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除PAMM基因对小鼠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雪荣 徐明锋 +8 位作者 吴洪福 梁杰 吴志远 陈露珠 和文奕 李伟玲 张之炜 刘新光 史玉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05,共9页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及基因表达等的影响,以期为其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构建PAMM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用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作为对照。收集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adipose tissue,IAT)和背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利用RNA-seq和RT-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基因组PCR及测序,证明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正确。敲除PAMM后IAT和BAT形态无明显变化,但E2F靶点、未折叠蛋白反应等基因集在IAT或BAT中富集。比较WT和KO小鼠组织,发现33个基因的变化趋势在IAT和BAT中保持一致;而仅在I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胞膜等部位,参与免疫和趋化反应等,与钙信号通路等相关;仅在BAT中出现变化的基因,分布在胞外基质、胞核等部位,参与葡萄糖稳态、生物节律等过程。RT-qPCR检测钙通路及生物节律相关基因,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类似。本文还观察了敲除PAMM对IAT和BAT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发现WT和KO小鼠BAT/IAT的差异基因和通路大多相同,但也有部分基因和通路发生了变化。结论:PAMM敲除对IAT和BAT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了二者的基因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还可能影响IAT和BAT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PAMM基因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周耐力游泳运动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玉娟 张海峰 +1 位作者 何玉秀 焦广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8-570,579,共4页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以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SD纯系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进行8周无负重游泳运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内脏脂肪组织PPARγ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情况...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以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SD纯系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进行8周无负重游泳运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内脏脂肪组织PPARγ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情况。结果:8周耐力游泳运动后,运动组大鼠内脏脂肪垫重量、内脏脂肪垫相对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和脂肪细胞增殖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经相关分析得出,脂肪细胞增殖指数和PPARγ蛋白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P<0.05)。结果表明,8周耐力游泳运动可促进大鼠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增加,进而促进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大鼠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与PPARγ蛋白表达量相关,PPARγ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可能是与其他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脂肪细胞分化 耐力游泳运动 白色脂肪组织 蛋白表达 运动防肥减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诱导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FGF21的表达及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楠 张一 +1 位作者 章秋 鲁云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G)对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DM)及2...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G)对肥胖2型糖尿病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DM)及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组(DM+LRG),后两组先给予高脂饮食,然后腹腔注射30 mg·kg^(-1)链脲佐菌素构建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DM+LRG组再腹腔注射利拉鲁肽0.4 mg·kg^(-1)·d^(-1),每天2次,干预6周。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以及FGF21水平,HE染色检测附睾脂肪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WAT中FGF21、PPARγ、FGFR3、β-Klotho、LKB1、AMPK、ACC的mRNA、蛋白表达与磷酸化及MAP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DM组大鼠体重和血脂、ALT、AST增高,FGF21降低,附睾脂肪细胞体积增大,FGF21、PPARγ、p-FGFR3、β-Klotho、p-LKB1、p-AMPK、p-ACC的表达降低,p-ERK、p-JNK、p-p38的表达均升高;DM+LRG组上述各指标均逆转。结论 利拉鲁肽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脂肪组织中FGF21的表达,进而激活AMPK信号通路和抑制MAP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肥胖2型糖尿病 白色脂肪组织 FGF21 AMPK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statin对骨骼肌、褐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组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景权 上官若男 +2 位作者 李顺昌 谢敏豪 叶建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1-396,共6页
