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RGD模体的人白细胞介素18(IL-18)突变体的酵母表达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1
作者 卢忠民 赵宝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5-780,共6页
利用定点突变及DNA重组技术,在人白细胞介素18(IL18)cDNA序列中插入GGC序列,使IL18第39位精氨酸残基和第40位天冬氨酸残基之间插入一个甘氨酸残基,从而构建了RGD模体.此重组的cDNA序列构建入表达质粒pPIC9K,并转化Pichiapastoris酵母GS1... 利用定点突变及DNA重组技术,在人白细胞介素18(IL18)cDNA序列中插入GGC序列,使IL18第39位精氨酸残基和第40位天冬氨酸残基之间插入一个甘氨酸残基,从而构建了RGD模体.此重组的cDNA序列构建入表达质粒pPIC9K,并转化Pichiapastoris酵母GS115,利用表达系统进行了高效表达.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滤纯化表达产物,获得初步纯化的蛋白.对该蛋白进行了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和对GPⅡbⅢa与Fn结合的抑制实验.含RGD模体的重组IL18(IL18RGD)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IC50=8.8μmolL;并具有与GPⅡbⅢa的竞争结合活性,IC50=8.0μmolL.该含有RGD模体的重组IL18仍保存对PBMC诱导产生IFNγ能力.结果表明,此IL18RGD嵌合体在具有抗炎,抗感染的同时增添了新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rGD模体 毕赤酵母 血小板聚集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受体在人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肾组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华锋 陈孝文 +3 位作者 江黎明 唐德祐 梁东 何惠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42-645,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明确白细胞介素 (IL 18)在肾组织免疫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检测 16例正常人 ,16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患者以及 18例狼疮性肾炎 (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 目的 :进一步明确白细胞介素 (IL 18)在肾组织免疫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检测 16例正常人 ,16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患者以及 18例狼疮性肾炎 (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18受体 (IL 18R)α链mRNA的表达量 ,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例正常肾组织 ,16例MsPGN)患者及 18例LN患者肾组织IL 18Rα链蛋白表达量。结果 :MsPGN患者PBMCIL 18R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有所增高 ,但未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LN患者PBMCIL 18RmRNA表达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 (P <0 0 0 1) ;正常肾组织存在较弱的IL 18R表达 ,MsPGN患者肾组织IL 18R表达量较正常肾组织有所增强 ,但未达统计学差异 ,而LN患者肾组织IL 18R的表达量较正常肾组及MsPGN组均显著增强 (P <0 0 0 1) ,但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LN患者PBMC及肾组织IL 18R表达量均不与血清肌酐 (Scr)水平及 2 4小时尿蛋白排泌量 (2 4h UPE)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IL 18信号在全身系统及肾组织局部的免疫调节中起一定的作用 ;IL 18在肾功能未严重损害MsPGN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所起作用不大 ;LN患者不但存在IL 18的过量产生 ,而且存在着IL 18过度作用的问题 ,抑制过强的IL 18作用信号可能是LN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受体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肾组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永红 邹全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IL-18BP、IL-18R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4
作者 李蕙彤 任鲁宁 +2 位作者 王菲 杨冬梅 杜红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2-787,共6页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收集28例AD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分别用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尘螨过敏原提取物或梧桐花粉过敏原提取物刺激,采用流...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收集28例AD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分别用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尘螨过敏原提取物或梧桐花粉过敏原提取物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AD患者静息状态下B淋巴细胞群中IL-18^(+)、IL-18BP^(+)、IL-18R^(+)细胞比例分别升高2.01、10.35、20.85倍,单核细胞群中IL-18^(+)和IL-18BP^(+)细胞比例分别升高5.51和41.88倍,IL-18R^(+)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IL-18、IL-18BP和IL-18R可能在AD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治疗AD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B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BP 白细胞介素-18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受体在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
5
作者 武永杰 马琳 +3 位作者 李强 徐永平 黄双 孙曼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7,共4页
旨在探讨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是否存在IL-18受体((Interleukin-18receptor,IL-18R)。取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Celiac Sup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CSMG),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18R在CSMG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雌性山羊... 旨在探讨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是否存在IL-18受体((Interleukin-18receptor,IL-18R)。取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Celiac Sup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CSMG),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18R在CSMG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雌性山羊CSMG的神经元、卫星细胞和神经纤维均有IL-18R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且主要分布于CSMG的神经元胞体,说明雌性山羊CSMG具备对IL-18刺激做出反应的条件。提示:雌性山羊CSMG可能是IL-18对胃肠道免疫内分泌调节与神经调节协调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受体 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白细胞介素20受体2(IL-20R2)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发生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娅仙 崔景景 梁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观察敲除白细胞介素20受体2(IL-20R2)对咪喹莫特致小鼠银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IL-20R2基因敲除(IL-20R2^-/-)小鼠、野生型IL-20R2^+/+小鼠, PCR检测小鼠皮肤组织IL-20R2 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IL-20R2蛋白水平。