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4-绿脓杆菌外毒素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志明 陈泽洪 +3 位作者 孟晓静 李宏增 林来兴妹 王小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0-31,共2页
目的筛选白细胞介素4-绿脓杆菌外毒素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方法设计12组不同的保护剂配方,用U251细胞为靶细胞测定冻干品的活性,并对外观、溶解性进行比较。结果使用5%甘露醇+0.004%吐温80组保护剂,冻干品的活性与冻干前没有降低,冻... 目的筛选白细胞介素4-绿脓杆菌外毒素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方法设计12组不同的保护剂配方,用U251细胞为靶细胞测定冻干品的活性,并对外观、溶解性进行比较。结果使用5%甘露醇+0.004%吐温80组保护剂,冻干品的活性与冻干前没有降低,冻干品外观、溶解性均优于其它配方。结论5%甘露醇0.004%吐温80组保护剂为最佳侯选保护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绿脓杆菌外毒素 保护剂 冻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的纯化及复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志明 林来兴妹 +2 位作者 周明乾 陈泽洪 王小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07,214,共3页
目的探讨该所发明的新方法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L2-PE664Glu)融合蛋白进行纯化与复性的效果。方法采用该所发明的新方法提纯包涵体,包涵体复性后,样品经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获得融合蛋白纯品。结果获得的具... 目的探讨该所发明的新方法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绿脓杆菌外毒素(IL2-PE664Glu)融合蛋白进行纯化与复性的效果。方法采用该所发明的新方法提纯包涵体,包涵体复性后,样品经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获得融合蛋白纯品。结果获得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纯度达到95%,复性回收率为80%。结论此包涵体分离纯化技术简便、实用,可为中试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绿脓杆菌外毒素 融合蛋白 纯化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5和13的表达 被引量:24
3
作者 姚娟 李冰 郑晓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4-929,共6页
背景 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在过敏性结膜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因子对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作用是否一致尚有待证明.目的 探讨IL-4、IL-5和IL-13在不同类型过敏性... 背景 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在过敏性结膜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因子对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作用是否一致尚有待证明.目的 探讨IL-4、IL-5和IL-13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春季角结膜炎(VKC)患者20例40眼、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患者20例40眼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AC)患者20例40眼,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20人40眼作为正常对照.用消毒刮刀在上睑结膜刮取结膜上皮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中IL-4、IL-5和IL-1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采用1μl毛细玻璃管于受试者下睑颞侧睑缘处吸取泪液4μl,Luminex液相芯片测定受试者泪液中IL-4、IL-5和IL-13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表明,VKC组、SAC组和PAC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均可见到IL-4、IL-5和IL-13的阳性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结膜上皮细胞中未发现IL-4、IL-5和IL-13的表达.以正常对照组IL-4、IL-5和IL-13 mRNA的表达量为对照,VKC组、SAC组和PAC组中IL-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11±1.24、2.71±0.71和2.00±0.80,IL-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2±0.43、2.07±0.45和1.47±0.50,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44±0.66、4.35±1.26和2.39±0.86,4个组间IL-4、IL-5和IL-13 mRNA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32、220.18、162.49,均P<0.01);其中VKC组IL-4、IL-5和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AC组和PAC组,SAC组IL-4、IL-5、IL-13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P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受试者泪液中未检测到IL-4、IL-5和IL-13表达,VKC组泪液中IL-4、IL-5和IL-13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4.06±3.50)、(10.88±1.82)和(34.28±8.42) pg/ml,SAC组分别为(7.71±0.65)、(5.10±1.33)、(23.77±6.29) pg/ml,PAC组分别为(3.30±1.50)、(2.43±1.28)和(17.67±4.28)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0.29、260.49、128.23,均P<0.01);其中VKC组IL-4、IL-5、IL-13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SAC组和PAC组,SAC组IL-4、IL-5和IL-13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L-4、IL-5和IL-13参与多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但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眼表的表达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免疫 T淋巴细胞 眼部炎症/免疫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白细 介素-13 上皮细胞/眼 泪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清颗粒对海人藻酸致痫大鼠海马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康凯 齐越 +2 位作者 韦丹 张冰冰 贾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6-1998,共3页
