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27促进CIK细胞的增殖及其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1
作者 段玉青 王婷婷 +4 位作者 贾云泷 王郁 张璁 单保恩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体外对人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增殖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体外对人外周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增殖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第0天加入IFN-γ、CD3单抗,之后根据加入不同细胞因子剂量随机分为六组进行CIK细胞培养:A组(IL-2:1 000 U/ml,正常对照组),B组(IL-2:1 000 U/ml,IL-27:20 ng/ml),C组(IL-2:1 000 U/ml,IL-27:10 ng/ml),D组(IL-2:500 U/ml,IL-27:10 ng/ml),E组(IL-2:1 000 U/ml,IL-27:5 ng/ml),F组(IL-2:1 000 U/ml,IL-27:40 ng/ml)。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CIK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IK细胞CD3+CD56+T、CD8+T细胞的表达,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各组CIK细胞增殖情况,MTS方法测定各组CIK细胞对淋巴瘤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第11天,D组与A、B、C组比较,CIK细胞中CD3+CD56+T细胞的表达[(66.57±2.44)%vs(60.03±1.75)%,(55.51±0.03)%,(56.07±0.83)%;均P<0.05]、CD8+T细胞的表达[(81.67±1.97)%vs(70.30±2.67)%,(74.92±2.47)%,(74.43±1.90)%;均P<0.05]都明显增强;D组CIK细胞培养的扩增倍数明显高于A、B、C组[(4 811.87±23.07)vs(3 257.73±91.97),(3790.92±64.49),(4 009.85±43.08)倍;均P<0.05];效靶比40∶1时;D组CIK细胞培养第11天时杀伤力为(76.71±2.2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7体外可显著提高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能力,最佳培养周期为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细胞增殖 杀伤能力 淋巴瘤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7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
作者 路晓红 付玉荣 伊正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制备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活性。方法:用反转录PCR从小鼠脾细胞扩增出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p28成熟肽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PCR用(Gly4Ser)3接头将2个片段进行连接,将得到... 目的:制备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活性。方法:用反转录PCR从小鼠脾细胞扩增出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p28成熟肽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PCR用(Gly4Ser)3接头将2个片段进行连接,将得到的小鼠IL-27单链融合基因片段克隆于p ET-32a(+)载体。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以纯化的IL-27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小鼠IL-27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和ELISA进行特异性及效价分析。结果:从小鼠脾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IL-27单链融合基因经测序与预期序列一致;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SDS-PAGE显示表达出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olecular weight,Mr)约67 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能与抗6×His的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血清可以特异性地与IL-27融合蛋白结合,ELISA测定该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以达到1∶3 200。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小鼠IL-27融合蛋白,并制备出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好的兔抗小鼠IL-27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白细胞介素-27 重叠延伸PCR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和白细胞介素-27表达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韵颖 周塑 蔡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27的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探讨IL-12和IL-27在OL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对照组健康者20例和OLP组患者30例(其中网纹型15例,糜烂型15例),通过流式...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27的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探讨IL-12和IL-27在OL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对照组健康者20例和OLP组患者30例(其中网纹型15例,糜烂型15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情况,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 A、Ig M、C3、C4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分析IL-12和IL-27的表达与OLP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实验室标准值相比,OLP患者细胞免疫中CD3+、CD4+、CD8+水平降低,CD19+水平增高(P<0.05);体液免疫中Ig M水平增高,C4水平降低(P<0.05)。OLP患者血清中IL-12与IL-2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相关分析显示,OLP患者血清中IL-12和IL-2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912,P<0.01)。但是IL-12及IL-27表达水平与OLP体征计分、病程计分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OLP患者中IL-12和IL-27的表达与CD16+56(NK)存在负相关关系(r1=-0.416,P1=0.022;r2=-0.392,P2=0.032),与Ig G存在正相关关系(r1=0.445,P1=0.014;r2=0.549,P2=0.002)。结论 OLP患者主要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IL-12和IL-27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协同引起且促进了OLP的炎症发生发展,并且通过机体代偿性负反馈作用参与了对炎症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在OLP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27 免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高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培慧 王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表达及在AKI中对细胞调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于注射顺铂后24、48、72 h处死小鼠;取血...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表达及在AKI中对细胞调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于注射顺铂后24、48、72 h处死小鼠;取血清样本,检测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组织中IL-27亚单位p28和EBI3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分为对照组、IL-27组、顺铂组及顺铂+IL-27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顺铂处理0.5、1、6、12和24 h后IL-27受体GP130和WSX-1在mRNA水平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剪切体(cleaved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cleaved PARP)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小鼠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的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肾脏组织中p28和Ebi3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并在顺铂注射48 h时出现峰值。顺铂处理1h内HK-2细胞GP130和WSX-1的表达增高,处理6、12、24 h后GP130和WSX-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顺铂组比较,顺铂+IL-27组细胞活力显著提升,细胞核浓缩、破裂减少,Bcl-2表达增加,Bax及cleaved PARP表达下降。结论·IL-27在顺铂所致AKI中高表达且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顺铂 白细胞介素-27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与白细胞介素-27、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倩 严香 张雅月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508-3511,3517,共5页
