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杨蕊 靳家鑫 +4 位作者 张泽 时文健 张广智 丁家波 鑫婷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30-3837,共8页
【目的】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趋化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其水平升高与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密切相关,也被鉴定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牛结核病的检测靶标。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开发牛IL-... 【目的】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趋化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其水平升高与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密切相关,也被鉴定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牛结核病的检测靶标。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开发牛IL-8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用于牛血清或血浆中IL-8的定量检测,为牛结核(bovine tuberculosis,b TB)及其他炎症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免疫学指标检测提供工具。【方法】将牛IL-8基因分别连接至p GEX-6P-1和pc DNA3.1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与293F细胞进行表达,以GST亲和柱和镍柱纯化重组蛋白;采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并筛选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法筛选最佳抗体对并建立夹心ELISA检测方法;定量检测排菌期结核病牛、非排菌期结核病牛和健康牛血浆中IL-8水平,评价单克隆抗体对天然牛IL-8的识别能力及其对结核病牛的检测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IL-8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纯化的蛋白纯度高于90%;经3轮亚克隆筛选共获得2B8、2F5等5株稳定分泌牛IL-8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亚型鉴定均为Ig G1型;棋盘法筛选结果显示,4G10和3D5-HRP为最佳配对抗体;以4G10和3D5-HRP建立的ELISA方法对不同感染状态的结核病牛血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结核病牛血浆中IL-8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结论】成功制备抗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牛IL-8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天然牛IL-8的定量检测,有潜力用于结核病牛的筛查和牛免疫学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单克隆抗体 ELISA 牛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白细胞介素-33、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损伤的相关性
2
作者 严佳欣 史一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分析唾液白细胞介素-33(IL-33)、抗唾液腺蛋白1(SP-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唾液腺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5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pSS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 目的分析唾液白细胞介素-33(IL-33)、抗唾液腺蛋白1(SP-1)抗体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唾液腺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5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pSS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医院同时间段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2例记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唾液IL-3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SP-1抗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水平及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唾液腺超声检查(SGUS)评分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分析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唾液流速、临床指标及SGU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动态唾液流速、静态唾液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D4+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G高于对照组(P<0.05)。颌下腺SGUS评分≥2分患者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颌下腺SGUS评分<2分患者(P<0.05),腮腺SGUS评分≥2分患者的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高于腮腺SGUS评分<2分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动态唾液流速、静态唾液流速、CD4+细胞计数及SGU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pSS患者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与IgG、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唾液IL-33、抗SP-1抗体均为SGUS评分≥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唾液IL-33、抗SP-1抗体水平是pSS患者SGUS评分≥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pSS患者唾液流速、CD4+细胞计数及SGUS评分呈正相关,二者有潜力作为评估pSS患者唾液腺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损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M2炎症小体激活释放白细胞介素-18介导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泽豪 王景 +3 位作者 高翔宇 蒋昌宇 李陈广 肖礼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8-355,共8页
