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36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
1
作者 朱俊丰 韩忠阳 唐琼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白细胞介素36(Interleukin-36,IL-36)属于IL-1超家族的一组细胞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36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作用。而在肠道中,IL-36具有相当复杂的功能。IL-36受体配体在动物结肠炎模型和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均过度表... 白细胞介素36(Interleukin-36,IL-36)属于IL-1超家族的一组细胞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36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作用。而在肠道中,IL-36具有相当复杂的功能。IL-36受体配体在动物结肠炎模型和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均过度表达,并且可能根据所处炎症的不同阶段发挥病理和保护作用。IL-36细胞因子包括三种受体激动剂IL-36α、IL-36β、IL-36γ和两种受体拮抗剂IL-36Ra和IL-38。所有IL-36受体激动剂都能结合IL-36R复合物,并在炎症状态下发挥多种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回顾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IL-36细胞因子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随后重点关注IL-36在肠道炎症疾病中的免疫学效应。此外,讨论了通过阻断IL-36R信号通路以治疗慢性肠道炎症的相关研究,以及IL-36相关研究中的一些未被探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介素-36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白细胞介素36γ水平升高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崔晓珊 李英兰 赵统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643,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纯化CD8^(+)T细胞。ELISA检测血浆和BALF中4种IL-36亚型表达。使用重组人IL-36γ刺激CD8^(+)T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重组人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与NCI-H1882细胞直接接触或Transwell TM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靶细胞死亡比例。结果COPD组和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血浆IL-36α、IL-36β、IL-36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血浆IL-36γ水平在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高于COPD组[(200.11±99.95)pg/mL vs(153.03±87.18)pg/mL,P=0.023],血浆IL-36受体拮抗剂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感染部位BALF中IL-36γ水平高于非感染部位[(305.82±59.60)pg/mL vs(251.93±76.01)pg/mL,P=0.011]。IL-36γ刺激后CD8^(+)T细胞分泌IFN-γ、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均高于无刺激组。IL-36γ刺激后的CD8^(+)T细胞与人肺癌细胞系NCI-H1882直接混合培养后,细胞死亡比例升高[(16.06±3.67)%vs(11.47±2.36)%,P=0.002],但使用Transwell TM平板进行非接触培养时,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与无刺激比较无明显变化[(4.77±0.78)%vs(4.99±0.92)%,P=0.554]。结论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血浆和感染部位IL-36γ水平升高,可增强外周血和感染微环境中CD8^(+)T细胞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真菌 白细胞介素36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6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玲玲 崔盘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1-444,共4页
银屑病是免疫学机制参与发病的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多个研究发现包括白细胞介素(IL)-36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增高。IL-36通路能够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及各种免疫细胞活化产生... 银屑病是免疫学机制参与发病的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多个研究发现包括白细胞介素(IL)-36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增高。IL-36通路能够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及各种免疫细胞活化产生多种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等多种途径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本文就IL-36家族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6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彭笑 顾嘉杰 +3 位作者 顾贤波 王凯 袁仙丽 李明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白细胞介素36(IL-36)包括IL-36α,IL-36β,IL-36γ和IL-36受体拮抗剂(IL-36Ra)。IL-36Ra,IL-36α,IL-36β和IL-36γ曾分别被命名为IL-1家族成员5,6,8和9,它们均通过IL-1受体相关蛋白2和IL-1受体辅助蛋白介导信号通路。IL-36Ra能够阻止IL... 白细胞介素36(IL-36)包括IL-36α,IL-36β,IL-36γ和IL-36受体拮抗剂(IL-36Ra)。IL-36Ra,IL-36α,IL-36β和IL-36γ曾分别被命名为IL-1家族成员5,6,8和9,它们均通过IL-1受体相关蛋白2和IL-1受体辅助蛋白介导信号通路。IL-36Ra能够阻止IL-36受体信号的活化。IL-36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对IL-36的生物学特征、受体与信号通路、生物学活性及其在银屑病、局限性脱发、关节炎症、肺部炎症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6 受体 拮抗剂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促炎细胞因子IL-36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朝锋 吉庆伟 林英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9-891,共3页
