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7水平增高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佳 夏燕 +4 位作者 袁林 陈安平 杨年安 向阳 向诗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O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其受体的水平。方法收集20例RA、20例OA、20例正常人PBMC和4例RA及4例OA患者滑膜组织,培养FL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O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白细胞介素27(IL-27)及其受体的水平。方法收集20例RA、20例OA、20例正常人PBMC和4例RA及4例OA患者滑膜组织,培养FL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BMC和FLS中IL-27 mRNA的水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A、OA患者FLS IL-27Rα的表达。结果 RA及OA患者PBMC中IL-27 mRNA水平分别是正常人的1.81倍及2.07倍;RA患者和OA患者PBMC中IL-27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RA患者FLS中IL-27 mRNA是OA患者的3.74倍;RA组FLS的IL-27Rα较OA组水平增高。结论 RA、OA患者IL-27水平增加,且RA患者FLS中IL-27水平高于PB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鞠晓红 陈爽 +1 位作者 郑文彧 赵良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1-1114,1118,共5页
IL-27是2002年发现并命名的IL-6/IL-12家族成员,由p28和EBI3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图1),在固行免疫和适应免疫中发挥广泛的作用。在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IL-27与IL-12协同提高CD4、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27 相关性 IL-12 IL-27 异源二聚体 家族成员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对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仲龙 李建平 冯建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9-1582,共4页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一种IL-6/IL-12家族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最初认为IL-27能够促进1型辅助T(Th1)细胞、1型...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一种IL-6/IL-12家族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最初认为IL-27能够促进1型辅助T(Th1)细胞、1型调节性T(Tr1)细胞的分化,抑制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现在发现对某些T细胞亚群具有相反的效应,比如Treg。IL-27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现出促炎和抗炎的双重作用。作为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单核巨噬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的启动者,引起免疫应答或耐受。IL-27对DC和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并不一致,而这种差异很可能是由不同信号通路的比率、细胞因子微环境、疾病的发展阶段引起的。阐明IL-27对DC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或许可以及早地阻断异常免疫反应,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IL-27) 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 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 树突状细胞 TH1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明宣 康巧珍 王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7-839,844,共4页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IL-6/IL-12家族的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IL-27能够通过促进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抑制Th2细胞、Th17细胞分化,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IL-27能够调节抗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从...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IL-6/IL-12家族的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IL-27能够通过促进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抑制Th2细胞、Th17细胞分化,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IL-27能够调节抗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相关血管的生成。此外,IL-27还能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从多个方面参与抗肿瘤作用。因此,IL-27作为抗肿瘤细胞因子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热点,本文总结了IL-27在抗肿瘤以及抗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IL-27) 肿瘤转移 TH1细胞 免疫调节 血管生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两种白细胞介素27预防给药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STAT1磷酸化损伤的改善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孝琼 陈智鸿 王向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探索预防性IL-27滴鼻给药治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最佳干预方式,并直接从组织蛋白水平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将96只雌性C57/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IL-27滴鼻预防组Ⅰ和IL-27滴鼻预防组Ⅱ。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滴... 目的:探索预防性IL-27滴鼻给药治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最佳干预方式,并直接从组织蛋白水平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将96只雌性C57/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IL-27滴鼻预防组Ⅰ和IL-27滴鼻预防组Ⅱ。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滴鼻激发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基础上,加用IL-27干预,一种为"致敏前IL-27小剂量、多次预防模型",一种为"致敏后激发前IL-27小剂量、多次预防模型"。取半数小鼠激发后处死,做气道炎症水平评估;取半数小鼠,激发前一天处死进行肺组织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和STAT1磷酸化水平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致敏前IL-27小剂量、多次预防给药,可以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中IL-5和IL-13的水平(P<0.05),抑制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评分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而激发前致敏后给药则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小鼠体内STAT1的磷酸化在激发前就已明显受损,致敏前的IL-27给药能扭转这种损伤,而激发前致敏后给药则不能。