目的:研究癫痫清颗粒对海人藻酸(KA)致痫大鼠海马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CA1区注射KA建立KA癫痫大鼠模型。观察癫痫清颗粒对KA癫痫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 目的:研究癫痫清颗粒对海人藻酸(KA)致痫大鼠海马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CA1区注射KA建立KA癫痫大鼠模型。观察癫痫清颗粒对KA癫痫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TNF-α及IL-4蛋白的表达。结果:癫痫清颗粒可延长癫痫大鼠发作潜伏期,降低其癫痫最大发作分级;可抑制由癫痫发作引起的大鼠海马内TNF-α及IL-4蛋白表达下降。结论:癫痫清颗粒可延长KA致痫大鼠的癫痫发作潜伏期,并降低发作分级,同时具有增加海马内TNF-α及IL-4蛋白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人藻酸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血浆内毒素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邓进 罗开俭 +5 位作者 李青 孙早喜 郑昆 赵伟 郭辉 张磊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质显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动...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质显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动态检测45例创伤患者伤后1周内血浆LPS、IFN-γ和IL-4的水平,并分析IL-4和IFN-γ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与患者LPS水平、伤情及严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创伤患者血中LPS于第3天达到高峰,IFN-γ含量于伤后第5天下降而IL-4含量伤后呈现上升;IFN-γ/IL-4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MODS组下降较非MODS组显著(P<0·05);IFN-γ/IL-4比值与血浆LPS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45,P<0·05;r=-0.645,P<0·05)。结论创伤患者伤后血浆LPS水平升高可能是IFN-γ/IL-4下降的重要因素,IFN-γ/IL-4变化与患者的免疫机能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毒素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感染促进白细胞介素-4表达并抑制小鼠实验性牙周炎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增方 黄世光 +2 位作者 黄绮凌 谢敏 邓国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3-5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实验性牙周炎小鼠接种低剂量旋毛虫(T.spiralis)介导Ⅱ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反应,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牙周炎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27只,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参照Kim... 目的:通过对实验性牙周炎小鼠接种低剂量旋毛虫(T.spiralis)介导Ⅱ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反应,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牙周炎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27只,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参照Kimura等的方法复制实验性牙周炎模型;(3)旋毛虫感染合并牙周炎组(periodontitis+T.spiralis-infected group,P+T.spiralis):复制小鼠牙周炎模型,同时给予低剂量旋毛虫感染。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小鼠分别于术后第1、3和5周末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小鼠数为3只。处死小鼠前测量牙周探诊深度,制作牙体牙周联合切片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并采用ELISA法检测牙周炎小鼠外周血IL-4的水平。结果:(1)P+T.spiralis组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2)各时点P+T.spiralis组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3)P+T.spiralis组牙周组织的炎症及破坏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旋毛虫感染可升高小鼠血清IL-4水平,抑制牙周炎的发生,提示在牙周炎治疗中提高血清IL-4水平可能具有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4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类风湿关节炎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分泌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茹冰 高佩芳 +1 位作者 赵智明 蔡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原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及致病过程密切相关,是RA原发致病靶抗原。文中通过观察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RA患者外周血CCP抗原特异性... 目的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原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及致病过程密切相关,是RA原发致病靶抗原。文中通过观察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RA患者外周血CCP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al Tcell,AST)分泌干扰素(interferon,INF)-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影响,进一步阐明PNS治疗RA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24例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4组处理观察,分别是RA空白对照组、RA CCP组、RA甲氨喋呤(MTX)对照组及RA PNS组。各组细胞体外培养72 h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NF-γ及IL-4水平。结果与RA空白对照组相比,RACCP组分泌的INF-γ升高(P<0.05),IL-4降低(P<0.05),INF-γ/IL-4升高(P<0.01)。经PNS作用后,与RA CCP组相比,INF-γ有所下降(P<0.05),IL-4升高(P<0.05)。结论 PNS可抑制RA患者外周血CCP-AST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NF-γ,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状态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能在治疗RA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三七总皂苷 环瓜氨酸肽 T细胞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斌 黄利 +2 位作者 毛世清 张小莲 朱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45-3247,共3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69例S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予以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匮肾气丸。