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白细胞介素23抗体相关性脑弓形虫病1例
1
作者 霍新梅 曹竹君 +2 位作者 安宝燕 谢青 辛海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弓形虫病是呈全球分布的重要人畜共患病。脑组织是人弓形虫病的最常见侵犯部位。该病多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或用大量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本文报道了1例在使用抗人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单克隆抗体过... 弓形虫病是呈全球分布的重要人畜共患病。脑组织是人弓形虫病的最常见侵犯部位。该病多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或用大量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本文报道了1例在使用抗人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单克隆抗体过程中感染弓形虫而致弓形虫脑病的病例。结合患者病史和相关文献复习报道病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脑病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向联合治疗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
2
作者 崔寅玲 曹珊 +4 位作者 薛晓彤 赵晴 周桂芝 刘红 张福仁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报告1例应用双靶向联合治疗的对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患者。患者男,35岁。全身红斑和鳞屑17年,加重2年。皮肤科检查:头皮、躯干和四肢弥漫分布红斑片,覆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诊断:银屑病。治疗:患者曾成功使用IL-17A... 报告1例应用双靶向联合治疗的对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失效的银屑病患者。患者男,35岁。全身红斑和鳞屑17年,加重2年。皮肤科检查:头皮、躯干和四肢弥漫分布红斑片,覆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诊断:银屑病。治疗:患者曾成功使用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治疗,实现皮损清零。然而,在维持期间患者病情复发。再次应用IL-17A抑制剂后,病情未改善。评估病情后,患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和乌帕替尼的双靶向联合治疗方案使病情达成平稳过渡,成功转换为口服乌帕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靶向联合治疗 乌帕替尼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 Janus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犬气管损伤后良性气管狭窄
3
作者 赵纯 邓云凤 +7 位作者 苏伟 代洪妍 梁路生 蔡学光 徐松 王俊 杨信 曾俊仁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犬气管损伤后良性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镜导引下用电圈套器灼伤健康比格犬气管中段,构建犬气管损伤后狭窄模型。将21只犬分为正常组3只,正常饲养;疾病组12只,造...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犬气管损伤后良性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镜导引下用电圈套器灼伤健康比格犬气管中段,构建犬气管损伤后狭窄模型。将21只犬分为正常组3只,正常饲养;疾病组12只,造模后每周处死3只,共4周;IL-17A抑制组3只,造模后给予IL-17A中和性抗体;IL-17A+TGF-β1抑制组3只,造模后给予IL-17A中和性抗体和TGF-β1受体Ⅰ抑制剂。每周行支气管镜、CT检查。计算狭窄度。气管组织进行RT-qPCR、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 造模后1~4周,疾病组犬损伤气管狭窄程度逐渐加重,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TGF-β1及IL-17A表达均上调。IL-17A抑制剂治疗后可减轻炎症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缓解早期气管狭窄(P<0.05)。IL-17A抑制剂和TGF-β1抑制剂联合使用具有更好的缓解效果(P<0.05)。结论 IL-17A和TGF-β1可能协同影响了气管狭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白细胞介素-17A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治疗银屑病诱导免疫漂移风险因素研究
4
作者 冯斐 李瑞程 +3 位作者 田蕊 谭姝慧 刘明月 聂振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在生物制剂治疗中免疫漂移发生的风险因素,为临床生物制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治疗160例银屑病患者发生免疫漂移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诱发免疫漂移的风险因...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在生物制剂治疗中免疫漂移发生的风险因素,为临床生物制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治疗160例银屑病患者发生免疫漂移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究诱发免疫漂移的风险因素。使用基因靶向测序检测30例患者CARD14基因的突变情况,按是否出现矛盾性湿疹将其分为试验A组(20例)和试验B组(10例),并探究遗传因素与免疫漂移发生的关系。结果:是否发生免疫漂移的患者过敏性疾病病史、家族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IgE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疾病病史、家族史、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钠升高和总IgE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HR>1,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过敏性疾病病史、家族史、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及总IgE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HR>1,P<0.05)。本研究结果示试验A组11例(55.00%)患者CARD14基因的rs11652075(C>T)突变阳性,试验B组1例(10%)患者为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A抑制剂治疗的银屑病患者过敏性疾病病史、家族史、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总IgE水平升高为免疫漂移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同时,存在CARD14基因的错义变异体rs11652075的银屑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免疫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A 生物制剂 免疫漂移 湿疹 CARD14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 王琦 +4 位作者 郑路 冯李慧 马丽 魏健 刘良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rs8193036多态性与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可能无关,IL-17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rs3819024位点GG基因型分别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FPG和HOMA-IR、WC和HOMA-IR相关,可能是IL-17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7A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γδ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槃 席德双 +4 位作者 黄瑞 滕益霖 刘睿 曾高峰 宗少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 探究短链脂肪酸减轻γδ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干预大鼠肠道来源的γδT细胞,CCK-8检测短链脂肪酸对γδ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 目的 探究短链脂肪酸减轻γδ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干预大鼠肠道来源的γδT细胞,CCK-8检测短链脂肪酸对γδ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检测IL-17A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IL-17+γδT细胞的比例,Western blot研究γδT细胞IL-17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提示乙酸钠的浓度≤0.5 mmol/L,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的浓度≤0.25 mmol/L对γδT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P> 0.05);ELISA和RT-q PCR结果显示,丙酸钠、丁酸钠及混合短链脂肪酸处理的γδT细胞IL-17A的含量较Control组均显著降低。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IL-17+γδT细胞的比例在丙酸钠、丁酸钠、混合短链脂肪酸及TSA干预下均明显下降(P <0.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可抑制IL-17A、IKK的表达及NF-κB磷酸化水平(P <0.05)。结论 短链脂肪酸能抑制γδT细胞IL-17A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ΓΔ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A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小燕 刘欣欣 +1 位作者 卞亚伟 李钦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功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型 泛发性 幼儿 基因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对大鼠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8
