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D敲除缓解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研究
1
作者 赵俊丽 古晓东 +2 位作者 翁锐强 邓巧亭 刘苏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5年第8期1486-1494,共9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D(interleukin-17,IL-17D)敲除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脂质吞噬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ApoE^(-/-)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D(interleukin-17,IL-17D)敲除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脂质吞噬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ApoE^(-/-)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诱导AS,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取8周龄ApoE^(-/-)IL-17D^(-/-)和ApoE^(-/-)小鼠各15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诱导AS。检测小鼠体重变化和血脂水平,分离小鼠主动脉,采用RT-qPCR检测IL-17D表达;分离小鼠骨髓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斑块及巨噬细胞脂质沉积;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脂质吞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及p38 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采用p38 MAPK激活剂脱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DHC)处理IL-17D^(-/-)小鼠巨噬细胞,检测CD36表达和脂质吞噬的变化。结果:IL-17D在AS小鼠主动脉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oxLDL刺激后巨噬细胞中IL-17D表达显著升高(P<0.01);IL-17D^(-/-)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三瓣膜区域的斑块面积显著减少(P<0.01);IL-17D^(-/-)巨噬细胞CD36、LOX-1、IL-1β和IL-6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脂质吞噬能力降低;IL-17D^(-/-)巨噬细胞p38 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采用DHC激活p38 MAPK可显著削弱敲除IL-17D对CD36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增强巨噬细胞脂质吞噬能力。结论:IL-17D敲除可能通过调控p38/CD36信号通路影响小鼠巨噬细胞脂质吞噬,抑制小鼠主动脉斑块的形成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d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形成 巨噬细胞 p38/Cd36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