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杨蕊 靳家鑫 +4 位作者 张泽 时文健 张广智 丁家波 鑫婷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30-3837,共8页
【目的】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趋化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其水平升高与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密切相关,也被鉴定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牛结核病的检测靶标。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开发牛IL-... 【目的】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趋化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其水平升高与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密切相关,也被鉴定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牛结核病的检测靶标。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开发牛IL-8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用于牛血清或血浆中IL-8的定量检测,为牛结核(bovine tuberculosis,b TB)及其他炎症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免疫学指标检测提供工具。【方法】将牛IL-8基因分别连接至p GEX-6P-1和pc DNA3.1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与293F细胞进行表达,以GST亲和柱和镍柱纯化重组蛋白;采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并筛选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法筛选最佳抗体对并建立夹心ELISA检测方法;定量检测排菌期结核病牛、非排菌期结核病牛和健康牛血浆中IL-8水平,评价单克隆抗体对天然牛IL-8的识别能力及其对结核病牛的检测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IL-8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纯化的蛋白纯度高于90%;经3轮亚克隆筛选共获得2B8、2F5等5株稳定分泌牛IL-8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亚型鉴定均为Ig G1型;棋盘法筛选结果显示,4G10和3D5-HRP为最佳配对抗体;以4G10和3D5-HRP建立的ELISA方法对不同感染状态的结核病牛血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结核病牛血浆中IL-8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结论】成功制备抗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牛IL-8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天然牛IL-8的定量检测,有潜力用于结核病牛的筛查和牛免疫学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单克隆抗体 ELISA 牛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炎、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及其与牙周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亚莉 陈曦 +2 位作者 张苏丽 刘利锋 赵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牙周炎和牙龈炎中的来源,以及与临床指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成人牙周炎、牙龈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龈沟液(GCF)及血清中的IL-8含量。结果①牙周炎患者GCF中IL-8含量明显...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牙周炎和牙龈炎中的来源,以及与临床指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成人牙周炎、牙龈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龈沟液(GCF)及血清中的IL-8含量。结果①牙周炎患者GCF中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CF中的含量(P<0.001)及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P<0.001),与牙龈炎患者GCF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牙龈炎患者GCF中IL-8含量高于对照组GCF中的含量(P<0.05);③牙周炎患者GCF中IL-8含量与探诊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IL-8主要来源于牙龈组织局部;在牙周炎的发生过程中IL-8并没有参与骨吸收;牙周炎患者GCF中IL-8水平与PD、BI、AL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炎 龈沟液 血清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及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董兰 李树人 +6 位作者 韩曙君 臧运金 雷志礼 马宁 杨国山 李长燕 刘多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IL-8)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移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无肝期30 min 开始,Ⅰ、Ⅱ组分别恒速泵入盐酸戊乙奎醚0.1、0.2 mg/...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IL-8)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移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无肝期30 min 开始,Ⅰ、Ⅱ组分别恒速泵入盐酸戊乙奎醚0.1、0.2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速率1.5 ml/min),C 组等容量生理盐水等速泵入。三组分别于无肝期30 min(T_0)、再灌注后60min(T_1)、120 min(T_2)、180 min(T_3)及24 h(T_4)上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 IL-8的水平。T_3时取移植肝组织,测 NF-κB蛋白表达量、与靶基因的结合活性,观察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C 组 IL-8T_2时开始升高并达峰;Ⅰ、Ⅱ组 T_2~T_4时明显低于 C 组(P<0.05或 P<0.01)。Ⅰ、Ⅱ组 NF-κB蛋白表达及其与靶基因的结合活性较低,且 T_3时与 IL-8水平呈线性正相关。Ⅰ、Ⅱ组肝病理组织学改变较轻。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 NF-κB蛋白表达量及其结合活性、降低 IL-8水平、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中的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肝移植 白细胞介素-8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雪松 王吉元 +1 位作者 李树斌 陈冬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709-2714,共6页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脱落1例,完成39例,中药组完成40例。...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脱落1例,完成39例,中药组完成40例。其中中药组给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根据病情分级给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ACT评分、肺功能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2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中药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改善更明显。经治疗后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应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考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大柴胡汤 中医药治疗 痰瘀互结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临床观察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邹德荣 朱红 瞿晓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测定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IL-8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种植体和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各35例,测定种植体周GCF量并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CF中IL-8总量及浓度;同时检测种植... 目的测定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IL-8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种植体和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各35例,测定种植体周GCF量并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CF中IL-8总量及浓度;同时检测种植体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松动度。结果种植体周围炎GCF量、IL-8总量和浓度均高于健康种植体(P<0·01);GCF量、IL-8总量与临床指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种植体周围GCF量及GCF中IL-8水平的变化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关,临床检测GCF中IL-8水平可作为诊断种植体周围炎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白细胞介素-8 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低能量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白细胞介素-8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丽 马一铭 +4 位作者 李琳 胡钊 郭涛 肖践明 蔡红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9-793,共5页