作者 丁永刚 马宏武 +3 位作者 魏佳琪 靳天楠 李依慧 王英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48,共6页
目的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肌浆网钙三磷酸腺苷酶2(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 2S,SERCA2)信号通路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7对大鼠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 目的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肌浆网钙三磷酸腺苷酶2(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 2S,SERCA2)信号通路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7对大鼠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6~8周的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磷酸缓冲盐(phosphate buffer salt, PBS)溶液注射组(PBS组)、IL-17蛋白注射组(IL-17组)和抗体IL-17注射组(IL-17+IgG组),每组6只,PBS组、IL-17组和IL-17+IgG组大鼠建立高血压心力衰竭模型,分别腹腔注射PBS、IL-17和特异性抗体(IL-17、IgG),检测IL-17、NF-κB、SERCA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PBS组大鼠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IL-17和心脏组织IL-17 mRNA、NF-κB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lialgrowthfactor, VEGF),SERCA2蛋白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IL-17组血清NT-proBNP、IL-17和心脏组织IL-17 mRNA、NF-κB蛋白水平明显升高,VEGF,SERCA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7+IgG组血清IL-17和心脏组织NF-κ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8±1.20 vs 11.19±1.22,0.88±0.03 vs 0.93±0.03,P<0.01)。IL-17+IgG组血清NT-proBNP,IL-17和心脏组织IL-17 mRNA、NF-κ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IL-17组,VEGF、SERCA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IL-1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7+IgG组大鼠心率、收缩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IL-17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IL-17组(P<0.01)。IL-17+IgG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IL-17组[(70.81±6.50)%vs(62.77±5.43)%,P<0.01]。结论 IL-17、NF-κB、SERCA2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高血压心力衰竭后的炎性反应,且抑制IL-17后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心力衰竭造成的心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肌浆网钙转运ATP酶类 NF-ΚB 大鼠 高血压心力衰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海江 邢怡桥 +2 位作者 梁亮 金玮 李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观察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探讨其在RIRI中的可能作... 目的通过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观察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探讨其在RIRI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只健康无眼疾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眼压法建立RIRI模型。分别在建模后12 h、24 h、72 h、144 h处死SD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L-23和IL-17蛋白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及分布情况;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分析各时间点视网膜IL-23和IL-17的表达水平和变化规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IL-23和IL-17蛋白在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表达极少,而在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多。两者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细胞的细胞浆。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IL-23和IL-17蛋白在RIRI视网膜中的表达明显增强,IL-23蛋白在建模后24 h表达最强,而IL-17蛋白在建模后72 h表达达到最高峰。ELISA法结果显示建模后12 h、24 h、72 h、144 h,模型组视网膜IL-23和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IL-23和IL-17在RIRI模型SD大鼠视网膜中表达明显增强,IL-23/IL-17通路作为致病因素,通过加重视网膜炎症反应参与RIRI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白细胞介素23及辅助性T细胞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10
作者 关宏 阴淑莹 +1 位作者 王敏 张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盐负荷试验将患者进行分组,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非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慢性盐负荷试验。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MAP、心率在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尿量、尿钠、尿钾、尿肌酐水平在基线D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1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尿钠[(315.32±57.21)mmol/24 h vs(226.64±58.53)mmol/24 h,P=0.000]、尿肌酐[(12.46±1.64)mmol/24 h vs(10.12±1.17)mmol/24 h,P=0.000]显著增高。2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逐渐上升,在D17下降,且研究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h17参与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RORγt-IL-23受体信号通路可诱导Th17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TH17细胞 盐敏感性高血压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23在湿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岳花 卢凤艳 陆东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且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可能在哮喘、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 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且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可能在哮喘、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在乙肝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徐燕 杜文军 +3 位作者 秦来英 邢直直 秦晓华 陈士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特别是乙肝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36例慢乙肝、42例肝硬化(Child-pughA、B、C分别为15、12、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特别是乙肝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36例慢乙肝、42例肝硬化(Child-pughA、B、C分别为15、12、15例)、34例原发性肝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L-17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7mRNA水平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中的IL-17和肝纤维化指标IV型胶原(C-IV),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IL-17和PBMC中IL-17mRNA水平在4组病人中表达升高(P<0.01);与其他各组相比,IL-17及mRNA水平在肝硬化中升高尤其明显(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IL-17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在Child-pughC组高于Child-pughA和Child-pughB组,Child-pughB组高于Child-pughA组(P<0.01)。