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彭永麟 胡建达 吕联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6-70,共5页
应用ELISA方法检测253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除多发性骨髓瘤(MM)外,各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 应用ELISA方法检测253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除多发性骨髓瘤(MM)外,各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并影响预后;缓解期sIL-2R含量降至正常,但复发时又恢复至初诊水平。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轻度高于正常,但加速期和急变期升高明显。再障患者血清sIL-2R正常,区别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而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sIL-2R水平升高。因此,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鉴别疾病类型、监测疾病过程、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2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清sIL - 2R含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 - 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并且其升高与ALT、AST、PTA、ChE相关 ,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急性、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测定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符逢春 刘百祥 +3 位作者 王萍 段建平 彭桂阳 刘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58-2659,共2页
目的:观察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一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 目的:观察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一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安冲剂小剂量组、肾安冲剂中剂量组、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2只。造模后开始给药,治疗8周后以ELISA检测大鼠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各治疗组,各治疗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且以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对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的调节作用最好。结论:肾安冲剂通过调节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免疫功能,发挥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安冲剂 阿霉素肾病大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配体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葛长江 胡申江 +2 位作者 郑霞 武垚森 陈治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测定了 3 5例ACS病人 (ACS组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SAP组 )及 2 0...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测定了 3 5例ACS病人 (ACS组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SAP组 )及 2 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结果 :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平均水平 ,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0 0 1) ,而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间血清可溶性Fas配体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CS组血清可溶性Fas水平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 (γ =0 45 7,P <0 0 1)。结论 :研究表明ACS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其可能与ACS有关。血清可溶性Fas可能通过维持自身免疫炎性反应而导致AC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 可溶性FAS 可溶性FAS配体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神经核神经元内白细胞介素2受体、孕激素受体和谷氨酸受体共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正莉 朱长庚 +3 位作者 魏瑛 刘庆莹 于珊 李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3-355,共3页
为了探讨一个神经元同时受到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调节的可能性 ,在大鼠舌下神经核的两张相邻切片上 ,一张切片用 PAP法与 SABC法相结合 ,显示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 R)和孕激素受体 (PR) ,另一张用 SABC法显示代谢型谷氨酸 5亚型受... 为了探讨一个神经元同时受到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调节的可能性 ,在大鼠舌下神经核的两张相邻切片上 ,一张切片用 PAP法与 SABC法相结合 ,显示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 R)和孕激素受体 (PR) ,另一张用 SABC法显示代谢型谷氨酸 5亚型受体 (m Glu R5)。结果表明 ,在舌下神经核的 IL - 2 R/ PR双标切片上 ,可见 3类阳性反应细胞 :IL -2 R免疫反应单标细胞 ,PR免疫反应单标细胞 ,IL- 2 R/ PR免疫反应双标细胞 ,后者约占舌下神经核阳性反应细胞的4 5 %。在另一张相邻的显示 m Glu R5的切片上 ,有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将两张相邻切片的照片进行对合检查证明 ,在大鼠舌下神经核存在 IL- 2 R/ PR/ m Glu R5三类物质受体共存的神经元 ,它们约占 IL- 2 R/ PR双标细胞总数的 2 5 %。