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昭元 谢克恭 +4 位作者 陆潞 卢贤哲 黄可 廖林波 唐毓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SNa P 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SNP,并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采用SNa P 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150例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SNP,并根据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中国北京、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的SNP分型数据,比较上述5个人群两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不同性别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日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和A、C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与北京人群比较,等位基因频率有差异(P均<0.05)。广西壮族人群与北京、墨西哥、印第安人群比较,IL-23R基因rs7530511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差异(P均<0.05);与日本人群比较,基因型频率有差异(P均<0.05)。结论广西壮族人群IL-23R基因rs10889677、rs7530511位点存在多态性且与其他种族人群相比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rsl0889677位点 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rs75305 1 1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
2
作者 冯杰 文茂胜 +1 位作者 肖谭彬 唐铁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盐亭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结石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L... 目的:研究盐亭县人群白细胞介素-23(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盐亭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结石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IL-23受体基因相关位点的多态性,分析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AA基因型人数占比高于健康组,CC基因型人数占比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IL-23受体基因rs10889677位点基因型为CC型、IL-23受体基因rs11465817位点基因型为AA型是盐亭县人群上尿路结石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IL-23受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为早期识别上尿路结石易感人群及后续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易感性 白细胞介素-23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3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庆云 魏萌 +2 位作者 符培亮 孙久一 钱齐荣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nterleukin 23receptor,IL23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28例RA患者和228例正常对...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受体(interleukin 23receptor,IL23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28例RA患者和228例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从Hapmap中国人群数据库中选取IL23R基因的标签SNPs(tag-SNPs)。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对IL23R基因的14个tag-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位点间的交互情况。结果所检测的14个tag-SNPs中,共有3个位点rs10489628、rs10889675和rs10889677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RA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的单倍体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IL23R基因的rs10489628、rs10889675和rs10889677与RA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白细胞介素23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艳 徐朴 +1 位作者 张平安 黄从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基因 (interleukin 1receptorantagonistgene ,IL 1RN)第 2号外显子 +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基因 (interleukin 1receptorantagonistgene ,IL 1RN)第 2号外显子 +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 ,检测了 2 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2 9例老年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的IL 1RN(+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的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T型 :0 .82 1和 0 .90 0 ;TC型 :0 .170和 0 .0 96 ;CC型 :0 .0 0 9和 0 .0 0 4。与对照组比较 ,不携带等位基因C(IL 1RN C)的基因型 ,其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度约是携带IL 1RN C基因型的 1.96倍 ;与心绞痛组比较 ,患心肌梗死的相对风险度约是 4.0 9倍。结论 IL 1RN第 2号外显子 +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IL 1RN C在其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洪云 韩红星 +1 位作者 朱其义 张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舍子2的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舍子2的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脑卒中组,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或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脑卒中组患者A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4.9% vs 10.5%,X^2=4.78.P=0.029),A1A2+A2A2基因型的频率也较对照组低(9.8% vs 20.0%.)[X^2=4.47,P=0.035)。结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内含子2基因VNTR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有关,其A2等位基因对脑卒中可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脑血管意外 基因频率 聚合酶链反应 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基因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60例健康体检儿(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多态性方法 (PCR-RFLP)检测IL-4基因启动子区C-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60例健康体检儿(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多态性方法 (PCR-RFLP)检测IL-4基因启动子区C-589T位和IL-4Rα亚单位576QR两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IL-4-589等位基因频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05)。两组IL-4Rα链576QR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 P<0.05)。结论 IL-4基因-589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无相关性,而IL-4RαR576是小儿哮喘的危险基因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基因 白细胞介素4受体基因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白细胞介素23及辅助性T细胞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7