Myostatin(肌肉抑制素)在机体内主要担任负调节作用。研究表明Myostatin对骨骼肌、褐色脂肪组织和白色脂肪组织都产生负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抑制骨骼肌细胞生长、抑制褐色脂肪细胞分化和降低白色脂肪褐色化。该文综述了Myostatin对骨骼... Myostatin(肌肉抑制素)在机体内主要担任负调节作用。研究表明Myostatin对骨骼肌、褐色脂肪组织和白色脂肪组织都产生负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抑制骨骼肌细胞生长、抑制褐色脂肪细胞分化和降低白色脂肪褐色化。该文综述了Myostatin对骨骼肌、褐色脂肪和白色脂肪影响及其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一些以Myostatin/Smad信号通路作为靶点来治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褐色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倪鸣 王金焱 王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1-775,共5页
脂肪组织棕色细胞和白色细胞具有截然不同的代谢特征。白色脂肪细胞推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而棕色脂肪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文中从转录因子(如PPARγ、PRDM16、PGC-1α)、共调节因子、激... 脂肪组织棕色细胞和白色细胞具有截然不同的代谢特征。白色脂肪细胞推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而棕色脂肪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文中从转录因子(如PPARγ、PRDM16、PGC-1α)、共调节因子、激素、信号分子、氧化应激和miRNAs的调控等方面对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棕色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组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 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16 PPARγ共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3)-肾上腺素受体在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分布
6
作者 陈付菊 全七十六 +5 位作者 范伟峰 徐伟亮 李颖帮 赵宇田 童依然 陈杏娣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究β_(3)-肾上腺素受体(β_(3)-AR, ADRB3)在犊牦牛寒冷适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不同日龄(1、7和30日龄)的健康雄性犊牦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以及Western blot(WB)对犊牦牛棕色/白... 【目的】探究β_(3)-肾上腺素受体(β_(3)-AR, ADRB3)在犊牦牛寒冷适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不同日龄(1、7和30日龄)的健康雄性犊牦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以及Western blot(WB)对犊牦牛棕色/白色脂肪组织中ADRB3 mRNA及β_(3)-AR蛋白的表达、分布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基因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IHC结果显示,β_(3)-AR在犊牦牛肾周棕色和白色脂肪细胞中均有分布,且从1~30日龄,β_(3)-AR阳性表达强度显著增加(P<0.05)。qRT-PCR结果显示,从1~30日龄,ADRB3和HSL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WB结果显示,从1~30日龄,β_(3)-A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ADRB3 mRNA和β_(3)-AR蛋白在犊牦牛肾周棕色和白色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量在白色脂肪组织中高于棕色脂肪组织,说明β_(3)-AR在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产热和脂解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牦牛 肾周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组织 β_(3)-肾上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运动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蕊 何玉秀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0-446,共7页
诱导白色脂肪组织呈现棕色化可以增加机体能量消耗,有望成为防控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有潜力的靶点。研究表明,运动可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并可使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和表型发生改变。本文系统综述运动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诱导白色脂肪组织呈现棕色化可以增加机体能量消耗,有望成为防控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有潜力的靶点。研究表明,运动可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并可使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和表型发生改变。本文系统综述运动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和运动对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影响研究,并推测巨噬细胞在运动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高脂饮食GK大鼠白色脂肪米色化的诱导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万丽玮 曾鸿哲 +6 位作者 彭丽媛 文帅 刘昌伟 鲍肃都 安勤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32,共14页
脂肪组织类型与人体代谢密切相关,通过饮食或营养干预将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产热的米色脂肪细胞是一种减少脂肪积蓄、调节代谢的安全策略。目前关于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作用的研究多聚焦于肥胖群体,为探究EGCG对非肥胖代谢紊乱群体的内脏... 脂肪组织类型与人体代谢密切相关,通过饮食或营养干预将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产热的米色脂肪细胞是一种减少脂肪积蓄、调节代谢的安全策略。目前关于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作用的研究多聚焦于肥胖群体,为探究EGCG对非肥胖代谢紊乱群体的内脏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非肥胖型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Goto-Kakizaki(GK)大鼠,给予每日高脂饮食,并进行40 mg·kg^(-1)和80 mg·kg^(-1)EGCG灌胃干预,检测GK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及米色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UCP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80 mg·kg^(-1)EGCG灌胃干预对GK大鼠摄食量和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促使脂肪细胞呈现向多房型脂肪细胞转变趋势,并显著上调米色化相关的Pparg、Ppargc1a、Ucp1基因表达水平和UCP1蛋白表达水平,具有诱导高脂饮食GK大鼠内脏附睾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的作用,且表现出调节脂质代谢的潜力。结合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EGCG对高脂饮食GK大鼠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的诱导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非肥胖型 GK大鼠 白色脂肪组织 米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石竹烯通过上调PPARγ/PGC-1α/UCP1通路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蒋皓冉 唐晓飞 +4 位作者 吴界霖 王姣玲 黄诚宇 祝曙光 臧林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1598,共8页
