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22激活Nrf2通路对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的影响
1
作者 刘杏 许晓娟 +4 位作者 卫彦芳 闫虹佑 霍俊燕 李珂 许翠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3-1739,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22对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的影响及与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IL-22组、IL-22+ML385组(ML385为Nrf2抑制剂),每组10只,造模周期为8周。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含乙醇的...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22对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的影响及与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IL-22组、IL-22+ML385组(ML385为Nrf2抑制剂),每组10只,造模周期为8周。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含乙醇的液体饲料及四氯化碳橄榄油腹腔注射;IL-22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L-22;IL-22+ML385组于IL-22处理前1 h腹腔注射ML385。造模结束,对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明确是否发生纤维化;收集小鼠粪便,检测球菌与杆菌的比值,观察肠道菌群生长情况;对结肠进行HE染色、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Nrf2通路蛋白(Nrf2、HO-1、NQO1)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小鼠肝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结肠组织出现炎细胞浸润、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P<0.05),粪培养基未见各种致病菌过度生长,球杆比值无明显差异。与MOD组比较,IL-22组肝脏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Nrf2、NQO1、HO-1表达水平亦升高(P<0.05),IL-22+ML385组无明显改变。结论IL-22可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功能,其机制与Nrf2抗氧化应激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肝纤维化 结肠屏障 Nrf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2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慧 林有坤 +3 位作者 蒋芷阳 王芳 覃霞 李文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白细胞介素(IL)-22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其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轻、中度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分为治疗Ⅰ组(复方甘草酸苷+抗组胺药+外用药物治疗组)、治疗Ⅱ...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白细胞介素(IL)-22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其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轻、中度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分为治疗Ⅰ组(复方甘草酸苷+抗组胺药+外用药物治疗组)、治疗Ⅱ组(抗组胺药+外用药物治疗组),每组各15例,以12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以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疗效,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方法检测两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22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间的PASI积分和待测分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治疗组外周血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治疗后,治疗Ⅰ组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治疗组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Ⅰ组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下降程度与PASI评分下降指数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影响外周血Th17、IL-22的表达可能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白细胞介素22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高君 陈欢 +2 位作者 刘燕 张峰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9-2237,共9页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22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选取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LX-2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以梯度浓度的IL-22处理LX-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q RT-...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22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选取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LX-2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以梯度浓度的IL-22处理LX-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检测活化标志物Ⅰ型胶原蛋白(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以确定适宜的药物工作浓度、时间;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经IL-22处理的活化肝星状细胞中成纤维细胞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n14)、内质网应激(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以衣霉素(TM)诱导LX-2细胞ERS,通过Western Blot、q RT-PCR检测经IL-22处理后LX-2细胞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剂(TWEAK)、小干扰RNA分别上/下调Fn14,再检测磷酸化肌醇需求蛋白1α(p-IRE1α)、肌醇需求蛋白1α(IRE1α)、转录因子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COL1A1和α-SMA基因及蛋白水平;在IL-22处理TGF-β1诱导的LX-2细胞的基础上加用TWEAK上调Fn14,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n14、ERS及其活化标志物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idak’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与TGF-β1组相比,TGFβ1+IL-22组COL1A1、α-SMA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且在IL-22浓度为10 ng/m L以上作用24小时时效果更加显著(P值均<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IL-22组Fn14、p-IRE1α、XBP1s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TM组相比,TM+IL-22组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沉默对照(NC)组相比,Fn14 si RNA组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WEAK组Fn14、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上升(P值均<0.01);与TGF-β1+IL-22组相比,TGF-β1+IL-22+TWEAK组Fn14、p-IRE1α、XBP1s、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均上升(P值均<0.05)。结论IL-22通过抑制Fn14负调控肝星状细胞ERS进而抑制其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22 肝星状细胞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和泪液中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2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谈旭华 孙松 +3 位作者 朱婷婷 任天丽 武志峰 王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8-673,共6页