在各种小鼠... 目的观察敲除白细胞介素20受体2(IL-20R2)对咪喹莫特致小鼠银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IL-20R2基因敲除(IL-20R2^-/-)小鼠、野生型IL-20R2^+/+小鼠, PCR检测小鼠皮肤组织IL-20R2 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IL-20R2蛋白水平。在各种小鼠背部裸露皮肤连续涂抹咪喹莫特7 d,每日观察拍照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取背部皮肤进行HE染色观察皮肤的病变情况。结果与IL-20R2^+/+小鼠相比, IL-20R2^-/-小鼠皮肤组织IL-20R2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这些小鼠涂抹咪喹莫特后几乎不出现银屑病样症状,而野生型小鼠随着涂抹咪喹莫特天数的增加银屑病样症状不断加重。结论敲低IL-20R2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0受体2(il-20r2) 银屑病 咪喹莫特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与炎症性肝病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维波 甘建和 吴建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炎症性肝病 il-18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和鸡白细胞介素18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蔚绮 李广兴 刘胜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白细胞介素 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分泌。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已经证明 ,人、哺乳动物和某些鸟类中都有 IL- 18存在。IL- 18在结构上属于 IL- 1家族 ,在功能上它与 IL- 12相似 ,且二者有协同效应。 IL- 1... 白细胞介素 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分泌。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已经证明 ,人、哺乳动物和某些鸟类中都有 IL- 18存在。IL- 18在结构上属于 IL- 1家族 ,在功能上它与 IL- 12相似 ,且二者有协同效应。 IL- 18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不仅可以增强 Th1型免疫反应 ,而且在 Th2型免疫反应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人类医学研究证明 IL- 18在抗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应用潜力。在集约化畜禽养殖业中 ,包括白细胞介素 18在内的细胞因子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 ,目前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疗法的新型治疗剂。鸡 IL- 18基因是最近才被发现的 ,由于它具有与人和哺乳动物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因而鸡 IL- 18在比较免疫学研究和禽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剂 分布 分子结构 受体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及血清中IL-1β和IL-18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胡博 王小稳 +3 位作者 曹建晖 孙晓敏 崔亚杰 石聪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血清中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患儿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176例哮喘患儿根据临床表现...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血清中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患儿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176例哮喘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组(n=91)、慢性持续期组(n=49)和缓解期组(n=36),同期从门诊体检中心选取健康儿童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肺功能仪检查各组研究对象肺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含有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Caspase-1)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发作期组、慢性持续期组和缓解期组哮喘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降低,且急性发作期组<慢性持续期组<缓解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ASC和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ASC和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组和缓解期组(P<0.05),且慢性持续期组患儿高于缓解期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 mRNA表达水平与ASC、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ASC mRNA表达水平与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Caspase-1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中IL-1β水平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IL-18水平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和IL-18水平升高,且与哮喘患儿的临床分期有关,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可能促进了儿童哮喘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炎症小体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和TNF-α增加3T3-L1脂肪细胞及RAW264.7巨噬细胞IL-18Rβ的水平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国玺 张燕 +1 位作者 毕娅欣 于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9-1182,1188,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RAW264.7巨噬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8受体β(IL-18R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IL-18、TNF-α处理后3T3-L1脂肪细胞、RAW264.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RAW264.7巨噬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8受体β(IL-18R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IL-18、TNF-α处理后3T3-L1脂肪细胞、RAW264.7巨噬细胞的IL-18Rβ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0 ng/m L、100 ng/m L TNF-α显著增加3T3-L1脂肪细胞IL-18Rβ的mRNA及蛋白表达,10 ng/m L、100 ng/m L IL-18显著增加RAW264.7巨噬细胞IL-18Rβ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IL-18、TNF-α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脂肪细胞IL-18R的表达参与糖尿病和肥胖的脂肪组织慢性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Α 3T3-L1脂肪细胞 rAW264.7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8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Th1 IL-18、IL-18BPa和IL-18R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7 位作者 谷芳秋 李翼飞 张钊龙 赵悰怡 赵丹阳 郑卉 张祎捷 秦秉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AR^(+))患者和HC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对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的影响;qPCR检测过敏原对CD4^(+)T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HC相比,AR^(-)和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蛋白的表达增加,IL-18BPa蛋白的表达减少;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Rα蛋白的表达增加;过敏原可增强HC Th1细胞IL-18Rα蛋白的表达,并诱导AR^(+)患者和HC CD4^(+)T细胞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的表达。