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33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样分子1(IL-1R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学勤 王东明 +1 位作者 朴纪颖 段旭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研究IL-33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33与CRC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IL-33对CRC细胞恶性表型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RC组织中IL-33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样分子1(IL-1RL1)的表达,从TCGA数据库中选取... 目的研究IL-33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33与CRC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IL-33对CRC细胞恶性表型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RC组织中IL-33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样分子1(IL-1RL1)的表达,从TCGA数据库中选取经转录组测序分析的597例CRC患者,并利用Kaplan-Meier模型分析IL-33或IL-1RL1与CRC患者生存情况, 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采用Lovo人结肠癌细胞裸鼠皮下种植建立移植瘤模型,利用游标卡尺量取并计算IL-33处理组及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进而评估IL-33对CRC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 IL-33、IL-1RL1在CRC组织高表达,且肿瘤组织高表达IL-33或IL-1RL1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低表达组患者。IL-33可显著抑制CRC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增殖。结论 CRC组织高表达IL-33或IL-1RL1的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CRC) 白细胞介素33(IL-33) 白细胞介素1受体分子1(IL-1RL1) 预后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对白细胞介素-10和Toll样受体4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园园 郭大东 +4 位作者 陈美清 李少玉 刘滨 唐凯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 目的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rnomiR-30b-5p模拟物(mimic)与构建好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报告基因相对荧光值的表达改变检测rno-miR-30b-5p对IL-10、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模型,通过注射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乳糜液,在造模后12 d分离EAU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o-miR-30b-5p和IL-10、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10和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经rno-miR-30b-5p mimic干预后IL-10、TLR4野生型的报告荧光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其预测靶位点进行突变后,突变型载体中的报告荧光也存在明显的下调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IL-10 mRNA、TL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ELISA检测发现IL-10、TLR4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no-miR-30b-5p对带有IL-10、TLR4基因片段3’UTR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可能不是通过预测到的位点起作用而是通过其他的调控结合位点发挥作用;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的下调表达导致IL-10和TLR4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调控葡萄膜炎的发展。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cro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治疗葡萄膜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o—miR-30b-5p 荧光素酶质粒载体 白细胞介素-10 TOLL受体4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脂磷壁酸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2及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靳路远 罗小良 +1 位作者 姜艳 谢晓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在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TA)刺激下表达Toll样受体2(TLR2)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1、1、10μg.mL-1粪肠球菌LTA刺激24h后HPDLCs表面T...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在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TA)刺激下表达Toll样受体2(TLR2)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PDL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1、1、10μg.mL-1粪肠球菌LTA刺激24h后HPDLCs表面TLR2表达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24、48 h后IL-1β的分泌情况,并用相同质量浓度的大肠杆菌内毒素作为对照;用TLR2中和抗体预处理HPDLCs 1 h,观察1μg.mL-1 LTA刺激24 h后其IL-1β的分泌量。结果 LTA可致HPDLCs表面TLR2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粪肠球菌LTA可致HPDLCs分泌IL-1β增加(P<0.05),刺激12 h后可检测到IL-1β,48 h内呈上升趋势。TLR2中和抗体对粪肠球菌LTA诱导HPDLCs分泌IL-1β无明显封闭作用。结论粪肠球菌LTA可引起HPDLCs表面TLR2表达及IL-1β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脂磷壁酸 TOLL受体2 白细胞介素-1Β 根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崚 陈王璐 +3 位作者 陈奕奕 张潇文 王照钦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580-2586,共7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艾灸组和雷沙吉兰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PD动物模型,模型组不治疗,仅作抓取固定;针刺组针刺百会、阳陵泉穴;针刺艾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艾灸关元穴;雷沙吉兰组给予雷沙吉兰溶液灌胃。观测各组小鼠总体转棒评分(ORP),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致密部白细胞介素-17(IL-17)受体A及下游分子表达状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RP评分和TH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ORP评分和TH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α-突触核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小鼠黑质p-核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α-突触核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针刺艾灸组小鼠黑质IL-17受体A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p-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下调。结论:针刺组和针刺艾灸组均可改善PD模型小鼠转棒活动能力,可保护黑质TH阳性神经元,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17受体通路,尤其是IκBα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帕金森病 小鼠 IL-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17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宗圣 韩晓丽 胡建章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3-658,共6页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清洁级BALB/c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和损伤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采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并层间注入1×10^6CFU/ml真菌菌液5μl法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损伤对照组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后层间注入等体积(5111)的PBS液。