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食用菌白色石膏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 1
-
-
作者
朱富春
-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13年第4期35-36,共2页
-
文摘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郭庄村是食用菌专业村,出菇方式由过去的菌袋直接出菇改成覆土出菇,白色石膏霉逐年加重,成为食用菌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为此,笔者深入郭庄村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发生规律,总结出多项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菌的传播与危害。
-
关键词
食用菌生产
白色石膏霉
综合防治
发生规律
覆土出菇
出菇方式
专业村
漯河市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食用菌白色石膏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 2
-
-
作者
朱富春
-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3年第3期40-40,57,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召陵食用菌白色石膏霉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研究,总结出白色石膏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为有效防治石膏霉为害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白色石膏霉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
Keywords
scupulariopsis fimicola
occurrence regulation
integrated control
-
分类号
S436.4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食用菌两种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朱富春
-
机构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植检站
-
出处
《食用菌》
2018年第4期59-60,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河南漯河市召陵区栽培食用菌由过去单一的平菇发展成为双孢蘑菇、鸡腿菇、金针菇、草菇等;出菇方式由过去的菌袋直接出菇改成覆土出菇。而随着食用菌生产发展,当地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两种真菌性病害逐年加重,造成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下降。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指导菇农的实践经验,及对核桃肉状菌和白色石膏霉病害多年调查,基本摸清了其传播途径、发生规律,总结出综合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其传播与为害。1病原菌1.1核桃肉状菌(Diehliomyces microsporus或Pseu-dobalsamia microspoqa)又名狄氏裸囊菌,块菌,属于真菌类、子囊菌亚门、散囊菌目、裸囊菌科、假块菌属。菌丝白色粗壮,有分隔、分枝;分生孢子串生或单生;菌落初为白色,以后转为黄白色,有时形成浓密的菌丝束。子囊果由一团疏松交错的菌丝组成,初为奶油色,老熟后为红褐色,菌体形状不规则,表面的网状皱纹似核桃仁,直径1~3 cm,群生。子囊排列不规则,短而宽阔,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近球形,且圆形光滑。
-
关键词
核桃肉状菌
白色石膏霉
传播途径
发生
特点
综合防治
-
分类号
S436.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蘑菇栽培期几种重要真菌病害及防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谢道同
-
机构
广西科学院
-
出处
《广西植保》
2003年第2期15-17,共3页
-
-
关键词
蘑菇
栽培期
真菌病害
防治
木霉
胡桃肉状霉
白色石膏霉
小菌核病
湿泡病
症状
-
分类号
S436.4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食用菌常见杂菌的无公害防治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李宗兰
-
机构
山东省平邑县农业局
-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04年第2期44-46,共3页
-
-
关键词
食用菌
杂菌
无公害防治
症状
木霉
青霉
曲霉
白色石膏霉
-
分类号
S436.4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鸡腿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 6
-
-
作者
夏子贤
-
机构
南宁菌业公司
-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6期22-22,共1页
-
-
关键词
鸡腿菇
病虫害防治
胡桃肉状菌
白色石膏霉
鬼伞类竞争性杂菌
螨类
菇蝇
跳甲
-
分类号
S436.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