结论过敏原极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进而参与AR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CD4阳性Th1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及其在禽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行 韩凌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2-755,共4页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分泌,在结构上属于1L-1家族,在功能上与IL-12相似,而且与IL-12有协同效应,是重要的调节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因子。IL-18除了能够明显诱导Th1、NK及NKT细胞产生IFN...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分泌,在结构上属于1L-1家族,在功能上与IL-12相似,而且与IL-12有协同效应,是重要的调节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因子。IL-18除了能够明显诱导Th1、NK及NKT细胞产生IFN-γ外,还可诱导诸如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其它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禽IL-18具有与人和哺乳动物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在抗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免疫等中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禽类 il-12 il-18 生物学功能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18水平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云 唐任光 黄建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6-386,共1页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基础,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备受重视。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L)18在免疫反应调节中具有关键作用,介导了神经系统中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基础,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备受重视。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L)18在免疫反应调节中具有关键作用,介导了神经系统中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形成^[1]。我们对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IL-18检测,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白细胞介素18 检测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il-18检测 心脑血管疾病 免疫反应调节 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白细胞介素-18的温控表达和活性分析
14
作者 刘文强 刘桂芹 +3 位作者 曹学香 路建彪 朱明霞 赵宏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活性分析 奶牛 il-18 获得性免疫 温控 CDNA基因 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及其结合蛋白和受体水平增加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磊磊 陆思静 +4 位作者 张慧云 王君灵 胡雅琳 王玲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和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患者和门诊正常人群的外周静脉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粗提液刺...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和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患者和门诊正常人群的外周静脉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血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及IL-18R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细胞比例较正常人升高达15倍。尘螨、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哮喘患者血液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细胞比例分别升高约1.3倍和1.5倍;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哮喘患者血液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IL-18BP^+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升高约1.5倍,IL-18R+细胞比例升高约2倍。此外,哮喘患者血液经过敏原激发后嗜酸性粒细胞群中IL-18BP+细胞和IL-18R^+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9)。然而,正常人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变化不明显。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IL-18、IL-18BP和IL-18R可能与哮喘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18(il-18) 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 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1和IL-18对脐血来源的CIK细胞体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新宇 肖佩玲 +2 位作者 方亦兵 段华新 周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02,共6页
探讨了IL-2l和IL-18对脐血来源CIK细胞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用淋巴细胞液从新鲜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传统CIK细胞培养基础上采用添加重组人细胞因子IL-2l和IL-18的方法体外培养CIK细胞.实验共设4组,A组为对照组:IL-2+anti-CD3mAb+I... 探讨了IL-2l和IL-18对脐血来源CIK细胞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用淋巴细胞液从新鲜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传统CIK细胞培养基础上采用添加重组人细胞因子IL-2l和IL-18的方法体外培养CIK细胞.实验共设4组,A组为对照组:IL-2+anti-CD3mAb+IFN-γ;B组:IL-2+anti-CD3mAb+IFN-γ+IL-2l;C组:IL-2+anti-CD3mAb+IFN-γ+IL-18;D组:IL-2+anti-CD3mAb+IFN-γ+IL-21+IL-18.在培养第3、6、9、12、14 d,应用血球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在培养第14 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脐血来源CIK细胞CD3CD56阳性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以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细胞培养第6 d时,D组细胞数较A组细胞数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其余各组间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各P>0.05).其余各天计数时各组间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各P>0.05).