IL-36是新的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L-36α、IL-36β、IL-36γ3个成员。人类IL-36基因存在于2号染色体上,其结构模型和经典的IL-1家族相似。IL-36主要分布在皮肤、肺脏、关节、肠道、肾脏和大脑中,可由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角质细胞等多种... IL-36是新的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L-36α、IL-36β、IL-36γ3个成员。人类IL-36基因存在于2号染色体上,其结构模型和经典的IL-1家族相似。IL-36主要分布在皮肤、肺脏、关节、肠道、肾脏和大脑中,可由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角质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IL-36主要通过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IL-36的基因结构、来源、受体及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6(il-36) 炎症 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ublytic C5b-9刺激上调的KLF5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IL-36α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罗灿 王文博 +7 位作者 吴志皎 刘龙飞 谢梦晓 邱文 张婧 赵聃 季明德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KLF5)调控sublytic C5b-9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合成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α的作用。方法:首先,培养大鼠GMC,体外用...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KLF5)调控sublytic C5b-9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合成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6α的作用。方法:首先,培养大鼠GMC,体外用sublytic C5b-9刺激GMC后,不同时间点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查KLF5、IL-36α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接着,构建KLF5的过表达(pIRES2-KLF5)及发夹状小干扰RNA(shKLF5)质粒。将pIRES2-KLF5转染GMC或在shKLF5转染GMC后再用sublytic C5b-9刺激,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查过表达或沉默KLF5基因后对GMC合成IL-36α的影响。同时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查过表达或沉默KLF5基因对IL-36α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用sublytic C5b-9刺激GMC,能显著上调KLF5和IL-36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KLF5的表达时相早于IL-36α。过表达KLF5能上调IL-36α的生成,而沉默KLF5基因后再行sublytic C5b-9刺激,由GMC产生的IL-36α则显著下降。sublytic C5b-9刺激GMC或过表达KLF5基因均可提高IL-36α启动子的活性,而沉默KLF5基因则能明显减低sublytic C5b-9上调IL-36α启动子的活性。结论:KLF5的表达对sublytic C5b-9诱导GMC合成IL-36α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lytic C5B-9 肾小球系膜细胞(GMC) krüppel样因子5(KLF5) 白细胞介素-36α(il-36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9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政 姚婉贞 +1 位作者 陈燕 丁艳苓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9(IL 9)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 30例COPD稳定期患者 (A组 )、31例哮喘缓解期患者 (B组 )、1 5例正常对照者 (C组 )进行诱导痰检查 ,用夹...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9(IL 9)在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 30例COPD稳定期患者 (A组 )、31例哮喘缓解期患者 (B组 )、1 5例正常对照者 (C组 )进行诱导痰检查 ,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IL 9、IL 5、IL 8浓度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及图象分析技术测定IL 9阳性细胞百分数及含量。结果 :A、B组IL 9浓度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IL 9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巨噬细胞的胞浆内 ,A、B组IL 9阳性细胞百分数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0 .82 1、1 9.90 8,P均 <0 .0 0 1 )。A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IL 8水平明显高于B、C组 ;A组IL 9与巨噬细胞呈正相关 (r=0 .4 0 7,P =0 .0 39)。结论 :IL 9在COPD患者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且与气道内的巨噬细胞、IL 8水平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9 il-9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疾病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刚 刘利民 +2 位作者 孙学科 孙琳琳 赵金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il-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固齿丸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姜茵 董伟 +2 位作者 吴亚菲 张静仪 刘豫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分泌 人牙周膜 固齿丸 补肾 宿主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 il-6 合成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与酵母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辉华 毕英佐 +2 位作者 曹永长 马静云 周庆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从经ConA活化的4周龄岭南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PCR(RT PCR)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 2(IL 2)cDNA片断.PCR产物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重组质粒命名为IL 2 T,经菌落PCR与限制酶切鉴定,然后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片断长度为43... 从经ConA活化的4周龄岭南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PCR(RT PCR)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 2(IL 2)cDNA片断.PCR产物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重组质粒命名为IL 2 T,经菌落PCR与限制酶切鉴定,然后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片断长度为432bp,与预期大小一致,为鸡IL 2基因的编码区全长.将IL 2 T克隆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ClaI与XbaI),回收IL 2片断插入同样酶切的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α C,构建重组IL 2 C表达质粒,为鸡IL 2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白细胞介素-2 酵母表达 克隆 表达质粒 重组质粒 基因 毕赤酵母 酶切 菌落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健清 林财珠 蔡宏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合成和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选用12~14周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只,以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60min制备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为肾缺血-再...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合成和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保护机制。方法选用12~14周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5只,以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60min制备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为肾缺血-再灌注组,B组为丙泊酚处理组,C组为假手术组。