采用质量分数10%KOH湿片法检查菌丝,部分用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并鉴定菌种,另一部分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于造模后第1、3、5、7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炎症的变化特点,参照Wu和Hu的方法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IL-17mRNA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IL-17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1、3、5、7天角膜的炎症评分分别为(3.2±0.8)、(6.6±1.1)、(9.4±1.1)、(6.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6,P=0.010),其中第3天和第7天角膜炎症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但低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角膜炎症评分变化趋势一致。造模后第3、5、7天,IL-17mRNA在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角膜的表达分别为4.12±0.73、20.72±1.81、14.16±1.88,高于损伤对照组的0.35±0.17、0.28±0.09、0.2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内比较第5天时表达量高于第1、3、7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IL-17蛋白在造模后第1、3、5、7天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叭)。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各时间点RORγt 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IL-17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P〈0.01)。结论IL-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其表达量变化的趋势与其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推测Th17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介素17受体样分子的克隆及表达
6
作者 黄益玲 黄利鸣 +1 位作者 熊士勤 常智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 构建带有 6×myc的人白介素 17受体样分子的重组表达质粒 ,以便检测hIL 17RLM L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设计带有酶切位点 (EcoRⅠ和XhoⅠ )的特异性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hIL 17RLM L片段回收后插入带有 6×... 目的 构建带有 6×myc的人白介素 17受体样分子的重组表达质粒 ,以便检测hIL 17RLM L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设计带有酶切位点 (EcoRⅠ和XhoⅠ )的特异性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hIL 17RLM L片段回收后插入带有 6×myc标签的 pcDNA3.0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COS7细胞后作Westernblot检测其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带有 6×myc标签的 pcDNA3.0 6×myc /hIL 17RLM L重组质粒 ,Westernblot检测到该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 6×myc /hIL 17RLM L ,使该基因的特异性检测成为可能 ,为进一步研究hIL 17RLM 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17受体分子 真核表达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白细胞介素23及辅助性T细胞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7
作者 关宏 阴淑莹 +1 位作者 王敏 张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 目的探究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白细胞介素23(IL-23)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村民进行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28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ullivan盐负荷试验将患者进行分组,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非盐敏感高血压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慢性盐负荷试验。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MAP、心率在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尿量、尿钠、尿钾、尿肌酐水平在基线D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1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尿钠[(315.32±57.21)mmol/24 h vs(226.64±58.53)mmol/24 h,P=0.000]、尿肌酐[(12.46±1.64)mmol/24 h vs(10.12±1.17)mmol/24 h,P=0.000]显著增高。2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逐渐上升,在D17下降,且研究组Th17比例、IL-17A水平在D4、D5、D10、D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h17参与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RORγt-IL-23受体信号通路可诱导Th17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 TH17细胞 盐敏感性高血压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mRNA、血清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17A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师绍敏 冀雅聪 +2 位作者 张艳丽 郭雷洋 刘亚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十分关键,其中辅助性T (Th)1细胞及Th17细胞的作用倍受重视。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7分别是Th...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普遍认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十分关键,其中辅助性T (Th)1细胞及Th17细胞的作用倍受重视。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7分别是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对绵羊脾脏中Toll样受体2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霞 陈智丽 +3 位作者 马焕交 李讨讨 刘婷 马友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9-38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对绵羊脾脏中Toll样受体2(TLR2)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27.43±3.61)kg]接近的3月龄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公羔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7只羊...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对绵羊脾脏中Toll样受体2(TLR2)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27.43±3.61)kg]接近的3月龄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公羔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7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2%组)、4%(4%组)、6%(6%组)的黄芪副产物。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绵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组羔羊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组和6%组(P<0.05),而4%组、6%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2%组绵羊脾脏中TLR2和IRAK4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组和6%组(P<0.05)。3)免疫组化染色发现TLR2蛋白主要定位在饲喂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绵羊脾脏红髓的脾窦中,IRAK4蛋白主要定位在饲喂不同比例黄芪副产物绵羊脾脏红髓的脾索中。