培养第14 d,CD3+CD56+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在B组、C组和D组均高于对照组(各P<0.01),且CD3+CD56+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在D组均高于B组和C组(P<0.05),但B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B组、C组和D组培养液上清IFN-γ的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各P<0.01),而且D组均高于B组和C组(各P<0.05),且B组高于C组(P<0.05).B组、C组和D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A组(各P<0.01),而且D组杀伤活性均高于B组和C组(各P<0.05),且B组高于C组(P<0.01).IL-21和IL-18能显著提升CIK细胞培养上清IFN-γ浓度、CD3+CD56+细胞比例和细胞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1(白细胞介素21) il-18(白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与白细胞介素-2α受体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秋荣 马健 +1 位作者 汪灏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确定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 (lipidrafts )是IL 2Rα的功能性区域。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分子CD2 5 (IL 2Rα)的表达 ,分离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 ,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分析IL 2Rα所在的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分离组分。 结... 目的 :确定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 (lipidrafts )是IL 2Rα的功能性区域。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分子CD2 5 (IL 2Rα)的表达 ,分离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 ,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分析IL 2Rα所在的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分离组分。 结果 :在IL 2刺激下 ,T细胞膜表面分子CD2 5 (IL 2Rα)阳性表达率为 37.0 8%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确定IL 2Rα存在于脂肪微区域组分。 结论 :T细胞膜脂肪微区域是IL 2Rα的功能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il-2rΑ 脂肪 Α受体 蛋白质印迹法 CD25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检测白细胞介素-2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18
作者 林青 贺晓蕊 +3 位作者 张秀明 朱晗 封烁 黄加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34,38,共3页
应用亲和型生物传感器IAsys实时监测白细胞介素-2(IL-2)与其可溶性受体(sIL-2R)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揭示IL-2/sIL-2R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将sIL-2R进行生物素标记后,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其固定于IAsys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样品池表... 应用亲和型生物传感器IAsys实时监测白细胞介素-2(IL-2)与其可溶性受体(sIL-2R)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揭示IL-2/sIL-2R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将sIL-2R进行生物素标记后,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其固定于IAsys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样品池表面,向样品池中加入IL-2,通过检测由IL-2与固定于样品池表面的sIL-2R结合而引起的传感基片表面共振光角度的变化来研究IL-2和sIL-2R之间的相互作用。IL-2可与sIL-2R在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IAsys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想工具,为细胞因子/受体体系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sys生物传感器 相互作用 白细胞介素-2(il-2) 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受体(s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NLRP1炎性体表达抑制IL-1β和IL-18的释放 被引量:5
19
作者 喻思扬 王燕 +8 位作者 曾高峰 刘洋 徐健强 曾梦雅 唐业华 曾志英 石小桥 陈莹 赵国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炎性体在阿托伐他汀抑制THP-1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分泌中的作用。方法:用10μg/L脂多糖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泌IL-1β和IL-18,以不同浓度阿托伐他...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炎性体在阿托伐他汀抑制THP-1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分泌中的作用。方法:用10μg/L脂多糖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泌IL-1β和IL-18,以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1、10和20μmol/L)孵育细胞24 h,或以10μmol/L阿托伐他汀处理细胞不同时间(12、24和48 h),或转染NLRP1 siRNA以沉默细胞内NLRP1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细胞内NLRP1炎性体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LRP1炎性体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阿托伐他汀可抑制THP-1巨噬细胞NLRP1炎性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这种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转染NLRP1 siRNA后,THP-1巨噬细胞NLRP1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且阿托伐他汀对IL-1β和IL-18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NLRP1炎性体表达减少巨噬细胞IL-1β和IL-18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炎性体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2型辅助T(Th2)细胞中IL-18的表达升高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君灵 邵换璋 +2 位作者 叶岭 张祎捷 秦秉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0-1107,共8页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2型辅助T(Th2)细胞白细胞介素18(IL-18)、 IL-18结合蛋白亚型a(IL-18BPa)和IL-18受体α(IL-18Rα)的表达水平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籽蒿花粉过敏原粗提液(ASWE)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2型辅助T(Th2)细胞白细胞介素18(IL-18)、 IL-18结合蛋白亚型a(IL-18BPa)和IL-18受体α(IL-18Rα)的表达水平及过敏原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籽蒿花粉过敏原粗提液(ASWE)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PPAE)、室尘螨过敏原粗提液(HDME)激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免疫磁珠分选后的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CD4^(+)Th2细胞中IL-18、 IL-18BPa和IL-18Rα的表达,BioPlex检测血浆IL-4的水平,并分析其与IL-18+Th2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AR患者外周血CD4^(+)Th2细胞中IL-18+细胞的比例增加,IL-18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增强;IL-18Rα MFI降低。过敏原可直接诱导分选后的HC CD4^(+)Th2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 AR患者CD4^(+)Th2细胞表达IL-18Rα。AR患者血浆IL-4水平升高,并与IL-18+Th2细胞的比例相关。结论 过敏原可能通过诱导外周血CD4^(+)Th2细胞表达IL-18参与AR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CD4^(+)Th2细胞 白细胞介素18(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