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2促进氧化应激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
1
作者 查洁 江婷婷 +2 位作者 郭俊巧 肖帧 姚根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同浓度IL-12及JAK2、TYK2抑制剂作用于小鼠肝癌细胞。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其他两组小鼠相比,NOD小鼠GOT和GPT显著升高(P<0.05),血清GSH-PX、SOD和CAT降低(P<0.05)。不同浓度IL-12处理后,小鼠肝癌细胞CAT、GSH、GSH-PX和SOD有下降趋势,MDA增加。JAK2/TYK2抑制剂能逆转IL-12对肝癌细胞SOD、GSH和MDA的调节(P<0.05)。结论:IL-12可能通过促进干燥综合征肝脏细胞的氧化应激,进而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肝脏病变 白细胞介素-1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秀霞 王天任 +3 位作者 何丽霞 孔琳 徐小延 杨大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2、IL-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妇女117例,其中妊娠妇女59例,未妊娠妇女5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2、IL-12、IL-1...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2、IL-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妇女117例,其中妊娠妇女59例,未妊娠妇女5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2、IL-12、IL-18的浓度。结果妊娠组卵泡液中IL-2的浓度为(36.73±18.53)pg/ml、IL-12的浓度为(0.52±0.88)pg/ml、IL-18的浓度为(76.10±69.06)pg/ml;未妊娠组卵泡液中IL-2的浓度为(40.89±22.83)pg/ml、IL-12的浓度为(1.59±1.58)pg/ml、IL-18的浓度为(131.80±162.35)pg/ml。未妊娠组IL-12和IL-18浓度均明显高于妊娠组(P<0.05),未妊娠组IL-2浓度虽较妊娠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IL-18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非妊娠妇女中明显升高,考虑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 卵泡液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18质粒对HBcAg DNA疫苗诱导小鼠(H—2^d)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欣 黄祖瑚 +3 位作者 成军 吴兴柳 董菁 陆北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编码鼠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犤pcDNA3.1/IL-12(以下简称IL-12质粒)和pcDNA3.1/IL-18(以下简称IL-18质粒)犦对HBcAgDNA疫苗(pJW4303/HBc)诱导Balb/c(H-2d)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接种IL-12质粒、I... 目的:观察编码鼠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犤pcDNA3.1/IL-12(以下简称IL-12质粒)和pcDNA3.1/IL-18(以下简称IL-18质粒)犦对HBcAgDNA疫苗(pJW4303/HBc)诱导Balb/c(H-2d)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接种IL-12质粒、IL-18质粒和HBcAg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亚类(IgG1、IgG2a)水平。结果:免疫6周后,联合注射IL-12、IL-18和IL-12+IL-18组小鼠血清的抗HBc终点滴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HBcAgDNA疫苗组小鼠(P<0.05),抗HBcIgG亚类以IgG2a占优。结论:IL-12、IL-18以及IL-12+IL-18联合HBcAgDNA疫苗注射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抗HB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DNA疫苗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鼠白细胞介素-1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致瘤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建伟 高航 +5 位作者 车广华 王琳 张海英 钱程 陈立 陈远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构建携带鼠白细胞介素 - 1 2基因腺病毒载体 ( Ad CMVIL- 1 2 )并观察其影响 B1 6黑色素瘤致瘤性的效果。方法 :将鼠 IL- 1 2基因构建进含有 CMV启动子的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内 ,分离纯化后 ,转染 2 93细胞 ,48h后提取细胞总 R... 目的 :构建携带鼠白细胞介素 - 1 2基因腺病毒载体 ( Ad CMVIL- 1 2 )并观察其影响 B1 6黑色素瘤致瘤性的效果。方法 :将鼠 IL- 1 2基因构建进含有 CMV启动子的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内 ,分离纯化后 ,转染 2 93细胞 ,48h后提取细胞总 RNA,进行 RT- PCR、琼脂糖凝胶电泳 ,选取特异性片段 TA克隆、测序 ;将 B1 6黑色素瘤细胞与 Ad CMVIL- 1 2在 37℃、5 %CO2 培养箱中孵育2 h后注射到 C57/ BL6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 ( MOI=1 0 0 ) ,观察 Ad CMVIL- 1 2对 B1 6黑色素瘤致瘤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测序结果证明 Ad CMVIL- 1 2构建成功 ,实验组未见肿瘤生长 ,抑瘤率达1 0 0 %。结论 :成功地构建 Ad CMVIL- 1 2 ,并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AdCMVIL—12 致癌性试验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小鼠白细胞介素12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对大鼠肝癌的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家和 钱其军 +6 位作者 薛惠斌 曹惠芳 崔贞福 石文芳 卫立辛 杨广顺 吴孟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为观察携带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在肝癌局部注射后,对体内肝癌治疗效果.方法:构建携带mIL-12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该载体转染包装细胞系PA317,应用该包装细胞对实验性原位肝癌大鼠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治疗,... 目的:为观察携带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在肝癌局部注射后,对体内肝癌治疗效果.方法:构建携带mIL-12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该载体转染包装细胞系PA317,应用该包装细胞对实验性原位肝癌大鼠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治疗,观察其抗肿瘤作用,免疫功能变化,病理及毒性反应.