提示免疫、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 孕激素受体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受体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柳金 吴登蜀 +4 位作者 张伸 阎晨华 周宇 张永顶 齐振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 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 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 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 2R水平明显下降, 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 2R水平显著上升,sIL 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 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复发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 受体表达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receptor 骨髓细胞形态学 正常对照组 ALL 患者发现 动态观察 完全缓解 病情复发 动态检测 早期诊断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晓武 杨小敏 李春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83-584,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为胆总管结石所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成梗阻性黄疸组(以下简称梗黄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为胆总管结石所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成梗阻性黄疸组(以下简称梗黄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15例,为健康献血员。术后梗黄组予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加胸腺肽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14天清晨空腹各采血标本1次,测定血清总胆红素、IL-2、sIL-2R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sIL-2R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术后IL-2水平升高,sIL-2R水平下降,两者的变化速度在治疗组明显快于梗黄组(P<0.05)。结论:胸腺肽可纠正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清IL-2/sIL-2R系统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胸腺肽Α1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淋巴瘤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东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 淋巴瘤 发病机制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
9
作者 许淑芬 张红宇 +2 位作者 杨桐伟 方艳秋 谭岩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76,共2页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 s IL - 2 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全部病人于围术期检测 s IL - 2 R、皮质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按胃癌分期不同分成两组 ( A组即胃癌 、 期 ;B组即胃癌 、 期 ) ,观...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 s IL - 2 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全部病人于围术期检测 s IL - 2 R、皮质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按胃癌分期不同分成两组 ( A组即胃癌 、 期 ;B组即胃癌 、 期 ) ,观察分析胃癌病人 s IL - 2 R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A组病人围手术期 s IL - 2 R水平均低于 B组病人 ,两组病人 s IL - 2 R水平于术后 1周有明显升高。结论 :s IL - 2 R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的病情轻重。胃癌病人血清 s IL - 2 R水平术后 1周明显升高 ,可能是手术应激反应导致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球蛋白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基因表达中两组近端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程小款 衡凤燕 +2 位作者 刘觉辉 吴宁华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启动子 转录调控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程爱明 李金陵 +2 位作者 荆宇红 赵国新 孟林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缭云 赵龙凤 郝素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 96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α 干扰素(IFN α)抗病毒...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变化。方法 :以输血后丙型肝炎 96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对其中 18例患者进行α 干扰素(IFN α)抗病毒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此两项指标的变化 ,检测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夹心ELISA法。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2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血清ALT呈正相关 ;各型丙型肝炎时 ,CD4 + T细胞及CD4 + CD8+ 均下降 ,CD8+ T细胞升高 ;α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 ,病毒复制指标阴转 ,同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下降 ,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结论 :免疫反应参与丙型肝炎发病 ,临床各型丙型肝炎均有免疫功能紊乱 ,观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的变化 ,是判断丙型肝炎转归和预后和干扰素疗效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丙型病毒性肝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甲壳质酶蛋白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3