目的:研究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血清与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24只白变种实验小鼠以区间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除对照组... 目的:研究脾气虚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血清与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24只白变种实验小鼠以区间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以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脾气虚型ITP小鼠模型。造模后,模型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分别用泼尼松、健脾益气摄血颗粒灌胃。各组均灌胃1次/d,连续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及血清与脾脏中IL-27、IL-10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脾脏IL-27、IL-10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血清和脾脏IL-10均明显升高(P<0.05);泼尼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血清与脾脏IL-27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27、IL-10可能在脾气虚型ITP中发挥保护性作用,且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外周血而非脾脏;此外泼尼松与健脾益气摄血颗粒治疗ITP的机制可能与提高IL-10的含量有关,而与提高IL-27的含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鼠模型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27 血清 脾脏组织 健脾益气摄血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对抗原递呈细胞白细胞介素-27表达影响
6
作者 黄琦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1-607,共7页
目的:探讨在炎症因子与凋亡细胞刺激下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递呈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7的表达调控。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X射线诱导凋亡细胞对小鼠小胶质细胞和骨髓源... 目的:探讨在炎症因子与凋亡细胞刺激下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递呈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7的表达调控。方法: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X射线诱导凋亡细胞对小鼠小胶质细胞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刺激。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不同刺激组小胶质细胞和树突状细胞p2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刺激组细胞IL-2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PS刺激和LPS与IFN-γ共刺激的小胶质细胞和树突状细胞p28 mRNA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升高(小胶质细胞:PLPS 0.50μg/ml=0.029;PLPS+IFN-γ=4×10-7;树突状细胞:P0.50μg/ml=0.021;PLPS+IFN-γ=8×10-7),凋亡细胞预刺激组p28基因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LPS和IFN-γ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胶质细胞:PLPS+凋亡细胞=1.2×10-4;PIFN-γ+LPS+凋亡细胞=1×10-7;树突状细胞:PLPS+凋亡细胞=3×10-4;PIFN-γ+LPS+凋亡细胞=2×10-7)。IL-27蛋白表达水平在LPS和IFN-γ刺激组明显增加(小胶质细胞:PLPS 0.25μg/ml=0.022;PLPS+IFN-γ=8×10-7;树突状细胞:PLPS 0.50μg/ml=0.021;PLPS+IFN-γ=2×10-7),在凋亡细胞预刺激组表达下降(小胶质细胞:PLPS+凋亡细胞=9.6×10-5;PIFN-γ+LPS+凋亡细胞=3×10-7;树突状细胞:PLPS+凋亡细胞=0.001;PIFN-γ+LPS+凋亡细胞=1.1×10-5)。结论:中枢抗原递呈细胞在LPS和IFN-γ刺激下IL-27 p28 mRNA和IL-27蛋白表达增加,吞噬凋亡细胞后IL-27 p28 mRNA和IL-27蛋白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树突状细胞 凋亡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白细胞介素-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CTL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雷 单保恩 +2 位作者 刘亮 孟宪利 王士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研究IL-27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体内诱导免疫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表达IL-2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IL-27);构建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DC(DC/IL... 目的:研究IL-27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体内诱导免疫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表达IL-2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IL-27);构建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DC(DC/IL-27-Ag)活化的特异性CTL后观察荷瘤裸鼠抑瘤率;TUNEL法检测荷瘤裸鼠肿瘤细胞的原位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结果:RT-PCR显示DC/IL-27细胞中有IL-27 p28和EBI3亚基基因表达提示转染成功;免疫接种DC/IL-27-Ag活化的CTL组的抑瘤率为58.28%,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法检测显示,DC/IL-27-Ag活化的CTL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流式细胞术(FCM)显示肿瘤组织内细胞增殖指数为(23.92+1.60)%,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为(32.78±0.83)%,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IL-27-Ag可活化特异性CTL在裸鼠体内产生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为DC应用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动物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27 逆转录病毒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重组人单链IL-27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8