IL-17水平与Child-pugh分级评分及C-IV,LN,HA浓度均呈正相关(r=0.582、0.568、0.682、0.764,P<0.01)。结论:IL-17在慢性HBV相关性肝病尤其是乙肝肝硬化中表达明显升高,IL-17可能与慢性HBV相关性肝病尤其是乙肝肝纤维化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乙型肝炎 慢性病 肝硬化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及其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的关系 被引量:25
13
作者 辛晓峰 赵明 +3 位作者 张方 李子玲 宋勇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6例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组)、14例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和12例健康对照(健...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6例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组)、14例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和12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肺功能的测定和用诱导痰检查方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IL-17、IL-6和IL-8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和IL-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和0.71,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65,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64,P<0.05),与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0.58,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6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增高的IL-17水平与其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且可能是通过IL-8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气流受限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部疾病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和胃蛋白酶原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鹏 毛朝明 +3 位作者 蒋茜 郑婷婷 陈文娇 吴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胃部疾病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胃蛋白酶原1(PG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以及胃癌患者病变组织及外周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23在这3种胃部疾病组织中的表... 目的探讨胃部疾病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胃蛋白酶原1(PG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以及胃癌患者病变组织及外周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23在这3种胃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血清PG1的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23的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胃癌患者血清中IL-23与PG1的相关性。结果在组织样本中,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IL-23表达明显增高。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血清IL-23浓度也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而PG1浓度则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中明显降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和胃癌组中血清IL-23的水平与PG1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胃癌患者组织中IL-23高表达,且血清IL-23的水平与PG1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IL-23) 胃蛋白酶原1 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3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丽娜 刘丽 +1 位作者 鲁继荣 李艳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IL-23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哮喘组、激素治疗组儿童血清中IL-23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IL-23水平中位数13.7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应... 目的:探讨IL-23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哮喘组、激素治疗组儿童血清中IL-23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IL-23水平中位数13.7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干预后的哮喘儿童血清IL-23水平为6.5μg/L,较激素干预前(15.2μg/L)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2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可能发挥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支气管哮喘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志刚 何权瀛 +2 位作者 刘新民 汤秀英 陈路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IL17、热灭活IL17(XIL17)和地塞米松,并设立对照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的检测分析凋亡情...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IL17、热灭活IL17(XIL17)和地塞米松,并设立对照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的检测分析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中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呈现出凋亡极具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随时间延长,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呈上升趋势,0h为(1.54±0.08)%,12h为(11.48±1.80)%(与0h比较,P<0.05),24h为(34.19±1.92)%(与0h比较,P<0.01)。在50μg/L质量浓度时IL17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0,12,24h的AI分别为(1.43±0.17)%(与对照组0h比较,P>0.05),(20.47±6.22)%(与对照组12h比较,P<0.01)和(40.74±3.48)%(与对照组24h比较,P<0.05);而IL17在质量浓度为5μg/L和0.5μg/L浓度时可抑制凋亡,24h的AI分别为(14.24±4.26)%和(19.86±4.39)%,与对照组24h比较,P均<0.01。50μg/LXIL17组24h的AI为(33.22±1.61)%(与对照组24h比较,P>0.05)。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同时伴有DNA的片段化。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同期中性粒细胞Bax蛋白表达量与AI呈强正相关(r=0.932,P<0.01)。结论:体外IL17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有调节作用,在较高浓度下加速凋亡,在较低浓度下延缓凋亡。