作者 梁银 田恬 +2 位作者 赵红 景芳丽 杜池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20例(观察组)。另选取这一时期在该院体检健康儿童8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NFSF14、YKL-40、sIL-2R对病毒性肺炎患儿临床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分别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分别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的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TNFSF14、YKL-40、sIL-2R联合检测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AUC为0.921(95%CI:0.867~0.984,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5和0.8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APACHEⅡ评分(95%CI:1.001~3.268,P=0.005)及血清CRP(95%CI:1.755~6.143,P=0.001)、TNFSF14(95%CI:1.427~5.619,P=0.001)、YKL-40(95%CI:1.109~3.525,P<0.001)、sIL-2R(95%CI:1.265~4.173,P=0.002)是病毒性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TNFSF14、YKL-40、sIL-2R水平变化与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也是影响患儿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对评估患儿的临床结局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 甲壳质酶蛋白40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的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胥佳佳 王燕 +5 位作者 孙贺 贾汝琳 张学武 孟洋 任丽丽 孙晓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0,共6页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s IL-2Rα、sCD25)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108例,RA关节液标本40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39例,健康人血清50例,采...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s IL-2Rα、sCD25)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108例,RA关节液标本40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39例,健康人血清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各组血清、以及RA患者关节液中sCD25浓度,并记录RA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分析其与血清sCD25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结果:RA组血清sCD25(质量)浓度为(2 886±1 333) ng/L,OA组血清sCD25浓度为(2 090±718) ng/L,健康对照组血清sCD25浓度为(1 768±753) ng/L; RA患者的血清sCD25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 <0. 001);血清中sCD25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r=0. 321,P=0. 001)、C-反应蛋白(r=0. 446,P <0. 001)、DAS28评分(r=0. 324,P <0. 001)、关节压痛计数(r=0. 203,P=0. 024)、D-二聚体(D-dimer)水平(r=0. 383,P <0. 001)、年龄(r=0. 24,P=0. 007)、总Ig G(r=0. 207,P=0. 028)、类风湿因子Ig G(r=0. 345,P=0. 034)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r=-0. 206,P=0. 021);在RA患者中,低疾病活动度组血清ESR、CRP和sCD25阳性率分别为14. 3%(2例),14. 3%(2例),71. 4%(10例);中疾病活动度组血清ESR、CRP和sCD25阳性率分别为94. 2%(49例)、82. 7%(43例)和86. 5%(45例);高疾病活动度组血清ESR、CRP和sCD25阳性率分别为100%(42例)、95. 2%(40例)和90. 5%(38例);有36例ESR和/或CRP为阴性(约33. 3%),在这36例中有17例(约47. 2%)血清s CD5水平升高,并且其中14例(约82. 4%) DAS28评分高于3. 2。结论:血清sCD25水平与RA活动性密切相关,表明sCD25可能参与了RA的炎症过程,并有望成为RA患者的一种新的炎症指标;血清sCD25的检测在RA处于病情活动期,但ESR和/或CRP为阴性时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性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 血清sCD25 血沉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训练及补充中药多糖提取物对大鼠白细胞介素2及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丽丽 王启荣 +4 位作者 伊木清 毕秋芸 许葆华 高红 杨则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6周耐力训练及补充多糖提取物对大鼠白细胞介素2及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12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和安静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6周耐力训练及补充多糖提取物对大鼠白细胞介素2及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12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和安静对照组。每组又均分为4周组(7只大鼠)和6周组(13只大鼠)。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观察大鼠白细胞介素2及受体水平的改变。结果:(1) 6周耐力训练可造成大鼠血清IL - 2、T细胞mIL - 2Rα表达下降(P均小于0 . 0 5 )和sIL -2R升高(P <0 . 0 1)。(2 ) 6周耐力训练同时补充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提取物能防止大鼠血清IL -2、T细胞mIL - 2Rα表达明显下降及sIL - 2R升高。结论: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可通过调节IL - 2及其受体发挥对耐力训练大鼠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中药多糖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膜型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 WISTAR大鼠 多糖提取物 受体水平 血清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缭云 李德华 +1 位作者 张玲荣 王守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8,共2页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与戊型肝炎肝细胞损害和病期的关系。采用双抗夹心法对 18例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进行SIL - 2R测定。急性期SIL - 2R与恢复期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 ,恢复期与正常...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与戊型肝炎肝细胞损害和病期的关系。采用双抗夹心法对 18例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进行SIL - 2R测定。