目的体外震波治疗能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讨0.09 m J/mm2的体外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 目的体外震波治疗能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讨0.09 m J/mm2的体外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试管置于震波仪器中但不进行震波处理,实验组以0、0.03、0.09、0.18、0.24 m J/mm2震波能量冲击,每孔加CCK8溶液,用酶标仪测定在波长450 nm处的A值。对体外培养的HUVECs细胞株施予0.09 m J/mm2能量的震波处理,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低能量超声波处理后细胞因子VEGF、IL-8 mRNA表达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 1CCK8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只有0.09 m J/mm2能量A450值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0±0.04 vs0.54±0.09,P<0.05),而其他能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0.09 m J/mm2能量时HUVECs VEGF、IL-8 mRNA的表达(7.93±0.90、7.34±1.67)均较对照组(1.07±0.40、1.00±0.09)明显升高(P<0.01)。3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09 m J/mm2能量时HUVECs VEGF、IL-8蛋白表达(39.89±4.79、31.33±5.61)均较对照组(20.98±3.30、22.60±3.76)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低能量震波可促进HUVECs增殖和增加VEGF、IL-8的表达,VEGF、IL-8的表达增加可在体外震波促进血管新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低能量震波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健清 林财珠 蔡宏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合成和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选用12~14周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只,以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60min制备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为肾缺血-再...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合成和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选用12~14周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只,以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60min制备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为肾缺血-再灌注组,B组为丙泊酚处理组,C组为假手术组。各组设立五个时间观察点:缺血前10min(T0),缺血60min(T1),再灌注1h(T2)、3h(T3)、6h(T4),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C组:肾脏缺血60min,缺血前5min从股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继之经微量泵持续输入丙泊酚(0·5mg/ml)50mg·kg-1·h-1,持续60min;A、B组以等容生理盐水取代丙泊酚,但A组不夹闭双侧肾蒂,术中保持大鼠呼吸、循环稳定。各组大鼠存活至预定时间后再次麻醉取标本,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IL-8,同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肾小管损伤情况。结果血浆MDA在C组T1~T4时无明显变化,同A组相似,较B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而B组T1~T4时较T0时及A组各时点显著升高;SOD则呈相反变化;C组T1~T3时血清IL-8无明显变化,仅在T4时较T0时和A组有显著升高,而B组在T1~T4时分别增加1·73、2·50、2·76、2·89倍,同C组和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光镜下观察发现B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脱落,肾小管管腔变窄,肾间质水肿、充血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而C组以肾小管肿涨为主,个别呈坏死样改变,肾间质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结论丙泊酚除了有抗氧作用外,还能有效地抑制血清IL-8合成和释放,这可能是丙泊酚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大鼠 肾缺血-再灌注期 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 肾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上调白细胞介素-8受体表达增加单核细胞黏附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启应 钟巧青 +2 位作者 谢秀梅 杨天伦 陈美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 II)对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Ang II(10-6 M)培养人单核细胞株4 h或24 h,并加入氯沙坦(1,3,10μM)或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μM),检测单核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单核内皮细...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 II)对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Ang II(10-6 M)培养人单核细胞株4 h或24 h,并加入氯沙坦(1,3,10μM)或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μM),检测单核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单核细胞的白细胞介素-8受体(CXCR2)mRNA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AP-1)的活性。结果:Ang II(10-6M)孵育单核细胞后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单核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和AP-1的活性以及上调CXCR2 mRNA表达,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预先给予氯沙坦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ng II诱导的上述反应,抗氧化剂PDTC同样抑制Ang II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单核细胞黏附。结论:Ang II通过上调CXCR2表达,增加单核细胞黏附,活化单核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一过程涉及ROS-NF-κB/AP-1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8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超贤 秦咏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64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水平。结果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有不...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水平。结果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溃疡性结肠炎中度和重度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性结肠炎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NF-α、IL-8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症损害程度的较为灵敏的指标,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3 位作者 刘天佳 张静宜 肖晓蓉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fimA)、W83、47A-1(Ⅳ型fimA)和KB...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fimA)、W83、47A-1(Ⅳ型fimA)和KB细胞ATCC CCL-17共同孵育24h,以未受刺激的KB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3、6、24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RT-PCR检测KB细胞IL-8m RNA的动态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的动态变化。结果2种fimA基因型菌株刺激1h,KB细胞IL-8mRNA的表达上调至峰值,高于对照组,3~24hIL-8m RNA的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P.gingivalis感染细胞后3~24h,上清液中的IL-8水平低于对照组,Ⅳ型菌株低于Ⅰ型菌株;IL-8mRNA及其蛋白表达不完全一致,提示IL-8的表达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结论fimA基因型与口腔上皮细胞IL-8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口腔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流产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江涛 龙凤宜 李建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8,158,共2页