目的:探索在带状疱疹病人不同时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和释放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情况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收集并分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2... 目的:探索在带状疱疹病人不同时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和释放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情况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收集并分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67名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acute herpetic neuralgia,AHN)、58名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subacute herpetic neuralgia,SHN)、38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病人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炎症小体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上与健康对照者相比,AIM2和IL-18的基因表达在带状疱疹不同时期均显著上升(P<0.05),且在PHN期差异尤为明显(P<0.001)。GSDMD蛋白被切割活化,产生具有细胞膜成孔活性的GSDMD-NT片段,诱导细胞焦亡。不同带状疱疹时期病人血清中IL-18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尤其在PHN时期,上升最为显著。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IM2炎症小体激活,释放的IL-18参与带状疱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AIM2炎症小体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焦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马白细胞介素-18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童铁钢 白宇 +4 位作者 张维军 王群 刘光亮 徐树兰 吴东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365,368,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马白细胞介素-18(equine interleu-kin-18,EIL-18)的双抗体夹心ELISA,为马传染病的免疫学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将识别不同表位的EIL-18的2株单克隆抗体(mAb)B1G1和S6A3纯化后,利用生物素标记试剂盒对B1G1株mAb进行标记,... 目的:建立检测马白细胞介素-18(equine interleu-kin-18,EIL-18)的双抗体夹心ELISA,为马传染病的免疫学研究提供新方法。方法:将识别不同表位的EIL-18的2株单克隆抗体(mAb)B1G1和S6A3纯化后,利用生物素标记试剂盒对B1G1株mAb进行标记,以重组马白细胞介素-18(rEIL-18)为捕获抗原进行ELISA检测来建立EIL-18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经过方阵滴定试验确定捕获抗体的最佳浓度为4mg/L,检测抗体的工作效价为1∶2000。建立的方法可检测马血清中的EIL-18,与猪、牛和羊血清中的IL-18不发生交叉性反应,此方法检测敏感度达到15ng/L,特异性良好。结论:成功建立了EIL-18的双抗体夹心ELISA,为马细胞免疫学研究提供了方法,也为下一步EIL-18ELISA试剂盒的商品化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单克隆抗体 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白细胞介素-18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5
作者 刘树玲 杜勇 +2 位作者 陈万荣 徐静 王海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3
6
作者 马靖 何冰 +1 位作者 李楠 张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6-379,383,共5页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8(interlenkin ,IL 18)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3组 :博莱霉素模型组 30只 ,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A55mg·kg 1,分别于第 1...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8(interlenkin ,IL 18)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3组 :博莱霉素模型组 30只 ,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A55mg·kg 1,分别于第 1、3、7、14、2 8天各处死 6只 ;阿奇霉素治疗组 12只 ,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后 2h开始于胃管内给阿奇霉素 (80mg·kg 1·d 1,每周 3次 )治疗 ,分别于第 7、2 8天各处死 6只 ;对照组 6只 ,气管内及胃管内均给生理盐水 ,第 7天处死。对HE染色病理结果进行计算机灰度扫描半定量分析 ,用RNA酶保护实验的方法检测IL 18mRNA的表达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IL 18蛋白的表达。结果 :IL 18在正常肺组织有一定水平的表达 ,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第 1天开始迅速升高 ,至第 7天达高峰后逐渐下降 ,第 2 8天时仍高于正常。经阿奇霉素有效抗炎治疗后 ,其表达明显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和间质单核细胞是IL 18的主要来源 ,某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纤维化严重区域的成纤维细胞也有表达。结论 :IL 18是肺纤维化中重要的前炎症因子 ,不仅参与早期的肺损伤和炎症的维持、发展 ,也可能参与纤维化的形成。阿奇霉素可抑制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肺纤维化 大鼠 肺组织 阿奇霉素 发病机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秀霞 王天任 +3 位作者 何丽霞 孔琳 徐小延 杨大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2、IL-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妇女117例,其中妊娠妇女59例,未妊娠妇女5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2、IL-12、IL-1...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2、IL-18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妇女117例,其中妊娠妇女59例,未妊娠妇女5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2、IL-12、IL-18的浓度。结果妊娠组卵泡液中IL-2的浓度为(36.73±18.53)pg/ml、IL-12的浓度为(0.52±0.88)pg/ml、IL-18的浓度为(76.10±69.06)pg/ml;未妊娠组卵泡液中IL-2的浓度为(40.89±22.83)pg/ml、IL-12的浓度为(1.59±1.58)pg/ml、IL-18的浓度为(131.80±162.35)pg/ml。未妊娠组IL-12和IL-18浓度均明显高于妊娠组(P<0.05),未妊娠组IL-2浓度虽较妊娠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IL-18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非妊娠妇女中明显升高,考虑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 卵泡液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钙素、白细胞介素-18在不同糖耐量人群的变化及其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裴晓艳 金国玺 +3 位作者 毕娅欣 王丽 于磊 张士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比较血清骨钙素、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不同糖耐量人群的变化,并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40例研究对象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50例,糖尿病前期组30例,2型糖尿病组60例,2... 目的:比较血清骨钙素、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不同糖耐量人群的变化,并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40例研究对象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50例,糖尿病前期组30例,2型糖尿病组60例,2型糖尿病组又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亚组26例、IMT增厚亚组34例。