目的探究β-石竹烯(BCP)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高脂饮食辅以丙硫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14.4 mg/(kg·d)]腹腔注射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肥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和BCP给药组(BCP-50组),... 目的探究β-石竹烯(BCP)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高脂饮食辅以丙硫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14.4 mg/(kg·d)]腹腔注射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肥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和BCP给药组(BCP-50组),正常饮食小鼠设为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8只。BCP给药组按50 mg/kg早晚灌胃给药各一次,其余组用吐温80水溶液灌胃,持续4周。4周给药结束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实验结束禁食过夜后处死小鼠,快速收集血液样本和脂肪组织用于后续实验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附睾白色脂肪(eWAT)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UCP1和大麻素受体2(CN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odel组相比,BCP-50组肥胖小鼠的体质量显著减轻(P<0.05),摄食量减少(P<0.01),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P<0.0001),肥胖小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降低(P<0.0001和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外,BCP-50组肥胖小鼠的脂肪系数和eWAT比重降低(P<0.05);eWAT和BAT中脂肪细胞减小,UCP1蛋白表达升高(P<0.01和P<0.05);除了UCP1外,BCP-50组肥胖小鼠eWAT中PGC1α、PPARγ和CNR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P<0.05和P<0.001)。结论BCP通过上调PPARγ/PGC-1α/UCP1通路表达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从而改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石竹烯 白色脂肪棕色化 白色脂肪组织 附睾白色脂肪组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 解偶联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白色脂肪组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能 秦立强 万忠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5-1219,共5页
白色脂肪组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调节机体能量及糖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脂肪组织功能紊乱可能导致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运动是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的基础及关键措施之一[3]。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白色脂肪组... 白色脂肪组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调节机体能量及糖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脂肪组织功能紊乱可能导致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运动是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的基础及关键措施之一[3]。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白色脂肪组织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运动能够改善白色脂肪组织的功能。本文简述白色脂肪组织在代谢和内分泌平衡方面的主要作用,并总结运动改善白色脂肪组织功能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白色脂肪组织 线粒体 脂肪因子 脂联素 瘦素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禁食模式联合运动训练对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11
作者 李银焕 王旭锴 +5 位作者 史健 徐林菁 周李姿 李伟业 刘辉 柳春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69-179,共11页
为了探讨间歇性禁食联合运动训练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本实验将5~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运动组、隔日禁食组、隔日禁食运动组、限时禁食组、限时禁食运动组。实验6周后测定小鼠血脂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 为了探讨间歇性禁食联合运动训练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本实验将5~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运动组、隔日禁食组、隔日禁食运动组、限时禁食组、限时禁食运动组。实验6周后测定小鼠血脂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双侧腹股沟脂肪、肾周脂肪、附睾周脂肪、肩胛间棕色脂肪及左侧骨骼肌样本中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特异性蛋白含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active fibronectin type Ⅲ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以及鸢尾素和PR结构域蛋白16(PR domain-containing 16,PRDM16)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种间歇性禁食模式联合运动训练对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及不同脂肪组织中发生棕色化作用的程度。