背景辅助T细胞17(Th17)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动物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证实。目的检测干眼患者泪液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背景辅助T细胞17(Th17)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动物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证实。目的检测干眼患者泪液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干眼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在无锡第二医院眼科确诊的Sjogren综合征(ss)、非Sjogren综合征(NSS)患者各20例,并纳入同期医院内职工和学生健康志愿者20人为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比均匹配。所有患者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I(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收集所有受检者外周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受检者PBMC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并与干眼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SS组、SS组及正常对照组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依次降低,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BUT值依次延长,SIt值依次增大,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降低,3个组间上述指标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症状评分:H=40.81,P〈0.01;BUT:H=40.15,P〈0.01;SIt:H=50.07,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H=40.52,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964.92±124.83)、(718.85±115.89)、(341.95±85.08)ng/L;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440.69±126.09)、(364.33±126.85)、(61.16±11.60)ng/L,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2.95,P〈0.01;F=75.27,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22质量浓度分别为(98.77±11.27)、(79.65±11.01)、(32.78±9.34)ng/L,泪液中分别为(22.22±8.96)、(14.92±4.35)、(10.47±2.67)ng/L,表明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2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27,P〈0.01;F=19.87,P〈0.01)。干眼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水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It有明显关联,但与干眼症状量表评分、BUT均无相关性。结论干眼患者PBMCs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进一步提示Th17在干眼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细胞免疫 辅助T细胞17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2 泪液 外周血单核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化膜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俊卿 王然 +2 位作者 陈世贤 赵迪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70-1576,共7页
目的通过白细胞介素-22(IL-22)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滑膜细胞(FLS)以期明确IL-22促进其增殖的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的RA滑膜组织,应用组织块分离法培养RA-FLS,含10%FBS的DMEM培养基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并对第4~5代FLS应用viment... 目的通过白细胞介素-22(IL-22)干预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滑膜细胞(FLS)以期明确IL-22促进其增殖的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的RA滑膜组织,应用组织块分离法培养RA-FLS,含10%FBS的DMEM培养基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并对第4~5代FLS应用vimentin/CD68进行免疫组化法鉴定;不同浓度的IL-22干预FLS培养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联合IL-22和/或AG490干预FLS,于冰面上用含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裂解液获取细胞总蛋白,再经超声、离心提取、蛋白定量后,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ERK1/2、P38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浓度IL-22干预FLS的增殖均较对照组呈梯度增高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L-22干预时间的延长,STAT3总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的整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但是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整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干预的不同时间点STAT3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基线0 h时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22干预后的ERK1/2和P38总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50 ng/m L IL-22和100μmol/L AG490干预FLS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增殖程度较单用IL-22干预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IL-22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RA成纤维化膜细胞STAT3蛋白磷酸化所介导的细胞增殖,而非ERK1/2和P38蛋白所介导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滑膜细胞 白细胞介素22 细胞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在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萍萍 吴京 +2 位作者 马明 于健 王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1-886,共6页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其免疫机制非常复杂.研究证实,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主要效应分子之一白细胞介素-22(IL-22)对心脏、肝脏及骨髓等器官移植方面产生影响,但其在角膜移植排斥反...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其免疫机制非常复杂.研究证实,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主要效应分子之一白细胞介素-22(IL-22)对心脏、肝脏及骨髓等器官移植方面产生影响,但其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尚不确定.目的 探讨IL-22在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雌性SD大鼠24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76只,体质量180 ~22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自体角膜移植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抗排斥组,另取4只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SD大鼠作为供体,48只Wistar大鼠作为受体,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24只Wistar大鼠行自体角膜移植术.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抗排斥组大鼠术后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2周.术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角膜植片情况,参照Larkin等的排斥反应评分标准判断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各组角膜植片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于术后第5天、第14天任意取3只大鼠角膜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于相应时间点任意取各组5只大鼠角膜植片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计算并比较各组大鼠角膜组织中IL-22 mRNA和配体激活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A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0 d,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抗排斥组为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42,P=0.000).术后不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自体角膜移植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抗排斥组大鼠角膜中IL-2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 d:F=2.44,P=0.00;术后14 d:F=267.92,P=0.00),其中术后5d和14 d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中IL-2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抗排斥组(术后5 d:9.70±0.35比0.46±0.21;术后14 d:23.12±1.89比3.14±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4个组大鼠角膜中Ah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不同,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5 d:F=395.73,P=0.00;术后14 d:F=942.37,P=0.00),其中术后5d和14 d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中AhR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抗排斥组(术后5 d:2.52±0.32比1.89±0.10;术后14 d:7.20±0.25比2.6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L-22在发生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大鼠角膜中呈高表达,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可通过下调IL-22的表达而抑制免疫排斥反应,AhR对IL-22在角膜植片中的表达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植片排斥/免疫 辅助T淋巴细胞/免疫 白细胞介素-22 芳香烃受体 妥布霉 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生物模型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抑制白细胞介素22(IL-22)反应缓解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症状
7