结果:携带mIL-12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mIL-12)在原位肝癌局部注射后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其早期治疗可使大鼠长期生存,中晚期治疗,大鼠虽然不能长期生存,但较空白对照组及携带空载体对照组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其治疗组NK细胞及T细胞明显增加,其早期治疗效果优于中期治疗,另外,本研究对肝癌局部进行IL-12基因转染,可使另一叶肝癌消退,这表明IL-12可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细胞,杀灭未转染的肿瘤细胞,这对于临床应用IL-12基因治疗非常重要.同时,生存期超过2个月大鼠,再次接种相当数量的肝癌细胞,该大鼠不能再次形成肝癌.结论:肝癌局部注射IL-12基因能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肝癌 肝内注射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在血液病患者血流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同波 王茂全 +1 位作者 关伟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8-1552,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血液病患者血流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为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01月02日至2018年01月27日期间的3631例次送检血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PC...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血液病患者血流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为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01月02日至2018年01月27日期间的3631例次送检血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PCT、CRP和IL-6水平(IL-6送检1587例次),根据检验结果将样本分为血培养阳性组208例和血培养阴性组3423例;血培养阳性组又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组34例次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174例次。分别对比血培养阳性组与血培养阴性组、革兰阳性组与革兰阴性组的PCT、CRP、IL-6水平,并对例次较多的AML、ALL和NHL患者比较了血培养阳性与阴性组的PCT,CRR和IL-6水平,采用R语言3. 4. 4进行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PCT中位数水平分别为0. 41(0. 04-103. 34)μg/L和0. 20(0. 02-200)μg/L(P <0. 001),CRP中位数水平分别为9. 49(0. 1-370) mg/dl和5. 42(0-370) mg/dl(P <0. 001),IL-6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86. 1(2. 0-5000) pg/ml和52. 65(1. 5-5000) pg/ml(P <0. 001)。革兰阳性组和革兰阴性组的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 20(0. 05-93. 83)μg/L和中位数0. 58(0. 04-103. 34)μg/L(P=0. 006),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9. 19(0. 1-35. 3) mg/dl和9. 49(0. 1-370) mg/dl(P=0. 300),IL-6水平中位数分别为83. 01(5. 61-1500) pg/ml和208(2. 0-5000) pg/ml(P=0. 357)。AML、ALL、NHL患者中除ALL的CRP水平之外,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者PCT、CRP和IL-6较非血流感染者均显著上升,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革兰阳性感染者与革兰阴性感染者中PCT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血流感染 血培养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12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柳青 冯桂湘 +2 位作者 林裕龙 彭永正 莫炳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58-859,共2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双抗 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双抗 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 IL-12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IL-6、IL-12值分别为(199.7±26.9)、(24.6±13.4)pg/ml;急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 (129.5±22.8)、(135.3±60.8)pg/ml;重型乙型肝炎组分别为(286.1±56.7)、(l9.7±9.0)pg/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6.4± 12.9)、(34.7±11.8)pg/m1。结论IL-6的变化与乙型肝炎肝细胞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而IL-12则在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 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值升高可能预示肝病向良好转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2 乙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及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肝癌的联合基因治疗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家和 范瑞芳 +5 位作者 钱其军 尤天庚 薛惠斌 苏长青 曹惠芳 吴孟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和人白细胞介素2(hIL-2)基因对大鼠肝癌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构建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后对实验性肝癌大鼠进行肝癌局部注射,观察对肝癌细胞的... 目的:研究利用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和人白细胞介素2(hIL-2)基因对大鼠肝癌进行联合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构建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后对实验性肝癌大鼠进行肝癌局部注射,观察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变化、毒性反应。结果:携带mIL-12/hIL-2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在肿瘤内局部注射明显抑制了肝肿瘤的生长。肝癌接种后第1,3,5,7天治疗组大鼠35d生存率分别为100%,100%,30%,10%。IL-12+IL-2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逆转录病毒空载体对照组(P<0.01)、IL-2治疗组(P<0.01)和IL-12治疗组(P<0.05)。