作者 程晓刚 张亚清 +5 位作者 叶琬 邹强 陈玮 金虹 徐艳 张绍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单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7(rhscIL-27)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rhscIL-27基因片段从pcDNA3.1载体克隆到腺病毒载体pAdTrack-CMV,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同源重组构建AdIL-27腺病毒... 目的: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单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7(rhscIL-27)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rhscIL-27基因片段从pcDNA3.1载体克隆到腺病毒载体pAdTrack-CMV,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同源重组构建AdIL-27腺病毒载体并转染293细胞包装、扩增腺病毒颗粒。将重组腺病毒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荧光显微镜、RT-PCR及ELISA等方法进行检测蛋白表达情况,IFN-γ诱生实验检测rhscIL-27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AdIL-27腺病毒载体,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后感染HepG2细胞观察到有GFP表达,RT-PCR及ELISA检测到细胞有rhscIL-27表达,IFN-γ诱生实验证实表达的rhscIL-27具有诱导产生IFN-γ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重组人单链IL-27(rhscIL-27),并具有诱导产生IFN-γ的生物学活性,为研究IL-27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肝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基因表达 腺病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7在人慢性根尖周病中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娟 沈苏倩 +2 位作者 梁泽梓 林绮蕾 黄世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8-732,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病组织中IL-27在免疫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探讨IL-27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例自愿参与的受试者按根尖周病分类标准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根尖周肉芽肿组20例,根尖周囊肿组20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病组织中IL-27在免疫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探讨IL-27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例自愿参与的受试者按根尖周病分类标准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根尖周肉芽肿组20例,根尖周囊肿组20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双染色法(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DIF),荧光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IL-27-tryptase(肥大细胞标记蛋白)、IL-27-CD14(单核吞噬细胞标记蛋白)、IL-27-CD31(内皮细胞标记蛋白)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根尖周病组中3种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囊肿组的IL-27-tryptase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肉芽肿组(P<0.01);肉芽肿组与囊肿组的IL-27-CD14、IL-27-CD3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27在人慢性根尖周组织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单核吞噬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 cells,MPs)、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等免疫细胞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IL-27-tryptase双阳性细胞可能在慢性根尖周病的致病机制,尤其在根尖周囊肿的纤维组织形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病 白细胞介素-27 肥大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清中IL-6、TNF-α、IL-27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树华 王世浩 +5 位作者 温刘莹 黄宏兴 陈桐莹 赵宇 张桂鑫 万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7-482,530,共7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相关性及其对PMO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相关性及其对PMO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67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7例)。收集并测定患者血清中IL-6、TNF-α、IL-27蛋白水平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PINP)、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及IL-6、TNF-α、IL-27、β-CTX、TPINP、OC的表达水平;分析IL-6、TNF-α、IL-27与年龄、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同时采用Logistics回归进行PMOP危险因素分析,在其基础上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IL-6、TNF-α对PMOP的预测效能。结果①两组受试者在身高、β-CTX、OC水平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OP组在体重、BMI方面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症组,而在年龄、IL-6、TNF-α、IL-27、TPINP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中医证型间IL-6、TNF-α、IL-27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受试者的年龄与IL-27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值:0.263 P<0.05),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④受试者IL-6水平与TPINP水平呈正相关(r值:0.244 P:0.025),TNF-α、IL-27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无相关性;⑤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体重、IL-6和TNF-α水平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ROC曲线,显示IL-6与TNF-α对PMOP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IL-6的AUC值、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84,5.038 pg/mL,88.2%和77.6%;TNF-α的AUC值、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43,7.593 pg/mL,76.5%和76.1%。结论IL-27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IL-6和TNF-α水平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若血清中IL-6含量大于5.038 pg/mL或TNF-α含量大于7.593 pg/mL,则需警惕PM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7 骨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X-3、CysC及IL-27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宏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39-3043,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穿透素-3(PTX-3)、胱抑素C(CysC)及IL-27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穿透素-3(PTX-3)、胱抑素C(CysC)及IL-27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常规组、严重组、休克组,依次为38、40、22例,比较三组血清PTX-3、CysC、IL-27水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以及预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死亡情况),并分析PTX-3、CysC、IL-27与心肌酶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治疗前后PTX-3、CysC、IL-27、CK-MB、cTnⅠ水平以及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水平由低至高均依次为常规组、严重组、休克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PTX-3、CysC、IL-27及SOFA评分与cTnⅠ、CK-MB均呈正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心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得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血清PTX-3、CysC、IL-27及SOFA评分水平与28 d病死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清PTX-3、CysC及IL-27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心肌损伤及预后紧密相关,建议临床密切监测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素-3 胱抑素C 白细胞介素-27 脓毒症 心肌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