组的(43.15±5.02)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E4(30.28±2.49)pmol/L、FGFR4(128.36±34.15)pg/ml、Spondin-2(13.28±3.19)μg/L、MMP-9(319.25±15.37)ng/L、VEGF(542.39±13.2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7.15±2.15)pmol/L、(155.39±50.17)pg/ml、(15.73±3.46)μg/L、(429.36±18.11)ng/L、(689.15±15.33)μg/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皮疹、发热、血小板减少、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接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血清指标,应用安全性佳,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注射用紫杉(蛋白结合型)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9
作者 詹鹏 郭放 +2 位作者 葛亚楠 张冠中 谢晓冬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2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1年2月—2014年10月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21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1年2月—2014年10月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21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21 d为1个周期,每周期评价毒性及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随访患者的生存状况,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 21例共完成109个周期的化疗,平均5.4个周期。21例中位随访时间6.9个月,均可评价疗效。本组部分缓解3例,稳定14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14.3%,疾病控制率6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6.9个月,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毒性及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7例(33.3%),血小板减少3例(14.3%),血红蛋白减少2例(9.5%),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4.8%)。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蛋白结合型紫杉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多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 被引量:5
20
作者 舒阳春 陈斯泽 +1 位作者 杨曙 李玉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多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4例既往多线(≥3)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多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4例既往多线(≥3)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7例,进展8例,有效率26.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3.8个月,中位生存期(OS)8.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减少35.3%,其余多为Ⅰ-Ⅱ度毒副反应。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仍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小,为有效的解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结合型紫杉 多线化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