结论:致敏前IL-27小剂量、多次预防给药通过逆转哮喘小鼠体内STAT1磷酸化的受损能明显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而致敏后激发前的小鼠则由于在致敏阶段STAT1磷酸化就已受损而对IL-27的作用产生耐受,这种耐受可能是由于致敏后小鼠气道的CD4+T细胞就已大部分转化为Th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Th2分化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郭小燕 翟凤仙 +2 位作者 刘彬彬 范蕊芳 林东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IL-27和U937细胞分别共培养24 h和48 h,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促凋亡基因p53、bax及caspase-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HC...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IL-27和U937细胞分别共培养24 h和48 h,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促凋亡基因p53、bax及caspase-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HCⅠ)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CD86和黏附分子CD5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表面CD86和CD54的表达,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IL-27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CR结果显示经过不同剂量IL-27刺激后,U937细胞中促凋亡基因p53和bax表达增加,同时,U937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也有相应增加;MTT结果显示,IL-27可以抑制U937细胞增殖并和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产生协同作用;IL-27可以诱导U937细胞中的MHCⅠ类分子(HLA-A,B,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86和黏附分子CD54的表达增加。结论:IL-27可以诱导U937细胞中促凋亡基因的表达,直接抑制细胞增殖,对细胞中MHCⅠ、CD86和CD54的表达有诱导作用。这可能是IL-27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U937细胞 白血病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促进CIK细胞的增殖及其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7
作者 段玉青 王婷婷 +4 位作者 贾云泷 王郁 张璁 单保恩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体外对人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增殖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体外对人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增殖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第0天加入IFN-γ、CD3单抗,之后根据加入不同细胞因子剂量随机分为六组进行CIK细胞培养:A组(IL-2:1 000 U/ml,正常对照组),B组(IL-2:1 000 U/ml,IL-27:20 ng/ml),C组(IL-2:1 000 U/ml,IL-27:10 ng/ml),D组(IL-2:500 U/ml,IL-27:10 ng/ml),E组(IL-2:1 000 U/ml,IL-27:5 ng/ml),F组(IL-2:1 000 U/ml,IL-27:40 ng/ml)。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CIK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IK细胞CD3+CD56+T、CD8+T细胞的表达,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各组CIK细胞增殖情况,MTS方法测定各组CIK细胞对淋巴瘤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第11天,D组与A、B、C组比较,CIK细胞中CD3+CD56+T细胞的表达[(66.57±2.44)%vs(60.03±1.75)%,(55.51±0.03)%,(56.07±0.83)%;均P<0.05]、CD8+T细胞的表达[(81.67±1.97)%vs(70.30±2.67)%,(74.92±2.47)%,(74.43±1.90)%;均P<0.05]都明显增强;D组CIK细胞培养的扩增倍数明显高于A、B、C组[(4 811.87±23.07)vs(3 257.73±91.97),(3790.92±64.49),(4 009.85±43.08)倍;均P<0.05];效靶比40∶1时;D组CIK细胞培养第11天时杀伤力为(76.71±2.2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7体外可显著提高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能力,最佳培养周期为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胞增殖 杀伤能力 淋巴瘤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7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8
作者 路晓红 付玉荣 伊正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制备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活性。方法:用反转录PCR从小鼠脾细胞扩增出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p28成熟肽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PCR用(Gly4Ser)3接头将2个片段进行连接,将得到... 目的:制备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活性。方法:用反转录PCR从小鼠脾细胞扩增出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p28成熟肽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PCR用(Gly4Ser)3接头将2个片段进行连接,将得到的小鼠IL-27单链融合基因片段克隆于p ET-32a(+)载体。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以纯化的IL-27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小鼠IL-27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特异性及效价分析。结果:从小鼠脾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IL-27单链融合基因经测序与预期序列一致;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SDS-PAGE显示表达出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olecular weight,Mr)约67 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能与抗6×His的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血清可以特异性地与IL-27融合蛋白结合,ELISA测定该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以达到1∶3 200。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小鼠IL-27融合蛋白,并制备出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好的兔抗小鼠IL-27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白细胞介素-27 重叠延伸PCR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27表达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韵颖 周塑 蔡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27的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探讨IL-12和IL-27在OL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对照组健康者20例和OLP组患者30例(其中网纹型15例,糜烂型15例),通过流式...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27的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探讨IL-12和IL-27在OL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对照组健康者20例和OLP组患者30例(其中网纹型15例,糜烂型15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情况,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 A、Ig M、C3、C4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分析IL-12和IL-27的表达与OLP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实验室标准值相比,OLP患者细胞免疫中CD3+、CD4+、CD8+水平降低,CD19+水平增高(P<0.05);体液免疫中Ig M水平增高,C4水平降低(P<0.05)。