作者 关宏 阴淑莹 +1 位作者 王敏 张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盐负荷试验将患者进行分组,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非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慢性盐负荷试验。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MAP、心率在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尿量、尿钠、尿钾、尿肌酐水平在基线D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1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尿钠[(315.32±57.21)mmol/24 h vs(226.64±58.53)mmol/24 h,P=0.000]、尿肌酐[(12.46±1.64)mmol/24 h vs(10.12±1.17)mmol/24 h,P=0.000]显著增高。2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逐渐上升,在D17下降,且研究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h17参与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RORγt-IL-23受体信号通路可诱导Th17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TH17细胞 盐敏感性高血压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及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群 魏殿军 +2 位作者 何屏 王巍巍 门昆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7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s,VNTR)多态性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与天津地区脓毒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s,VNTR)多态性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与天津地区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 ,观察90例脓毒症患者、120例健康对照者的IL-1Ra基因VNTR基因多态性及基因IL-1β外显子5多态位点TaqⅠ的分布。结果正常对照组中A2型等位基因和A1/A2基因的分布频率与脓毒症组相比明显增加(8.3%vs 2.2%,P<0.05;16.7%vs 4.4%,P<0.05),IL-1β外显子5TaqⅠ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RaA2等位基因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2串联重复多态性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申成凯 赵海军 +2 位作者 孙代同 吕成昱 赵希春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6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2(IL-1RN*2)串联重复多态性与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PKO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PKOA患者244例(观察组),其中变异型者65例(含有IL-1RN*2型等基因)、野生型者179例(含有IL-1RN*1型等位基因),另选233...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2(IL-1RN*2)串联重复多态性与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PKO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PKOA患者244例(观察组),其中变异型者65例(含有IL-1RN*2型等基因)、野生型者179例(含有IL-1RN*1型等位基因),另选233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对照组),比较IL-1RN各个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及与PKOA高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1/1基因型176例(72.1%)、1/2基因型53例(21.7%)、2/2基因型12例(4.90%)、1/4基因型3例(1.30%),对照组分别为169例(72.5%)、50例(21.5%)、10例(4.30%)、4例(1.70%),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1等位基因408例(83.6%)、2等位基因77例(15.8%)、4等位基因3例(0.6%),对照组分别为392例(84.1%)、70例(15.0%)、4例(0.9%),两组比较,P均>0.05。风险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L-1RN基因变异型(1/2和2/2)发生PKOA的风险是非变异基因型(1/1+1/3+1/4)的1.955倍(OR=1.955,95%CI=0.635~5.437),其中携带IL-1RN*2基因位点发生PKOA的风险是IL-1RN*1基因位点的1.589倍(OR=1.589,95%CI=0.791~3.016)。结论IL-1RN*2基因串联重复多态性与胶东地区PKOA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2 骨关节炎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步态及背根神经节白细胞介素-23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林坚 江煜 +4 位作者 陈水金 陈乐春 陈进城 张幻真 林志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步态行为及背根神经节白细胞介素(IL)-23及其受体(IL-23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推拿组,每组8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 目的观察推拿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步态行为及背根神经节白细胞介素(IL)-23及其受体(IL-23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推拿组,每组8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模拟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组于成模后第4~17日予推拿按法干预,每日1次,每次10 min。测量大鼠右后足步态数据,HE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形态,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背根神经节IL-23、IL-23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后足最大接触面积、足印面积显著减少,摆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背根神经节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炎性细胞浸润,IL-23、IL-23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第17日右后足最大接触面积、足印面积增加,摆动时间减少(P<0.05);背根神经节出现坏死、炎性细胞浸润,IL-23、IL-23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推拿按法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步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背根神经节IL-23、IL-23R蛋白的表达,改善外周敏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按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背根神经节 步态分析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23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非他明对小鼠白细胞介素-10释放的影响及多巴胺D3受体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艳炯 朱俊艳 +5 位作者 张洪波 魏曙光 阎春霞 郑海波 任会勋 陈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300,共5页
