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抑制剂F02ZA-2554A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智慧 任晓 +6 位作者 司书毅 穆栋 路新华 崔晓兰 董悦生 张华 贺建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276,共4页
利用人源的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灵敏的高通量体外筛选方法。利用该模型从微生物菌种库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筛选得到一阳性真菌F02ZA-2554。该菌株发酵液经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及HPLC ODS反相柱层析等活性跟... 利用人源的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灵敏的高通量体外筛选方法。利用该模型从微生物菌种库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筛选得到一阳性真菌F02ZA-2554。该菌株发酵液经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及HPLC ODS反相柱层析等活性跟踪下的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F02ZA-2554 A,该化合物对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其IC50为32.4μmol/L。通过对该化合物的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分析,确定该化合物为蒽醌类化合物中的大黄素甲醚(physcion),该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 大黄素甲醚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歌 胡显腾 +2 位作者 孔令超 刘军华 刘小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与其底物反应的最适条件,建立一种高通量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产物———对硝基苯胺(p-NA)的光密度值,研究电解质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酶和底物作用浓度、反应时间及检...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与其底物反应的最适条件,建立一种高通量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产物———对硝基苯胺(p-NA)的光密度值,研究电解质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酶和底物作用浓度、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程度,确定酶与底物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确定的最优反应条件为:HLE(0.2 U/ml)30μl,底物(50 mmol/L)100μl,含1.0 mol/L NaCl的Tris缓冲液(pH 7.5),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24 h,检测波长为545 nm。结论建立了一种稳定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该模型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强,可用作筛选HLE抑制剂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抑制剂 筛选模型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F01-221A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晓 郑智慧 +6 位作者 路新华 董悦生 林洁 马瑛 刘梅 张华 贺建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58-461,共4页
应用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的筛选模型对数千株真菌进行筛选,发现了阳性菌株F01-221。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和ODSHPLC制备等分离纯化,得到单体活性化合物F01-221A,它对人白细胞... 应用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的筛选模型对数千株真菌进行筛选,发现了阳性菌株F01-221。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和ODSHPLC制备等分离纯化,得到单体活性化合物F01-221A,它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为22.1μmol/L。通过对F01-221A的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分析,确定其与化合物equisetin同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 炎症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在大鼠哮喘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童夏生 李昌崇 +3 位作者 阮正英 陈豪 郭海渊 范广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大鼠哮喘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18只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成2组:哮喘组、正常对照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对血PMN进行分离纯化...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大鼠哮喘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18只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成2组:哮喘组、正常对照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对血PMN进行分离纯化,免疫组化和比色法检测MPO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NE的蛋白浓度。结果:(1)免疫组化法显示哮喘组血PMN和支气管壁中MPO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比色法显示哮喘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MPO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哮喘组PMN和BALF中NE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哮喘组BALF、支气管壁、肺组织中PMN的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MN计数、NE和MPO的表达水平在此实验性哮喘中增加,PMN可能通过分泌NE、MPO参与哮喘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大鼠 中性白细胞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周状况下唾液和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的含量 被引量:14
5
作者 康军 沙月琴 陈智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24例)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24例)的唾液和/或龈沟液样本中的E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AgP患者龈沟液EA水平高于CP患者(0.485 3±0.225 0 vs.0.288 4±0.193 1,P<0.01);牙周炎患者(AgP和CP)唾液EA水平高于牙周健康者和牙龈炎患者(0.844 5±0.660 6,0.637 3±0.648 9 vs.0.012 2±0.005 8,0.031 6±0.020 6;P均<0.001)。牙周炎患者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0)。结论:龈沟液EA的测定对不同类型牙周炎的诊断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唾液EA水平的测定可用于在人群普查中筛选牙周炎患者及进行全口牙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龈沟液 唾液 牙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与弹性蛋白酶对肺组织破坏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舒 朱运奎 +4 位作者 闫圣杰 李继东 金远林 刘杜娇 汤育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7-830,共4页
目的采用胚肺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技术,直接观察全反式维甲酸(RA)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对肺的主要成分之一胶原组织降解的干预作用。方法在胚肺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培养过程中加入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 目的采用胚肺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培养技术,直接观察全反式维甲酸(RA)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对肺的主要成分之一胶原组织降解的干预作用。方法在胚肺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培养过程中加入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同时加入RA或NE干预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表达;用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MMP-9,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MP-1、MMP-3及TIMP-1、TIMP-2,同时在培养5d后测定胶原的含量及面积大小。结果TNF-α和IL-1β诱导在立体胶原内培养的胚肺成纤维细胞产生MMP-1、MMP-3和MMP-9,但是只引起少量胶原降解(P>0.05),同时加入NE,结果导致胶原几乎完全降解(P<0.01)。NE使MMP-1、MMP-2、MMP-3和MMP-9由非活化的形式转化为分子量较小的活化形式,同时,清除TIMP-1和TIMP-2。RA抑制了MMP-1的表达及MMP-3、MMP-9的活化,并削弱了NE对TIMP-1、TIMP-2的清除作用,进而抑制了胶原的降解。胶原降解后基质发生强烈收缩。结论MMPs可直接降解肺内胶原和其他间质组织,导致肺组织破坏;NE通过活化MMPs引起或加速细胞外基质的破坏;MMPs与NE的协同作用可能是肺气肿等肺组织破坏的机制。RA通过抑制MMPs的表达与活化对抗NE对肺组织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成纤维细胞 胶原 三维立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蛋白酶变化及蛋白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陈婷婷 王刚 高长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观察兔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蛋白酶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并探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休克组)和创伤失血性休克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组),观察休... 目的观察兔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蛋白酶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并探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休克组)和创伤失血性休克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组),观察休克前、休克末及复苏后2、4h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8的动态变化,并于复苏后4h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BALF-NE)的活性。