作者 田艳 康行 +3 位作者 杨昊 张淑婷 王雨 樊卫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氢气(H2)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8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组和H2治疗组,每组6只。CIA组和H_(2)治疗组小鼠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CIA模型,H2治疗组小鼠在第15~60天进行H_(2)吸入治疗... 目的探讨氢气(H2)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8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组和H2治疗组,每组6只。CIA组和H_(2)治疗组小鼠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CIA模型,H2治疗组小鼠在第15~60天进行H_(2)吸入治疗(300 mL/L,3 h/d)。比较各组小鼠关节炎症状评分;HE染色进行关节病理评分;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脾和关节中白细胞介素22(IL-22)阳性细胞变化;ELISA检测血清及关节软骨中IL-2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软骨中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和磷酸化的核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组关节炎症状评分和病理评分显著升高、脾细胞和关节软骨中IL-22+细胞比例升高、血清和关节软骨中IL-22含量增加,关节软骨中p-STAT3和p-NF-κB蛋白表达增高,H_(2)治疗后均显著降低。结论H2可能通过抑制STAT3/NF-κB通路抑制IL-22炎症反应,缓解CIA小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H2) 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 白细胞介素22(il-2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核因子kB(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白细胞介素-6对其表达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强 魏英杰 +4 位作者 张秀芳 崔传珏 李君 刘晓艳 白媛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TSC-22)蛋白水平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是否对其蛋白表达有诱导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TSC-22)蛋白水平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是否对其蛋白表达有诱导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模型。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心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于术后1天、3天、7天、2周、4周进行心脏标本取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SC-22蛋白的表达。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心肌细胞对照组和心肌细胞实验组,心肌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心肌细胞实验组分别在2.5、5.0、10.0 ng/ml浓度的IL-6刺激下培养24 h。采用ELIS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TSC-22蛋白表达。结果:ELISA法结果表明,大鼠心肌梗死1天、7天心梗组比假手术组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SC-22蛋白含量显著升高,4周时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细胞实验的ELISA法结果表明,在10.0 ng/ml的IL-6刺激24 h后,心肌细胞实验组比心肌细胞对照组TSC-2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5、5.0 ng/ml IL-6刺激24 h后,心肌细胞实验组与心肌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10.0 ng/ml的IL-6刺激24 h后,TSC-22在细胞核中的染色明显加深。结论:大鼠心梗后的急性期,如梗死1天、7天后,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SC-22蛋白水平迅速升高。炎症细胞因子IL-6可能是其在心梗后上调的诱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白细胞介素-22原核表达及活性蛋白的制备
9
作者 王资生 齐志涛 +3 位作者 黄贝 张启焕 仇明 邵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5,共4页
根据梭鱼IL-22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梭鱼脾脏中扩增IL-22用于表达片段,连接至载体pUC57。分别以BamHⅠ和KpnⅠ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和pQE-30进行酶切,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 根据梭鱼IL-22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梭鱼脾脏中扩增IL-22用于表达片段,连接至载体pUC57。分别以BamHⅠ和KpnⅠ对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和pQE-30进行酶切,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M15中,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经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SDS-PAGE显示该IL-22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IL-22重组蛋白主要在菌体培养上清中表达。通过优化蛋白表达及纯化方法,成功获得了梭鱼IL-22活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白细胞介素-22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张旃 罗雅玲 +6 位作者 周丽丽 赖文岩 徐建 黎振兴 任敦强 叶涵 钟浩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人不同因素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哮喘血清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升至对照组345倍,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加用地塞米松后IL-22R1mRNA降至对照组10倍,蛋白表达较仅用哮喘血清刺激明显减弱(P<0.01)。IL-4、IFN-γ、TGF-β刺激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增加。结论 IL-22R1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程,影响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地塞米松发挥其在支气管哮喘病程中作用的机制之一。IFN-γ、IL-4、TGF-β对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的作用可能是其对支气管哮喘疾病产生影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稿:氢气抑制白细胞介素22(IL-22)反应缓解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症状
11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0-1150,共1页
发表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2年第38卷第5期第400-405页的“氢气抑制白细胞介素22(IL-22)反应缓解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症状”,作者:田艳,康行,杨昊,张淑婷,王雨,樊卫平,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 发表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2年第38卷第5期第400-405页的“氢气抑制白细胞介素22(IL-22)反应缓解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小鼠症状”,作者:田艳,康行,杨昊,张淑婷,王雨,樊卫平,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由于作者署名和单位不正确,经全体作者商议决定,作者申请撤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基础医学院 撤稿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胶原蛋白 关节炎 C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贵强 郎艳竹 +2 位作者 赵顺顺 王小静 欧阳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91-2494,2500,共5页
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由CD4+T细胞亚群产生,具有宿主防御和保护上皮的功能。IL-22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IL-22可加剧上皮下纤维化、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 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由CD4+T细胞亚群产生,具有宿主防御和保护上皮的功能。IL-22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IL-22可加剧上皮下纤维化、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增生和肥大,从而加重哮喘的气道重塑。