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后红细胞膜的损伤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云英 李兴禄 +1 位作者 张莉萍 陈安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0-21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膜的损伤,为研究改进过滤血液保养液的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的20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400ml,根据配对设计方法,将血液等量分为两份,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过滤组,对2组的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 目的:探讨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膜的损伤,为研究改进过滤血液保养液的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的20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400ml,根据配对设计方法,将血液等量分为两份,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过滤组,对2组的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用BandScan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膜蛋白的组成。用荧光偏振法测定2组红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并计算出膜微粘度。分别在0、1、2、3、4、5周检测2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结果:膜骨架蛋白带Ⅰ、Ⅱ和带Ⅶ蛋白在过滤组中明显减少(P﹤0.01),过滤组的荧光偏振度和微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FHb浓度在0周无差异,而在1、2、3、4、5周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浆FHb过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细胞过滤器会破坏红细胞膜蛋白的组成成分,膜微粘度升高,流动性降低,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 细胞膜蛋白 膜流动性 游离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对机采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文玲 丁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79,共2页
通过测定滤过性去除了白细胞的机采人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表达,发现血小板过滤前后的黏附率、聚集率、GMP-140表达没有显著变化。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白细胞过滤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凡 魏丽晶 +1 位作者 王春英 李淑芹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9-669,共1页
关键词 非溶血性 输血反应 白细胞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血液的制备及临床输注213例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丽 张伟 +1 位作者 段艳丽 李建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7-978,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 去除白细胞血液 临床输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非织造布白细胞过滤材料表面接枝改性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云 柯勤飞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综述了熔喷非织造布对白细胞过滤的重要性和改善其表面吸湿性的几种方法,如:化学接枝改性、高能射线接枝改性、紫外线接技改性、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等,并对改性后织物综合性能测评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熔喷非织造布 白细胞过滤材料 接枝改性 滤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白细胞过滤的非织造布滤材研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柯勤飞 贺福敏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73-75,共3页
以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聚丙烯纺丝成网非织造布作为白细胞过滤器的滤材,根据不同纤维直径、不同产品密度和不同层数的组合变化,得到在本实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白细胞过滤效果的最佳组合.并使白细胞去除率达到96.90%,红细胞回收率达90%以上... 以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聚丙烯纺丝成网非织造布作为白细胞过滤器的滤材,根据不同纤维直径、不同产品密度和不同层数的组合变化,得到在本实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白细胞过滤效果的最佳组合.并使白细胞去除率达到96.90%,红细胞回收率达90%以上.通过对组合滤材过滤性能的理论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白细胞去除率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 滤材 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白细胞过滤器防止输血反应2例报告
7
作者 刘英 郝军 +4 位作者 张洪涛 吴明 薛玉祥 马彩虹 周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3-463,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 输血反应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用熔喷非织造布的接枝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雪梅 胡盼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1-153,171,共4页
介绍了白细胞过滤用熔喷非织造布的接枝改性方法、溶血现象发生的可能因素及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并对血液滤材的接枝改性的发展趋势作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 熔喷非织造布 白细胞过滤 接枝改性 溶血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器对红细悬液中血小板的去除效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浩强 彭琳 +4 位作者 林宇霆 冯宝莹 巴桑 嘎玛格列 陆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5-83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时期红细胞悬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探讨白细胞过滤器对红细胞悬液中的血小板去除效率。【方法】将58份红细胞悬液根据储存时间不同分为4组:1周组(16份),2周组(16份),3周组(14份),4周组(12份),将四组红细胞悬液通...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时期红细胞悬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探讨白细胞过滤器对红细胞悬液中的血小板去除效率。