结果显示,各实验组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限时禁食组和限时禁食运动组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隔日禁食组、隔日禁食运动组、限时禁食组和限时禁食运动组中的p-AMPK、PPARγ、PGC-1α、UCP1、FNDC5和PRDM16在不同脂肪组织和骨骼肌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限时禁食运动组中p-AMPK、PPARγ、PGC-1α和UCP1在棕色脂肪、腹股沟脂肪和肾周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间歇性禁食及联合作用能够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其机制可能与PPARγ/PGC-1α/UCP1通路激活有关,其中限时禁食法联合运动的作用效果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禁食 运动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棕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饲养的大鼠白色脂肪组织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文阁 宋鸽 +2 位作者 周其姝 李娅斐 严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8-1666,共9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调节剂之一,在自噬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明,不同能量状态和运动干预均可参与脂肪组织自噬的调节,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对象,探究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调节剂之一,在自噬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明,不同能量状态和运动干预均可参与脂肪组织自噬的调节,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对象,探究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饲养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mTOR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以期阐明高脂饮食及有氧运动调控白色脂肪组织自噬的可能机制。选取3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适应性喂养3 d,随机分为标准安静组(CS)、标准运动组(CE)、高脂安静组(HS)、高脂运动组(HE)。高脂组大鼠进行8周高脂饲养,运动组大鼠进行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干预结束48 h后,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和体成分。结果显示,平均体重表现为HS组最高,CE组最低,HS组大鼠躯干脂肪百分比和全身脂肪百分比均显著高于CS组(P<0.05)和HE组(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高脂饲养组大鼠在8周有氧运动干预后,皮下白色脂肪内ULK1、p-ULK1、LC3-I和P62的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eclin1和p-Beclin1的蛋白质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睾周白色脂肪内mTOR、ULK1、p-Beclin1和P62的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运动和高脂饮食的双因素交互作用显著(P<0.05)。动物组织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在CS、CE和HE组,大鼠皮下白色脂肪、睾周白色脂肪组织中,均可观察到自噬小体,但HS组仅在皮下白色脂肪组织观察到自噬小体,且在CS组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中观察到自噬小体的体积最大。研究结果表明,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对高脂饲养大鼠白色脂肪组织自噬启动的调控存在部位差异性,在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中表现出促进自噬启动且自噬小体减小,在睾周白色脂肪组织中表现出抑制自噬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高脂饮食 白色脂肪组织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高脂饲养大鼠白色脂肪组织血管内皮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文阁 宋鸽 +2 位作者 邓懿敏 陈君颖 严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观察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以及高脂饮食对雄性大鼠血管内皮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3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随机分为标准安静组(CS)、标准运动组(CE)、高脂安静组(HS)、高脂运动组(HE)。标准组大鼠喂饲普... 目的:观察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以及高脂饮食对雄性大鼠血管内皮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3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随机分为标准安静组(CS)、标准运动组(CE)、高脂安静组(HS)、高脂运动组(HE)。标准组大鼠喂饲普通饲料(D12450B),高脂组大鼠喂饲高脂饲料(D12451),所有大鼠均自由饮食、饮水,CE、HE组大鼠进行8周运动干预(60%—70%VO2max,1h/次,5次/周,每次训练内容包括5min热身,50min跑台训练,5min恢复)。均在8周干预后取材(皮下脂肪组织、睾周脂肪组织和肾周脂肪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血管内皮生成相关因子VEGF、VEGFR2、CD31的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皮下及睾周白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CS组相比,HS组大鼠皮下脂肪组织中VEGFR2、CD3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UCP-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睾周脂肪组织中CD3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1),UC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周脂肪组织中VEGF、VEGFR2、CD3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1);②与HS组相比,HE组大鼠皮下脂肪组织中VEGFR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1),UCP-1蛋白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1),睾周脂肪组织中VEGF、VEGFR2、CD3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性降低(P<0.01),UCP-1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肾周脂肪组织中VEGF、VEGFR2、CD3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性升高。结论:8周高脂饮食及运动干预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具有组织差异性,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干预 高脂饲养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血管内皮生成相关因子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1类似物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促进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文递 吕岳 +3 位作者 吴惠文 李佩阳 田思思 郝锦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6-2113,共8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长效类似物PF-05231023通过抑制白色脂肪组织(WAT)线粒体自噬对WAT“棕色化”的作用以及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饮食(HFD)复制小鼠肥胖模型,18只C57BL/6J小鼠被分为3组:正常对照(NC...