各组设立五个时间观察点:缺血前10min(T0),缺血60min(T1),再灌注1h(T2)、3h(T3)、6h(T4),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C组:肾脏缺血60min,缺血前5min从股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继之经微量泵持续输入丙泊酚(0·5mg/ml)50mg·kg-1·h-1,持续60min;A、B组以等容生理盐水取代丙泊酚,但A组不夹闭双侧肾蒂,术中保持大鼠呼吸、循环稳定。各组大鼠存活至预定时间后再次麻醉取标本,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IL-8,同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肾小管损伤情况。结果血浆MDA在C组T1~T4时无明显变化,同A组相似,较B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而B组T1~T4时较T0时及A组各时点显著升高;SOD则呈相反变化;C组T1~T3时血清IL-8无明显变化,仅在T4时较T0时和A组有显著升高,而B组在T1~T4时分别增加1·73、2·50、2·76、2·89倍,同C组和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光镜下观察发现B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脱落,肾小管管腔变窄,肾间质水肿、充血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而C组以肾小管肿涨为主,个别呈坏死样改变,肾间质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结论丙泊酚除了有抗氧作用外,还能有效地抑制血清IL-8合成和释放,这可能是丙泊酚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大鼠 肾缺血-再灌注期 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 肾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红梅 吴卫华 +3 位作者 韩志荣 郑华 梁瑞武 李宝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研究和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IL-2)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痰菌阳性复治肺结核43例,观察组22例,采用2HL2AK(E)Z(TH)V+IL-2/1HL2(TH)V+IL-2/5HL2V方案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2HL2AK(E)Z(TH)V/1HL2(TH)V/5HL2V方案化疗。... 目的研究和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IL-2)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痰菌阳性复治肺结核43例,观察组22例,采用2HL2AK(E)Z(TH)V+IL-2/1HL2(TH)V+IL-2/5HL2V方案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2HL2AK(E)Z(TH)V/1HL2(TH)V/5HL2V方案化疗。结果完成疗程可评价疗效者40例,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的缩小和闭合以及免疫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IL—2有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作用,可加速结核菌阴转速度,促进病灶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是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辅助疗法 肺结核 il-2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美书 王玉顺 +1 位作者 张明义 王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71-472,共2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组织能量代谢衰竭,当局部血管闭塞后梗死灶中心区神经细胞迅速死亡,在此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这两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组织能量代谢衰竭,当局部血管闭塞后梗死灶中心区神经细胞迅速死亡,在此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为了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我们选择2002—200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其血清IL-6和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脑卒中患者 老年 TNF-α 中枢神经系统 血清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农杆菌介导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化番茄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葛艳辉 崔继哲 +1 位作者 于丽杰 宋文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74,共5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导入番茄中,对影响其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杆菌菌种(EHA105和C58C1)、外植体类型(子叶和下胚轴)、带有不同筛选标记(Kanr、PPTr、Hygr)的载体质粒几个因素对芽诱导分化及转化均...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导入番茄中,对影响其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杆菌菌种(EHA105和C58C1)、外植体类型(子叶和下胚轴)、带有不同筛选标记(Kanr、PPTr、Hygr)的载体质粒几个因素对芽诱导分化及转化均有影响。实验共接种转化2018个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获得了47株抗性再生株,对其进行il-2的PCR扩增检测,有44株呈阳性。PCR-Southern杂交证实PCR结果可靠,显示il-2基因已导入到番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 农杆菌介导法 番茄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9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柳佳丽 罗英 万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15-2516,共2页
2008年.Dardalhon和Veldhoen先后在NatureImmunology杂志上提出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9、IL-10为主的新型效应性CD4+T细胞——Th9细胞.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效应因子为IL-9。IL-9作为一种新的促炎因子.目前国内外对于其... 2008年.Dardalhon和Veldhoen先后在NatureImmunology杂志上提出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9、IL-10为主的新型效应性CD4+T细胞——Th9细胞.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效应因子为IL-9。IL-9作为一种新的促炎因子.目前国内外对于其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相关性的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检测IL-9在CRSwNP患者中的表达.探讨IL-9在CRSwNP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9 慢性鼻-鼻窦炎 鼻息肉 CD4+T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il-10 效应因子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江辉 刘瑶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85-586,共2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颅脑手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颅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30 min以乌司他丁3 000 IU/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分...