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芍-甘草药对中异甘草素和甘草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燕云 周萃 +1 位作者 聂畅 张振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5-209,I0047,共6页
目的比较炙甘草与白芍配伍前后,炙甘草中异甘草素和甘草次酸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灌服炙甘草药材、白芍-甘草药对后血浆中异甘草素和甘草次酸的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t检验。结果与灌胃给予异甘草... 目的比较炙甘草与白芍配伍前后,炙甘草中异甘草素和甘草次酸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灌服炙甘草药材、白芍-甘草药对后血浆中异甘草素和甘草次酸的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t检验。结果与灌胃给予异甘草素、甘草次酸单体相比,灌胃给予甘草药材和药对后达峰时间显著延迟,AUC增加,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延长。芍-甘药对3∶1和1∶1药动学无明显差异。与灌胃给予甘草药材相比,甘草次酸的Cnax,AUC两个比例中均有显著减小,而异甘草素的Cnax,AUC仅在1∶1比例中明显降低。结论白芍中物质可改变甘草中其他物质向异甘草素转化的速率,或促进异甘草素的代谢;同时抑制甘草酸、甘草次酸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次酸 代动力学 白芍甘草药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甘草汤保肝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雪梅 白颖锋 +2 位作者 杭爱武 陆兔林 毛春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4-1932,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甘草汤保肝作用。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筛选白芍、甘草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条件筛选,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和TargetNET数据库预测并构建成分靶点集。DisG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甘草汤保肝作用。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筛选白芍、甘草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条件筛选,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和TargetNET数据库预测并构建成分靶点集。DisGeNET数据库建疾病靶点集。通过DAVID数据库的Functional Annotation功能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导入数据用Cytoscape3.2.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使用GEO数据库及ROC曲线,评价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与甘草的相同靶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应及诊断价值。结果得到芍药甘草汤治疗肝损伤网络图,其中含有活性成分75个,与肝损伤疾病相关靶点共48个,通路41条。其抗肝损伤作用可能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查耳酮A、毛异黄酮,以及山柰酚、槲皮素、异鼠李素、芍药苷、β⁃谷甾醇、刺芒柄花素和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等化学成分有关,推测CYP1A2、PTGS2、SY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9、MMP1、MMP2等为靶蛋白,通过作用Ras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l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细胞凋亡和NAFLD等发挥保肝作用。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CYP1A2、PIM1、PTGS2、MMP9的曲线下面积均处于0.70以上,其中CYP1A2和PTGS2的表达具有差异(P<0.05)。结论芍药和甘草的相同靶点CYP1A2和PTGS2在NAFLD进程中可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应和诊断价值,但结果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白芍甘草药对 肝损伤 保肝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 网络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