治疗后肝癌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肝癌局部注射携带mIL-12和hIL-2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早期治疗优于晚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2 肝肿瘤 基因治疗 肝内注射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2在小儿肺炎及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葆菁 李文益 +2 位作者 麦贤弟 檀卫平 黄花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2(IL-12)在小儿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3月期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小儿肺炎和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各30例,分为肺炎组和哮喘...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2(IL-12)在小儿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3月期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小儿肺炎和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各30例,分为肺炎组和哮喘急性发作组,以及同期入托、入学体检的健康小儿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肺炎及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的 IL-18、IL-12、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肺炎患儿血清IL-18为(489±93)pg/L,较对照组升高;IL-12为(385±256)pg/L,较对照组升高;IL-4为(5.1±2.4)pg/L,较对照组降低;IFN-γ为(8.1±5.4)pg/L,较对照组升高。而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IL-18为(390±99)pg/L,较对照组升高;IL-12为(206±80)pg/L,较对照组降低;IL-4为(17.8±6.9)pg/L,较对照组升高;IFN-γ为(2.0±0.8)pg/L,较对照组下降。【结论】IL-18、IL-12参与了小儿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IL-18可能在 Th0细胞向 Th1、Th2细胞分化中起双向调节作用,在 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气管哮喘 小儿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12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展云 赖冠华 陈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8-53,共6页
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12(IL-12)p40及p35cDNA,并构建同时含mIL-12p40和p35cDNA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白细胞介素12是由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的一... 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12(IL-12)p40及p35cDNA,并构建同时含mIL-12p40和p35cDNA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白细胞介素12是由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的一种异二聚体细胞因子,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用脂多糖(100pg/ml)和小鼠重组干扰素(IFN-γ500U/ml)体外联合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从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出含信号肽的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p40及p35全长cD-NA.PCR产物经酶切后,分别克隆至pBluescriptⅡSK载体中,序列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一致.然后利用脊髓灰质炎(Polio)病毒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连接mIL-12p40及p35cDNA,亚克隆至pcDNA3载体中,构建成含mIL-12p40及p35cDNA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即pcDNA3/mIL-12,p40及p35cDNA同时受pcDNA3中hCMV启动子驱动,将p40及p35转录至同一mR-NA上.通过LipofectAMINE将pcDNA3/mIL-12转染COS-7细胞,72h收集培养上清,测定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PCDNA3 真核表达载体 COS-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下递增负荷大强度运动对人体血清白细胞介素12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书强 赖丽丽 赵杰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强度运动对人体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影响。方法: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暴露组,运动组在温度33℃、相对湿度分别为40%±2%(RH40%)和80%±2%(RH80%)的环境下进行递增负荷力...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强度运动对人体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影响。方法: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暴露组,运动组在温度33℃、相对湿度分别为40%±2%(RH40%)和80%±2%(RH80%)的环境下进行递增负荷力竭跑台运动,两次不同湿度运动间隔1周。跑速从8 km/h开始,每分钟增加0.8 km/h,增加到16 km/h时不再增加,然后逐级递增坡度,以0.5%为起始坡度,实验过程中以受试者不能维持相应跑速,并自述不能坚持时终止运动。暴露组在高温中静坐,两者同时进出高温环境房。实验前和实验后即刻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2、皮质醇。结果:运动组RH40%和RH80%环境下运动后IL-12均显著性降低(P<0.05);暴露组IL-12在RH40%暴露后出现降低趋势,RH80%暴露后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组RH40%和RH80%环境下运动后血清皮质醇均显著升高(P<0.01,P<0.05);暴露组血清皮质醇RH40%暴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RH80%暴露后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高温环境下,无论相对湿度高低,进行递增负荷大强度运动后血清IL-12均降低,可能由血清皮质醇显著升高对IL-12产生抑制作用所引起,但高温环境下运动引起免疫抑制的机制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运动 白细胞介素12(IL-12)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体内外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玮 邵传森 +6 位作者 沈建根 鲍建芳 潘建平 韩伟 寿林 项哨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构建双亚基共表达鼠白细胞介素 - 12 (m IL- 12 )真核表达质粒 ,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方法 :将m IL - 12 p35和 p4 0全长编码 c DNA构建在 pc DN A 3.1载体上 ,然后把 p35表达单元 (CMV- p35 - BGH PA)插入pc DNA 3.1/ p4 0载... 