各组均测IMT、血清骨钙素、IL-18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OGTT 2h血糖(2hPG)、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并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应用Pearson相关性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从正常对照组到糖尿病前期组,再到2型糖尿病组,骨钙素逐渐降低(P均<0.05),IL-18则逐渐上升(P均<0.05)。骨钙素与HbA1c、空腹血糖、2hPG、HOMA-IR、总胆固醇、颈动脉IMT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6、-0.582、-0.489、-0.456、-0.451、-0.559,P均<0.05),与HOMA-β呈正相关(r=0.439,P<0.05)。IL-18与体重指数、HbA1c、空腹血糖、2hPG、HOMA-I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5、0.693、0.880、0.715、0.667、0.734、0.326、0.471、0.857,P均<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678,P<0.05)。2型糖尿病组中颈动脉IMT与IL-18、空腹血糖、HOMA-I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7、0.415、0.356、0.396、0.362,P均<0.05),与骨钙素呈负相关(r=-0.588,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L-18、骨钙素、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013、-0.011、0.044、0.044,P均<0.05)。结论:血清骨钙素、IL-18参与糖脂代谢的过程,其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钙素 白细胞介素-18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颖 邹全明 +2 位作者 朱永红 罗萍 毛旭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2-414,417,共4页
目的 :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小鼠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单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重组hIL 18免疫BALB 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 ,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经多次克隆化。结果 :建立了 2株小鼠抗hIL 18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C7和... 目的 :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小鼠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单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重组hIL 18免疫BALB 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 ,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经多次克隆化。结果 :建立了 2株小鼠抗hIL 18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C7和 1F5 ,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92条和 90条 ,所分泌的抗体分别为IgG2a和IgG1,轻链均为κ型 ,腹水IgG抗体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纯度达 95 %以上 ,效价为 1× 10 - 4和 1× 10 - 5,Westernblot显示 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 18 3kD处的rhIL 18蛋白。 1C7单抗的亲和常数Ka=1 7× 10 5,1F5的亲和常数Ka=1 3× 10 5。 2株单抗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结论 :制备的 2株单抗为进一步研究IL 18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 单克隆抗体 制备 特性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万小颖 秦立志 +4 位作者 施丽娟 王文洲 李挺 李碧春 吴信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8-795,共8页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IL-10基因,以制备兔IL-10多克隆抗体。运用RT-PCR技术从新西兰白兔脾脏总RNA中扩增IL-10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IL-10基因,以制备兔IL-10多克隆抗体。运用RT-PCR技术从新西兰白兔脾脏总RNA中扩增IL-10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免疫豚鼠制备多克隆抗体,最后分别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克隆得到了兔IL-10基因,大小为537bp,经核苷酸测序与GenBank已登录的基因序列(NM_001082045)相似性为99%;重组载体pET-IL-10构建成功;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56 000,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成功实现了兔IL-10基因的原核表达,并制备了豚鼠抗兔IL-10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兔IL-10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基因 克隆 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8和骨桥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淑湘 马冬梅 +2 位作者 刘慧芳 宋亚丽 褚艳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和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36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和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36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结核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血清IFN-γ、IL-18和OPN的水平。结果:抗结核治疗前患者血清IFN-γ、IL-18和OP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IL-18和OPN水平即开始降低,治疗后2个月血清IL-18和OPN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血清IFN-γ水平在抗结核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动态监测肺结核患者血清IL-18和OPN水平,可作为评估肺结核病变活动性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的早期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干扰素-1 白细胞介素-18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基因肌肉注射产生明显抗肿瘤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国荣 赵建增 +6 位作者 张晋东 王小平 陈涛 朱美财 刘亚宁 姜树强 王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为了探讨人白细胞介素 (h IL ) - 1 8基因转导的抗肿瘤作用 ,构建了 h IL- 1 8c DNA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 DNA3/h IL- 1 8.将 pc DNA3/h IL- 1 8经脂质体包裹 ,按照 1 0 0μg/只的剂量注射入雄性Balb/c小鼠后肢肌肉 ,在设定时间处死小鼠... 为了探讨人白细胞介素 (h IL ) - 1 8基因转导的抗肿瘤作用 ,构建了 h IL- 1 8c DNA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 DNA3/h IL- 1 8.将 pc DNA3/h IL- 1 8经脂质体包裹 ,按照 1 0 0μg/只的剂量注射入雄性Balb/c小鼠后肢肌肉 ,在设定时间处死小鼠取注射部位肉提取总 RNA,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h IL- 1 8m RNA及其蛋白质在小鼠肌肉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 .