OLP患者血清中IL-12与IL-2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关分析显示,OLP患者血清中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912,P<0.01)。但是IL-12及IL-27表达水平与OLP体征计分、病程计分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OLP患者中IL-12和IL-27的表达与CD16+56(NK)存在负相关关系(r1=-0.416,P1=0.022;r2=-0.392,P2=0.032),与Ig G存在正相关关系(r1=0.445,P1=0.014;r2=0.549,P2=0.002)。结论 OLP患者主要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IL-12和IL-27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协同引起且促进了OLP的炎症发生发展,并且通过机体代偿性负反馈作用参与了对炎症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在OLP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27 免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高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培慧 王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表达及在AKI中对细胞调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于注射顺铂后24、48、72 h处死小鼠;取血...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表达及在AKI中对细胞调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于注射顺铂后24、48、72 h处死小鼠;取血清样本,检测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组织中IL-27亚单位p28和EBI3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分为对照组、IL-27组、顺铂组及顺铂+IL-27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顺铂处理0.5、1、6、12和24 h后IL-27受体GP130和WSX-1在mRNA水平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剪切体(cleaved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cleaved PARP)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小鼠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的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肾脏组织中p28和Ebi3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并在顺铂注射48 h时出现峰值。顺铂处理1h内HK-2细胞GP130和WSX-1的表达增高,处理6、12、24 h后GP130和WSX-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顺铂组比较,顺铂+IL-27组细胞活力显著提升,细胞核浓缩、破裂减少,Bcl-2表达增加,Bax及cleaved PARP表达下降。结论·IL-27在顺铂所致AKI中高表达且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顺铂 白细胞介素-27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与白细胞介素-27、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倩 严香 张雅月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508-3511,3517,共5页
目的:研究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血清与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24只白变种实验小鼠以区间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除对照组... 目的:研究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血清与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24只白变种实验小鼠以区间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以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脾气虚型ITP小鼠模型。造模后,模型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分别用泼尼松、健脾益气摄血颗粒灌胃。各组均灌胃1次/d,连续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及血清与脾脏中IL-27、IL-10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脾脏IL-27、IL-10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血清和脾脏IL-10均明显升高(P<0.05);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血清与脾脏IL-27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27、IL-10可能在脾气虚型ITP中发挥保护性作用,且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外周血而非脾脏;此外泼尼松与健脾益气摄血颗粒治疗ITP的机制可能与提高IL-10的含量有关,而与提高IL-27的含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鼠模型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27 血清 脾脏组织 健脾益气摄血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对抗原递呈细胞白细胞介素-27表达影响
12
作者 黄琦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1-607,共7页
目的:探讨在炎症因子与凋亡细胞刺激下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递呈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7的表达调控。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X射线诱导凋亡细胞对小鼠小胶质细胞和骨髓源... 目的:探讨在炎症因子与凋亡细胞刺激下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递呈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7的表达调控。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X射线诱导凋亡细胞对小鼠小胶质细胞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刺激。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不同刺激组小胶质细胞和树突状细胞p2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刺激组细胞IL-2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和LPS与IFN-γ共刺激的小胶质细胞和树突状细胞p28 mRNA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小胶质细胞:PLPS 0.50μg/ml=0.029;PLPS+IFN-γ=4×10-7;树突状细胞:P0.50μg/ml=0.021;PLPS+IFN-γ=8×10-7),凋亡细胞预刺激组p28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LPS和IFN-γ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胶质细胞:PLPS+凋亡细胞=1.2×10-4;PIFN-γ+LPS+凋亡细胞=1×10-7;树突状细胞:PLPS+凋亡细胞=3×10-4;PIFN-γ+LPS+凋亡细胞=2×10-7)。IL-27蛋白表达水平在LPS和IFN-γ刺激组明显增加(小胶质细胞:PLPS 0.25μg/ml=0.022;PLPS+IFN-γ=8×10-7;树突状细胞:PLPS 0.50μg/ml=0.021;PLPS+IFN-γ=2×10-7),在凋亡细胞预刺激组表达下降(小胶质细胞:PLPS+凋亡细胞=9.6×10-5;PIFN-γ+LPS+凋亡细胞=3×10-7;树突状细胞:PLPS+凋亡细胞=0.001;PIFN-γ+LPS+凋亡细胞=1.1×10-5)。结论:中枢抗原递呈细胞在LPS和IFN-γ刺激下IL-27 p28 mRNA和IL-27蛋白表达增加,吞噬凋亡细胞后IL-27 p28 mRNA和IL-27蛋白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树突状细胞 凋亡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白细胞介素-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通过JAK2/STAT1通路促进Th1细胞分化加重急性肺损伤
13
