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胃虚弱型...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胃虚弱型CAG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予10 m L/(kg·d)蒸馏水灌胃,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24、12、6 g/(kg·d)香砂六君子汤药剂灌胃,阳性对照组予0.30 g/(kg·d)维霉素药剂灌胃,连续120 d。检测各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和HSP70 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差,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明显改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香砂六君子汤高、中剂量组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CAG大鼠胃窦黏模具有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BV感染者286例(急性乙肝患者48例,慢性乙肝患者1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同时选...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BV感染者286例(急性乙肝患者48例,慢性乙肝患者1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测定HBV感染者血液中HBV-DNA载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细胞分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IL-6水平,评价HBV感染者、载量不同HBV感染者的IL-6、T细胞水平及其和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急性组、慢性组、乙肝肝硬化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 P <0.05),CD8^+高于对照组;随疾病进展,CD3^+、CD4^+和CD4^+/CD8^+逐渐降低,CD8^+、HBV-DNA载量、IL-6水平逐渐升高,各组CD3^+、CD4^+、CD8^+、CD4^+/CD8^+、HBV-DNA载量、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中、高载量组CD3^+、CD4^+、CD4^+/CD8^+低于阴性组( P <0.05),CD8^+明显高于阴性组,随HBV-DNA载量增加,CD3^+、CD4^+和CD4^+/CD8^+逐渐降低,CD8^+、IL-6逐渐升高,各组CD3^+、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HBV感染者CD3^+、CD4^+、CD4^+/CD8^+、HBV-DNA载量与IL-6正相关,CD8^+与IL-6负相关( P <0.05)。结论 HBV感染者CD3^+、CD4^+和CD4^+/CD8^+明显降低,CD8^+、IL-6明显升高,T细胞及IL-6水平与疾病类型、HBV-DNA载量有密切关系。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神经痛大鼠脊髓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组、IL-6组,每组6只。模型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神经痛模型,...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神经痛大鼠脊髓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组、IL-6组,每组6只。模型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神经痛模型,不干预;温针组造模成功第5日后,选取"脾俞""肾俞"温针灸治疗,共10次;IL-6组造模成功第5日起,脊髓鞘内注射重组IL-6,共3次。电子触觉测量机械痛行为学,ELISA和RT-PCR检测脊髓IL-6、SOCS3 m RNA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Iba-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组机械痛阈值明显升高(P<0.01),Iba-1含量明显降低(P<0.01),脊髓背角IL-6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SOCS3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温针灸能减轻神经痛大鼠痛敏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下调IL-6表达和上调SOCS3表达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胃虚弱型CAG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予10 m L/(kg·d)蒸馏水灌胃,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24、12、6 g/(kg·d)香砂六君子汤药剂灌胃,阳性对照组予0.30 g/(kg·d)维霉素药剂灌胃,连续120 d。检测各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窦黏膜组织IL-6、IL-10和HSP70 m 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差,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明显改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IL-6 m RNA表达、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IL-10 m RNA表达、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香砂六君子汤高、中剂量组HSP70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CAG大鼠胃窦黏模具有保护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BV感染者286例(急性乙肝患者48例,慢性乙肝患者1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测定HBV感染者血液中HBV-DNA载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细胞分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IL-6水平,评价HBV感染者、载量不同HBV感染者的IL-6、T细胞水平及其和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急性组、慢性组、乙肝肝硬化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 P <0.05),CD8^+高于对照组;随疾病进展,CD3^+、CD4^+和CD4^+/CD8^+逐渐降低,CD8^+、HBV-DNA载量、IL-6水平逐渐升高,各组CD3^+、CD4^+、CD8^+、CD4^+/CD8^+、HBV-DNA载量、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中、高载量组CD3^+、CD4^+、CD4^+/CD8^+低于阴性组( P <0.05),CD8^+明显高于阴性组,随HBV-DNA载量增加,CD3^+、CD4^+和CD4^+/CD8^+逐渐降低,CD8^+、IL-6逐渐升高,各组CD3^+、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HBV感染者CD3^+、CD4^+、CD4^+/CD8^+、HBV-DNA载量与IL-6正相关,CD8^+与IL-6负相关( P <0.05)。结论 HBV感染者CD3^+、CD4^+和CD4^+/CD8^+明显降低,CD8^+、IL-6明显升高,T细胞及IL-6水平与疾病类型、HBV-DNA载量有密切关系。
文摘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神经痛大鼠脊髓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组、IL-6组,每组6只。模型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神经痛模型,不干预;温针组造模成功第5日后,选取"脾俞""肾俞"温针灸治疗,共10次;IL-6组造模成功第5日起,脊髓鞘内注射重组IL-6,共3次。电子触觉测量机械痛行为学,ELISA和RT-PCR检测脊髓IL-6、SOCS3 m RNA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Iba-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组机械痛阈值明显升高(P<0.01),Iba-1含量明显降低(P<0.01),脊髓背角IL-6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SOCS3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温针灸能减轻神经痛大鼠痛敏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下调IL-6表达和上调SOCS3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