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TGF-β1诱导的肝癌MHCC97-H细胞EMT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彦兵 朱娇 +3 位作者 肖菊香 郭亚焕 廖子君 徐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9-282,30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TGF-β1诱导肝癌细胞MHCC97-H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TGF-β1诱导MHCC97-H细胞建立EMT模型,再将其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FOD组、TGF-β1+5-FU组及TGF-...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TGF-β1诱导肝癌细胞MHCC97-H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TGF-β1诱导MHCC97-H细胞建立EMT模型,再将其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TGF-β1+FOD组、TGF-β1+5-FU组及TGF-β1+FOD+5-FU组,分别干预48h,Transwell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形态相比,TGF-β1诱导后细胞呈现明显的长梭形,且侵袭能力增强(P=0.02);给予药物处理后,TGF-β1+FOD组、TGF-β1+5-FU组细胞的穿透能力较TGF-β1组减弱(P=0.03、P=0.02),且联合用药组减弱程度更加明显(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vimentin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TGF-β1+FOD组、TGF-β1+5-FU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有所上调(P=0.03、P=0.02),vimentin蛋白的表达有所下调(P=0.04、P=0.03),且联合组变化更为显著(P=0.01)。结论 FOD能够逆转TGF-β1诱导的肝癌MHCC97-H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诱导的E-cadherin蛋白下调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C97-H细胞 TGF-Β1 上皮间质转化 白花蛇 侵袭 E-CADHERIN VIMEN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姚博文 李亚昭 +5 位作者 廖子君 鲁叶 张祥 马婕群 李倩 张彦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Huh7来源的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Huh7细胞系,通过流式分选技术筛选出Huh7细胞系中CD133阳性的干细胞(CD133^(+)-Huh7);流式分析术检测分选后CD133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实...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Huh7来源的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Huh7细胞系,通过流式分选技术筛选出Huh7细胞系中CD133阳性的干细胞(CD133^(+)-Huh7);流式分析术检测分选后CD133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分选纯化前后细胞干性指标Nanog、Oct4、Sox2的表达。分别用0、50、100、400μg/mL FOD分别作用CD133^(+)-Huh7肝细胞癌干细胞24、48、72、96 h,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Annexin V-PE/7-AAD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比例,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FAS-FADD、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等凋亡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纯化后的Huh7细胞的干性标志物Nanog、Oct4、Sox2表达更高。100μg/mL FOD刺激CD133^(+)-Huh7干细胞72 h,CCK8实验结果显示其细胞增殖较阴性对照组(0μg/mL处理组)降低(P<0.05),平板克隆实验亦显示其细胞增殖变弱;细胞凋亡比例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以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的蛋白表达升高,p53、FAS、FADD通路显著上调。结论FOD可显著抑制CD133^(+)-Huh7肝细胞癌干细胞增殖,并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干细胞 白花蛇(fod)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苯并(a)芘致实体瘤小鼠IL-2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秋兰 朱建坤 +1 位作者 韩涛 林丽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I L-2、I L-6的测定,探索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抑制肿瘤的机理及苯并(a)芘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苯并(a)芘实验组40只,再将苯并(a)芘实验组随机分为苯并(a)芘10 mg/kg组、苯并(a)... 目的:通过I L-2、I L-6的测定,探索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抑制肿瘤的机理及苯并(a)芘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苯并(a)芘实验组40只,再将苯并(a)芘实验组随机分为苯并(a)芘10 mg/kg组、苯并(a)芘20 mg/kg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并以二甲亚砜溶解苯并(a)芘,然后分别以苯并(a)芘10 mg/kg和20 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注射10次,以DMSO100μL/只腹腔注射作为对照,2个月后将苯并(a)芘10 mg/kg组、苯并(a)芘20 mg/kg组再分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2组(乙醇回流法提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每组10只,分别给予白花蛇舌草流浸膏20 g/kg、10 g/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给药2周后取材。采用ELI SA法测定血清中I L-2及I L-6;取肝、脾、肾、胰、胃肠、肺等器官,常规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I L-2浓度,对照组、苯并(a)芘10 mg/kg组、苯并(a)芘20 mg/kg组分别为(360±15.92)ng/L、(92.59±6.12)ng/L、(83.84±5.89)ng/L,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蛇草总黄酮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I L-6浓度,对照组为(32.65±5.32)pg/m L,苯并(a)芘10mg/kg组、20 mg/kg组分别为(21.78±4.62)pg/ml、(24.54±9.89)pg/m 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蛇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苯并(a)芘对肝脏、胃、肾脏有明显损害,癌前病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对胃的损害,苯并(a)芘20 mg/kg组明显高于苯并(a)芘10 mg/kg组,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实验组肺脏、胰腺均未见明显损害。结论:实验各组I L-2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苯并(a)芘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有明显抑制作用;苯并(a)芘对肝脏、胃和肾脏均有明显损害;胃癌发生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白花蛇舌草总黄酮高剂量组I L-2浓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而I L-6浓度无显著差异,提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有一定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对抗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白花蛇:苯并(a)芘 IL-2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娴 刘汝青 +2 位作者 杜德荣 李其林 郑定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FOD作用24 h、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FOD作用24 h、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FOD抑制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FOD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黑色素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姚博文 李亚昭 +4 位作者 李静宇 李超逸 鲁叶 马婕群 张彦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0-885,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方法培养MDA-MB-231细胞系,分别用0、100、200、400μg/mL FOD作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的影响。方法培养MDA-MB-231细胞系,分别用0、100、200、400μg/mL FOD作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试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变化;Annexin V-PE/7-AAD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凋亡比例,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等凋亡通路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检测CD44+/CD24-乳腺癌细胞干性,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干性肿瘤指标Nanog、Sox2、Oct4的表达量。结果CCK8实验显示,400μg/mL FOD作用72 h(FOD组)后细胞增殖较阴性对照组(DMSO组)受到明显抑制(P<0.05);平板克隆试验显示,药物干预组细胞增殖下降(P<0.05);经400μg/mL FOD处理的MDA-MB-231干性标志物Nanog、Oct4、Sox2表达更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FOD组细胞凋亡比例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及凋亡指标cleaved-caspae3的蛋白表达升高,FOD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干性改变,通路蛋白Akt及GSK3β磷酸化受到抑制,β-catenin表达降低。结论FOD可明显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干性,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干细胞 白花蛇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忆新 吴杨 顾珉 《抗感染药学》 2009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体外对HepG-2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HepG-2细胞为实验细胞株,观察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对HepG-2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HepG-2肿瘤细胞形态有影响...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体外对HepG-2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HepG-2细胞为实验细胞株,观察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对HepG-2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HepG-2肿瘤细胞形态有影响,抑制其生长并诱导HepG-2肿瘤细胞的调亡。