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2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谷高玲 赵巍峰 +4 位作者 杨萌 赵国安 孙海燕 王显良 武慧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B(IL-12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5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健康自愿者256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分析两组IL-12B...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B(IL-12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5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健康自愿者256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分析两组IL-12B基因多态性,并测定冠状动脉狭窄度、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功能变化。结果 IL-12B基因rs15677380和rs14050311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7.24,P=0.045、0.021),rs15677380G等位基因和rs14050311C等位基因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OR=1.32、1.49)。结论 IL-12B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参与冠心病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白细胞介素12b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斌 曾志荣 +4 位作者 吴小琴 张芳宾 薛玲 陈旻湖 胡品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5,347,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白细胞介素(IL)-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563例胃癌及500例健康对照进行IL-1B-511位点基... 【目的】研究中国人白细胞介素(IL)-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563例胃癌及500例健康对照进行IL-1B-511位点基因分型,分析该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发病风险关系并对其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L-1B-511T/C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IL-1B-511T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CC基因型增加(OR=1.60,95%CI=1.19~2.16,P=0.0019),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老年病人(≧65岁)胃癌发病风险(OR=2.35,95%CI:1.29~4.28,P=0.006)。T等位基因与肠型胃癌(OR=1.63,95%CI=1.18~2.24,P=0.003)及低分化胃癌(OR=1.74,95%CI=1.24~2.43,P=0.001)相关。IL-1B-511不同基因型患者胃癌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1B-511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且与某些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但并非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b 多态性 生存分析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以及表达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罗旗 伍春霞 +5 位作者 李成敏 袁琴 郑洁 刘飞飞 罗红春 曾爱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到46例CHC患者的抗凝全血,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IL-28B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同时收集1...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到46例CHC患者的抗凝全血,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IL-28B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同时收集12例健康者血清,46例CHC患者初治时的血清及治疗后12周时其中44例CHC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IL-28B水平,并与肝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在46例CHC患者中,rs8099917 TT基因型约占87.0%(40/46),rs8099917 GT基因型约占13.0%(6/46)。血清IL-28B水平在CHC组与健康组,基因1b型与非1b型CHC患者组,高病毒载量与低病毒载量组及rs8099917 TT基因型组与GT基因型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之间无相关性。2血清IL-28B在44例CHC治疗后12周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EVR)组比未达到EVR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庆地区的CHC患者rs8099917基因型以TT型为主。血清IL-28B在rs8099917 TT基因型组与GT基因型组表达虽无差别,但对CHC患者的EVR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8b 单核苷酸多态性 慢性丙型肝炎 治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3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建春 毛宝龄 +1 位作者 钱桂生 李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 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 13(IL- 13) m RNA 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IL- 13 m RNA 的变化与ALI 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在脂多糖诱发的ALI 大鼠模型,采用RT- P...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 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 13(IL- 13) m RNA 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IL- 13 m RNA 的变化与ALI 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在脂多糖诱发的ALI 大鼠模型,采用RT- PCR 方法,检测肺组织IL- 13 m RNA 的表达。结果:正常肺组织表达一定水平的IL- 13 m RNA;在ALI 大鼠肺组织,IL- 13 m RNA 表达呈短暂性上调,随即逐渐下调。结论: 正常肺组织可表达一定水平的IL- 13 m RNA;在ALI肺组织,IL- 13 m RNA 表达逐渐下调,提示局部抗炎作用减弱,可能引起抗炎和致炎作用失衡,从而促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b 肺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8和白细胞介素-29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明才 何韶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641-643,共3页
白细胞介素 2 8(IL 2 8A、IL 2 8B)和白细胞介素 2 9(IL 2 9)是一组由病毒或双链RNA诱导的多种细胞产生的新型白细胞介素 ,它们能结合一种由IL 1 0Rβ和IL 2 8Rα组成的异二聚体型Ⅱ类细胞因子受体 ,通过Jak STAT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抗病... 白细胞介素 2 8(IL 2 8A、IL 2 8B)和白细胞介素 2 9(IL 2 9)是一组由病毒或双链RNA诱导的多种细胞产生的新型白细胞介素 ,它们能结合一种由IL 1 0Rβ和IL 2 8Rα组成的异二聚体型Ⅱ类细胞因子受体 ,通过Jak STAT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抗病毒或其他防御功能。作者就IL 2 8与IL 2 9的分子结构、编码蛋白、受体与生物学活性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8A 白细胞介素-28b 白细胞介素-29 白细胞介素-10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调控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
6
作者 王从成 孙霞 +2 位作者 盛越 张校宁 平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 目的探讨“标本配穴”电针调控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IRAK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损伤及糖脂代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pcDNA组、糖尿病+pcDNA-IRAK1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需通过高糖高脂饲喂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式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隔日处理1次,连续处理8周。