作者 王远扬 徐昉 祁海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对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 1,Th1)分化及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对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 1,Th1)分化及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损伤。采用Western Blot、RT-qPCR检测JAK/STAT通路表达与激活以及T盒转录因子21(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1,T-bet)蛋白的表达。结果:IL-27加重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细胞实验表明IL-27显著激活JAK2/STAT1通路磷酸化,上调T-bet蛋白(P<0.01)和mRNA水平(P<0.05)。抑制STAT1磷酸化后,T-bet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IL-27通过JAK2/STAT1通路促进Th1分化,加重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辅助性T细胞1 白细胞介素27 JAK2/ST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及其受体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昭兴 邰文琳 +3 位作者 雷雯 王颖 李振坤 张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IL-27及其受体(WSX-1)对TGF-β1诱导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作用。方法构建IL-27R/p CDNA3.1过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个组:正常组,TGF-β1组,IL-27组,IL-27受体组,IL-27+IL-27受体组,TGF-β1+IL-27+IL-27受体组... 目的探讨IL-27及其受体(WSX-1)对TGF-β1诱导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作用。方法构建IL-27R/p CDNA3.1过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个组:正常组,TGF-β1组,IL-27组,IL-27受体组,IL-27+IL-27受体组,TGF-β1+IL-27+IL-27受体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用MTT检测各处理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a-SMA以及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检测a-SMA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1)IL-27和IL-27R都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2)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增加,并促进肺成纤维细胞Ⅰ和Ⅲ型胶原合成;(3)IL-27及其受体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并减少肺成纤维细胞I和III型胶原的合成;(4)IL-27/IL-27R共同作用时,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没有影响。结论 IL-27或IL-27受体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细胞增殖、转化和胶原的合成作用,但是IL-27与IL-27受体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却不能发挥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外源性的IL-27与IL-27受体的中和作用不能激活细胞相关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受体 增殖 转化 肺成纤维细胞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丽华 潘晓明 +4 位作者 单保恩 刘爽 桑梅香 刘月彩 胡晓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2,55,共3页
目的:研究IL-27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及其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PB-MC,给予GM-CSF、IL-4诱导DC,第5天后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DC分为3组:IL-27组、TNF-α... 目的:研究IL-27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及其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PB-MC,给予GM-CSF、IL-4诱导DC,第5天后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DC分为3组:IL-27组、TNF-α组和阴性对照组。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表面分子CD1a、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IL-27刺激后PB-MC来源DC呈现典型的成熟DC形态学特征。IL-27组DC表面CD1a、CD80、CD83和CD86表达水平较对阴性对照组均明显上调(P<0.05),与TNF-α组DC相比无显著差异。IL-27组DC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对照组DC明显增高(P<0.05)。结论:IL-27可刺激PBMC来源DC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树突状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基因转染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丽娟 胡洁 +2 位作者 白利锐 吴丽娜 魏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0-1211,1213,共3页
目的:获得稳定表达小鼠IL-27(mIL-27)基因的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olon26),研究IL-27基因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pcDNA3.1(+)-His(B)/mIL-27质粒转染结肠腺癌细胞,筛选建立高表达细胞株。采用Wes... 目的:获得稳定表达小鼠IL-27(mIL-27)基因的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olon26),研究IL-27基因对小鼠结肠腺癌细胞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pcDNA3.1(+)-His(B)/mIL-27质粒转染结肠腺癌细胞,筛选建立高表达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ELISA、RT-PCR法证实IL-27基因成功转染Colon26。用MTT比色法检测IL-27质粒转染后对Colon26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L-27质粒转染后对Colon26细胞凋亡的影响;将Colon26-IL-2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的右侧背部皮下,观察其致瘤性。结果:Colon26-IL-27细胞可表达IL-27mRNA并分泌IL-27,IL-27的表达在体外对Colon26细胞的增殖、凋亡均无影响,而在体内则具有明显的抗瘤活性。结论:成功制备Colon26-IL-27细胞株,证明IL-27能在体内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基因转染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通过STAT1信号转导途径诱导HepG2.2.15细胞表达MxA发挥抗病毒效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颖 闫波 +3 位作者 王传博 汪洪杰 王齐 刘晓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L-27)对Hep G2. 2. 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抗原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0、20、50) ng/m L IL-27处理Hep G2. 2. 15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液HBV-DNA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HBV表面抗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7(IL-27)对Hep G2. 2. 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抗原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0、20、50) ng/m L IL-27处理Hep G2. 2. 