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黄芪副产物不仅可以增加绵羊的脾脏指数,还可以上调脾脏中TLR2和IRAK4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副产物 TOLL受体2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脾脏 表达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介导的Th17细胞活化在HBV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荣荣 杨晓飞 +3 位作者 董杰 黄长形 张野 连建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2(TLR2)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为阐述HBV感染诱导炎症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唐都医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34例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其中24例慢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2(TLR2)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为阐述HBV感染诱导炎症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唐都医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34例乙型肝炎初治患者,其中24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0例急性乙型肝炎;另外选取健康对照者10例,分离PBMC,利用HBV C基因型Envelope区肽段(特异性)或佛波酯联合伊屋诺霉素(非特异性)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TLR2表达及Th17细胞百分比。进一步用TLR2的激动剂刺激PBMC,检测Th17细胞变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在非特异性刺激条件下,Th17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百分比(4.08±1.78)%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1.85±1.28)%及健康对照者(2.09±0.53)%(P=0.000 9、0.000 4),而TLR2+及IL-17A+TLR2+的表达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特异性刺激条件下Th17及TLR2的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表达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5.45±1.61)%vs(3.20±1.13)%;(5.19±3.18)%vs(1.88±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0.000 6)。加入TLR2激动剂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Th17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但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刺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可以直接影响Th17细胞的应答,从而促进乙型肝炎中炎症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TH17细胞 TOLL受体2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突出症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强 王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8-390,共3页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四环素调控的人IL-17受体样分子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12
作者 黄益玲 黄利鸣 +1 位作者 熊士勤 常智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 :构建受四环素调控的hIL 17RLM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实现IL 17RLM基因在真核细胞NIH3T3中的可调控性表达。方法 :将hIL 17RLM LDNA片段从pcDNA3 .0 /hIL 17RLM L中酶切回收 ,插入受四环素调控的载体pTRE2 ,以重组质粒转染NIH3T3细... 目的 :构建受四环素调控的hIL 17RLM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实现IL 17RLM基因在真核细胞NIH3T3中的可调控性表达。方法 :将hIL 17RLM LDNA片段从pcDNA3 .0 /hIL 17RLM L中酶切回收 ,插入受四环素调控的载体pTRE2 ,以重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 ,表达产物用Westernblot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地构建受四环素调控的pTRE2 /hIL 17RLM L重组质粒 ,并可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结论 :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TRE2 /hIL 17RLM L ,并使其可调控性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17受体分子 基因调控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效能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小扬 蔡林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177,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推动了生物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相继问世,极大地改...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推动了生物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相继问世,极大地改变了银屑病的治疗。选择性拮抗IL-17A及IL-17A受体的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及柏达鲁单抗,已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17A受体拮抗剂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14
作者 杨斌 王斌 +2 位作者 冯炼强 任秀容 李树浓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7,共3页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参照国外发表的人白细胞介素17(hIL-17)cDNA全基因序列,利用自行设计合成的1对引物,从PHA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7cDNA基因,并定向...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参照国外发表的人白细胞介素17(hIL-17)cDNA全基因序列,利用自行设计合成的1对引物,从PHA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7cDNA基因,并定向插入pUC18载体,构建了hIL-17基因重组体,经DNA序列测定,确认为hIL-17基因,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hIL-17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分子克隆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和OPG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农冬梅 覃雅庆 +1 位作者 周华 康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551,共7页
目的使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确定白细胞介素17(IL-17)是否通过该通路参与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和护骨因子(OPG)的表达。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F,20 ng/mL IL-1... 目的使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确定白细胞介素17(IL-17)是否通过该通路参与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和护骨因子(OPG)的表达。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F,20 ng/mL IL-17分别刺激0、20、40、60、80 min,Western blot法检测HPDLF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HPDLF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IL-17组、IL-17联合DMSO组、IL-17联合SB203580组。IL-17及联合处理组,分别添加10μmol/L SB203580、20 ng/mL IL-17。实时定量PCR检测HPDLF的RANKL、OPG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ANKL蛋白水平、ELISA检测OPG蛋白含量。结果p-p38MAPK蛋白水平在IL-17刺激后的0~60 min内随时间增加,在60 min时达到最高,在80 min时下降。IL-17可上调HPDLF中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OPG mRNA和蛋白表达。较单纯使用IL-17刺激,添加SB203580通路抑制剂后,RANKL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OPG的mRNA水平升高。