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16S 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及含水量;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平均光密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IRAK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inhibitory protein,p-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电针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pcDNA-IRAK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糖尿病+电针组、糖尿病+电针+pcDNA组相比,糖尿病+电针+pcDNA-IRAK1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异杆菌属相对丰度、FITC-葡聚糖浓度、肠道含水量及IRAK1、p-IκBα、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体重、拟杆菌门、乳酸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occludin、ZO-1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能通过抑制IRAK1/NF-κB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及肠屏障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电针 糖尿病 肠屏障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介素-17B真核蛋白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刘高勤 李龙标 +5 位作者 居颂光 张文朋 钱益勇 朱雪菲 陆培荣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IL-17B/mFc融合蛋白并初步研究IL-17B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RT-PCR法克隆hIL-17B的CDS段基因序列。将测序正确的hIL-17B序列插入pCEP4质粒构建pCEP4/hIL-17B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肾上皮293T细胞后,筛选阳性表达... 目的: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IL-17B/mFc融合蛋白并初步研究IL-17B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RT-PCR法克隆hIL-17B的CDS段基因序列。将测序正确的hIL-17B序列插入pCEP4质粒构建pCEP4/hIL-17B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肾上皮293T细胞后,筛选阳性表达细胞株。RT-PCR、ELISA和Western blot等法鉴定hIL-17B分子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成功构建了pCEP4/hIL-17B重组表达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稳定表达。获得的hIL-17B重组蛋白能稳定结合人单核THP-1细胞系上IL-17B受体。体外刺激THP-1,能显著促进IL-1β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体内实验发现其具有促进中性粒细胞迁移的作用。结论:稳定表达hIL-17B重组蛋白的293T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hIL-17B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b 真核表达 融合蛋白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B促进naive T细胞向Th22细胞分化及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毅 官俏兵 +1 位作者 郭丽 韩晨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进nave T细胞向Th22细胞转化的机制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4^+nave T细胞磁珠分选试剂盒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4^+nave T细胞,加入转化...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进nave T细胞向Th22细胞转化的机制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4^+nave T细胞磁珠分选试剂盒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4^+nave T细胞,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和IL-2促进其分化增殖,分化过程中加入IL-1β诱导其向Th22细胞的分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22^+T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IL-22的表达。选择我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人,其中Ⅰ期18人,Ⅱ期20人,Ⅲ期13人,IV期9人,同时选择健康人25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22(CD4^+IL-22^+)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和IL-22的水平。结果:IL-1β可以诱导na6ve T细胞向Th22细胞转化并促进IL-22的分泌(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比例及IL-22和IL-1β的水平均高于健康人且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IL-1β可以诱导Th22细胞的分化和IL-22的表达,三者的水平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相关,可能参与免疫抑制并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b NAIVE T细胞 Th22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白细胞介素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和IL-37b对naive 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3 位作者 谷芳秋 张钊龙 王思勤 何韶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83-2686,共4页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CD4^(+)T细胞相关亚型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7b通过与IL-18Rα结合调控naive CD4^(+)T细胞的分化进而在AA中起拮抗作用。鉴于此,了解IL-18和I...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CD4^(+)T细胞相关亚型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7b通过与IL-18Rα结合调控naive CD4^(+)T细胞的分化进而在AA中起拮抗作用。鉴于此,了解IL-18和IL-37b在AA naive CD4^(+)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对于AA的病机、诊疗及其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naive 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7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IFN治疗NAs经治HBeAg阴性CHB患者的疗效分析及预测
10
作者 高明健 胡琴 +2 位作者 郭皓宇 李倩 侯周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5-673,共9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经治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白细胞介素(IL)-28B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经治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白细胞介素(IL)-28B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HBeAg阴性的CHB患者,以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为研究组,NAs单药继续治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2、24、48周的临床疗效,以及第72周患者持续应答及复发情况,并采用PD-1及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评估HBeAg阴性CHB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应答的价值。结果在治疗的第48周,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应答率[52.05%(38/73)]高于对照组[1.64%(1/61),P<0.05];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基线HBsAg<100 IU/mL相较于HBsAg≥1000 IU/mL、HBsAg<1000 IU/mL相较于HBsAg≥1000 IU/mL的患者治疗第48周应答率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HBsAg基线水平(OR=1.004,95%CI:1.001~1.006)和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OR=0.111,95%CI:0.034~0.362)是干扰素联合NAs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均P<0.05);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PD-1 rs10204525 C/T杂合突变型在应答人群占比更高(66.67%VS 16.67%,P<0.05),而IL-28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s经治的HBeAg阴性CHB患者联合Peg-IFNa-2b治疗可达到更高的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可较好地预测治疗第48周的应答。低HBsAg基线水平患者及携带PD-1 rs10204525C/T杂合突变基因的患者接受Peg-IFNa-2b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单核苷酸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28b 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对干扰素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佟小非 尤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前针对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对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治疗清除有影响,可以对治疗应答进行预测。本文将从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应答的关系及其影响应答的可能机制... 目前针对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对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治疗清除有影响,可以对治疗应答进行预测。本文将从IL-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应答的关系及其影响应答的可能机制两个方面,对宿主IL-28B基因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实践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白细胞介素28b 干扰素-λ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病毒学应答相关性的meta分析