目的研究安非他明(AM)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Ⅰ:采用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 目的研究安非他明(AM)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Ⅰ:采用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J),腹腔注射AM(5 mg/kg)10 min后再注射LPS(150μg/kg)刺激,在LPS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30、60、90、120、240 min)心脏穿刺抽血进行IL-10测试,观察上述不同时间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的分泌情况。实验Ⅱ:在实验Ⅰ所确定的小鼠IL-10分泌最高时间点,观察不同剂量AM(0、2、5、10 mg/kg)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的影响。结果实验Ⅰ:AM5 mg/kg在LPS注射后可以引起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增多,其中60 min达最大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Ⅱ:C57BL/6J小鼠以AM5 mg/kg作用后IL-10增多最为显著,D3RKO小鼠以AM2 mg/kg作用后IL-10升高最为显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AM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增加IL-10分泌而起作用;小剂量AM即可引起D3RKO小鼠血中IL-10升高,提示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了AM对小鼠免疫功能抑制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非他明 白细胞介素-10 多巴胺D3受体 细菌脂多糖 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与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的相关联系
12
作者 刘志红 樊忠民 +1 位作者 王金泉 李秋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2期27-27,共1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紫癜性肾炎(HSPN)及IgA肾病(IgAN)二者在发病机理上可能存在的联系。用PCR方法对43例HSPN,97例IgAN患者和98名正常人IL-1受体拮抗剂(IL-i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进行了分析。HSPN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为了进一步阐明紫癜性肾炎(HSPN)及IgA肾病(IgAN)二者在发病机理上可能存在的联系。用PCR方法对43例HSPN,97例IgAN患者和98名正常人IL-1受体拮抗剂(IL-i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进行了分析。HSPN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位基因(IL IR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紫癜性肾炎 IGA肾病 受体拮抗剂 等位基因 发病机理 携带率 相关联系 多态性 HS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高效纯化及不同氧化态转换
13
作者 谭海东 但国平 +1 位作者 龚会英 曹莉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99-1602,共4页
为满足科研和治疗的需要,将含有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uIL-1 ra)基因的表达质粒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内,经IPTG诱导,外源蛋白得到高量表达,并且形成了无活性的包涵体.包涵体在二硫苏糖醇(DTT)和变性剂中溶解,经一步离子交换层析,... 为满足科研和治疗的需要,将含有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uIL-1 ra)基因的表达质粒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内,经IPTG诱导,外源蛋白得到高量表达,并且形成了无活性的包涵体.包涵体在二硫苏糖醇(DTT)和变性剂中溶解,经一步离子交换层析,得到高纯度还原态蛋白.在空气、谷胱甘肽或Cu2+作用下,还原态蛋白会逐渐转向氧化态.氧化态和还原态蛋白在HPLC图谱上得以分离,但非还原性SDS-PAGE分析发现,二者分子量没有差别,表明氧化过程中主要形成分子内二硫键.氧化态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性质稳定,仍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包涵体 蛋白质重折叠 二硫键 基因表达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受体α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14
作者 原现华 林凤茹 陈广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受体α mRNA(IL-3RαmRNA)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5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9例复发患者和15例缓解患者),另外,1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KG-1α细胞...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受体α mRNA(IL-3RαmRNA)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5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9例复发患者和15例缓解患者),另外,1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KG-1α细胞株为阳性对照,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IL-3RαmRNA水平。结果IL-3RαmRNA在初治AL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与正常对照组(P<0.05);IL-3Rα mRNA在缓解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解组表达水平低于初治AL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L患者中42例可进行疗效评估,初治IL-3Rα mRNA阳性AL患者中分为高表达与低表达组,IL-3Rα低表达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复发的AL患者,仅有1例用药后达到完全缓解(CR),其IL-3Rα mRNA表达均阳性;余6例均未达到CR。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患者IL-3Rα mRNA有异常过度高表达;IL-3Rα mRNA高表达的患者缓解率低,表明与白血病的发病及疗效预后有关;可用来作为判断疗效预后的一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受体 白细胞介素3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的白细胞介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丰培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317-4318,4320,共3页
近年来,鱼类白细胞介素研究获得重要进展,相继获得小斑点猫鲨IL-1基因和虹鳟II型IL-1受体基因,虹鳟、鲤鱼和海鲷IL-1β基因,牙鲆和鲤鱼的IL-2基因,牙鲆与虹鳟的IL-8基因和虹鳟的IL-13受体基因。对上述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基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15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独军政 刘胜旺 +1 位作者 陈怀涛 孔宪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白细胞介素 1 5(IL -1 5)是 1 994年发现的一种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天然免疫细胞产生。鸡 IL-1 5是一种新发现的且与 IL-2活性相似的细胞因子 ,它作为疫苗佐剂研究的重要候选细胞因子有巨大潜力。文章主要围绕鸡 IL-... 白细胞介素 1 5(IL -1 5)是 1 994年发现的一种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天然免疫细胞产生。鸡 IL-1 5是一种新发现的且与 IL-2活性相似的细胞因子 ,它作为疫苗佐剂研究的重要候选细胞因子有巨大潜力。文章主要围绕鸡 IL-1 5的发现、基因及蛋白结构、受体及生物学特性等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细胞因子 疫苗佐剂 基因 蛋白结构 受体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a基因修饰角膜内皮细胞及其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进 陈家祺 +2 位作者 刘祖国 王智崇 周世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内表达的重组质粒PEGFPhIL1ra,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为构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基因化角膜内皮细胞移植膜奠定基础。方法以人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人IL1rac...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内表达的重组质粒PEGFPhIL1ra,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为构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基因化角膜内皮细胞移植膜奠定基础。