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舍子2的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通...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舍子2的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脑卒中组患者A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4.9% vs 10.5%,X^2=4.78.P=0.029),A1A2+A2A2基因型的频率也较对照组低(9.8% vs 20.0%.)[X^2=4.47,P=0.035)。结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内含子2基因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有关,其A2等位基因对脑卒中可能有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s,VNTR)多态性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与天津地区脓毒症...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s,VNTR)多态性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与天津地区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观察90例脓毒症患者、120例健康对照者的IL-1Ra基因VNTR基因多态性及基因IL-1β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的分布。结果正常对照组中A2型等位基因和A1/A2基因的分布频率与脓毒症组相比明显增加(8.3%vs 2.2%,P<0.05;16.7%vs 4.4%,P<0.05),IL-1β外显子5TaqⅠ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RaA2等位基因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SNa P 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SNP,并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SNa P 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SNP,并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中国北京、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的SNP分型数据,比较上述5个人群两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不同性别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和A、C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与北京人群比较,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北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7530511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差异(P均<0.05);与日本人群比较,基因型频率有差异(P均<0.05)。结论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存在多态性且与其他种族人群相比存在差异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舍子2的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脑卒中组患者A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4.9% vs 10.5%,X^2=4.78.P=0.029),A1A2+A2A2基因型的频率也较对照组低(9.8% vs 20.0%.)[X^2=4.47,P=0.035)。结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内含子2基因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有关,其A2等位基因对脑卒中可能有保护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s,VNTR)多态性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与天津地区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观察90例脓毒症患者、120例健康对照者的IL-1Ra基因VNTR基因多态性及基因IL-1β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的分布。结果正常对照组中A2型等位基因和A1/A2基因的分布频率与脓毒症组相比明显增加(8.3%vs 2.2%,P<0.05;16.7%vs 4.4%,P<0.05),IL-1β外显子5TaqⅠ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RaA2等位基因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文摘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SNa P 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SNP,并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中国北京、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的SNP分型数据,比较上述5个人群两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不同性别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和A、C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与北京人群比较,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北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7530511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差异(P均<0.05);与日本人群比较,基因型频率有差异(P均<0.05)。结论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存在多态性且与其他种族人群相比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