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长效类似物PF-05231023通过抑制白色脂肪组织(WAT)线粒体自噬对WAT“棕色化”的作用以及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饮食(HFD)复制小鼠肥胖模型,18只C57BL/6J小鼠被分为3组:正常对照(NC)组、HFD组和PF-05231023干预(PF+HFD)组,每组6只。饲养12周后麻醉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收集小鼠腹股沟WAT(iWAT)、附睾WAT(eWAT)和肝脏,一部分组织用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棕色化”相关指标解偶联蛋白1(Ucp-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蛋白表达水平,另一部分固定于多聚甲醛中,用于后续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3T3-L1细胞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方法诱导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F-05231023干预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F-05231023干预3T3-L1细胞48 h,收集细胞团块用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棕色化”相关指标Ucp-1和PGC-1α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Pink1、parkin、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积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Ucp-1蛋白含量。随后将3T3-L1细胞分为正常组、PF-05231023干预组、Pink1激动剂MTK458干预组和MTK458+PF-05231023干预组,收集细胞团块用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述指标。结果:(1)PF-05231023干预不影响小鼠能量摄入并且能降低HFD诱导肥胖小鼠的体重、肝重和脂肪重量(P<0.05),降低脂质积累(TC、TG和LDL-C)和肝损伤(ALT和AST)并减轻肝脏空泡样变性和脂肪细胞面积大小(P<0.05);(2)与HFD组相比PF-05231023干预增加了iWAT和eWAT中Ucp-1和PGC-1α蛋白表达水平(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中PF-05231023干预组比HFD组Ucp-1蛋白含量更高;(3)PF-05231023干预可呈剂量依赖式增加诱导成熟的3T3-L1细胞中Ucp-1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减少细胞脂质积累,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F-05231023干预后诱导成熟的3T3-L1细胞中Ucp-1蛋白含量增加;(4)PF-05231023干预可抑制iWAT、eWAT和诱导成熟的3T3-L1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Pink1、parkin、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P<0.05);(5)MTK干预可增加Pink1、parkin和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增加Ucp-1蛋白表达水平,与MTK干预组比,MTK和PF-05231023共同干预后可部分降低Pink1、parkin、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部分恢复Ucp-1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1)PF-05231023干预能够改善HFD诱导小鼠的肥胖和相关代谢紊乱;(2)PF-05231023干预能够抑制WAT和诱导成熟的3T3-L1细胞线粒体自噬,并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促进“棕色化”;(3)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PF-05231023 线粒体自噬 肥胖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棕色脂肪活性和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及其干预肥胖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宁宁 刘洋 +1 位作者 丁宁 闻德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8-455,共8页
运动能有效减少脂肪组织体积和甘油三酯的储存,是公认最健康的肥胖干预手段。随着对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不同生理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运动还能调控脂肪组织的活性及分化,从而展开了对运动减肥新的生理机制的探讨。本文... 运动能有效减少脂肪组织体积和甘油三酯的储存,是公认最健康的肥胖干预手段。随着对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不同生理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运动还能调控脂肪组织的活性及分化,从而展开了对运动减肥新的生理机制的探讨。本文就关于运动通过影响棕色脂肪活性及白色脂肪棕色化干预肥胖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展望今后的相关研究重点,为更好地利用运动干预肥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在白色脂肪棕色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俊 刘超波 +3 位作者 潘秀和 蒋雯雯 李明才 李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5-368,374,共5页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于2001年被发现,由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发育而来,广泛分布在血液、肠道、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动物脂肪和皮肤等部位,经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或IL-33刺激后可产生IL-...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于2001年被发现,由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发育而来,广泛分布在血液、肠道、气管、肺脏、脾脏、肝脏、动物脂肪和皮肤等部位,经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或IL-33刺激后可产生IL-5和IL-13等2型辅助性T(type 2 helper T,Th2)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米色脂肪组织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白细胞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莉 陈冠军 +2 位作者 陈兵 程静静 鲁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小鼠2种白色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CD)、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组(HCD)及高热...