15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液HBV-DNA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HBV表面抗原(Hbs Ag)和HBV e抗原(HBe Ag)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HBV核心抗原(HBc Ag)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磷酸化的STAT1(p-STAT1)、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的蛋白水平。结果不同剂量IL-27处理后,Hep G2. 2. 15细胞上清中HBV-DNA、HBs Ag、HBe Ag及细胞内HBc Ag含量逐渐下降;随着IL-27剂量升高,细胞内p-STAT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而STAT1表达未见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IL-27能诱导Hep G2. 2. 15细胞表达重要抗病毒蛋白Mx A,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IL-27通过激活STAT1信号途径诱导Mx A表达发挥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HBV) 白细胞介素27(IL-27) 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27和腺苷脱氢酶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迪 林友飞 +2 位作者 陈晓红 沈建山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246-1251,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7月29日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胸... 目的探讨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7月29日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01例,通过闭式胸膜活检、内科胸腔镜检查获得病理学证据或者痰/胸腔积液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及菌种鉴定结果.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1例(结核组);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患者40例(恶性组),其中肺黏膜相关淋巴瘤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小细胞肺癌3例,肺腺癌3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的IL-27和AD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IL-27和ADA检测结果对鉴别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最佳临界值,并进一步分析IL-27与ADA联合检测(串联试验、并联试验)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结果结核组患者胸腔积液中检测到的IL-27和ADA浓度分别为[409.48(229.04,954.97)]ng/L和(45.88±14.33)U/L,明显高于恶性组[分别为115.74(77.72,161.97)ng/L和10.50(7.00,15.0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39,P<0.01;t=4.006,P<0.01).绘制ROC曲线确定IL-27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176.31 n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5%(52/61)和82.50%(33/40);ADA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28 U/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44%(57/61)和87.50%(35/40).串联试验方法联合检测,特异度(95.00%,38/40)较单独检测IL-27(82.50%,33/40)及单独检测ADA(87.50%,35/40)均明显升高,并有较好的敏感度(81.97%,50/61);并联试验方法联合检测,敏感度(96.72%,59/61)较单独检测IL-27(85.25%,52/61)及单独检测ADA(93.44%,57/61)均明显升高,但特异度较低(75.00%,30/40).结论胸腔积液中IL-27和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均有较高价值;IL-27和ADA串联试验有助于结核性和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肿瘤 胸腔积液 诊断 鉴别 诊断技术和方法 腺苷脱氨酶 白细胞介素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者中IL-27对Th1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亚凤 夏海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51-205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中IL-27对Th17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探索HS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50例为HSP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SP组和健康对...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中IL-27对Th17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探索HS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50例为HSP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SP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选取27例HSP患者,用外源性rhIL-27与入选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结果:HSP患者急性期血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为(1.57±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6±0.40)%(t=-6.298,P<0.001),与rhIL-27培养后Th17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1.39%±0.52%vs 0.98%±0.44%)(P<0.05)。结论:HSP患者中IL-27可以降低Th17细胞水平,其可能参与HSP的致病过程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27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CTL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雷 单保恩 +2 位作者 刘亮 孟宪利 王士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研究IL-27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体内诱导免疫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表达IL-2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IL-27);构建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DC(DC/IL... 目的:研究IL-27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体内诱导免疫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表达IL-2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IL-27);构建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DC(DC/IL-27-Ag)活化的特异性CTL后观察荷瘤裸鼠抑瘤率;TUNEL法检测荷瘤裸鼠肿瘤细胞的原位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结果:RT-PCR显示DC/IL-27细胞中有IL-27 p28和EBI3亚基基因表达提示转染成功;免疫接种DC/IL-27-Ag活化的CTL组的抑瘤率为58.28%,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法检测显示,DC/IL-27-Ag活化的CTL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流式细胞术(FCM)显示肿瘤组织内细胞增殖指数为(23.92+1.60)%,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为(32.78±0.83)%,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IL-27-Ag可活化特异性CTL在裸鼠体内产生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为DC应用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动物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27 逆转录病毒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