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夏斌 张玲珍 +1 位作者 邵福源 赵忠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围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选择素L(CD 62L)、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CD54)、很晚出现抗原 - 4的α亚单位 (CD 49d)和...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围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选择素L(CD 62L)、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CD54)、很晚出现抗原 - 4的α亚单位 (CD 49d)和β亚单位 (CD 2 9)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卒中组CD 62L在中性粒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降低 ,CD 54和CD 49d在单核细胞的MFI升高 ,CD 49d在淋巴细胞的MFI升高 ,粘附分子MFI的变化在中重型患者中明显。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激活 ,粘附分子涉及到急性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白细胞粘附分子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斌 赵忠新 +3 位作者 张玲珍 黄坚 庄建华 邵福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47-649,65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水平及予甲基强的松龙 (MP)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2 8例缓解复发型MS患者及 12例复发期MS予静脉MP治疗后外围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3(CD5 0 )、...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水平及予甲基强的松龙 (MP)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2 8例缓解复发型MS患者及 12例复发期MS予静脉MP治疗后外围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3(CD5 0 )、细胞间粘附分子 1(CD5 4 )、整合素LFA 1β亚单位 (CD18)、非常晚抗原 4 (VLA 4 )α、β亚单位 (CD4 9d、CD2 9)和 (- )选择素 (CD6 2L)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复发期MSCD4 9d和CD2 9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5 4和CD6 2L在单核细胞的阳性百分率高于缓解期MS和对照组 ,复发和缓解期MSCD5 4在淋巴细胞的阳性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MP治疗后 ,CD5 4和CD4 9d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6 2L在单核细胞的阳性百分率下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外周血 白细胞粘附分子 流式细胞 甲基强的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CD_(11a)、CD_(11b)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海 杨小明 +2 位作者 赵清华 雷梅 刘中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增强的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用单克隆抗体(McAb)定量测定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周围血中白细胞CD11a、CD11b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液CD11a在单核细...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增强的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用单克隆抗体(McAb)定量测定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周围血中白细胞CD11a、CD11b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液CD11a在单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11b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它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时白细胞CD11a、CD11b表达上调,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明显增强可能会加重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白细胞粘附分子 CD_(11a) CD_(11b) 分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岚 李向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9-221,223,共4页
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北京100853)张岚李向红Adhesionmoleculesinbrain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ZHANG... 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研究室(北京100853)张岚李向红Adhesionmoleculesinbrain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ZHANGLan,LIXiang-Ho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内皮细胞 白细胞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粘附分子与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佟永生 佟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白细胞粘附分子与再灌注损伤佟永生,佟松血液流变学研究中,一般多注意到红细胞流变性、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而白细胞在手术病人中的作用,往往被视为对炎症的反应,现知他们与心血管手术的免疫反应、围手术期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近年... 白细胞粘附分子与再灌注损伤佟永生,佟松血液流变学研究中,一般多注意到红细胞流变性、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而白细胞在手术病人中的作用,往往被视为对炎症的反应,现知他们与心血管手术的免疫反应、围手术期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近年注意到白细胞粘附性在血流变监测据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粘附分子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蛋白单抗解除烧伤休克大鼠微静脉白细胞的粘附作用
6
作者 黄绪亮 金春华 +2 位作者 黄巧冰 伍湘兵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21-1121,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大鼠 微静脉 白细胞粘附分子 粘附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巨噬细胞CD11b/CD18及其配体CD54的表达与肺泡炎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佟振月 马跃文 侯显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3,98,共4页
目的 :通过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表面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及相应配体 CD5 4表达的动态观察 ,研究白细胞粘附分子对肺泡炎的触发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肺泡巨噬细胞 CD11b,CD18的... 目的 :通过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表面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及相应配体 CD5 4表达的动态观察 ,研究白细胞粘附分子对肺泡炎的触发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肺泡巨噬细胞 CD11b,CD18的表达在博莱霉素灌注后 1d即开始增高 ,7~ 14d天达高峰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 0 1) ,随后略下降 ,但仍处于高水平表达。而 CD5 4在 3d后表达明显升高 ,以后呈持续性高水平表达。且7d时 CD11b,CD5 4的表达与 BAL 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 (Alveolar macrophage,AM)的数量呈正相关 ,γ值分别为0 .995 ,0 .885。两周后 BAL 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数量恢复正常 ,而其表面 CD11b,CD18,CD5 4的表达仍然增强。结论 :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机制中 CD11b,CD18,CD5 4表达增强 ,其在触发肺泡炎症及介导肺纤维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白细胞粘附分子 肺泡巨噬细胞 CD1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CD11b/CD18的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8
作者 叶美颜 倪海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76-877,共2页
目的 :探讨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中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及罗格列酮防止肾脏病变可能机制。方法 :49例无高血压、无临床肾病的 2型DM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 (2 6例 )和常规治疗组 (2 3例 ) ,治疗 3个月。治疗前... 目的 :探讨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中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及罗格列酮防止肾脏病变可能机制。方法 :49例无高血压、无临床肾病的 2型DM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 (2 6例 )和常规治疗组 (2 3例 ) ,治疗 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CD11b/CD18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 α浓度等指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2型DM患者的CD11b/CD18表达增高 ,肿瘤坏死因子 α浓度也明显增高 (P <0 0 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罗格列酮治疗 3个月后 ,2型DM患者的CD11b/CD18表达、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肿瘤坏死因子 α明显降低 (P <0 0 1) ,而常规治疗组无类似的变化。相关性分析提示 ,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与肿瘤坏死因子 α浓度降低和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下降呈正相关 (r =0 5 6,P <0 0 1andr =0 64 ,P <0 0 1)。结论 :2型DM患者的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l8 罗格列酮 肾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ELAM-1、IL-1β、TNF-α水平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方伟 方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炎性因子sELAM- 1、IL -1β、TNF -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 1d、第 5d、第 14d和 40例正常人的血清sELAM、IL 1β、TNF α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炎性因子sELAM- 1、IL -1β、TNF -α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 1d、第 5d、第 14d和 40例正常人的血清sELAM、IL 1β、TNF α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ELAM、IL 1β、TNF α水平在发病第 1d、第 5d、第 14d较对照组升高,并随病程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仍未达正常水平 (P均 <0. 01)。且sELAM 1与IL -1β、IL- 1β与TNF- α、TNF -α与sELAM -1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 0. 801、0. 818及 0. 820(P均<0. 01)。结论:血清sELAM 1、IL- 1β和TNF- α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和缺血性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 IL—1β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TLR-4、NF-κB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华文 祝伟 李树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6-669,685,共5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直接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10mg/kg体重)的方... 目的观察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直接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10mg/kg体重)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内毒素血症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内毒素脂多糖(LPS)组(L组)和LPS预处理组(P组),其中P组在制模前分别经腹腔注射LPS 0.25、0.50mg/kg体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TLR-4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F-κB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ICAM-1表达,取肝脏(肝左上叶)用10%的中性甲醛固定观察肝脏病理形态。结果内毒素血症时,肝脏组织TLR-4、NF-κB和ICAM-1水平明显增加,显著高于N组(P<0.05),而经内毒素预处理的模型动物肝脏组织TLR-4、NF-κB和I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5),P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较L组减轻。结论内毒素预处理能够减轻内毒素血症导致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信号传导通路及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内NF-κB和I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预处理 肝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白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