12
作者 滕巍 崔巍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9-752,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hina Bio Medicine(CBM)、万方数据库等,由2名评价员独立检索和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hina Bio Medicine(CBM)、万方数据库等,由2名评价员独立检索和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纳入相关病例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包括1 345例患者,经过meta分析后发现与rs8099917 TG/GG等位基因相比,rs8099917TT等位基因对于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的病毒学应答无明显差异(P=0.20)。rs12979860 CC与CT/TT等位基因相比对于病毒学应答的发生没有差异(P=0.75)。结论 IL-28B(rs8099917、rs12979860)的基因多态性与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达到持续病毒应答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白细胞介素28b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清指标水平对颅内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红梅 赵春水 +5 位作者 郝彦超 刘美香 陈辉 蒋鹏旭 白一蕾 马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究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在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 目的探究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在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215例。根据术后脑血管痉挛情况分为痉挛组70例和未痉挛组145例。痉挛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18例,中度组38例,轻度组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XCR2、ZO-1水平,采用Spearman、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检验相关性、影响因素和指标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痉挛组CXCR2、ZO-1、颅内出血、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3~8分、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和Ⅳ级比例显著高于未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颅内出血、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与CXCR2、ZO-1水平呈正相关,入院GCS评分与CXCR2、ZO-1水平呈负相关(P<0.01)。CXCR2、ZO-1是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CXCR2、ZO-1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AUC分别为0.839(95%CI:0.780~0.898)、0.813(95%CI:0.750~0.876),二者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AUC为0.910(95%CI:0.869~0.951),显著优于单独预测(Z=2.391、Z=3.266,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血清CXCR2、ZO-1水平依次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XCR2、ZO-1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有关,可作为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8b 紧密连接蛋白类 颅内动脉瘤 血管痉挛 颅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鹏 王亚雷 +3 位作者 许建明 唐小波 王凯 冯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白细胞介素1B(IL-1β)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的基因多态性情况,并分析各种基因型与GERD的发病风险、内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54例GERD患者和160例健康人...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白细胞介素1B(IL-1β)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的基因多态性情况,并分析各种基因型与GERD的发病风险、内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54例GERD患者和160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L-1β-511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测定IL-1RN基因型,比较各种基因型及各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IL-1β-511基因多态性及各等位基因与GERD患病风险均无相关性;IL-1RN*1,2基因型及2等位基因可能增加GERD患病风险(P<0.05);IL-1β-511*T/IL-1RN*1(T1)可能降低GERD患病风险(P<0.05),其他各组基因型差异均无显著性;IL-1β-511-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在NERD组明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没有Hp感染时,这种差异更明显。结论IL-1β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GERD的患病风险、内镜下表现之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1b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冬莲 陈宇萍 代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5-69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和IL-1B-511基因多态性,探讨IL-1B-511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湖北地...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患者与匹配人群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和IL-1B-511基因多态性,探讨IL-1B-511基因多态性是否增加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方法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检测湖北地区84例胃癌患者和84例与之性别、年龄、民族匹配普通人群的lL-1B-511基因多态性。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人群中的Hp感染率。结果①胃癌患者IL-1B-511 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性别、年龄、民族匹配的对照人群(P<0.05)。②84例胃癌患者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③胃癌患者Hp阳性感染者IL-1B-511 T/T基因型个体显著多于对照人群。结论 IL-1B-511 T/T基因型可能增加Hp感染后汉族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白细胞介素-1b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化痰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IL-1β、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姚知林 黄映红 徐晓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化痰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及卵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周龄雌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等...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化痰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及卵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周龄雌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组(二甲双胍0.043 g/kg)、高剂量组[补肾活血生药3.0 g/(kg·d)灌胃]、中剂量组[补肾活血生药2.0 g/(kg·d)灌胃]和低剂量组[补肾活血生药1.0 g/(kg·d)灌胃]各1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肥胖型PCOS模型大鼠,对比各组大鼠连续干预14d后的血清及卵巢组织中IL-1β、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的血清IL-1β、VEG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空白组和阳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的IL-1β、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化痰法可显著降低肥胖型PCOS模型大鼠血清、子宫及卵巢组织中的IL-1β、VEGF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补肾化痰法 肥胖型 多囊卵巢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