关键词 先兆流产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肺水肿大鼠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山 盛延良 +1 位作者 蒋志学 孙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796-797,共2页
目的 :研究丹参对氯气染毒致大鼠肺水肿时白细胞介素 - 8和内皮素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氯气染毒致大鼠肺水肿 ,利用放免技术测定大鼠血中白细胞介素 - 8和内皮素浓度。结果 :肺水肿时白细胞介素 - 8和内皮素水平明显上升 ,应用丹参后均... 目的 :研究丹参对氯气染毒致大鼠肺水肿时白细胞介素 - 8和内皮素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氯气染毒致大鼠肺水肿 ,利用放免技术测定大鼠血中白细胞介素 - 8和内皮素浓度。结果 :肺水肿时白细胞介素 - 8和内皮素水平明显上升 ,应用丹参后均明显下降。结论 :丹参可降低白细胞介素 - 8和内皮素水平 ,从而减轻氯气对肺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白细胞介素-8 内皮素 肺水肿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磊 燕贞 +4 位作者 吴卫东 张功员 张巧 姚武 吴逸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及肺泡上皮细胞(A549)内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EAS-2B及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ELISA法检测分析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锌(0、1、2和4μg/cm2...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及肺泡上皮细胞(A549)内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EAS-2B及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ELISA法检测分析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锌(0、1、2和4μg/cm2)对细胞内IL-8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纳米氧化锌作用2、4h,BEAS-2B细胞中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随纳米氧化锌作用剂量的升高而升高(mRNA:F分别为31.985、54.648,P均<0.001;蛋白:F分别为128.686、65.486,P均<0.001);A549细胞中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亦随纳米氧化锌作用剂量的升高而升高(mRNA:F分别为37.652、9.173,P均<0.01;蛋白:F分别为127.299、76.354,P均<0.001)。结论:纳米氧化锌可提高人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内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白细胞介素-8 呼吸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蕾 吴亚菲 +2 位作者 杨禾 欧阳玉玲 孟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IL-8的影响,探讨fimA基因型与Pg致病力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PgATCC 33277(Ⅰ型),WCSP115(Ⅱ型),WCSP1.5(Ⅲ型),W83(Ⅳ型)分别... 目的:研究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IL-8的影响,探讨fimA基因型与Pg致病力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PgATCC 33277(Ⅰ型),WCSP115(Ⅱ型),WCSP1.5(Ⅲ型),W83(Ⅳ型)分别与牙龈成纤维细胞在标准条件下共同孵育,于孵育后1、3、6、12 h收集细胞和上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牙龈成纤维细胞IL-8 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fimA型Pg对牙龈成纤维细胞IL-8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其中ⅡfimA型组I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fimA型组,不同时间点IL-8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42±2.21~103.01±12.50,蛋白分泌水平为(137.46±4.97~323.24±13.74)pg/ml;而ⅢfimA型Pg组的表达水平弱于其它fimA型组,IL-8 mRNA相对表达量为3.61±0.39~12.88±1.56,蛋白分泌水平为(44.83±3.68~189.19±87.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可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IL-8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各fimA型Pg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提示:fimA基因型的不同可能是pg的致病力差异的基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 牙龈成纤维细胞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randil对冠脉搭桥手术中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魏继承 川村隆枝 申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临床观察Nicorandil对冠脉搭桥 (CABG)手术中病人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6 )、白细胞介素 (IL 8)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CABG、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类Ⅲ~Ⅳ级的病人 3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1 9例 ,... 目的 临床观察Nicorandil对冠脉搭桥 (CABG)手术中病人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6 )、白细胞介素 (IL 8)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CABG、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类Ⅲ~Ⅳ级的病人 3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1 9例 ,对照组 1 8例。除观察组用Nicorandil、对照组用硝酸甘油外 ,两组给予基本相同的麻醉和术中处理。术中连续监测并以T1 T6时点记录HR、MAP、心脏指数 (CI)、肺毛细血管楔入压 (PCWP)。定时采集动脉血标本 ,并采用ELISA测定法对血清IL 6、IL 8浓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T4T6的血清IL 6、IL 8浓度均明显升高 ,但对照组升幅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T2 T5的HR均明显增快 ,组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T3 、T4的MAP明显低于T1 ,对照组T3 低于T1 ,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T3 T5的CI明显高于T1 ,组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各时点PCWP无明显差异 ,对照组T5明显高于T1 ,观察组在T3 、T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Nicorandil能显著地抑制CPB后体内致炎性细胞因子IL 6、IL 8的过度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RANDIL 冠脉搭桥手术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浓度 血液动力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8及表面活性蛋白B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继峰 庞登戈 王晓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8及表面活性蛋白B(SPB)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30只,体重12-1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正...