IL17对Bax蛋白表达的调控可能是其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中性白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质类 炎症介导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玮 郑亚虹 +3 位作者 沈颖 许慕蓉 万丽娟 陈明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LEAD组,n=...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患者外周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NLEAD组,n=90)和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LEAD组,n=39)。另选择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外周血AFABP、IL-17浓度,比较各组间A-FABP、IL-17水平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影响血清A-FABP、IL-17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A-FABP、IL-17是否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NLEAD组、LEAD组的A-FABP、IL-17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LEAD组A-FABP、IL-17水平较NLEAD组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FABP与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胰岛素抵抗(HOMA-IR)、血肌酐(SCr)、白细胞介素-17(IL-17)均呈正相关性(r=0.224、0.164、0.147、0.183、0.173、0.203,P<0.05);IL-17与LDL-c、HbA1c、SBP均呈正相关性(r=0.162、0.255、0.152,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FABP、IL-17为L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LEAD患者外周血A-FABP、IL-17水平明显增加,与LEA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CV基因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及维生素D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勤 孟繁平 +7 位作者 马雪梅 金波 申力军 吴立兵 楚金东 来文辉 韩晶晶 李捍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49-18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HCV基因分型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IL-6及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收治的7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基因型不同分为1b型47例和2a型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不同HCV基因分型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IL-6及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收治的7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基因型不同分为1b型47例和2a型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IL-6及维生素D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分析血清中IL-17、IL-6及维生素D与基因分型的相关性。结果在Child-Pugh改良分级结果中,1b型患者中A级所占比例相对于2a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0.05);1b型患者的AFP、HCV RNA滴度、IL-17、IL-6、TNFα均高于2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6、16.51、12.31、10.71、7.23,P值均<0.05),而IFNγ、25-OH-D、1,25(OH)2D低于2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8、6.32、4.88,P值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AFP、HCV RNA滴度、IL-6、IL-17与1b型、2a型基因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而IFNγ、TNFα和25-OH-D与1b型、2a型基因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1b型患者血清中IL-17、IL-6、AFP及HCV RNA水平均高于2a型患者,而维生素D低于2a型患者,血清中IL-17、IL-6、25-OH-D、AFP及HCV RNA与基因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1,25(OH)2D则与基因分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鼠白细胞介素23水平变化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云峰 赵凯姝 +2 位作者 张波 孙萌 鲁继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1-68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在激素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与IL-4、IFN-γ、IL-17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分为3组,每组10只,即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在激素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与IL-4、IFN-γ、IL-17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分为3组,每组10只,即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组)、鸡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并予激素治疗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末次激发24 h后,各组小鼠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IgE、IL-4、IFN-γ、IL-17和IL-23的含量。结果:①小鼠的行为学改变、血清IgE水平增高以及IL-4显著增高而IFN-γ降低、IL-4与IFN-γ呈负相关等,均证明哮喘模型制备成功。②A组小鼠血清中IL-23的水平[(155.56±12.50)ng.L-1]高于C组[(51.49±6.34)ng.L-1],而B组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88.00±6.43)ng.L-1]低于A组(P<0.01)。③IL-23与IL-17含量成正相关关系(r=0.763,P<0.05),与IL-4、IFN-γ均无相关性。结论:IL-23参与哮喘的发病,糖皮质激素对其有抑制作用。IL-23可能是通过诱导IL-17的产生间接促进哮喘发病,IL-23对于Th1类细胞因子IFN-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均无明显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30、M65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婷婷 马晓鹏 +3 位作者 温彦丽 戴光荣 冯义朝 张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M30、M65及IL-17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AP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82例)和急性重症胰腺炎(44例)。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M30、M65及IL-17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AP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82例)和急性重症胰腺炎(44例)。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员107例为对照组,分别于第1、2、4天分析3组患者血清中M30、M65、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以及血清M30/M65值。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及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第1、2、4天时其血清M30、M65、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值均<0.05),而M30/M65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P<0.001);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第1、2、4天时其血清M30、M65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P值均<0.001),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M30/M65值则在第1天时显著低于轻度胰腺炎患者(P值均<0.001),但IL-17在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65和IL-17在诊断AP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AP发作后24 h血清M65、IL-17水平和M30/M65值可能成为早期评估AP严重程度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角蛋白18 白细胞介素17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