随后 30只雄性 Balb/c小鼠于基因注射后第 7d腹部皮下 (i.d.)或腹腔内 (i.p.)接种 1×1 0 5个同系小鼠 S- 1 80肉瘤细胞 .观察了 S- 1 80肿瘤细胞在腹腔及皮下的生长情况、小鼠体重、肿瘤重量及存活时间 .结果发现 ,pc DNA3/h IL- 1 8注射后 2 d能检测到 h IL- 1 8m RNA表达 ,第 7d表达量较高 ,第 2 8d仍有 h IL- 1 8m RNA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了注射部位散在有 h IL- 1 8蛋白质颗粒 .h IL- 1 8基因注射组小鼠体重、肿瘤重量均比对照组轻 (P值分别小于 0 .0 0 5、0 .0 5) ,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结果显示 ,真核表达系统 pc DNA3/h IL - 1 8经脂质体包裹肌注后能有效表达 ,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肌肉注射 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8预测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血管重塑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乔兴科 石蕴琦 +3 位作者 袁龙 侯爱洁 王永新 李占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20-242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IL)-18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对58例PCI术后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比较两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最狭窄处血管管腔面积、最狭窄处支架面积等,计算支...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IL)-18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对58例PCI术后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比较两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最狭窄处血管管腔面积、最狭窄处支架面积等,计算支架的最大内膜组织覆盖面积(NA)及支架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术前及随访行APN和IL-18检测,并比较PCI前后其变化。结果: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增加,最小管腔面积减小;术后IL-18显著升高(P<0.05),APN显著降低(P<0.05)。再狭窄组患者术后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与IL-18呈显著正相关,与APN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PN和IL-18可作为预测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18 经皮冠脉介入术 再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肇海 杨慧 +2 位作者 冯铁建 王峰 徐小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39-2941,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及测序技术检测深圳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患者200例及健康对照者197例IL-1...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及测序技术检测深圳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患者200例及健康对照者197例IL-18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IL-18启动子区-607C/A、-13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18启动子区-607、-13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结核病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基因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霍志芳 陈魁 +6 位作者 阎西艴 党瑜华 姜正明 秦立 赵国鲜 丽莉 申泱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719,共3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趋化因子(FKN)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6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32例(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30例(ACS组);另选经冠脉造影排除CHD者21例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趋化因子(FKN)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6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32例(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30例(ACS组);另选经冠脉造影排除CHD者21例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FKN和IL-18的水平;记录Gensini积分,评价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结果:3组患者血清FKN、IL-18水平gensin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组血清FKN和IL-18水平升高(P<0.01)。CHD患者血清FKN水平与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76,P<0.001),与gensini积分弱相关(rs=0.269,P=0.034)。结论:血清FKN和IL-18是CH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炎症介质,可能在ACS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的酵母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文强 刘桂芹 +2 位作者 路建彪 赵宏坤 许传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69-973,共5页
为了研究重组羊白细胞介素(gIL)-18在酵母系统中的高效表达,进一步阐明该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以含有gIL-18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gIL-18,转化于毕赤酵母GS115,以甲醇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 为了研究重组羊白细胞介素(gIL)-18在酵母系统中的高效表达,进一步阐明该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以含有gIL-18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gIL-18,转化于毕赤酵母GS115,以甲醇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了重组蛋白的表达,分泌的重组gIL-18表达量为100mg/L。经纯化后用MTT法和MDBK-VSV法检测表达的重组IL-18体外生物活性,利用免疫试验检测了重组蛋白对羊痘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诱导MDBK细胞分泌IFN-γ和刺激PBMC增殖的生物学活性,比活性为1.5×105u/mg。体外具有增强羊痘疫苗的活性。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的重组gIL-18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gIL-18作为免疫佐剂和免疫治疗剂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白细胞介素-18 酵母表达系统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联合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胶质瘤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春晖 焦保华 +3 位作者 康春生 史彦芳 郭毅 崔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5-330,共6页