IL-22作为一种促炎和促纤维因子,在哮喘的气道重塑中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IL-22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哮喘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介素-22及相关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曹江 李莉 +6 位作者 陈翀 吕超 孟凡静 曾令宇 李振宇 潘秀英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2-1435,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初治的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2(IL-22)及相关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新诊断的急性ITP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 本研究通过检测初治的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2(IL-22)及相关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新诊断的急性ITP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IL-22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新诊断的ITP患者血浆中IL-22的含量为(364.12±94.22)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ITP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比例为(18.92±6.03)%,Th22细胞比例为(2.28±0.5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且ITP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Th1和Th22细胞比例之间存在正相关(Th1:r=0.42,P=0.022;Th22:r=0.40,P=0.030);而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与IL-22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成人ITP患者外周血中IL-2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h1、Th22细胞比例之间密切相关,提示IL-22与Th1和Th22细胞在ITP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而Th17细胞可能与ITP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白细胞介素-22 CD4+T细胞亚群 TH1细胞 Th17细胞 TH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可抑制Th17所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艳 牟宽厚 +4 位作者 韩丹 李玥 侯卫坤 马亚梅 吕社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IL-17A(10ng/mL)、IL-21(10ng/mL)及IL-22(10ng/mL)联合刺激HaCaT细胞模拟类银屑病样细胞模型,再用10μg/mL及100μg/mL的Mat干预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变化。结果 IL-17RA、IL-21R及IL-22R1的mRNA及蛋白在HaCaT细胞上有表达。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HaCaT细胞IL-17RA、IL-21RmRNA及蛋白表达,IL-22R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Mat单独干预或与上述细胞因子联合干预组与未处理的HaCaT细胞组相比,IL-17RA、IL-21R及IL-22R1表达无显著下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后所升高的受体蛋白表达(P<0.05)。结论 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可以增强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Mat可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多种Th17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Th17细胞因子 介素-17受体A 介素-21受体 介素-22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丽燕 唐颖 +2 位作者 张俐 斯琴 许力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9-352,共4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分析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关系,探讨IL-2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浆IgE水平将支气管哮喘...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分析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关系,探讨IL-2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浆IgE水平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46)和IgE正常组(n=32);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另外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IgE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NO,比较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水平、FEV1和FENO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IL-22水平与IgE、FEV1和FE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者外周血血浆IL-22和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临床缓解期患者IL-22和FENO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浆IL-22水平高于IgE正常组(P<0.05)。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IL-22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关系(r=-0.365 3,P<0.05;r=-0.267 2,P<0.05),与FENO无相关关系(r=0.011 9,P>0.05;r=0.059 8,P>0.05)。结论: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加剧肺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22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2:Th17细胞的重要效应分子 被引量:8
16
作者 庄园 石云 邹全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1-764,共4页
关键词 T淋巴瘤细胞 效应分子 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白细胞介素10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22 氨基酸组成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C3/IL-22在细菌性肺炎中的抗菌免疫研究进展
17
作者 戴德嘉 李涵 +5 位作者 黄璟昇 朱树馨 康伟超 何家康 梁正敏 彭建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9,共8页
Ⅲ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是一种新型淋巴细胞,激活后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发挥抗菌和修复黏膜损伤的作用,本综述主要探讨ILC3/IL-22在细菌性肺炎中介导抗菌免疫的作用和机制,以期为细菌性肺炎的防控提供... Ⅲ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是一种新型淋巴细胞,激活后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发挥抗菌和修复黏膜损伤的作用,本综述主要探讨ILC3/IL-22在细菌性肺炎中介导抗菌免疫的作用和机制,以期为细菌性肺炎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 白细胞介素-22(il-22) 细菌性肺炎 抗菌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白介素-22及C反应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段继惠 穆红 +2 位作者 唐志琴 张国珺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P的水平。结果:①银屑病组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活化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活化后,银屑病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银屑病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银屑病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介素22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光化性皮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IL-17、IL-22、可溶性Fas及其配体水平检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才惠 段西凌 +3 位作者 李福民 董巍 朱世幸 廖金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48,共3页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是一组中老年男性多发、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病谱性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CAD主要是免疫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
关键词 皮炎 光化性 慢性 介素-17 介素-22 细胞凋亡因子 可溶性FAS 可溶性FAS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22基因的分离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欣 王利红 王嘉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8-271,共4页
A cDNA fragment encoding mature hIL-22 protein was amplified by RT-PCR from mRNA extracted from anti-CD3 and ConA activated peripheral blood white cells. The gene was sequenced and consistent with that reported. hIL-2... A cDNA fragment encoding mature hIL-22 protein was amplified by RT-PCR from mRNA extracted from anti-CD3 and ConA activated peripheral blood white cells. The gene was sequenced and consistent with that reported. hIL-22 gene was cloned into the plasmid pBV220 and expressed in E.coli JM109 in the form of inclusion bodies.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amounts to 40% of total bacterial protein in bacterial cell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 confirmed hIL-22 clone was obtained and highly expressed in E.coli. It provides a reliable found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IL-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分离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细胞因子 il-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