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69例S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予以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匮肾气丸。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CP-4及IL-4水平,以20例健康者作对照(正常组)。比较各组24 h尿蛋白、SLED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MCP-4、IL-4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MCP-4、IL-4水平均下降(P<0.05),24 h尿蛋白及SLEDAI评分均减少(P<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以下调SLE患者的血清MCP-4及IL-4水平,减少蛋白尿,降低SLE病情活动度,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金匮肾气丸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及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先科 郑冬雅 +4 位作者 邵征洋 叶育双 王孙尧 连俊兰 王伟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590-1592,I0011,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及肺组织影响。方法:42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6组,大鼠在戊巴比妥钠腹腔... 目的:观察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及肺组织影响。方法:42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6组,大鼠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下用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吸入感染的方法建造病毒感染模型。采用荧光免疫试剂检测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模型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升高、干扰素-γ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与病毒感染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白细胞介素-4含量均明显减低(均P<0.01),中药中、低剂量组干扰素-γ含量升高(P<0.05,P<0.01),地塞米松组干扰素-γ含量升高(P<0.05)。清肺饮能减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肺泡壁增厚程度,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结论清肺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有抑制作用、干扰素-γ有升高作用。清肺饮能减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肺组织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饮 呼吸道合胞病毒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与激素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惠萍 杨长虹 毛云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与激素治疗效应的关系。方法3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刺激其生长,取其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与激素治疗效应的关系。方法3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刺激其生长,取其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检测IL-4、IFN-γ,激素治疗8周后根据治疗反应分为激素敏感组(17例)及激素耐药组(14例)。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外周血IL-4水平明显高于激素耐药组(P<0.01);IFN-γ水平在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中的IL-4可以作为预测激素疗效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华强 张世明 李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59,共3页
对发作期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及正常人各20例,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γ-干扰素(IFN-γ)活性及其血清IgE总浓度。结果表明,发作期哮喘组IL... 对发作期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及正常人各20例,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γ-干扰素(IFN-γ)活性及其血清IgE总浓度。结果表明,发作期哮喘组IL-4和IgE均明显高于COPD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1)。IL-4和IFN-γ及IFN-γ与IgE均呈负相关(r=-0.48,-0.75;P<0.05,0.001)。而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IL-4和IgE无显著差异(P>0.05)。3组之间IFN-γ活性亦无差异(P>0.05)。提示IL-4和IFN-γ之间的相互平衡是哮喘发病过程中血清IgE浓度调节的一种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免疫球蛋白E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对致痛小鼠血清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巍 姜丽华 张瑞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曲马多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血清β-内啡肽(β-EP)、IL-4、IL-10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曲马多对疼痛所致应激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91只昆明清洁级小鼠,体重25~30g,分为假给药组(S组,n=28)、曲马多组(T组,n=28)、吗啡组(M组,n=28)... 目的研究曲马多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血清β-内啡肽(β-EP)、IL-4、IL-10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曲马多对疼痛所致应激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91只昆明清洁级小鼠,体重25~30g,分为假给药组(S组,n=28)、曲马多组(T组,n=28)、吗啡组(M组,n=28)和空白对照组(C组,n=7)。S、T、M三组小鼠制作疼痛模型并记录60min内疼痛评分,疼痛模型制备后分别给予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3ml、曲马多50mg/kg和吗啡5mg/kg,并于制模后1、3、12、24h时采集四组小鼠眶静脉血,应用ELISA测定血清β-EP、IL-4、IL-10浓度,热板法测痛阈。