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区系组成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顾沛雯 郝丽 +2 位作者 徐润 胡美娟 马海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9-216,共8页
【目的】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区系组成及特点,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土壤类型等不同的5个样区采集苦豆子样品25份,分离苦豆子内生真菌,并根据培养... 【目的】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区系组成及特点,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土壤类型等不同的5个样区采集苦豆子样品25份,分离苦豆子内生真菌,并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根据苦豆子的侵入率、分离率、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采用琼脂移块法,检测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等6株植物病原菌的的抑菌活性。【结果】从25份苦豆子样品中,共分离到214株内生真菌。同一植株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真菌数量以种子最多,叶部最少;植被类型中,沙生植被草原比荒漠草原分离的苦豆子内生真菌多。经鉴定,从各样区分离的苦豆子内生真菌分属22个属,其中卵形孢霉属(Oospora)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为样区共有属。样区Ⅰ与样区Ⅲ及样区Ⅳ与样区Ⅴ的内生真菌群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相似性较高。214株内生真菌中有167株(78.0%)有抑菌活性,不同属内生真菌的抑菌率差异较大。【结论】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较高的抑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 苦豆子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人工植被恢复区植被指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琦殷 宋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7-845,共9页
基于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9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时序数据,结合实地踏查和遥感数据,选取了6个研究地区(P1-P6)。通过物候提取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多方面探索了研究区域植... 基于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9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时序数据,结合实地踏查和遥感数据,选取了6个研究地区(P1-P6)。通过物候提取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多方面探索了研究区域植被物候变化规律和植被覆盖的时空格局等特征。结果表明:基于NDVI与EVI平均值得出的植被季节物候变化曲线呈现单峰状态,且植被生长季长度略有不同。NDVI与EVI的年最大值及年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植被指数的年最大值增长较快,但波动性较大,年均值增长较慢,但波动性较小。因此,在研究该地区植被长期生长变化趋势时,可选择植被指数年均值,以减小误差。2000—2019年研究区域的NDVI与EVI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各研究区域的NDVI均高于EVI,且NDVI的上升趋势明显,拟合程度更好,并未出现随植被生长而达到饱和状态的现象。这说明在研究小尺度荒漠地区植被生长变化趋势时,NDVI比EVI更敏感且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变化趋势 荒漠植被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燕 张大治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选取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次生林地(白芨滩样地)、干旱山地(宁东样地)、荒漠干草原(马鞍山样地)、人工固沙治理区(枣泉样地、磁窑堡样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甜水河样地、大泉样地、羊场湾样地)等5类生境8个样地,按照... 选取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次生林地(白芨滩样地)、干旱山地(宁东样地)、荒漠干草原(马鞍山样地)、人工固沙治理区(枣泉样地、磁窑堡样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甜水河样地、大泉样地、羊场湾样地)等5类生境8个样地,按照样线法进行随机采集,对半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及区系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半翅目昆虫8科29属40种,其中长蝽科为第一大优势科,其次为蝽科。优势种2种:桃红长蝽和横带红长蝽,常见种20种,稀有种18种。8个样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大泉、白芨滩、马鞍山、甜水河、磁窑堡、宁东、羊场湾、枣泉。以物种在生境中分布的有无,进行0-1数据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固沙治理区和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物种组成相似性最高,干旱山地与其他生境差异最大;生境质量是影响半翅目昆虫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区系分析显示:保护区在世界地理区划中以古北区占绝对优势(87.50%),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保护区共有7类21种区系型,区系成分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物种多样性 区系 生境质量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迎运 张大治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2-497,共6页
2010-2013年,对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蜻蜓标本305号,隶属2亚目3科9属13种,其中差翅亚目2科6属9种,束翅亚目1科3属4种。蜻科(5属7种)、蟌科(3属4种)为优势科,长叶异痣蟌、秋赤蜻... 2010-2013年,对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蜻蜓标本305号,隶属2亚目3科9属13种,其中差翅亚目2科6属9种,束翅亚目1科3属4种。蜻科(5属7种)、蟌科(3属4种)为优势科,长叶异痣蟌、秋赤蜻和黄蜻为优势种。总属种比值系数为0.692,单种属占总属数的66.67%。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在世界地理分布中偏向古北区,古北区种占总种数的46.15%,广布种占总种数的30.77%。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8类区系型,其中七区型所占比例最高(占38.46%);四区型和五区型次之;六区型分布仅有1种,无单区型、双区型和三区型分布的种,表明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区系关系和构成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区系 荒漠生态系统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优株筛选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瑞霞 王俊 马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55-157,共3页
本文通过对白芨滩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及周边沙冬青人工种植区域实地踏查,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沙冬青优树的筛选工作。结果表明,可初步筛选出沙冬青优树B、优树C和优树E等3株优树,并结合优树A和优树D群落优势木的生长状况,筛选出了优势... 本文通过对白芨滩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及周边沙冬青人工种植区域实地踏查,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沙冬青优树的筛选工作。结果表明,可初步筛选出沙冬青优树B、优树C和优树E等3株优树,并结合优树A和优树D群落优势木的生长状况,筛选出了优势木A3和优势木D32个备选优树。筛选出的沙冬青优株适应性强、生长量高、观赏性好、结实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种质资源 优株筛选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拐枣育苗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学龙 杨媛 +1 位作者 王亚楠 赵津 《河北农机》 2023年第20期94-96,共3页