【方法】将58份红细胞悬液根据储存时间不同分为4组:1周组(16份),2周组(16份),3周组(14份),4周组(12份),将四组红细胞悬液通过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获取过滤前后的样本,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的去除率。过滤前红细胞悬液标本制成血细胞涂片,用吉姆萨染色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形态。【结果】四组红细胞悬液中过滤前血小板的计数分别为(286.5±62.34)×10^(9)/L、(238.0±57.37)×10^(9)/L、(193.6±56.21)×10^(9)/L和(167.8±24.76)×10^(9)/L,储存3周(P<0.01)和4周(P<0.0001)组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储存1周组。不同储存时期红细胞悬液血细胞涂片中,均可以观察到成群分布和散在分布的形态正常的血小板。4组红细胞悬液的血小板去除率分别为(80.13±9.06)%,(76.41±10.13)%,(77.78±9.30)%和(70.63±9.39)%,各组之间血小板去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悬液中的血小板计数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储存后期(3周和4周)仍保存有大部分的血小板,白细胞过滤器能够去除其中的绝大多数血小板,而且各组间去除效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悬液 白细胞过滤 储存时间 血小板去除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配合白细胞过滤治疗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结局及CD41a、CD62p、T细胞比例的影响
10
作者 王艾云 杨立顺 王家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γ射线配合白细胞过滤治疗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结局及CD41a、CD62p、T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A组23例进行γ射线治疗,B组23例进行白细胞过滤治疗,C组22例进行γ射线配合白... 目的 探讨γ射线配合白细胞过滤治疗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结局及CD41a、CD62p、T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A组23例进行γ射线治疗,B组23例进行白细胞过滤治疗,C组22例进行γ射线配合白细胞过滤治疗,对3组的治疗有效情况、CD41a、CD62p、T细胞比例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C组的输注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C组的CD62p表达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相对于A、B两组,C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表达显著下降(P<0.05),相对于A、B两组,C组的Th细胞比例上升、Tc细胞比例下降、Th/Tc比值上升(P<0.05).结论 γ射线配合白细胞过滤治疗能改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结局,并明改善低CD41a、CD62p及T细胞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白细胞过滤 小板输注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滤除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洋 冯倩 +8 位作者 张婷 马春娅 张晓娟 葛国峰 林子林 潘纪春 汪德清 骆群 田亚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67-1070,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白细胞滤除对机采血小板整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20单位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24-96小时后使用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检测机采血小板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本研究旨在评价白细胞滤除对机采血小板整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20单位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24-96小时后使用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检测机采血小板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单位容量、白细胞量、pH值、乳酸脱氢酶(LDH)浓度、K+浓度、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血小板凝血指数MA值,并计算白细胞去除率和血小板损失率。结果表明:机采血小板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残留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滤前白细胞计数(p<0.001),白细胞去除率达到了99.97%;血小板损失率为(8.1±4.2)%,明显低于20%的国家标准规定(p<0.001);与过滤前相比,过滤后MVP、机采血小板保存介质中的LDH浓度、K+浓度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过滤后的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出现轻度下降(p>0.05),但滤盘灌注液内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却明显高于滤前(p<0.05);过滤后血小板MA值出现轻度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机采血小板中混杂的白细胞及部分活化血小板,使血小板损失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且对于血小板凝血活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过滤后的机采血小板达到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及HLA同种免疫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白细胞过滤 残留白细胞 血小板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输注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世明 杜润家 +2 位作者 张勇萍 田榆 费红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41-942,共2页