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颅脑手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颅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30 min以乌司他丁3 000 IU/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分别于手术前、切开硬脑膜后30 min和手术毕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术毕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明显较术前高(P<0.01),与C组比较,U组切开硬脑膜后及术毕血清IL-6明显降低(P<0.01),TNF-α亦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同时,也能抑制颅脑手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诱导,从而在颅脑手术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患者 颅脑手术 血清白细胞介素-6 切开 血清il-6 肿瘤坏死因子Α 硬脑膜 TNF-α 脑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21cDNA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系统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胜权 陈兵 +1 位作者 罗欣 徐从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 :克隆人细胞因子IL 2 1全长cDNA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进一步检测其表达产物的功能。方法 :抽取外周血 ,分离淋巴细胞 ;抗CD3抗体刺激后 ,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获得两个部分重叠的IL 2 1cDNA片段 (分别为 5′端 2 4 2bp ,3′端... 目的 :克隆人细胞因子IL 2 1全长cDNA及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进一步检测其表达产物的功能。方法 :抽取外周血 ,分离淋巴细胞 ;抗CD3抗体刺激后 ,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获得两个部分重叠的IL 2 1cDNA片段 (分别为 5′端 2 4 2bp ,3′端 4 2 5bp) ,重组PCR扩增出IL 2 1全长cDNA。DNA测序正确后 ,将成熟IL 2 1cDNA的编码框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中。卡那霉素平板筛选及PCR鉴定 ,挑出阳性克隆进行扩增、转化大肠杆菌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 PAGE、Westernblotting鉴定 ,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Mr 为 186 0 0的带有组氨酸标签重组人IL 2 1融合蛋白。透析法重折叠复性 ,MTT法测定其对T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成功获得人IL 2 1全长cDNA ,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中。重折叠后的rhIL 2 1融合蛋白具有与抗CD3抗体共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IL 2 1细胞因子 ,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il-21) 克隆 包涵体 重折叠 T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崚 陈王璐 +3 位作者 陈奕奕 张潇文 王照钦 刘慧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580-2586,共7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艾灸组和雷沙吉兰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PD动物模型,模型组不治疗,仅作抓取固定;针刺组针刺百会、阳陵泉穴;针刺艾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艾灸关元穴;雷沙吉兰组给予雷沙吉兰溶液灌胃。观测各组小鼠总体转棒评分(ORP),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致密部白细胞介素-17(IL-17)受体A及下游分子表达状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RP评分和TH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ORP评分和TH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α-突触核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小鼠黑质p-核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α-突触核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针刺艾灸组小鼠黑质IL-17受体A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p-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下调。结论:针刺组和针刺艾灸组均可改善PD模型小鼠转棒活动能力,可保护黑质TH阳性神经元,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17受体通路,尤其是IκBα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帕金森病 小鼠 il-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17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鸿飞 郑连杰 杨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于伤后1h、8h、24h、72h处死,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1β、caspase-3阳性细胞,TUNEL法标记凋...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于伤后1h、8h、24h、72h处死,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1β、caspase-3阳性细胞,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假手术组仅表达少量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损伤组两者均在8h表达最多,24h减少,72h减少至略多于假手术组水平。TUNEL标记阳性细胞的时间分布特点与IL-1β和caspase-3相似;IL-1β、caspase-3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三者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IL-1β和caspase-3表达增强,凋亡细胞大量出现,三者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凋亡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对人树突状细胞表型及致炎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桂芝 周同 +3 位作者 张玉梅 吴开胤 张冬青 陈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致炎细胞因子IL-12分泌的影响,探讨IL-10对DC炎性成熟过程中的负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SCF、GM-CSF、TGF-β1、Flt-3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致炎细胞因子IL-12分泌的影响,探讨IL-10对DC炎性成熟过程中的负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SCF、GM-CSF、TGF-β1、Flt-3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细胞成熟中用重组人IL-10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CD1a、CD11c、CD83、CD80、CD86和HLA-DR;RT-PCR检测IL-12 p35、p40mRNA表达;ELISA法测定IL-12p70分泌的含量。结果 IL-10可下调成熟中DC表面CD11c、CD83、CD80和CD86的表达,同时可抑制DC内IL-12p35、p40mRNA的转录和IL-12p70的分泌。结论 IL-10可抑制DC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和致炎细胞因子的合成,提示其不仅可调抑DC的递呈抗原功能,且参与了炎症局部微环境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il-10 树突状细胞 细胞表型 致炎细胞因子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