结论: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通过诱导凋亡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抑制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HEPG-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以及体外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杨 周忆新 吴银生 《抗感染药学》 2008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提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并用MTT法检测其对HepG-2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标准曲线法测定其含量,然后作用于HepG-2肿瘤细胞,MTT法检测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对HepG-2肿瘤细胞生长抑... 目的:提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并用MTT法检测其对HepG-2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标准曲线法测定其含量,然后作用于HepG-2肿瘤细胞,MTT法检测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对HepG-2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成功提取并获得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其含量约为15%,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增殖有抑制,48h后效果明显。结论: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MTT法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蜀艳 蒲建萍 李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探讨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优化工艺,以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黄酮类物质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制定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试验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获得较高总黄酮... 探讨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优化工艺,以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的黄酮类物质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制定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试验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获得较高总黄酮得率的最佳试验因素参数组合为:乙醇浓度74%、液固比70∶1(mL/g)、浸提时间5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7.26%。该工艺所得黄酮类物质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以及超氧离子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当黄酮类物质提取液浓度为0.4 mg/mL时,黄酮类物质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高,为57.16%;当黄酮类物质提取液浓度为0.3 mg/mL时,黄酮类物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高,为6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半枝莲 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中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结构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彩霞 蔡定建 方文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3,136,共4页
[目的]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优化其提取工艺,对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为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花蛇舌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 [目的]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优化其提取工艺,对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为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花蛇舌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对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40min,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的提取率达2.86%。白花蛇舌草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黄酮醇类。[结论]该研究为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微波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符稳群 林雨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680-14681,15088,共3页
[目的]确定微波法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购自福建省漳州市白花蛇舌草(干燥)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采取L9(33)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法萃取白花... [目的]确定微波法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购自福建省漳州市白花蛇舌草(干燥)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采取L9(33)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法萃取白花蛇舌草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乙醇浓度为60%,最佳料液比为1:30,最佳提取时间为60s。正交试验表明,影响白花蛇舌草黄酮微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其次为料液比和微波时间;在微波功率中低档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80s,料液比1:25,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052%。[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可用于快速分析白花蛇舌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且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微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澄清工艺研究
11
作者 辛欢欢 李春玲 王贵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研究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的澄清工艺,试验采用石硫法和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通过定性鉴别、黄酮含量测定及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比较两种工艺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用壳聚糖絮凝法制作的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 为研究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的澄清工艺,试验采用石硫法和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通过定性鉴别、黄酮含量测定及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比较两种工艺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用壳聚糖絮凝法制作的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含量高,但鞣质、树脂检查不合格;石硫法澄清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硫法 壳聚糖 絮凝法 白花蛇 注射液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多糖与黄酮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逯双 杨培民 曹广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及黄酮具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并对二者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提取纯化工艺进行归纳总结。尽管迄今对白... 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及黄酮具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并对二者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提取纯化工艺进行归纳总结。尽管迄今对白花蛇舌草黄酮和多糖药效及提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多以黄酮或多糖单一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对白花蛇舌草发挥药效的机理探索尚不够深入,对其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指标较为单一。本文结合肠道菌群的吸收代谢、药物结构与发挥药效的关系多角度推测其作用机制,展望以多指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花蛇舌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多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中黄酮、多酚、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杨新周 田孟华 +2 位作者 杨子仙 马艳粉 田先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0,共9页
本研究利用水浴-回流法提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云南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样品中黄酮、多酚、多糖含量;同时,分别研究了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时间对样品中这3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此外,利用清除DPPH·自由基的方法,分... 本研究利用水浴-回流法提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云南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样品中黄酮、多酚、多糖含量;同时,分别研究了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时间对样品中这3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此外,利用清除DPPH·自由基的方法,分析了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以期为白花蛇舌草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中这3类物质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1:35、温度80℃、时间2. 5 h;不同产地23个样品提取液抗氧化活性IC_(50)(DPPH半数清除率浓度)在0. 18~0. 58 mg·mL^(-1)之间,平均值为0. 35 mg·mL^(-1);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样品中黄酮、多酚含量和IC_(50)值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852和-0. 886(p<0. 01),多糖含量与IC_(50)无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水浴-回流法可同时提取白花蛇舌草中黄酮、多酚、多糖三类物质;不同产地样品中这3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生态因素不同有关;白花蛇舌草中最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为黄酮和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 多酚 多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