目的:观察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输注在预防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d、14d及21d的红细胞悬液60个U(单位/袋),在无菌条件下,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液标本,检测WBC、RBC、Hb、血浆中... 目的:观察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输注在预防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d、14d及21d的红细胞悬液60个U(单位/袋),在无菌条件下,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液标本,检测WBC、RBC、Hb、血浆中的pH值、钾钠离子及游离Hb;选择血液病和肿瘤患者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对照组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观察两组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白细胞过滤器对白细胞的去除率为99%,红细胞的回收率为92%,过滤后的血液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8.75%。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具有较高的WBC去除率,对RBC的生物学性质影响较小,输注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可使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 白细胞过滤 细胞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白细胞处理对全血保存中IL-2和IL-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玮 刘景汉 石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研究全血在保存过程中是否存在IL-2和IL-8的积累,保存前白细胞滤除对其保存水平的影响。方法:选10名健康捐血者,各采集 200ml全血分成2袋,其中一袋经去白细胞处理。在4℃保存不同时期测定血液中 IL-2、IL-8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全血在保存过程中是否存在IL-2和IL-8的积累,保存前白细胞滤除对其保存水平的影响。方法:选10名健康捐血者,各采集 200ml全血分成2袋,其中一袋经去白细胞处理。在4℃保存不同时期测定血液中 IL-2、IL-8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保存,全血中IL-2和IL-8的浓度不断增高。经去白细胞处理后,IL-8水平在保存中无明显变化,IL-2的含量仍然增高,但在保存期末低于正常全血中的相应含量。结论:IL-2和IL-8在全血保存中存在产生和累积,而去白细胞过滤可以抑制IL-2和IL-8在全血保存中存在产生和累积,而去白细胞过滤可以抑制IL-8的升高,对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8 全血保存 IL-2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前滤除白细胞必要性的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玮 陶涛 +1 位作者 陈民才 王全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输注前常规过滤白细胞的必要性,为合理使用FF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调整血浆分离时间和剩余血浆量,试验9种血浆制备条件,观察不同的制备条件对白细胞残留量的影响;调查4个采供血机构FF... 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输注前常规过滤白细胞的必要性,为合理使用FF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调整血浆分离时间和剩余血浆量,试验9种血浆制备条件,观察不同的制备条件对白细胞残留量的影响;调查4个采供血机构FFP白细胞残留量;使用5种国产血浆滤器对FFP进行过滤,观察白细胞去除效果和对血浆质量的影响。结果延长血浆分离时间和增加血浆残留量可有效地降低血浆白细胞残留量,达到<1×106/U的水平;4个采供血机构FFP白细胞残留量大多<1×106/U;国产血浆滤器对血浆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去白细胞效率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血浆损失率较高。结论在规范血浆制备规程的前提下,FFP输注前不必进行常规白细胞过滤,血浆置换等特殊情况可考虑白细胞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白细胞过滤 残留白细胞 血浆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白细胞前后库存SAGM红细胞C_(3b)受体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静 陈方祥 +1 位作者 刘建忠 李天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 揭示不同时期库存的SAGM红细胞悬液去除白细胞前、后其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改变 ,并了解SAGM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后再保存不同时期对红细胞C3b受体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目的 揭示不同时期库存的SAGM红细胞悬液去除白细胞前、后其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改变 ,并了解SAGM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后再保存不同时期对红细胞C3b受体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60份库存血样行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花环试验和免疫复合物 (RBC ICR)花环试验测定 ,其中 3 0份为保存第 1、3、7、14、2 1天的库存SAGM红细胞悬液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前、后的标本 ,另 3 0份为SAGM红细胞悬液为去白细胞后保存 1、3、7、14、2 1d的标本。结果 相同时期库存的SAGM红细胞悬液采用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前、后其RBC C3b受体花环率和RBC ICR花环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SAGM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存放不同时期与保存同时期未过滤的SAGM红细胞悬液相比其RBC C3b受体花环率和RBC ICR花环率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使用白细胞滤器对红细胞C3b受体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B受体 测定 SAGM红细胞悬液 白细胞过滤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溶血的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雪娇 周湘静 谢作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2-583,共2页
目的:了解过滤白细胞造成红细胞溶血的程度。方法:取4℃保存第5天的40袋2U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与白细胞滤器连接进行过滤,留取检测样品,分别于过滤后第0、7、14、21天分别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邻甲联苯... 目的:了解过滤白细胞造成红细胞溶血的程度。方法:取4℃保存第5天的40袋2U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与白细胞滤器连接进行过滤,留取检测样品,分别于过滤后第0、7、14、21天分别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邻甲联苯胺法测定游离血红蛋白浓度。B组不做过滤处理,其他处理同A组。结果:去白细胞滤器滤过的血液中钾离子浓度、游离血红蛋白浓度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过滤后的红细胞悬液最好在7d内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细胞 白细胞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PBT非织造布血液滤材表面涂层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敬玮 陈颖 胡盼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介绍用羟乙基纤维素作涂层剂提高溶喷PBT非织造布的亲水性 。
关键词 溶喷PBT非织造布 涂层改性 白细胞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