结果与S组比较,M、T组时相Ⅱ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T组制模后24hIL-4浓度和制模后3、12、24h的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制模后各时点T组和制模后3、12、24hS组β-EP浓度明显降低(P<0.05);制模后3hT组和S组IL-4浓度明显降低(P<0.05);制模后3、12、24hT组的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曲马多和吗啡均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曲马多能有效降低手术、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β-EP和IL-4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吗啡 Β-内啡肽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哮喘大鼠气道炎性细胞蛋白激酶Cα表达及白细胞介素-4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以军 徐永健 +6 位作者 张珍祥 倪望 陈仕新 高宝安 叶涛 曹勇 杜春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只)、哮喘组(此组再分为:未处理组,激素处理1、2、4周组,EGb处理1、2、4周组,每组各6只)。采用Wright染色法计数肺泡灌洗液中各类炎性细胞...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只)、哮喘组(此组再分为:未处理组,激素处理1、2、4周组,EGb处理1、2、4周组,每组各6只)。采用Wright染色法计数肺泡灌洗液中各类炎性细胞的相对数,免疫组化(SP)法测定蛋白激酶Cα(PKCα)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上清中IL-4的含量。结果哮喘未处理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相对计数百分比、PKCα在淋巴细胞和总的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以及上清液中IL-4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与未处理组比较,激素处理不同时间组前述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均P<0.05)。EGb处理1、2周组各指标明显高于激素处理组(P<0.05),4周组与激素处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EGb处理1周组除淋巴细胞PKCα阳性表达率外,其余检测指标与哮喘未处理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EGb处理2、4周组相关检测指标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随时间延长,下降更明显(P<0.05)。EGb处理组炎性细胞PKCα阳性表达率与上清液中IL-4、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相对计数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1、0.699、0.625,均P<0.01,n=18)。结论EGb可减轻气道EOS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气道炎性细胞PKCα的阳性表达率和IL-4的分泌量,其作用弱于糖皮质激素,但随着药物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药理作用逐渐明显。EGb治疗哮喘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炎性细胞PKCα的表达进而降低EOS和淋巴细胞在气道的浸润以及IL-4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银杏叶提取物 蛋白激酶CΑ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及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东方 刘日明 +1 位作者 崔天盆 吴健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4基因启动子区C +33T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30 8位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的方法对湖北汉族115例哮喘患儿及 75例健康...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4基因启动子区C +33T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30 8位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的方法对湖北汉族115例哮喘患儿及 75例健康儿童进行IL 4启动子的 +33位点多态性分析 ,对 113例哮喘患儿及 12 6例健康儿童进行TNF α的 30 8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 哮喘患儿与健康对照组IL 4基因启动子C +33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CC、CT、TT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TNF α的 30 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L 4启动子 +3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 ,TNF α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湖北 汉族 儿童 哮喘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哮喘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4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美华 朱敏敏 +1 位作者 周钦海 傅诚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9-360,共2页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 ,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大鼠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 4 (IL 4 )浓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N组 )、哮喘模型组 (A组 )和不同浓度氯胺酮预处理组 (分别为K1组、K2组和K3组 ) ,每组 8只。A...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 ,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大鼠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 4 (IL 4 )浓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N组 )、哮喘模型组 (A组 )和不同浓度氯胺酮预处理组 (分别为K1组、K2组和K3组 ) ,每组 8只。A组大鼠用卵白蛋白辅以百日咳杆菌菌苗和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 ,2周后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哮喘 ;氯胺酮处理组大鼠用同样方法致敏 ,但在激发前分别给予雾化吸入氯胺酮 12 5g/L(K1组 )、2 5 g/L(K2组 )和 5 0 g/L(K3组 ) ;N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进行注射和吸入。