结果休克组和治疗组休克末及复苏后2、4h血清TNF-α水平及复苏后4hIL-8水平均明显高于休克前,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复苏后4h休克组和治疗组肺组织MPO活性及BALF-NE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及肺组织MPO、BALF-NE活性,对兔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急性肺损伤 过氧化物酶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冠脉搭桥手术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与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志勇 何荣海 +3 位作者 高永谦 阎志军 冯光兴 于新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冠脉搭桥术(CABG)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其机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CABG)组(n=30)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后、CPB(手术)结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冠脉搭桥术(CABG)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其机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CABG)组(n=30)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后、CPB(手术)结束时、CPB(手术)后4h、CPB(手术)后8h、术后第1天晨5个时点采集静脉血。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MN数量,流式细胞仪测定PMN凋亡率和PMN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MN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CCABG组PMN凋亡率在围CPB期明显降低,PMN数量、CD11b表达、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则明显升高,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PMN凋亡细胞。OPCA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CPB导致PMN的凋亡受抑,PMN数量增加、生存周期延长、CD11b表达上调、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增加,从而加剧炎症反应扩散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贾丽静 易亮 +3 位作者 杨志旭 王书鹏 李刚 朱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2-679,共8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沧州市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北京...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沧州市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8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77)和对照组(n=108)。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乌司他丁60万单位,静脉输注,连用5 d;对照组静脉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 d。于干预的第1、3、7天分别检测静脉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uman neutrophil elastase,HNE)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peptidase inhibitor 3,PI3)的水平,计算HNE/PI3比值,监测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Ⅱ,APACHEⅡ)、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Pa O2/Fi O2),并记录两组患者AR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28 d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吸烟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入院诊断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3次HNE检测值比较(第1、3、7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第1天PI3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及第7天PI3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第1天HNE/PI3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及第7天的HNE/PI3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第1、3、7天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第1天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及第7天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ARDS的发生率为15.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进展为ARDS的患者中,均以脓毒症、腹部术后及胰腺炎患者为主。干预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增加外源性HNE拮抗剂乌司他丁,可以恢复HNE与其拮抗剂的平衡,对抗HNE对肺组织的破坏作用,降低ARDS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提取物抗炎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12
10
作者 牛荣丽 范晓 韩丽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分属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海藻样品于 2 0 0 0年采于山东青岛和威海沿海 ,首次采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体外筛选技术对 39种海藻样品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抗炎活性筛选 ,以期从海藻中寻找天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药物活性... 分属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海藻样品于 2 0 0 0年采于山东青岛和威海沿海 ,首次采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体外筛选技术对 39种海藻样品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抗炎活性筛选 ,以期从海藻中寻找天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药物活性前体。结果表明 ,1 8种海藻 ( 7种褐藻 ,1 1种红藻 )对HLE有抑制活性 ,而绿藻缺乏抗HLE活性。这 1 8种海藻中 ,7种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 ,分别为 :鸭毛藻、海头红、江蓠、细枝软骨藻、粗枝软骨藻、小粘膜藻和绳藻 ,其中尤以绳藻的抑制活性最强 (在浓度为 2 5 μg/ml时可达 98.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筛选 抗炎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盐单胞菌属微生物的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贵成 张韬 +5 位作者 高云 卢小玲 龙聪 刘军华 刘小宇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3-817,共5页
目的对36株海洋盐单胞菌进行16S rDNA的序列测定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分析。方法用PCR方法扩增36株细菌的16S rDNA序列,将获得的全部序列运用Clustal X1.8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用MEGA4.1软件绘制进化树。利用MTT法测定菌株发酵液的细胞毒... 目的对36株海洋盐单胞菌进行16S rDNA的序列测定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分析。方法用PCR方法扩增36株细菌的16S rDNA序列,将获得的全部序列运用Clustal X1.8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用MEGA4.1软件绘制进化树。利用MTT法测定菌株发酵液的细胞毒活性;采用DPPH和ABTS抗氧化模型检测菌株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uman leukocyte elastase,HLE)抑制剂筛选模型检测菌株发酵液对HLE的抑制率。结果经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36株菌均与盐单胞菌属有很高的相似性(96%~99%)。菌株发酵液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抗氧化活性和HLE抑制活性。11株菌对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40±1.2)%~(24.90±3.5)%;20株菌对HL-60细胞有抑制活性,抑制率为(1.70±1.1)%~(50.90±4.2)%。7株菌对ABTS自由基有清除能力,清除率为(4.49±2.1)%~(58.43±4.4)%;3株菌对DPPH自由基有清除能力,清除率为(5.68±3.7)%~(59.06±3.2)%;3株菌具有HLE抑制活性,抑制率为(12.71±1.81)%~(71.19±5.62)%。结论 36株海洋盐单胞菌属微生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抗氧化活性和HLE抑制活性,部分高活性菌株具有潜在的药用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单胞菌科 鉴定 细胞毒素类 抗氧化剂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血清TNFα和N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 王楠 +1 位作者 包国强 毕炳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17-318,322,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再灌注损伤组供肝植入前后无特殊处理,后处理组供肝植入后门静脉完全再...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再灌注损伤组供肝植入前后无特殊处理,后处理组供肝植入后门静脉完全再通前给予多次短暂复灌复停作为后处理。两组受体一半(n=6)于再灌注后2h处死,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另一半(n=6)于再灌注后6h处死,留取肝组织制备HE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后处理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组织过氧化物含量均显著低于再灌注损伤组,而肝组织抗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再灌注损伤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也明显轻于再灌注损伤组。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有控制地复氧,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效应器TNFα、NE的合成及释放,发挥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