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色类诺卡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雒晓芳 陈俊楠 +3 位作者 田丹妮 汪如婷 马麟龙 莫芳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8-61,共4页
该研究对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温度、紫外、酸碱处理,以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暗黑微绿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ovire... 该研究对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温度、紫外、酸碱处理,以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暗黑微绿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ovirens)为指示菌,用琼脂打孔法进行抑菌实验;用药敏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初步探讨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以及抑菌性。结果表明,紫外作用30 min及温度对其抑菌性影响不大;强酸、强碱环境中白色类诺卡氏菌基本没有抑菌活性。白色类诺卡氏菌对抗生素较为敏感,药敏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类诺卡氏菌 分离鉴定 活性 药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由白色类诺卡放线菌产生的新的巴卡亭ⅢC—10脱乙酰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宝金 蒋德伟 +4 位作者 刘姮 马丽波 黄新伟 王晓鹏 王兴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B08期1-4,共4页
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是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抗癌药物,而10-DAB是半合成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的前体。通过TLC监测及HPLC-MS证实,发现了一种由白色类诺卡氏菌产生的、新的巴卡亭ⅢC-10脱乙酰酶,该酶能催化巴卡亭Ⅲ生成10-DAB,酶的最适pH... 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是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抗癌药物,而10-DAB是半合成紫杉醇及多烯紫杉醇的前体。通过TLC监测及HPLC-MS证实,发现了一种由白色类诺卡氏菌产生的、新的巴卡亭ⅢC-10脱乙酰酶,该酶能催化巴卡亭Ⅲ生成10-DAB,酶的最适pH值和对甲醇的耐受性方面不同于已报道的巴卡亭ⅢC-10脱乙酰酶,它具有更强的底物专一性和更强的耐甲醇能力,酶的Km值为1.52mmol/L,Vmax为2.59×10^-7mmo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卡亭Ⅲ 白色类诺卡氏菌 C-10脱乙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微生物脱胶特异放线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汪学军 闵长莉 +1 位作者 杨艳 殷智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为探讨大麻根部土壤中是否存在具有脱胶功能的放线菌,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纯化大麻根部土壤中的放线菌,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具有脱胶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手段鉴定菌种。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41株放... 为探讨大麻根部土壤中是否存在具有脱胶功能的放线菌,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纯化大麻根部土壤中的放线菌,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具有脱胶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手段鉴定菌种。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41株放线菌,其中菌株DM182具有较强的脱胶能力,其透明圈直径可达3.78 cm,根据菌株DM182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因此,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放线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白色类诺卡氏菌N.albus在本地区首次筛选得到,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脱胶 白色类诺卡氏菌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