目的 :构建双亚基共表达鼠白细胞介素 - 12 (m IL- 12 )真核表达质粒 ,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方法 :将m IL - 12 p35和 p4 0全长编码 c DNA构建在 pc DN A 3.1载体上 ,然后把 p35表达单元 (CMV- p35 - BGH PA)插入pc DNA 3.1/ p4 0载体 ,使两个目的基因均受各自的启动子 CMV控制 ,构建成 m IL - 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 p Cm IL -12 ,并进行体内外表达。结果 :p Cm IL - 12在体外转染 COS- 7细胞后 ,经 EL ISA证实有 m IL- 12表达 ,其表达上清能在体外明显增强小鼠 NK细胞活性。小鼠皮内注射 p Cm IL - 12亦能增强小鼠 NK细胞活性。结论 :所构建的质粒在体内外均能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 m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生物合成 质粒 基因表达 MIL-12 天然杀伤细胞 遗传载体 分子克隆 双亚基共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羊东晔 卢放根 +3 位作者 汤熙翔 赵水平 吴小平 刘小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 :为了基因治疗研究的需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双亚基基因共表达质粒 [(P(+) IL 12 ) ],比较它与单个亚基基因表达质粒 [P(+) P4 0 和P(- ) P35]1∶1共同转染肝癌细胞HepG2后 4 8小时表达结果。方法 :分别克隆hIL 12P4... 目的 :为了基因治疗研究的需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双亚基基因共表达质粒 [(P(+) IL 12 ) ],比较它与单个亚基基因表达质粒 [P(+) P4 0 和P(- ) P35]1∶1共同转染肝癌细胞HepG2后 4 8小时表达结果。方法 :分别克隆hIL 12P4 0 、P35亚基cDNA全长至pcDNA3 1(± )中构建P(+) P4 0 和P(- ) P35,再将两者串联克隆至pcDNA3 1(+)中构建P(+) IL 12。脂质体转染 3种质粒至肝癌细胞HepG2 ,4 8小时后抽取细胞总RNA做半定量RT PCR ,同时取细胞上清做ELISA及Western杂交 ,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转染方式均可以表达hIL 12蛋白质且半定量RT PCR显示较未转染组hIL 12的mRNA水平均增加 ;转染后 4 8小时P(+) IL 12组细胞培养上清hIL 12表达量较 [P(+) P4 0 和P(- ) P35]按 1∶1比例共同转染组显著增高(P <0 0 5 )。结论 :人白细胞介素 12双亚基基因串联共表达质粒 [P(+) IL 12 ]能够转入HepG2并表达hIL 12蛋白质 ,并且转染后 4 8小时hIL 12表达量较单个亚基基因表达质粒 [P(+) P4 0 、P(- ) P35]1∶1共转染者显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HEPG2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表达质粒联合免疫的细胞免疫应答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晖 李强 +2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0,244,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 MTB8.4 白细胞介素12 联合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提高HBV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德伟 周永兴 +4 位作者 焦成松 冯志华 李谨革 连建奇 姚志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观察编码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HBV基因疫苗诱导Babl 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基因疫苗pCR3.1 S及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pWRG316 9,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 ,4h5 1 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免疫 8w... 目的 :观察编码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对HBV基因疫苗诱导Babl 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基因疫苗pCR3.1 S及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pWRG316 9,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 ,4h5 1 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免疫 8w后 ,pCR3 1 S及共注射IL 12真核表达载体组血清 45 0nmA值分别为 0 87± 0 1及 1 6 7± 0 15。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0 5 %± 6 4%及 73 3%± 8 8% ,两组差异显著 ,CTL细胞杀伤活性在抗CD4单克隆抗体处理脾细胞悬液后无明显改变 ,抗CD8单克隆抗体处理后明显降低。结论 :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 ,CTL细胞杀伤活性主要由CD8+ 执行。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疫苗 乙型肝炎表达抗原 IL-12 真核表达载体 白细胞介素12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月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亚基共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真核质粒pEGFP-C1_IL-12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向文 李欣 +3 位作者 冯敢生 郑传胜 梁惠民 张泽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人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目的基因(hIL-12,P35、P40)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_IL-12,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定位、表达及hIL-12的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脂多糖(LPS)诱导后的人脐带血淋巴细胞总RN...