急性期SIL - 2R与恢复期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 ,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 ,急性期SIL - 2R与ALT存在正相关 ,(r =0 85 7,t=6 7788,(P <0 0 5 ) ,而与Bil虽也存在正相关 ,但差别无显著性 (r =0 10 5 7,t=0 42 5 2 ,(P >0 0 5 )。戊型病毒性肝炎时 ,肝功能的损害与免疫参与有关 ,测定血清SIL - 2R可作为对戊型肝炎病情预测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戊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凤林 纪丽景 +1 位作者 罗利红 王宝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IL-2Rα靶向超声微泡(MBIL-2Rα)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 目的探讨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IL-2Rα靶向超声微泡(MBIL-2Rα)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0只左肾缺血50min的小鼠,再灌注24h后,随机先后注入MBIL-2Rα和MB(间隔30min),分别于注入5min后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肾的声强度(VI)。结果对比超声图像显示MBIL-2Rα组左肾造影显著增强,VI值高达21.6±4.8U,而在MB组左肾仅见轻度造影增强,VI值为9.7±2.9U,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是MBIL-2Rα组还是MB组左肾VI值均明显高于右侧肾脏VI值(3.8±1.5U,3.7±1.7U,P<0.05)。两组右侧肾脏之间VI值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MBIL-2Rα和对比超声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肾IRI,从而对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靶向超声微泡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樊忠民 刘光陵 +1 位作者 夏正坤 高远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目的 :通过测定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的影响 ,以探讨黄芪治疗肾病的免疫机制。 方法 :ELISA法测定血清IL 2、血清和尿可溶性IL 2R ,PAP四层法测定肾间质中表达IL 2R的细胞。 结果 :实... 目的 :通过测定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的影响 ,以探讨黄芪治疗肾病的免疫机制。 方法 :ELISA法测定血清IL 2、血清和尿可溶性IL 2R ,PAP四层法测定肾间质中表达IL 2R的细胞。 结果 :实验 4周时 ,治疗组血IL 2及尿IL 2R明显低于肾病组 (P <0 .0 5 ) ,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肾病组肾间质中表达IL 2R的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 (P <0 .0 5 )。多因素相关分析提示 ,黄芪治疗 4周时 ,血IL 2水平与尿蛋白、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血清清蛋白呈负相关(P <0 .0 5 ) ;尿IL 2R与尿蛋白呈正相关 (P <0 .0 5 ) ;肾间质中表达IL 2R的细胞数与血IL 2及血IL 2R呈正相关(P <0 .0 5 )。 结论 :黄芪可能通过IL 2及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阿霉素肾病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海兵 郭扬波 +3 位作者 侯静 殷青云 胡号应 马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SIL-2R含量,并进行有关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SIL-2R含量,并进行有关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女患者间无差异;Ⅰ型精神分裂症血清SIL-2R浓度显著高于Ⅱ型和混合型(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SIL-2R浓度与起病年龄呈负相关(r=-0.469,P<0.05),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446,P<0.05);氯氮平和利培酮能显著升高血清SIL-2R浓度(P<0.01,P<0.05);此外,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升高与病程,治疗前的SIL-2R和PANSS总分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SIL-2R升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亦可能成为其临床亚型分布和早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新指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可能通过升高SIL-2R血清浓度达到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抗精神病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白细胞介素-2α受体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秋荣 马健 +2 位作者 施谦 汪灏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6期324-328,共5页
目的 :研究多不饱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可通过改变IL 2α受体在细胞膜亚区域的分布和免疫抑制调节。 方法 :用DHA(2 2∶6 )处理JurkatE6 1T细胞 ,硬脂酸 (18∶0 )处理作为阴性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HA对T细胞表面分子CD2 5 (IL... 目的 :研究多不饱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可通过改变IL 2α受体在细胞膜亚区域的分布和免疫抑制调节。 方法 :用DHA(2 2∶6 )处理JurkatE6 1T细胞 ,硬脂酸 (18∶0 )处理作为阴性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HA对T细胞表面分子CD2 5 (IL 2Rα)表达的抑制作用。超速离心分离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 ,应用蛋白印迹法分析检测IL 2Rα所在的T细胞膜亚区域组分 ,与硬脂酸处理相比较 ,分析DHA处理对T细胞膜不同亚区域IL 2Rα分布的影响。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对照组 75 μmol/L硬脂酸处理 ,检测到细胞表面CD2 5阳性表达细胞率为 4 0 .14 % ,75 μmol/LDHA处理T细胞 ,细胞表面CD2 5阳性表达细胞率为 19.2 8% ,DHA可抑制T细胞表面分子CD2 5的表达。蛋白印迹法分析确定IL 2Rα存在于rafts组分中 ,DHA处理使部分IL 2Rα从膜rafts区域移位到可溶膜区域。 结论 :膜脂肪微区域为IL 2受体信号转导的功能性亚区域 ,DHA通过调节IL 2Rα在膜脂肪微区域的分布 ,使部分IL 2Rα从功能性rafts区域移位到非功能性可溶膜区域 ,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白细胞介素-2a受体 抑制作用 细胞膜脂肪微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