方法以人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人IL1racDNA片断,插入PEGFPC2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hIL1ra。以阳离子聚合物为介导,对饲细胞培养下的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endothelialcells,CECs)进行体外转染。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示踪检测转染效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源性IL1ra基因在角膜内皮细胞内表达强度。结果以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出hIL1racDNA,通过酶切、DNA测序证实PEGFPhIL1ra构建正确。20%~25%的转染角膜内皮细胞中有绿色荧光。Westernblotting检测可见转染角膜内皮细胞内有相对分子量为44000的hIL1raGFP融合蛋白表达,3d时蛋白表达水平达到峰值,并且持续至5d,7d时表达水平开始回落,9d时表达处于较低水平,对照组在观察期内均未见蛋白表达。结论阳离子聚合物介导下重组质粒PEGFPhIL1ra可对角膜内皮细胞实现有效转染并且持续表达IL1r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桔抗剂 基因转染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R基因Xsp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明明 霍丽静 +3 位作者 孙海娟 谢霞 周丽霞 帖彦青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第2外显子Xsp 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73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200例体检健康者LDL-R基因的X...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第2外显子Xsp 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73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200例体检健康者LDL-R基因的Xsp I酶切位点多态性;按基因型分组,用ELISA法检测各基因型IL-6的浓度,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IL-6水平的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胆固醇血症组血清IL-6明显升高,HDL-C降低(P均<0.05);基因型分别为X-X-、X+X-、X+X+基因型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LDL-C、IL-6水平依次升高,HDL-C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和胆固醇水平是影响IL-6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LDL-R基因X+X+基因型可能通过影响IL-6水平促进高胆固醇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PD-1和IL-23水平及其与AChR-Ab、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慧姣 韩波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3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和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及其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AChR-Ab)、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重...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和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及其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AChR-Ab)、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重症肌无力44例作为重症肌无力组,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健康体检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和血清IL-23水平,分析外周血PD-1和IL-23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价值,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PD-1和IL-23与AChR-Ab、重症肌无力定量(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QMG)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PD-1与IL-23,重症肌无力组分别为(18.07±5.54)%和(29.51±4.81)pg/ml,高于健康体检组(10.67±2.50)%和(20.44±5.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PD-1和IL-23诊断重症肌无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和0.89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07%和24.44 pg/ml,最佳截断值下诊断重症肌无力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和一致率分别为95.5%、72.7%、68.2%、84.1%和79.6%、84.1%、64.6%、81.8%。重症肌无力44例AChR-Ab为(1.29±0.33)nmol/L,QMG评分为(5.35±1.4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PD-1和IL-23与AChR-Ab和QMG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0.725和0.695、0.693。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3和PD-1高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23和PD-1对重症肌无力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其与AChR-Ab、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白细胞介素-23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平片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模型小鼠IL-17、IL-23、PPAR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丹 闫小宁 +3 位作者 耿蒙利 卢亮 卞旭 赵一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银屑平片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白细胞介素(IL)-17、IL-2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36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及银屑平高、中、... 目的观察银屑平片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白细胞介素(IL)-17、IL-2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36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及银屑平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5%咪喹莫特乳膏62.5 mg涂抹小鼠背部制备银屑病样模型。银屑平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银屑平20.8、10.4、5.2 mg/kg灌胃,甲氨蝶呤组予甲氨蝶呤1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6 d。参照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对小鼠皮损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Baker评分,ELISA检测血清IL-17和IL-23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皮损组织PPARγ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和皮损组织Baker评分明显增加(P<0.05),血清IL-17和IL-23含量明显增加(P<0.05),皮损组织PPARγ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屑平高、中剂量组及甲氨蝶呤组小鼠PASI评分和皮损组织Baker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IL-17和IL-23含量明显减少(P<0.05),皮损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银屑平低剂量组比较,银屑平高剂量组小鼠PASI评分和皮损组织Baker评分明显降低,IL-17和IL-23含量明显减少,皮损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银屑平片可能通过上调皮损组织PPARγ表达、降低血清IL-17和IL-23含量改善小鼠皮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银屑平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