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8及表面活性蛋白B(SPB)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30只,体重12-1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正常潮气量机械通气组(B组)和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C组)。A组气管插管后保持自主呼吸;B组和C组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B组潮气量7ml/kg,C组潮气量25ml/kg行机械通气4h。机械通气结束,采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ELISA检测三组肺泡灌洗液IL-8、IL-10及SPB的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匀浆IL-8、IL-10和SPB的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见A、B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C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累计面积达50%,肺泡结构紊乱,肺间隔增宽,肺间质水肿,肺泡腔融合并有大量炎性细胞聚集。C组W/D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IL-8表达明显高于,SPB浓度明显低于A、B组(P〈0.01),三组肺泡灌洗液中IL-10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IL-8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PB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 IL-8介导的肺部过度炎症反应及SPB下调是新生大鼠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新生儿 白细胞介素-8 表面活性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车敦发 曹扬 +3 位作者 管海宏 叶楠 张敏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外用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用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8周,观察不良反应及皮损大小、颜色、肥厚、鳞屑等变化,以判断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11... 目的:观察新型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外用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用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8周,观察不良反应及皮损大小、颜色、肥厚、鳞屑等变化,以判断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11例基本痊愈,41例显著改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3.1%和61.9%;其中点滴型的痊愈率和混合状的有效率最高,而进行期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静止期;其中只有1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抗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1介导人肺上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海燕 何韶衡 郑燕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激动肽和凝血酶对人肺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影响。方法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12孔培养板各孔内,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AR1激动肽SFLLR和反PAR1激动肽RLLFS以及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和/...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激动肽和凝血酶对人肺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影响。方法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12孔培养板各孔内,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AR1激动肽SFLLR和反PAR1激动肽RLLFS以及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和/或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进行刺激,刺激时间为2和16h。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L-8水平。结果经过16h的培养,SFLLR可引起浓度相关性IL-8的释放增加,增加到300μmol/L时诱导IL-8的释放量比基础分泌量增加了近16倍,RLLFS不能引起IL-8的释放增加。凝血酶也可引起浓度相关性IL-8释放,凝血酶在浓度1kU/L时就可引起IL-8释放量增加,10kU/L时诱导IL-8释放量达高峰,为基础分泌量的7.5倍。水蛭素可以抑制凝血酶对IL-8的释放作用。时间相关曲线表明,PAR1介导的IL-8释放从2h起即可引起增加,16h达高峰。结论PAR1激动肽和凝血酶可促进人肺上皮细胞分泌IL-8,PAR1拮抗剂和凝血酶抑制剂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 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强 尹忠歆 +2 位作者 封其华 余孔贵 唐临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53-2455,共3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gAN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征分成隐匿型组、急性型组和慢性型组,每组15例。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gAN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征分成隐匿型组、急性型组和慢性型组,每组15例。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MCP-1及IL-8的水平。结果:IgAN患儿尿MCP-1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慢性型组升高最为明显,与隐匿型组和急性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MCP-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系膜增生程度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56,P<0.05;r=0.58,P<0.05;r=0.53,P<0.05)。IgAN患儿尿IL-8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急性型组升高最为明显,与隐匿型组和慢性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IL-8水平与血尿程度及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呈正相关(r=0.62,P<0.05;r=0.59,P<0.05)。IgAN患儿尿MCP-1水平与尿IL-8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59,P>0.05)。结论:MCP-1和IL-8参与了IgAN不同阶段的发病过程,两者可作为IgAN活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8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洋 孙夫强 李月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CWMD)早产儿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02例CWMD早产儿(CWMD组)和42例正常早产儿(对照组),分别在生后48... 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CWMD)早产儿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02例CWMD早产儿(CWMD组)和42例正常早产儿(对照组),分别在生后48-72 h采集血清并检测IL-8和ICAM-1含量,12个月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婴儿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智能发育指数(MDI)进行评估,分析IL-8和ICAM-1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CWMD组及对照组间血清IL-8和ICAM-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CWMD程度加重,IL-8和ICAM-1水平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中、重CWMD组的PDI、MD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CWMD程度加重,逐渐递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WMD组的血清IL-8和ICAM-1水平与MDI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4、-0.66,P均〈0.05),与PDI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r=-0.70、-0.71,P均〈0.05)。结论 CWMD早产儿出生后血清IL-8和ICAM-1水平显著增高,并且与其12月龄时的MDI及PDI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白细胞介素-8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