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小鼠2种白色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CD)、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组(HCD)及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白藜芦醇组[HCD+RES,白藜芦醇400 mg/(kg·d),12周]。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分析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检测血脂指标,称取皮下脂肪(SAT)和肾周脂肪组织(VAT)重量,HE染色检测脂肪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Leptin、TNF-α、GRP78的胞内分布和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HCD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C(LDL-C)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C(HDL-C)明显降低,体重、SAT、VAT的重量均明显增加,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大,Leptin、TNF-α、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且均位于胞质中;白藜芦醇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明显降低体重和逆转血脂水平变化,明显下调SAT和VAT中Leptin、TNF-α、GRP78的蛋白表达和分布,显著降低SAT中Leptin、TNF-α、GRP78和VAT中Leptin、TNF-αmRNA的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炎、减少Leptin表达和内质网(ER)应激有关,但对不同部位白色脂肪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高脂血症 小鼠 白色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调节2型糖尿病地鼠内脏脂肪组织FGF21/SIRT1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效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栩晗 李国生 +3 位作者 李欣宇 高政南 黄澜 刘亚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95-502,共8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链脲菌素建...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链脲菌素建立T2DM地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对照组、肥胖IR组、肥胖T2DM组和2型糖尿病Ber治疗组。Ber治疗9周,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各组地鼠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基因的mRNA表达改变。结果:模型地鼠VWAT中FGF21、FGFR1、βKL、SIRT1、GLUT-1、PRDM16、Ct BP-1、Ct BP-2、C/EBPβ、PPARγ、PGC-1α、PGC-1β及棕脂组织特异基因UCP-1、Cidea、Elovl3和PPARα的mRNA表达降低,而白脂组织特异基因Resistin、MEST和Serpina3k的mRNA表达增加。Ber治疗诱导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而诱导PRDM16信号通路效应,诱导棕脂组织特异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白色脂肪选择性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脂诱性IR。结论: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参与Ber诱导内脏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2型糖尿病 FGF21 SIRT1 内脏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脂肪棕色化——运动减肥的新靶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洁 牛燕媚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6-829,840,共5页
肥胖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肥胖的发生与机体能量摄入过多及能量消耗减少密切相关,当机体长期处于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一种能量平衡失调状况时,过多的能量将转化... 肥胖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肥胖的发生与机体能量摄入过多及能量消耗减少密切相关,当机体长期处于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一种能量平衡失调状况时,过多的能量将转化为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储存在脂肪组织而产生肥胖[1]。因此,通过提高机体能量代谢率以消耗过剩的脂肪组织治疗肥胖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减肥 白色脂肪 新靶点 公共卫生问题 能量消耗 能量摄入 脂肪组织 能量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质多巴胺参与调控大鼠腹膜后白色脂肪的合成与分解 被引量:3
20
作者 连辉 周立 +2 位作者 张毅敏 宋海岩 王志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腹膜后白色脂肪组织(rWAT)内脂肪酸合成酶(FAS)、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磷酸化激素敏感性脂肪酶(p-HSL)的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双侧黑质内注射6-OHDA... 目的:观察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腹膜后白色脂肪组织(rWAT)内脂肪酸合成酶(FAS)、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磷酸化激素敏感性脂肪酶(p-HSL)的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双侧黑质内注射6-OHDA)和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测量进食量,手术后6周进行转棒实验,并测量体重和rWAT重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中的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变化。HE染色观察rWAT中脂肪细胞的形态改变,并用ImageJ软件测量脂肪细胞的直径。Western blot检测黑质中TH及rWAT中FAS、HSL和p-HSL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大鼠黑质内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运动能力明显下降;每日进食量和体重均无明显变化,但rWAT重量/体重的比值明显降低(P<0.05)。rWAT中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减少。rWAT中FAS表达明显降低,p-HSL的水平明显升高,HSL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黑质多巴胺参与大鼠rWAT的合成与分解调控。黑质破坏引起的rWAT代谢改变可能与PD病人体重下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白色脂肪组织 脂肪酸合成酶 激素敏感性脂肪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