结果 A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 4浓度显著增高 ;K2、K3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 4浓度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结论  2 5 g/L或 5 0g/L的氯胺酮雾化吸入对致敏原所激发的哮喘模型鼠的气道炎症及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雾化吸入 哮喘 动物模型 大鼠 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对白细胞介素-10和Toll样受体4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园园 郭大东 +4 位作者 陈美清 李少玉 刘滨 唐凯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rnomiR-30b-5p模拟物(mimic)与构建好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报告基因相对荧光值的表达改变检测rno-miR-30b-5p对IL-10、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模型,通过注射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乳糜液,在造模后12 d分离EAU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o-miR-30b-5p和IL-10、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10和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经rno-miR-30b-5p mimic干预后IL-10、TLR4野生型的报告荧光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其预测靶位点进行突变后,突变型载体中的报告荧光也存在明显的下调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IL-10 mRNA、TL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ELISA检测发现IL-10、TLR4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no-miR-30b-5p对带有IL-10、TLR4基因片段3’UTR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可能不是通过预测到的位点起作用而是通过其他的调控结合位点发挥作用;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的下调表达导致IL-10和TLR4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调控葡萄膜炎的发展。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cro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治疗葡萄膜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30b-5p 荧光素酶质粒载体 白细胞介素-10 TOLL样受体4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雨 方凤 +2 位作者 满立新 方超平 李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6-446,458,共2页
关键词 哮喘 肺表面活性剂 白细胞介素-4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4及干扰素-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菁 韩梅 +2 位作者 潘熊熊 钱燕宁 唐琦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2-48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Ⅱ组麻醉方法同Ⅰ组,术后...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Ⅱ组麻醉方法同Ⅰ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Ⅲ组采用静脉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术后行PCIA;Ⅳ组麻醉方法同Ⅲ组,术后行PCEA。于麻醉前(T0)、切皮后2 h(T1)、术毕(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采集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IL-4、IFN-γ浓度,以IFN-γ/IL-4评估Th1/Th2亚群比值;于术后24、48、72 h以VAS评估术后镇痛效果。结果Ⅱ、Ⅳ组患者在静息和活动后各时点的VAS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Ⅳ组在静息和活动后各时点的VAS均明显低于Ⅲ组(P<0.05),Ⅱ组在术后72 h的静息VAS和48、72 h活动后VAS也明显低于Ⅲ组(P<0.05)。与T0时比较,Ⅰ、Ⅱ组血浆IFN-γ/IL-4的比值在T2时明显下降(P<0.05),Ⅲ、IV组该比值在T3时开始明显下降(P<0.05)。T2时Ⅲ、IV组血浆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T3、T4时Ⅳ组该比值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无论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或术毕应用硬膜外镇痛均能减低疼痛,且术后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10和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存国 李绍波 +3 位作者 王昕昕 金小红 童夏生 赖小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8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哮喘大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每组10只。通过卵蛋白(OVA)雾化吸入的方法对致敏大鼠进行SIT干预,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结果、血清和BALF中IL-10水平及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BALF和血清中IL-10浓度分别高于哮喘组和SIT对照组(均为P<0.01),哮喘组和SIT对照组BALF和血清中IL-10浓度低于SIT治疗组(P<0.01,P<0.05);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百分率显著高于哮喘组、SIT对照组和SIT治疗组(P<0.01),而SIT治疗组CD4+CD25+Tr百分率分别高于哮喘组和SIT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上调体内IL-10和CD4+CD25+Tr趋于正常状态可能是SIT治疗哮喘有效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白细胞介素-1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镇 余涵 +5 位作者 赵元淑 祁桂林 马猛 罗亚楠 朱晓琴 雷水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戊四氮致急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探讨IL-1β调节AQP4表达参与癫痫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L-1β组、戊四氮组、IL-1ra(IL-1受体拮抗剂)+戊四氮组...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戊四氮致急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探讨IL-1β调节AQP4表达参与癫痫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L-1β组、戊四氮组、IL-1ra(IL-1受体拮抗剂)+戊四氮组、地塞米松+戊四氮组。记录60 min内各组大鼠痫性发作级别。免疫组织化学、RT-q PCR检测6、12、24、36 h海马AQP4的表达。结果:IL-1β组和戊四氮组重度癫痫发作;地塞米松+戊四氮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发作;IL-1ra+戊四氮组较戊四氮组发作减轻(P<0.05)。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显示: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12 h后AQP4表达明显升高(P<0.05),发作后24 h达到高峰(P<0.001),IL-1ra+戊四氮组12~36 h的AQP4表达都低于戊四氮组同时间点(P<0.05),地塞米松+戊四氮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β可能通过上调海马AQP4表达,影响脑内局部水平衡,增加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或离子的浓度,促进神经元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水通道蛋白4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