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人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目的基因(hIL-12,P35、P40)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_IL-12,为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定位、表达及hIL-12的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脂多糖(LPS)诱导后的人脐带血淋巴细胞总RNA,RT-PCR法扩增人白细胞介素12的双亚基P35和P40的全长cDNA,采用重叠PCR法连接两个亚基,双酶切双亚基片段及载体pEGFP-C1,T4DNA连接酶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挑取阳性克隆,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质粒构建成功。借助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PCR及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质粒pEGFP-C1_IL-12构建成功,RT-PCR及Western blot法证实重组质粒在HepG2细胞内正常表达。结论携带报告基因(GFP)和双亚基目的基因(hIL-12,P35、P40)的重组真核质粒pEGFP-C1_IL-12构建成功,并能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重叠PCR 转染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12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兰文升 童光志 +3 位作者 仇华吉 周艳君 王云峰 郭海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s),用含LPS的培养基培养细胞,从培养2 h和12 h的活化细胞中分别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猪IL-12两个亚基的...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s),用含LPS的培养基培养细胞,从培养2 h和12 h的活化细胞中分别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猪IL-12两个亚基的基因,其大小分别为720 bp(P35)和1 044 bp(P40),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纯化,用SacI和SalI双酶切后,分别将其连接至pUC18质粒上,进行质粒PCR和SacI、SalI双酶切鉴定后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序列分析表明P35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669个核苷酸,序列与人、小鼠和羊同源性分别为79.2%,37.6% ,86.1%,P40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975个核苷酸,与人和小鼠、羊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9.5%,53.1%,84.3%。结果表明克隆到了猪白细胞介素-12 P35和P40两个亚基的基因,得到的P35基因序列与国外报道完全一致,P40基因序列与发表的序列有4个碱基差异,提示P40基因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免疫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randil对冠脉搭桥手术中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魏继承 川村隆枝 申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临床观察Nicorandil对冠脉搭桥 (CABG)手术中病人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6 )、白细胞介素 (IL 8)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CABG、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类Ⅲ~Ⅳ级的病人 3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1 9例 ,... 目的 临床观察Nicorandil对冠脉搭桥 (CABG)手术中病人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6 )、白细胞介素 (IL 8)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CABG、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类Ⅲ~Ⅳ级的病人 3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1 9例 ,对照组 1 8例。除观察组用Nicorandil、对照组用硝酸甘油外 ,两组给予基本相同的麻醉和术中处理。术中连续监测并以T1 T6时点记录HR、MAP、心脏指数 (CI)、肺毛细血管楔入压 (PCWP)。定时采集动脉血标本 ,并采用ELISA测定法对血清IL 6、IL 8浓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T4T6的血清IL 6、IL 8浓度均明显升高 ,但对照组升幅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T2 T5的HR均明显增快 ,组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T3 、T4的MAP明显低于T1 ,对照组T3 低于T1 ,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T3 T5的CI明显高于T1 ,组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各时点PCWP无明显差异 ,对照组T5明显高于T1 ,观察组在T3 、T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Nicorandil能显著地抑制CPB后体内致炎性细胞因子IL 6、IL 8的过度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RANDIL 冠脉搭桥手术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浓度 血液动力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2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新华 敖敬群 +3 位作者 杨林 龙綮新 王珣章 陈曲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7,共5页
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 ,由p4 0和p35两个亚基经多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根据hIL 12的结构特点 ,采用LiCl二次转化将hIL 12的p4 0和p35两亚基基因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X33细胞中 ,并经同... 人白细胞介素 12 (hIL 12 )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调节因子 ,由p4 0和p35两个亚基经多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根据hIL 12的结构特点 ,采用LiCl二次转化将hIL 12的p4 0和p35两亚基基因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X33细胞中 ,并经同源交换分别插入酵母基因组AOX1区域 ,构建成含hIL 12双亚基基因的酵母工程菌PichiapastorisX33 p4 0 p35 .经 0 .5 %甲醇诱导 ,p4 0和p35两亚基在同一酵母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并组装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基因 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 LiCl二次转化 活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