结论IL-17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上调HPDLF的RANKL表达,抑制OPG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IL-17)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 护骨因子(O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4及下游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陆地 茅尧生 +3 位作者 吕铁 孙雪东 孟东亮 郑建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4(TLR4)及下游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20例);以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按严重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4(TLR4)及下游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20例);以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按严重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q12h,连续7天。健康对照组于清晨取血一次。常规治疗组与血必净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清晨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膜表面TLR4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IL-6、TNF-a、TLR4蛋白和TLR4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a、TLR4蛋白和TLR4mRNA的表达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血必净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IL-6、TNF-a、TLR4蛋白和TLR4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血必净可能通过下调TRL4蛋白及TRL4mRNA水平抑制下游细胞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TOLL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程海燕 陈先国 徐元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5-1287,1291,共4页
白细胞介素6(IL-6)是作用复杂、来源广泛的促炎因子,其受体有α、β两条肽链,均有胞膜型和可溶型2种形式。IL-6信号通路包括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Ra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Ras-MAPK)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B(... 白细胞介素6(IL-6)是作用复杂、来源广泛的促炎因子,其受体有α、β两条肽链,均有胞膜型和可溶型2种形式。IL-6信号通路包括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Ras-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Ras-MAPK)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B(PI3K)-Akt通路。IL-6与天然免疫中性粒细胞分化、凋亡、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受体表达、树突状细胞分化密切相关。IL-6参与适应性免疫、调节Th17细胞分化、平衡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与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水平升高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α(sIL-6Rα)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调节脂多糖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亚清 严建平 +1 位作者 许武林 王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HBE4-E6/E7细胞IL-8表达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p38MAPK、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在量效实验中,分别以0、0.1、1、10、100μg.L-1 LPS刺激HBE4-E6/E7细胞24 h;在时效实验中,以10μg....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HBE4-E6/E7细胞IL-8表达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p38MAPK、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在量效实验中,分别以0、0.1、1、10、100μg.L-1 LPS刺激HBE4-E6/E7细胞24 h;在时效实验中,以10μg.L-1 LPS分别刺激HBE4-E6/E7细胞0、8、12、16、24 h。以100μg.L-1 TAK-242、10 mg.L-1SB202190、50 mg.L-1 PDTC预处理HBE4-E6/E7细胞,以100μg.L-1 LPS刺激24 h。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8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8蛋白水平;凝胶阻滞分析实验检测NF-κB活性。结果 HBE4-E6/E7细胞IL-8 mRNA的表达随LPS刺激剂量的增加明显增加(P<0.05);在24 h内,以10μg.L-1 LPS刺激时,IL-8 mRNA的表达随刺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P<0.05)。TAK-242、SB202190和PDTC均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HBE4-E6/E7细胞I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TAK-242和PDTC均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NF-κB的活性(P<0.05);SB202190不能抑制LPS诱导的NF-κB活性(P>0.05)。结论 LPS能诱导HBE4-E6/E7细胞IL-8的表达,TLR4、p38MAPK、NF-κB均参与调控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IL-8的表达,且p38 MAPK是通过不依赖NF-κB信号途径来参与调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受体4 白细胞介素8 核因子-KAPPAB P38 气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和鸡白细胞介素18 被引量:12
19
作者 潘蔚绮 李广兴 刘胜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白细胞介素 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分泌。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已经证明 ,人、哺乳动物和某些鸟类中都有 IL- 18存在。IL- 18在结构上属于 IL- 1家族 ,在功能上它与 IL- 12相似 ,且二者有协同效应。 IL- 1... 白细胞介素 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分泌。目前在分子水平上已经证明 ,人、哺乳动物和某些鸟类中都有 IL- 18存在。IL- 18在结构上属于 IL- 1家族 ,在功能上它与 IL- 12相似 ,且二者有协同效应。 IL- 18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不仅可以增强 Th1型免疫反应 ,而且在 Th2型免疫反应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人类医学研究证明 IL- 18在抗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应用潜力。在集约化畜禽养殖业中 ,包括白细胞介素 18在内的细胞因子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 ,目前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疗法的新型治疗剂。鸡 IL- 18基因是最近才被发现的 ,由于它具有与人和哺乳动物相似的生物学功能 ,因而鸡 IL- 18在比较免疫学研究和禽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剂 分布 分子结构 受体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变化及其与IL-6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尉秀清 郭云蔚 +1 位作者 文卓夫 姚集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63-156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正常对照、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白...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正常对照、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分别为2.3±1.1、3.7±2.3和6.9±4.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外周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1.5±7.2)ng/L、(40.8±31.2)ng/L和(77.6±33.3)ng/L,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与血清IL-6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γ=0.618,P<0.05。结论:TLR4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受体 Toll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