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及与白介素33及其受体人基质裂解素2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燕 冯欣 +2 位作者 高薇 张丹丹 董争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52-2256,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与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及其受体人基质裂解素2(ST2)的相关性,为RA-IL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风湿免疫科初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14例,进一步分...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与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及其受体人基质裂解素2(ST2)的相关性,为RA-IL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风湿免疫科初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14例,进一步分为RA-ILD组(21例)和RA组(93例),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以上各组参加者的血清IL-33及其受体ST2水平。结果 (1)RA-ILD在RA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8.4%(21/114)。(2)与RA组相比,RA-ILD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晨僵时间长,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较多,关节功能分级和手X线分期较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RS)、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也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例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四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两病例组血清IL-33及ST2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A-ILD组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IL-33水平与RF、ACPA滴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7、0.550,P<0.01);与DLCO水平呈负相关(r=-0.801,P<0.01)。结论 RA-ILD易发生于年龄偏大、病程较长的RA患者中,且与疾病活动度及ACPA有关;血清IL-33及ST2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RA-ILD的发病有关;IL-33水平增高可能为RA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白细胞介素3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调节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帅天姣 王彤彤 +3 位作者 谢伟 帅印 朴天华 庄天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白细胞介素(IL)-33/基质裂解素2(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灌胃生理盐水)、DR模型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灌胃生理盐水)和黄芩苷低、中、...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白细胞介素(IL)-33/基质裂解素2(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灌胃生理盐水)、DR模型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灌胃生理盐水)和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分别灌胃75 mg·kg^(-1)、150 mg·kg^(-1)、300 mg·kg^(-1)黄芩苷),所有大鼠均以右眼为实验眼。FFA检查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ng-1、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R模型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右眼眼底新生血管增多,荧光素渗漏明显;与DR模型组相比,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右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减少,荧光素渗漏减少;随着黄芩苷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均为P<0.05)。结论黄芩苷能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减轻DR大鼠体内炎症水平,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白细胞介素-33/基质裂解素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严佳男 霍裕婧 +2 位作者 刘训洲 时赛 于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IL-1家族新成员,其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通过结合胞外受体基质裂解素2(ST2),可调控多种靶细胞,广泛参与过敏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生和发展。在寄生虫感染方面,由于不同虫体致病机制不同,IL...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IL-1家族新成员,其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通过结合胞外受体基质裂解素2(ST2),可调控多种靶细胞,广泛参与过敏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生和发展。在寄生虫感染方面,由于不同虫体致病机制不同,IL-33表达时相不同,因此其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2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