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联合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后在荷瘤大鼠体内的治疗作用。方法提取1周龄大鼠骨髓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 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联合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后在荷瘤大鼠体内的治疗作用。方法提取1周龄大鼠骨髓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BMSCs/tk)或白细胞介素18(BMSCs/IL-18)或联合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白细胞介素18(BMSCs/tk/IL-18),而后进行体内外试验检测其抗肿瘤作用。检测荷瘤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活性,采用TUNEL方法检测胶质瘤内的凋亡细胞,抗-CD34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MVD),检测淋巴细胞的浸润,记录试验大鼠的生存期。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稳定转染IL-18及tk基因,BMSCs/tk和BMSCs/IL-18/tk均显示了明显的旁观者效应,荷瘤鼠移植BMSCs/IL-18或BMSCs/IL-18/tk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浓度明显增高,并且接受移植的荷瘤鼠再次受到C6细胞冲击后可诱导快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微血管密度检测显示,BMSCs/IL-18(4.50±2.19)、BMSCs/tk/IL-18(3.65±2.13)与对照组(7.15±2.11)、PBS组(7.55±1.64)、BMSCs组(7.80±2.28)、BMSCs/tk组(7.65±1.84)比较有明显低的微血管密度(P<0.05),通过TUNEL检测、浸润淋巴细胞计数、细胞因子浓度及荷瘤鼠生存期比较,BMSCs/IL-18/tk比BMSCs/IL-18或BMSCs/tk显示了更加明显的抗肿瘤作用,BMSCs/IL-18/tk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联合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8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示了明显的抗恶性胶质瘤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基因治疗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胶质瘤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赫楠 朱曼迪 张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VD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每组33例。对...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VD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温通组给予温通针法治疗,丹红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6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HD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H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联合组为最高,温通组、丹红组为其次,温通组、丹红组及联合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丹红组为最高,丹红组次之,温通组为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温通组HDS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丹红组HDS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呈负相关(P<0.05),丹红组HDS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温通针法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VD具有较好的效果,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干扰素-γ水平可能是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干扰素-Γ 温通针法 丹红注射液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细胞介素-18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启明 周胜华 +3 位作者 祁述善 沈向前 胡信群 刘振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 2 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 2 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 2 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 2 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稳定性心绞痛组 )及 2 0例胸闷、胸痛等症状予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 (对照组 )冠状动脉开口与冠状静脉窦口MMP 9和IL 18水平 ,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结果 :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开口、冠状静脉窦口血浆MMP 9水平以及冠状静脉窦口与冠状动脉开口的差值分别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开口和冠状静脉窦口血浆IL 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 3组之间冠状静脉窦口与冠状动脉开口IL 18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MP 9和IL 18水平均无明显相关 (P >0 0 5 )。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MMP 9与IL 18水平冠状动脉开口处呈显著性正相关 (r =0 5 3 7,P <0 0 1)。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 9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循环 ,同时血浆IL 18水平亦明显升高 ,均与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循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健 许华 +1 位作者 王兵 王勇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C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IL-18在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T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情况;采用酶联...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C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IL-18在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T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8在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TCP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血清中IL-18的表达量均低于脓毒症TCP患者。结论 IL-18与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呈负相关,并且极有可能在脓毒症T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