沙拐枣作为一种耐旱、抗风沙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土壤沙化土地等地区被大量运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属于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年均降水不足200mm,全年风沙天气较多,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 沙拐枣作为一种耐旱、抗风沙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土壤沙化土地等地区被大量运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属于典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年均降水不足200mm,全年风沙天气较多,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所以在保护区治沙造林时选择耐旱、抗风沙的树种至关重要。前期治沙造林中柠条、花棒、沙冬青等耐旱、抗风沙的灌木树种被大量运用,效果十分显著,为丰富保护区的耐旱、抗风沙树种种类,保护区通过开展沙拐枣种苗培育及治沙造林技术示范项目,在灵武毛乌素沙地进行了治沙造林绿化国土行动,研究总结了沙拐枣育苗及造林技术模式,为三北地区开展治沙造林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育苗 造林技术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资源储量调查及保护利用
7
作者 吴正强 厚正芳 +5 位作者 王瑞霞 边玉民 蔺永和 付双军 王俊 马瑞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采用数量调查监测新方法——样圆调查法,结合无人机航拍调查,较准确地估算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沙冬青的资源储量。结果表明:野生沙冬青资源储量约为9.35万丛;并探讨了野生沙冬青自然更新能力差的原因,... 采用数量调查监测新方法——样圆调查法,结合无人机航拍调查,较准确地估算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沙冬青的资源储量。结果表明:野生沙冬青资源储量约为9.35万丛;并探讨了野生沙冬青自然更新能力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以期为林业调查监测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资源储量 荒漠生境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优株光合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8
作者 王瑞霞 芮欣虹 +2 位作者 王俊 闫永刚 马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1期140-141,147,共3页
沙冬青是我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灌木,为了研究不同沙冬青优株和优树的光合特性,本文以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种质资源库野生沙冬青优株和优树为研究对象,采用GFS-3000光合仪测定沙冬青优株F1代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 沙冬青是我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灌木,为了研究不同沙冬青优株和优树的光合特性,本文以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冬青种质资源库野生沙冬青优株和优树为研究对象,采用GFS-3000光合仪测定沙冬青优株F1代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参数,分析优株F1代之间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一环境条件下筛选的沙冬青优树生长阶段的光合特性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来看,沙冬青优树A为最优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优株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武白芨滩不同年限柠条固沙林林下草本群落演替规律及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于双 李小伟 +2 位作者 王瑞霞 杨君珑 马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3,共11页
为探讨柠条固沙林林下草本群落演替序列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了灵武白芨滩不同种植年限(3、5、10、20、30、40、50、60和70年)柠条林下草本群落,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冗余分析(RDA... 为探讨柠条固沙林林下草本群落演替序列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了灵武白芨滩不同种植年限(3、5、10、20、30、40、50、60和70年)柠条林下草本群落,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对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并分析群落演替序列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应用TWINSPAN将9个样地的27个样方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蒙古虫实+沙蓬群落→沙鞭+白沙蒿群落→狗尾草+藜群落→猪毛蒿+短花针茅群落。2)DCA排序与TWINSPAN分类结果一致,DCA排序进一步印证了TWINSPAN分类的合理性。3)通过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解释量分别为19.3%和13.6%,贡献率分别达37.5%和26.5%(P<0.05)。本研究对揭示白芨滩固沙林林下草本群落演替规律和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可为荒漠化治理及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 林下植被 排序 演替序列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白芨滩不同生境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娇 李岳诚 张大治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8-438,共11页
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择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3类生境7个样地,利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手拣法采集土壤动物,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2门3纲8目18科土壤... 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择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3类生境7个样地,利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手拣法采集土壤动物,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2门3纲8目18科土壤动物,跗线螨科、步甲科和叶蝉科为3类生境下土壤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荒漠草原区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P〈0.05),人工固沙林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荒漠草原区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P〈0.05);在不同生境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5cm土层各指数均达到最高值,表聚性较为明显;在不同生境下相同深度土层中的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流动一半流动沙地,说明伴随着生境异质性的增加,土壤动物多样性趋于复杂;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动物多样性对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和植物多样性反应较为敏感;偏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表层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影响深层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是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境 土壤动物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3000多名师生开展“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
11
《绿色中国》 2024年第22期32-33,共2页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宁夏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积极开展“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2024年上半年,宁夏各级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依托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宁夏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积极开展“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2024年上半年,宁夏各级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依托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卫市腾格里沙漠锁边固沙示范工程等地,紧紧围绕“防沙治沙·增绿护绿”年度主题,组织银川市中关村中小学、金凤区实验小学、银川市第一幼儿园等学校和青岛等区外研学机构多批次3300余名师生开展“学习绿色治沙传承劳模精神”“劳以启智动以润心”“传承治沙精神共筑绿色长城”“星辉映照沙海变桑田”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研学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研学教育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文明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